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糖与酸或碱直接作用显色进行了详细探讨,说明了糖与酸碱反应显色的速率差同糖的结构所存在的内在联系,作为糖存在或区别鉴定的实验教学改进,此法可靠、简便、经济、适用  相似文献   

2.
王宁 《甘肃科技》1999,15(4):47
腹泻是小儿常见症状之一,病因复杂,以往考虑感染性腹泻较多,现知糖吸收不良亦可导致腹泻,称为糖源性腹泻(Sugarinduceddiarhea)。早在1901年Jacabi已报道糖可导致腹泻,直至50年代末期,开展了小肠粘膜活检术后,对小肠的病理,生理有了较多的认识,对于测定糖消化吸收的诊断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并相继报道了各种类型的糖不耐受症。1糖源性腹泻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各种原因引起的糖消化吸收不良时,肠道内糖质积滞,可引起渗透性腹泻,同时糖被肠道内的细菌酵解产生乳酸,短链脂肪酸、二氧化碳、氢气…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竹子热水预抽提过程中主要的糖类组分溶出率、总糖和戊糖占抽提液中固形物的比例及糠醛(F)、羟甲基糠醛(HMF)的生成随H因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为了获取最大量的糖、减少F和HMF的生成量,H因子的对数值应控制在3.2—3.4的范围内;同时发现,在获得相同最大量糖的前提下,热水预抽提的最高温度不应超过160℃。当H因子的对数值低于此范围,糖的溶出率较低;超过此范围,部分糖降解生成F和HMF,总糖占抽提液固形物的比例和糖组分溶出率下降;与此同时,在总糖溶出率达到最大值时,相同H因子作用下,温度超过160℃导致糖降解生成的F和HMF增多。  相似文献   

4.
杨树糖代谢与褐斑病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杨树褐斑病发病过程,测定黑杨派六个无性系在生长季碳水化合物的变化动态,在病害侵染初期,抗病无性系(I-63杨、I-69杨、I-72杨)叶部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较感病无性系(I-214杨,P15A杨、加龙杨)腈低且呈下降趋势,感病无性系则呈上升趋势,侵染初期抗病无性系叶部总糖含量高于感病无性系,抗病无性系茎部输送的糖较感病无性系多,各无性系秋季运输的糖较夏季多。  相似文献   

5.
采用固态发酵的方式利用黑曲霉、康宁木霉、里氏木霉、绿色木霉、宇佐美曲霉5种真菌对稻草进行降解,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降解产物中多种糖的种类与数量进行测定,为这些糖的继续利用提供参考价值。研究表明,稻草的降解产物中含有葡萄糖、阿拉伯糖、木糖、半乳糖和纤维二糖,其中葡萄糖占总糖的比例最大。  相似文献   

6.
以沙生类短命植物异翅独尾草为材料,对其各器官中可溶性糖和还原糖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叶相比在盛花期之前根中可溶性糖和还原糖都高于叶,但在盛花期之后则叶的要高;花葶中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高于花。从苗期到营养生长期到花期,叶中的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不断增加到盛花期达到最高,而根中的可溶性糖和还原糖从苗期到营养生长期有所下降而后增加到盛花期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葡萄糖、还原糖、DE(dextrose equivalent)值等淀粉制糖过程中关键参数的快速分析方法,对淀粉制糖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了快速测定,检测淀粉制糖过程中葡萄糖、还原糖、DE值等关键参数的变化规律。发现液化过程可以明显增加葡萄糖含量,降低麦芽三糖、麦芽四糖含量;糖化过程中随着时间延长,葡萄糖、还原糖含量逐渐增加,DE值升高。该方法可以为淀粉制糖过程控制与分析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筛查试验异常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将50g糖筛查异常而葡萄糖耐量试验正常即单纯糖筛查异常108例列为观察组,50g糖筛查正常402例列为对照组,对照观察两组的母儿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母儿并发症:羊水过多、感染、手术产、巨大儿、新生儿重度窒息、病理性黄疽发生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单纯糖访查异常应予监测及治疗,以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9.
采用还原糖测定仪法和手工斐林试剂法两种测定蜂蜜中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还原糖测定仪法标准偏差为0.41,变异系数为0.006,均小于直接滴定法,其回收率为99.3%,也高于直接滴定法。说明利用还原糖滴定仪法所测数据的稳定性、重现性好,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及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10.
不同类型烟草品质性状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51份烤烟和57份晒烟材料的总糖、还原糖、总氮、蛋白质、烟碱、糖碱比和总粒相物等7个化学成份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烤烟的糖类物质和糖碱比比晒烟高,而晒烟的总氮、蛋白质、烟碱含量高于烤烟,两类烟草总粒相物含量相近,晒烟在所有性状上具有较广泛的变异性;烤烟在所测7个化学成份中绝大多数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而晒烟化学成份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的相对少一些;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烤烟中对总粒相物影响最大的为总糖和糖碱比,而晒烟则为总糖和蛋白质,通过对一、二种化学成份的测定可以较好地预测总粒相物的含量;聚类分析表明,烤烟材料可以较好地归为两类,晒烟材料则有相当部分难以归类。这些结果对于在卷烟叶组配方中提高产品安全性,更好地利用现有材料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糖浓度对香石竹保鲜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实验对不同糖浓度的保鲜液影响香石竹切花在保鲜期间的寿命、花径、品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糖浓度对切花的寿命、花径、品质的影响都有着显著的差异;6.0%的糖浓度有利于延长切花的插瓶寿命,并能增大花朵直径以及提高切花观赏品质。本文主要从不同糖浓度影响下的切花平均寿命,以及其平均直径这两个方面作图进行比较,筛选出插瓶液的适宜糖浓度为6.0%。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根据裴林试剂测定还原糖基本原理,研制出还原糖在线检测分析系统。在糖化过程中的应用表明:该技术可快速、准确、连续地检测还原糖的变化,准确度为0.28%以内,精密度1.31%,滞后时间不超过7min。  相似文献   

