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H2O/N,N’-二甲基甲酰胺(DMF)混合溶剂中成功实现了丙烯腈(AN)和2-乙烯基吡啶(EPD)的共聚反应,研究了共聚反应动力学规律和AN/EPD共聚物的热解反应动力学规律,得到了共聚反应动力学方程和AN/EPD共聚物热解反应表观活化能.当H2O/DMF(重量比)=100/0时,共聚反应动力学方程为R∝[AIBN]^0.695[AN]^1.89[EPD]^1.41,AN/EPD共聚物热解反应表观活化能为84.8kJ/mol;当H2O/DMF(重量比)=0/100时,共聚反应动力学方程为R∝[AIBN]^0.542[AN]^1.15[EPD]^1.02,AN/EPD共聚物热解反应表观活化能为138.6kJ/mol.在H2O含量较多的反应体系中,共聚反应机理倾向于悬浮聚合;而在含DMF较多的反应体系中,共聚反应机理倾向于溶液聚合.随着EPD含量的增加,AN/EPD共聚物热解反应表观活化能降低,但当EPD/AN(摩尔比)超过3/100后,共聚物热解反应表观活化能变化不明显,当聚合反应条件为CAN=5.0mol/L,CAIBN=0.006mol/L,CPVA=0.20g/L,H2O/DMF(重量比)=100/0,T=60℃,t=18min,EPD/AN(摩尔比)=5/100时,合成得到的AN/EPD共聚物热解反应表观活化能为72.9kJ/mol.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莲子蛋白质的酶水解动力学特性,于温度为55℃和pH为5.0的条件下,用木瓜蛋白酶酶解莲子蛋白研究酶解莲子蛋白的拟态条件下的米氏常数Km,构建考虑底物抑制和无抑制等影响因素下的扩散-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酶和底物在反应体系中的扩散影响酶解反应;当底物初始质量浓度高于13.63 g/L时,反应底物对酶解产生抑制作用;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合理地描述和解释莲子蛋白降解的动力学过程,为确定酶解反应的各种参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α-单硬脂酸甘油酯为底物研究油包水(W/O)微乳液介质中脂肪酶的水解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由AOT/水/正庚烷构成的ω/O微乳液体系的w0值、pH值、缓冲液离子浓度、AOT浓度等参数对脂肪酶催化活性有影响,最佳酶活力对应的微乳液组成为:w0=8;pH=7.17(67mmol/L的KH2PO4-Na2HPO4缓冲液);[AOT]=0.10mmol/L。研究还表明,微乳液介质中,脂肪酶催化α-单硬脂酸甘油酯水解反应动力学与水介质中相类似;当酶浓度恒定时,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关系符合Michaelis-Menten方程,最大反应速率vmax(用脂肪酶活力表示)约为156u,米氏常数Km约为5.6mmol/L;当底物浓度恒定时,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4.
以乌鸡蛋白为底物,研究了木瓜蛋白酶在酶解乌鸡蛋白制备乌鸡蛋白肽时的一级热失活、拟态条件下的米氏常数,建立了考虑底物反竞争性抑制和产物竞争性抑制等影响因素下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并根据实验结果求得在70℃下的酶催化水解反应动力学常数Kd为0.011 3min-1,Km为5.70×10-3mol/L,Kcat为1.589 8min-1,并得到了相应的水解度动力学模型和反应速度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Cp2TiCl2/n-BuLi催化辛烯-1加氢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较高的初始加氢活性,较差的稳定性.反应底物对加氢活性影响不明显,反应级数0.2.活化能测定表明高温(0~50℃)和低温(0~-20℃)催化加氢反应机理不同,低温反应活化能为1.7kJ/mol。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利用循环酶反应器系统研究固定化酶反应机理及测定有关动力学参数的方法。用此法分析以聚丙烯酸甲酯为载体的固定化糖化酶反应动力学获知,该反应为产物竞争性抑制反应,它的表观米氏常数K_M=4.66×10~(-3)mol/L,产物葡萄糖抑制常数K_I=3.78×10~(-3)mol/L,固定化酶的比活性(?)=0.85U/g干固定化酶。  相似文献   

