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探明三峡库区岸生植物秋华柳(Salix varegata Franch)的水淹耐受机理,以1年生秋华柳实生苗叶片为实验材料,测定了处理时间分别为3、9、15和30 d时未水淹对照植株和水淹2 m植株的超氧阴离子和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显示:水淹过程中,1)水淹2 m植株超氧阴离子含量显著上升,但在水淹9 d之前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2)水淹2 m植株SOD和POD活性显著上升,分别在水淹15、30 d时达到最大值,两者均与超氧阴离子含量呈显著正相关;3)水淹2 m植株MDA含量均高于对照,并在水淹15、30 d时差异显著,但不同水淹持续时间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暗示出秋华柳通过提高酶活性来降低活性氧对细胞膜的伤害以适应水淹胁迫.  相似文献   

2.
在三峡水库消落区实际水域对秋华柳Salix variegata和地果Ficus tikoua进行了模拟水淹及出水后自然恢复试验.通过分析水淹期间及出水后试验植物盖度的变化,揭示不同深度的水淹对试验植物生长和恢复生长的影响,进而探讨试验植物在三峡水库消落区的适宜生存海拔范围.试验共设置5m,10m,15m,20m和25m等5个深度水平;水淹时间180d;出水恢复时间50d.结果表明:①水淹导致植株的盖度下降,甚至死亡,且随着水淹深度的增加,盖度下降越显著;②出水后,秋华柳仅在深度为5m和10m的处理组植株能够恢复生长,50d后,盖度显著高于出水时的水平;③地果在出水后10d内盖度继续下降,深度为15m,20m和25m的处理组植株盖度下降为0后无恢复生长,深度为5m和10m的处理组植株在出水后50d,盖度显著高于出水时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田间状况下对烤烟下、中、上三个部位叶片生长发育过程中淀粉、总糖、还原糖等主要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烤烟田间叶片生长发育过程中,随着烟叶部位的上升,淀粉含量随之增加,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表现为"∧"型的变化.随着叶龄的增长,新鲜烟叶中各部位淀粉含量逐渐下降;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较为复杂,没有呈现出明显的规律.三个烟叶部位之间淀粉、总糖含量的差异显著,还原糖含量的差异不显著;不同叶龄之间淀粉、总糖、还原糖含量的差异均不显著.叶龄与三种碳水化合物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烟叶中淀粉与总糖、还原糖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但总糖与还原糖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581*).  相似文献   

4.
在饲料中分别添加w=20%的葡萄糖、小麦淀粉、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蔗糖、糊精,饲养初始质量为(0.78±0.01)g的南美白对虾,经过56 d的生长试验,观察不同糖源对于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成活率、机体营养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对不同糖源的利用表现出差异性,蔗糖组的成活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均最高;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不同糖源对南美白对虾生长的影响依次为蔗糖>玉米淀粉>小麦淀粉>糊精>葡萄糖>马铃薯淀粉;对南美白对虾成活率的影响依次为蔗糖>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小麦淀粉>糊精>葡萄糖.不同糖源对南美白对虾全虾蛋白质含量和水分含量的影响差异不大,但是糊精和马铃薯淀粉组的全虾脂肪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各组,蔗糖组的全虾灰分与其他各组都没有显著性差异,葡萄糖组最高,糊精组最低.  相似文献   

5.
