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全无机铯铅卤钙钛矿CsPbX3(X=Cl,Br,I)纳米晶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发射光谱范围窄、带隙可调、色域广及制备方法简单等一系列性能优势,因此,这类钙钛矿纳米晶在高色纯度的光电显示器件领域极具应用潜力.然而,该类纳米晶在加热、光照或与极性溶剂接触时极易发生聚集、分解而导致荧光淬灭,大大限制了其在光电器件方面的应用.所以,如何提高全无机铯铅卤钙钛矿纳米晶的光、热及在极性溶剂环境中的稳定性是目前该研究方向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此,已有许多科研工作者致力于该方面的工作,并获得了一些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本文将主要从二氧化硅包覆、表面处理、构建核壳结构、与聚合物复合、以及离子掺杂几个方面来对提高全无机铯铅卤钙钛矿纳米晶稳定性的研究进行简要的概括和综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纳米量级核壳复合结构无机材料的发光性能的研究进展,从纳米材料的发展背景出发,首先提出纳米量子点与核壳型复合结构两个概念,然后分析两者结合得到的新兴复合材料的结构特性,着重总结了对该结构独特的发光现象的内在机理解释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并介绍了该领域中的主要模型对上述发光新现象的分析,特别强调界面态在内在机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无机含氧酸盐在自然界中分布相当广泛,因此对其溶解性、特别是其在水中的溶解度,若有定量化的研究数据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前人和自己的工作基础上,通过了解无机含氧酸盐溶解的全过程,分析了金属离子和酸根在溶解中的作用,抓住影响溶解性的主要因素,即无机含氧酸盐酸根离子的结构,对其进行研究,提出判断无机含氧酸盐溶解性规律的计算公式,根据公式得到定量化的数据,表现了无机含氧酸盐溶解性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陈永华  徐玉华 《科技信息》2011,(20):I0045-I0045
无机房电梯的结构特点;无机房电梯维修保养工作的安全性要求;无机房电梯维修保养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5.
对无机含氧酸酸强度的定量化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无机含氧酸的结构出发,研究了结构与酸强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计量无机含氧酸强度的公式,计算了73种无机含氧酸的强度,计算值与实验值能较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6.
水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无机膜化学稳定性好、耐腐蚀、较高的机械强度以及可在高温等苛刻条件下使用等优点,使其在脱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机膜除了传统的陶瓷膜外,碳基材料等由于其可调的纳米结构以及优异的性能,逐渐成为无机膜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了更好地了解不同种类无机膜的特性,拓展无机膜材料在脱盐中的应用.首先对无机膜的分类、理化性质、制备方法、盐滞留机理进行阐述;其次重点对无机膜在脱盐应用中的进展进行综述;最后对其未来在水处理领域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包埋有Cd2+的中性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微凝胶和阴离子型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甲基丙烯酸)(P(NIPAM-co-MAA))微凝胶.以这2种微凝胶为微反应器,通过外源导入法通入H2S气体,引发CdS沉积反应,制得具有不同表面形貌的有机-无机复合微球.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微球表面图案结构形貌与模板的性质有关,微球的尺寸在50 μm左右,且具有类核-壳结构.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复合微球中的CdS呈晶态,属立方晶形.微球具有CdS荧光特征,模板本性对微球荧光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光器件,将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制成复合体,取长补短,使其在平板显示技术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本文在简述有机与无机电致发光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有机一无机复合器件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在具有不同结构的有机-无机异质结器件中无机材料所起的作用.通过对无机界面修饰层修饰电极、基于Ⅱ-Ⅵ族半导体材料有机无机复合电致发光等方面的综合探讨,总结出有机-无机复合器件的优势:能得到更好的Ⅰ-Ⅴ特性曲线和更高的发光效率,对器件内部场强起调节作用并且改善两种载流子的平衡注入,为今后在制作有机.无机复合器件方面做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无机硅壳类纳米颗粒对细胞的毒性检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MTT分析方法结合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成像系统研究了无机硅壳类纳米颗粒,包括无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SiNP)、二氧化硅壳荧光纳米颗粒(FSiNP)以及二氧化硅磁性纳米颗粒(MSiNP)对COS-7细胞、HNE1细胞和MCF-7细胞的毒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效浓度范围内,无机硅壳类纳米颗粒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对细胞的生长和代谢没有明显的影响,从而为无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新型无机材料合成的途径主要有四:一是从无机相图探索;二是从固体缺陷和掺杂探索;三是从材料性能与组成、结构相结合探索;四是综合各途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多组分无机纳米粒子(NPs)和金属有机框架(MOFs)的可控一体化,正在引领着多种新型多功能材料的形成.具有核壳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粒子(NP@MOF),综合了多组分无机纳米粒子和金属有机框架(MOFs)协同性质,NP@MOF材料的突出优点是:它的组成具有无限选择性、壳上孔径具有可调性、核壳具有多功能性,这种突出的独特功能使得人们争相洞察其未来发展.主要综述了具有核壳结构的多组分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和研究进展,最后介绍了其在多相催化、气体存储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三价铕掺杂的聚酰亚胺纳米复合物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荧光性能优异的Eu(acac)3(络合物A)与EDTA双酐掺杂在4,4 二氨基二苯甲烷形成的聚酰亚胺(PI)中制备了发光纳米复合材料.荧光测定结果表明,材料荧光强度随Eu3 掺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从透射电镜照片观察到络合物A在含PI溶液中是以粒径介于100~200nm的纳米球存在,而且可以明显看到每个小球都被PI包覆,厚度大约为6nm,形成了核壳结构.  相似文献   