13.
糖蛋白中糖链结构的不均一性具有普遍性,表现在某一糖链中少数特定糖基数目的微小变化;或某种特定糖基在糖链中连接位点连接糖苷键类型的不同。近年的研究表明,在细胞分化、癌变、自身免疫疾病中,“不均一性”起着传递信息的重要作用。“不均一性”形成的机理与糖链的生物合成相关,这又与糖基转移酶的活性变化密切相关,故应受基因的表达所调控。  相似文献   

14.
陈琳  胡畅  潘翌 《科技资讯》2006,(23):167-167
运用文献综述法和数据分析法,阐述糖的利用在机体运动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低血糖症运动员在不同强度的训练中对糖的利用情况研讲究糖在该类人群机体中的丢失或利用不足的原因。提出补糖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几点预防或治疗运动性低血糖症的方法,从而使低血糖症运动员通过积极,正确的补糖,提高其在运动中对糖的利用率,减少其发病的几率。  相似文献   

15.
TX─糖助剂的研制,解决了制糖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泡沫,降低了糖膏的粘度,缩短了煮糖时间,提高了糖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不同水淹深度和水淹时间对秋华柳根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淹60d后,秋华柳根生物量显著低于未淹对照组植株;水淹20d时,全淹和半淹组植株可溶糖、淀粉和总糖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水淹60d后,可溶糖、总糖含量从少到多依次为全淹组,半淹组,对照组,不同水淹方式间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多次实验事实为依据,在剖析酮糖结构和外部因素的基础上,得出了一个比较圆满的结论:在酸性条件下、溴水能直接氧化酮糖,而在碱性条件下,溴水能间接地氧化酮糖,从而对某些有机文献的叙述进行修正和补充。  相似文献   

18.
几丁糖酯原料药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建立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明胶比浊法、氧瓶燃烧法三种分析方法考察海洋硫酸多糖药物几丁糖酯的稳定性,采用这三种方法分别考察几丁糖酯原料药在高温、高湿、强光照射及加速条件下分子量及分布宽度,样品中硫酸根含量及样品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均适用于几丁糖酯的稳定性考察,几丁糖酯在上述影响因素条件下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补糖与运动后糖原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补糖时间对补糖数量及种类对运动员肝、肌糖原合成的影响,并对肌肉损伤与糖原合成、运动后补糖与运动能力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甘蔗品种抗旱力与生理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四个甘蔗品种的茎伤流量、叶片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叶绿素的含量四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品种间伤流量差异显著;正常供水植株品种间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显著,而受旱后品种间上述三项指标差异(极)显著。从四项指标来判断,粤糖71-210和粤糖63-237是较耐旱品种,而粤糖57-423是较不耐旱品种。甘蔗抗旱力与四项生理指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