用糊精含量分别为5%、25%、50%的三种饲料饲养异育银鲫,研究异育银鲫对糖利用性特点,每个循环过滤水族箱中放养40尾鱼,每种饲料喂两箱之鱼,饲养六周.摄食不同饲料的异育银鲫增重率有显著差异(p<0.1),25%糊精组生长最快,5%糊精组生长最慢.异育银鲫对三种饲料中糖的消化吸收率随着饲料糖含量的增加而极显著提高(p< 0.01),粗蛋白的消化吸收率虽然各组间差异不显著,但也有相同的趋势.摄自不同糖含量饲料的鱼其肌肉含水量随饲料糖含量增加明显下降(p<0.05),粗蛋白和脂肪的含量随饲料糖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差异不显著.在禁食24小时时,肝糖元含量随饲料糖含量增加而显著提高,但能降解肝糖元的肝脏淀粉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三峡库区消落带植物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和牛鞭草(Hemarthria altissima)在黑暗完全水淹环境下的生长状态和碳水化合物的储备与消耗情况。【方法】实验设置黑暗完全水淹处理30,60,90,120,150,180,210,240d共8个时间水平,研究了两种植物在黑暗完全水淹环境下的存活、生长和碳水化合物的储备与消耗情况。【结果】狗牙根和牛鞭草经历黑暗完全水淹处理240d后,都 表 现 出 较 强 的 耐 淹 能 力。水 淹 240d后 2 种 植 物 存 活 率 分 别 为 100% 和96.7%;水淹处理开始前,狗牙根茎和地下部分的碳水化合物储备分别高于牛鞭草茎和地下部分的碳水化合物储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黑暗完全水淹环境下,狗牙根叶与茎的生长与死亡响应比牛鞭草快;黑暗完全水淹环境下,牛鞭草植株新生比率大于狗牙根植株新生比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黑暗完全水淹240d后,狗牙根和牛鞭草水淹前已有的叶全部死亡,狗牙根水淹前已有的茎和地下部分的碳水化合物浓度剩余率都分别高于牛鞭草水淹前已有的茎和地下部分的碳水化合物浓度剩余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狗牙根较高的碳水化合物储备及快响应、低生长的节约策略导致该物种拥有较高的碳水化合物浓度剩余率,耐淹能力比牛鞭草更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三峡库区消落带植物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和牛鞭草(Hemarthria altissima)在黑暗完全水淹环境下的生长状态和碳水化合物的储备与消耗情况。【方法】实验设置黑暗完全水淹处理30,60,90,120,150,180,210,240d共8个时间水平,研究了两种植物在黑暗完全水淹环境下的存活、生长和碳水化合物的储备与消耗情况。【结果】狗牙根和牛鞭草经历黑暗完全水淹处理240d后,都表现出较强的耐淹能力。水淹240d后2种植物存活率分别为100%和96.7%;水淹处理开始前,狗牙根茎和地下部分的碳水化合物储备分别高于牛鞭草茎和地下部分的碳水化合物储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黑暗完全水淹环境下,狗牙根叶与茎的生长与死亡响应比牛鞭草快;黑暗完全水淹环境下,牛鞭草植株新生比率大于狗牙根植株新生比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黑暗完全水淹240d后,狗牙根和牛鞭草水淹前已有的叶全部死亡,狗牙根水淹前已有的茎和地下部分的碳水化合物浓度剩余率都分别高于牛鞭草水淹前已有的茎和地下部分的碳水化合物浓度剩余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狗牙根较高的碳水化合物储备及快响应、低生长的节约策略导致该物种拥有较高的碳水化合物浓度剩余率,耐淹能力比牛鞭草更强。  相似文献   

8.
甘蔗品种抗旱力与生理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四个甘蔗品种的茎伤流量、叶片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叶绿素的含量四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品种间伤流量差异显著;正常供水植株品种间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显著,而受旱后品种间上述三项指标差异(极)显著。从四项指标来判断,粤糖71-210和粤糖63-237是较耐旱品种,而粤糖57-423是较不耐旱品种。甘蔗抗旱力与四项生理指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以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下生长的砂仁(Amomum villosum Lour)为材料,研究了人为调控源库关系对砂仁产量和植株可溶性糖、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去叶减源和去花减库均使砂仁根、茎和叶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下降,果实产量降低;去笋减库使叶、根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稍有升高,对其他参数影响不大;人工授粉增库使茎和叶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降低、根的升高,砂仁产量显著提高;去果减库使砂仁产量显著降低.砂仁叶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与果实产量呈正相关,根和茎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与果实产量呈负相关,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表明热带雨林环境中的砂仁植株光合源对砂仁产量的影响不大,库容是限制砂仁产量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0.