13.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ZnO、CdS和CdS/ZnO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前驱体,在空气气氛下高温处理后得到壳厚度为10nm左右的CdS/ZnO核壳结构.CdS/ZnO核壳结构会导致紫外吸收边产生明显的红移.与ZnO和CdS相比,核壳结构使CdS/ZnO的激发、发射光谱都产生了明显变化,并且提高了发光强度.研究发现核壳结构会使ZnO和CdS原有的能级结构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
纳米吸波材料及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纳米材料特殊的结构特征及其特殊的物理化学特性,使得纳米材料具有极好的吸波特性。文章从纳米材料的特点出发,分析了纳米吸波材料的性能特点,阐述了其吸波机理;介绍了各种纳米吸波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结构材料表现出不同于传统块状材料的光、磁、声、电、催化等特性.如何实现纳米结构材料的可控制备及规模化应用,是当前纳米科技的挑战性问题之一.综述纳米结构材料的可控制备策略及应用探索,围绕晶面调控法、模板辅助法和物理场诱导法3种制备策略,以及在环境催化、能源和光学领域的应用研究,重点介绍课题组在纳米结构材料方面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近10年来核-壳乳液聚合理论的发展,其中包括聚合机理:聚合物沉积机理和种子粒子表面聚合机理;核-壳粒子的制备方法:间歇法、平衡溶胀法、半连续法、连续法;常见的核-壳结构乳胶粒子的几种形态结构以及影响形态结构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因素、并介绍了核壳结构的表征方法包括对成膜能力的评价。最后介绍了核-壳乳液聚合在涂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表面包覆惰性层是解决四氧化三铁(Fe3O4)粒子团聚、易氧化、亲水性差等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惰性层的引入一般会导致包覆后样品磁性能下降,从而限制了Fe3O4的应用.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氨水为原料,制备了具有良好磁响应性的Fe3O4/SiO2核壳结构.样品的结构、形貌、尺寸和表面吸附官能团采用X-ray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红外光谱(FTIR)等测试手段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TEOS加入方式影响SiO2层生长过程,从而影响包覆的均匀程度.Fe3O4/SiO2核壳结构表现出顺磁性和良好的磁响应性(52emu/g).  相似文献   

18.
核壳式磁性微球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因其兼具高分子微球的众多特性,近年来被广泛研究,特别是在生物医学、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磁微球根据其结构可分为三类.本文中综述了磁性高分子微球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和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Epitaxial core-shell and core-multishell nanowire heterostructures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Lauhon LJ  Gudiksen MS  Wang D  Lieber CM 《Nature》2002,420(6911):57-61
Semiconductor heterostructures with modulated composition and/or doping enable passivation of interfaces and the generation of devices with diverse functions. In this regard, the control of interfaces in nanoscale building blocks with high surface area will b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the assembly of electronic and photonic devices. Core-shell heterostructures formed by the growth of crystalline overlayers on nanocrystals offer enhanced emission efficiency, important for various applications. Axial heterostructures have also been formed by a one-dimensional modulation of nanowire composition and doping. However, modulation of the radial composition and doping in nanowire structures has received much less attention than planar and nanocrystal systems. Here we synthesize silicon and germanium core-shell and multishell nanowire heterostructures using a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method applicable to a variety of nanoscale materials. Our investigations of the growth of boron-doped silicon shells on intrinsic silicon and silicon-silicon oxide core-shell nanowires indicate that homoepitaxy can be achieved at relatively low temperatures on clean silicon. We also demonstrate the possibility of heteroepitaxial growth of crystalline germanium-silicon and silicon-germanium core-shell structures, in which band-offsets drive hole injection into either germanium core or shell regions. Our synthesis of core-multishell structures, including a high-performance coaxially gated field-effect transistor, indicates the general potential of radial heterostructure growt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nowire-based devices.  相似文献   

20.
用Zn粉和Te粉为原材料,利用水热合成法在不同条件下合成出不同结构的ZnTe纳米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合成的ZnTe纳米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合成条件对纳米ZnTe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机NaOH溶液中易形成ZnTe纳米晶体颗粒,而在有机水合肼溶液中易形成非晶ZnTe纳米片或纳米线,非晶ZnTe纳米材料通过退火处理很容易地转化成晶体纳米材料。研究结果丰富了ZnTe纳米材料的合成知识。并为ZnTe纳米材料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