7.
考察酶法水解VC磷酸酯镁(Magnesium Ascorbyl Phosphate,MAP)过程,采用复合磷酸酯酶(Phosphoesterase Complex,PC)为催化剂,以水解产物VC的含量(水解率)为指标考察底物浓度、反应时间、pH值、反应温度、酶用量等因素对MAP水解程度的影响,选择最佳水解条件并对其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底物MAP的质量浓度为1.72g/L、酶和底物的体积分数为5%、温度37℃、pH 5.5条件下水解4h,水解率最大,可达(32.64±0.42)%。动力学分析表明:水解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其中km=25.82g/L,vmax=126.26g/(L.h)。  相似文献   

8.
对以乙醇胺和丙酮为混合底物、硫酸锰为催化剂、溴酸钾作氧化剂、硫酸为介质的化学振荡反应新体系进行了研究,描述了该体系的振荡特性,研究了各物质初始浓度、反应温度、催化剂等对振荡行为的影响.该振荡反应诱导期、周期与反应温度间的关系符合Arrhenius方程,并测得反应诱导期活化能Ein=51.64kJ/mol。周期活化能Ep=103.23kJ/mol.  相似文献   

9.
基因工程菌Pichia pastoris连续培养的生长及抑制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同一稀释率μ(μ=0.14h^-1)下用不同浓度的甘油流加进行连续培养,研究甘油浓度对基因工程菌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油浓度对细胞生物量(DCW和WCW)、底物得率系数(Yx/s)、底物比消耗速率(qs)、呼吸熵(RQ)与二氧化碳释放率(CER)都有影响,在低甘油残留浓度(<63.3g/L)下,甘油是激活剂,菌体生长符合Monod方程,Ks=19.62g/L,甘油激活常数Ka=19.45g/L;而在高甘油残留浓度(>63.3g/L)下甘油是抑制剂,菌体生长特征符合Haldance方程,Ks=0.014g/L,K1=156.67g/L。毕赤酵母生长的甘油抑制浓度为55.2g/L。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甲醛对锯缘青蟹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 EC 3.2.1.52)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甲醛浓度的增大.酶活力呈指数下降.导致酶活力下降50%的甲醛浓度(失活半衰期,IC50)为0.60mol/L。酶在低浓度甲醛溶液中的失活过程显示为可逆失活.用底物反应动力学方法考察酶在甲醛溶液中的失活动力学.测定游离酶(E)和酶-底物络合物(ES)在甲醛溶液中失活的微观速度常数。并比较游离酶(E)和酶-底物络合物(ES)的正向反应的微观失活速度常数k+0〉k’+0.表明底物对酶被甲醛的失活作用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正向的失活速度常数k+0和k’+0随着甲醛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而逆向的速度常数k-0随着甲醛浓度的增大而减小.表明随着甲醛浓度的增大。酶变性越来越快。而活力恢复越来越难.  相似文献   

11.
采用等温法和非等温法,分析了Fe2O3-SiO2体系深度还原过程的动力学.等温法试验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升高还原温度,有利于焦炭气化反应的进行,进而增加反应的还原度和还原速率.等温法确定的Fe2O3-SiO2体系深度还原反应符合Avrami-Erofeev模型,金属铁颗粒的成核及长大是还原过程的限制性环节,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23533kJ/mol,指前因子为322×107min-1.非等温法试验表明,该体系深度还原反应在温度达到400℃之后开始发生,700℃之后还原反应速度加快,最终反应趋于平衡.非等温法确定的主要反应阶段的表观活化能为23866kJ/mol,指前因子为104×107min-1.  相似文献   

12.
从底物浓度、pH值、酶解温度、加酶量、酶解促进剂和酶解时间等方面研究了碱性蛋白酶Alcalase和木瓜蛋白酶复合对全脂大豆粉酶解的影响,并运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酶解条件.结果表明,底物体积分数4.5%、pH值8.5、温度60℃、复合酶加酶量(碱性蛋白酶Alcalase与木瓜蛋白酶活力之比为2∶1)2 640 U/g,添加5 mmol/L Mn2+酶解180 min效果较好,水解度达到17.8%.  相似文献   

13.
在间歇搅拌反应器中用胰蛋白酶水解牛血清白蛋白 ,考察了反应温度、底物浓度与酶用量等操作参数对水解度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 ,根据水解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将其归入四个集总组分 ,建立了此反应体系的四集总动力学模型。按照自下而上分层估算的原则 ,采用Marquardt法估算出反应网络中各反应的动力学常数。结果表明 ,产物空间体积的大小是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动力学常数与温度的关系能较好地符合阿累尼乌斯关系式。经不同原料组成和反应条件的实验验证 ,各集总组分浓度的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较为吻合 ,这说明所建立的集总动力学模型能较为有效地预测反应网络的产物分布  相似文献   