用不同浓度的烯效唑进行浸种处理,探讨其对生态雄性不育系小麦的生物学效应。测定了不同处理的植株的生物学性状和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叶绿素、游离氨基酸总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烯效唑能促进发芽,矮化植株,增加生理量,提高可溶性糖,淀粉,叶绿素的含量,降低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变化的淹水条件对土壤磷素释放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农业磷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机理,选择太湖流域宜兴稻麦轮作土,模拟了变化的淹水深度、水土比、不同酸度上覆淹水等,进行了淹水土壤磷释放研究.实验表明:土壤释磷量随淹水深度成比例增加,同一淹水深度土壤吸附/释放磷量出现周期性变化规律;实验得到一个临界水土比4:1,水土比小于4:1时,淹水中没有Fe2 溶出,且土壤磷释放缓慢,而水土比大于4:1时,磷释放强度增大,上覆淹水中开始出现Fe2 ,且随水土比增大而增加;碱性淹水条件时土壤释磷量大于酸性淹水条件时的释磷鼍,其中上覆水pH9.78时土壤释磷量最大,而pH3.7时土壤总铁和Fe2 释放量最大,但此时释磷量很低,表明淹水中水-土体系Fe2 -Fe2 氧化物氢氧化物胶体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壤磷的释放.  相似文献   

12.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NSC)含量可较好地表征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该研究比较分析了亚热带地区常见的落叶与常绿2种生活型园林树种的叶和枝中NSC(可溶性糖、淀粉)的含量及其季节变化,以探讨不同生活型植物对亚热带气候的适应方式。结果表明:(1)落叶和常绿树种叶的NSC含量差异明显,落叶树种的为15.71%,而常绿树种的达19.24%;(2)落叶和常绿树种叶和枝的NSC含量均呈现明显的季节动态,叶可溶性糖含量随季节变化逐渐升高、而淀粉含量呈下降的趋势; 2种生活型树种1年生枝的可溶性糖含量都表现为上升的趋势,落叶树种的淀粉含量呈“∧”形变化,常绿树种的呈逐渐下降趋势,但落叶树种叶的可溶性糖和枝的淀粉含量季节波动更大;(3)落叶树种的叶可溶性糖与多年生枝的淀粉含量表现为显著负相关,而与1年生枝的关系不显著; 常绿树种叶可溶性糖与1年生枝的可溶性糖含量呈正相关,而与多年生枝的相关性不显著。总之,落叶和常绿树种对亚热带气候存在不同的糖转移和转化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13.
根瘤化对烟草不同叶位叶片中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对人工诱导结瘤烟草和未结瘤烟草不同叶位叶片中的总糖及可溶性糖、淀粉和粗纤维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它们的含量都随叶位不同而并,前者高于后者,但下叶位叶片中的粗纤维含量例外。这种分布可能与叶片细胞的生理状态和结瘤有关。  相似文献   

14.
以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湿地植物盐地碱蓬根区土壤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染色示踪实验和室内土壤性质测量实验,分析优先流区和基质流区土壤特性的分布差异,加深对湿地生态系统优先流对土壤影响的理解,对恢复湿地植被具有指导意义.结果表明:1)土壤有机碳、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质量分数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土壤水质量分数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土壤全磷质量分数随土壤深度变化幅度较小.2)优先流区土壤有机碳、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基质流区,两区土壤全磷质量分数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土壤深度为0~20 cm,优先流区土壤水质量分数高于基质流区;土壤深度>20~60 cm,基质流区土壤水质量分数高于优先流区,但差异均不显著.3)优先流区土壤有机碳、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基质流区土壤有机碳、有机质和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5种锦鸡儿属植物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树锦鸡儿、甘蒙锦鸡儿、中间锦鸡儿、柠条锦鸡儿和荒漠锦鸡儿的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和叶片含水量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种锦鸡儿叶片含水量在5月份最高,以后逐月下降.在较干旱的5月,树锦鸡儿、甘蒙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和荒漠锦鸡儿的游离脯氨酸明显积累;而柠条锦鸡儿的脯氨酸含量较低,而且各月无显著差异,这是耐旱的表现.甘蒙锦鸡儿的可溶性糖含量在5月份最高;树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的最高值出现在6月;中间锦鸡儿和荒漠锦鸡儿的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各月无显著差异.可溶性糖是它们耐旱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在5月和6月,5种锦鸡儿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明显高于7月和8月时的含量,这种变化对锦鸡儿在环境干旱时增强抗性非常有利.在同一生境中,5种锦鸡儿的趋同表现并不明显,体现了遗传特征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在可育花粉的发育中,功能叶同化产物运往花药合成淀粉和蛋白质,淀粉含量增加显著,颖壳和花药可溶性糖减少。长日下功能叶生理机能并未下降,糖也可运往颖花,但在颖壳中积累,不育花药中淀粉含量增加不明显,可溶性糖含量略有下降。单核晚期前可育花药蛋白质含量先是下降,但双核期后又迅速上升;不育花药中则基本上一直呈下降趋势。游离氨基酸总量与蛋白质含量变化相吻合,脯氨酸含量在可育和不育花粉之间差异不大。作者认为,淀粉和蛋白质的合成障碍是长日诱导光敏核不育水稻花粉败育的基本原因,这种障碍是由其底物供应不足引起的;游离氨基酸的变化与花粉败育仅有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为更好地了解我国北方常绿针叶树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季节动态变化规律, 以我国特有树种--沙地云杉(Picea mongolica)为研究对象, 对生长季沙地云杉叶、枝、根、树皮等不同器官中的NSC 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 沙地云杉不同器官中淀粉含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上一致, 5 月达到最大值, 此后逐渐下降, 8-10 月均维持在较低水平, 说明芽萌发时所需的淀粉可能来自4-5 月光合产物的积累; 可溶性糖含量在 5 月略低, 此后逐渐上升, 10 月达到最高, 增加的可溶性糖可能并非来自当年生长期结束前所积累的淀粉。分析结果表明, 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与沙地云杉不同器官中淀粉、可溶性糖及 NSC 含量的相关性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选择苏北沿海5、9和15年生杨树人工林作为实验地,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了N0(CK)、N1(5 g/(m2·a))、N2(10 g/(m2·a))、N3(15 g/(m2·a))、N4(30 g/(m2·a))共5个不同浓度的氮沉降处理,研究氮沉降对土壤细根糖化学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3个林龄杨树林地下细根中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在1 a的观测期内,最大值出现在12月份,其中可溶性糖在1 a中的变化幅度最大,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约7倍; 而作为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在1 a的观测期内相对较为稳定。(2)随着外源氮输入增加,细根中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在N2水平最大,在N4水平则低于对照。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在氮增加处理的不同水平间差异不显著(p>0.05)。总之,一定浓度的氮增加,将增加细根中活性代谢物质的碳投入。(3)杨树细根生物量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杨树细根糖化学组分与土壤C、N以及温湿度没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该文研究了不同水肥胁迫处理对盆栽槟榔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分和养分胁迫处理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槟榔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株高和叶面积增速缓慢,根冠比增大;叶片质膜透性增大,可溶性糖和脯氨酸质量分数升高,在处理60d和90d时分别与其对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60d时达到高峰;POD酶活性呈上升的趋势,在90d时达到最大值;在试验处理期间与对照相比,质膜透性、可溶性糖和脯氨酸质量分数的变化幅度大;其次是SOD酶和POD酶活性;植株的株高和叶面积的变化较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