14.
选择D101-1大孔吸附树脂固定化反应底物柚皮苷,考察α-L-鼠李糖苷酶水解柚皮苷转化普鲁宁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其最适条件为:α-L-鼠李糖苷酶用量30 U/mL,最适酶反应温度60 ℃,pH=4.0,底物质量浓度2.4 g/L,振荡速率80 r/min。在此条件下酶解反应420 min,柚皮苷转化率达到78%。此外,研究发现,高浓度的Mn2+、Fe2+对酶解反应有极强的促进作用。Lineweaver-Burk双倒数拟合曲线的Km=5.12 g/L,Vmax=0.013 g/(L·min)。利用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酶解产物进行分析,并验证得出,反应完全后可得到纯的反应产物普鲁宁。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假交替单胞菌κ-卡拉胶酶的酶解工艺,以κ-卡拉胶为底物,还原糖生成量为评价指标,对酶解工艺进行优化。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和苯酚 硫酸法分别测定还原糖和总糖含量,计算酶解产物的平均聚合度,并利用质谱鉴定酶解产物。结果显示,假交替单胞菌κ-卡拉胶酶降解κ-卡拉胶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加酶量为0.35 U(反应体系5 mL),反应温度为40 ℃,反应pH=8.0,κ-卡拉胶底物质量浓度为9 g/L。在此条件下,酶解反应240 min后产生的还原糖质量浓度为1.531 g/L,酶解产物的平均聚合度为2。该κ-卡拉胶酶酶解反应的Km=2.07 g/L,Vmax=7.25 U/mg。质谱分析显示,假交替单胞菌κ-卡拉胶酶降解κ-卡拉胶的产物为κ-卡拉胶二糖和κ-卡拉胶四糖。  相似文献   

16.
用等温热重法研究了无水醋酸锌与无水草酸的固相化学反应,反应分2步进行,通过对转化率数据α进行动力学拟合得到了反应的动力学方程.转化率α较低时发生第一步反应,动力学方程(1-α)-1/2=Ae-E/RTt式中E=70.72kJ/mol、A=4.43×108min-1;转化率α较高时发生第二步反应,动力学方程(1-2α/3)-(1-α)2/3=Ae-E/RTt式中E=122.7kJ/mol、A=9.81×1014min-1.  相似文献   

17.
基于固定化T. laibacchii脂肪酶催化2-甲基-1,4-苯醌与正丁胺的Michael加成反应建立了酶促制备丝裂霉素类似物2-甲基-3-正丁胺酰-1-氢-4-醌的反应动力学模型.该反应在柠檬酸缓冲溶液(pH值为7.0)中进行,最终产率可达98%.该文提出了修正的有序双双和随机双双机理,采用King-Altman方法得到相关微分方程组以表示即时反应速率.通过联合解微分方程和最优化方法确定动力学模型参数,使用ode45程序解微分方程组,并运用Fmincon软件计算动力学常数.研究结果表明:模型拟合值与实验值的平均相对偏差为11.25%,且偏差服从关于y=0的轴对称分布.当固定化酶粒径为0.5 mm、搅拌转速为200 rpm时可以忽略内外扩散限制.该文建立的动力学模型为固定化酶固有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8.
以杨树木屑为原料,考察了固液比、酶添加量、pH和酶解时间对其酶解效果的影响。通过优化酶解条件制得葡萄糖质量浓度为55 g/L的酶解液,将酶解液作为碳源替代传统培养基中的葡萄糖,其他营养成分不变,发酵制备富硒酵母,重点研究了酵母菌在酶解液中的生长情况和富硒能力。结果表明,酵母在酶解液培养基中长势良好,5 L发酵罐发酵36 h后,每L发酵液酵母干重23.9 g,单位酵母硒含量超过3 500 μg/g。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半经验量子力学分子轨道的PM3算法计算了油品中各典型含硫化合物的量子化学性质,通过数学回归建立了在甲酸/双氧水体系下硫原子的电荷密度与反应常数的关系。同时,选用二苯并噻吩(DBT)作为模型化合物进一步研究了该体系下合硫化合物的动力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合硫化合物硫原子所带电荷密度与反应常数线性相关,DBT在甲酸/双氧水体系中氧化的活化能为60kJ/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