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氢氧化铯催化下,以THF作溶剂,在低温(-20℃)、空气中,三甲硅基乙炔与二芳基二硒醚反应20 h,给出摩尔比为70∶30的二苯硒基乙炔和三苯硒基乙烯的混合物,产率为96%;而在室温进行,反应速度大大加快,仅需1 h,得到摩尔比为5∶55∶45的二苯硒基乙炔、三苯硒基乙烯和(Z)-1,2-二苯硒基乙烯的混合物,产率为92%;在氮气保护及室温下反应1 h,以95%的产率生成唯一的产物(Z)-1,2-二苯硒基乙烯.溶剂对反应速度和反应结果也有较大的影响.以DMF作溶剂,即使在-20℃,也能使反应有效发生,高产率的生成唯一的产物(Z)-1,2-二苯硒基乙烯.讨论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
炔基硒醚的制备和(E)-α-溴代烯基硒醚的立体选择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基溴化镁与末端炔烃反应生成炔基Grignard试剂,后者与芳硒基溴作用较高产率地制得了炔基硒醚,通过炔基硒醚与溴化氢在苯中的加成反应,立体选择地合成了(E)-α-溴代烯基硒醚 。  相似文献   

3.
以3-甲氧基丙炔与二苯基二硫醚的反应作为模型.探讨反应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实验表明以THF作溶荆,在0℃以下,不论是在空气氛中或在氮气氛中反应,都产生3-甲氧基丙炔基苯基硫醚与(Z)-1,2-二苯硫基烯的混合物,总收率约40%.在室温、空气氛中反应得上述两种生成物的混合物,总收率约80%.而在氮气保护下进行反应,则仅产生(Z)-1,2-苯硫基烯.探讨了反应机理.在氮气保护下,进行了其他端炔与二芳基二硫醚反应,高立体选择的合成了6种(Z)-1,2-芳硫基烯.本方法为(Z)-1,2-芳硫基烯的合成提供了一条简便途径.  相似文献   

4.
端炔、二醋酸碘苯和二芳基二硒醚于二氯甲烷溶剂中制得芳基炔基硒醚,再将芳基炔基硒醚和对甲苯磺酸在二氯甲烷中加热回馏,冷却后加入适量水即可一锅法制得芳基硒代羧酸酯.该法具有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操作方便和产率较高(70%—81%)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炔基硒基锂盐与Cp_2Zr(H)Cl(Cp=η~5-C_5H_5)在THF中反应得到中间产物α-锆取代的乙烯基硒基锂,接着与卤代烃反应得到α-锆取代的乙烯基烃基硒醚,进一步与烷基硫氯反应得到(Z)-乙烯酮缩硒硫醇。上述反应有很好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  相似文献   

6.
芳硒基三甲基硅烷与芳基高碘盐在三苯基磷钯 ( 0 )催化下 ,合成对称和不对称的芳基硒醚  相似文献   

7.
聚苯乙烯负载硒溴与炔基锂反应合成聚苯乙烯负载炔基硒醚,再与二环己基硼烷反应制得聚苯乙烯负载顺式烯基硒醚;此负载型烯基硒醚在NiCl2(PPh3)2存在下与格氏试剂发生偶联反应,提供了一种有效的(z)-1,2-二取代乙烯的固相有机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碳酸钾为碱,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乙酰乙酸乙酯与二硫化碳及1,2-二溴苯乙烷一锅反应,以中等产率(40.3%)合成了Z(E)-2-(1-苯基-1,2-亚乙二硫)亚甲基-3-羰基丁酸乙酯(1).探讨了1在碱性(乙醇钠)条件下与芳醛的缩合反应.结果表明,1在碱性的条件下发生缩合反应的同时也进行了酯的水解反应,得到了2Z(E),4E-2-(1-苯基-1,2-亚乙二硫)亚甲基-3-羰基-5-芳基-4-戊烯酸(2).  相似文献   

9.
在催化剂氢氧化铯存在下,DMF做溶剂,室温、空气氛围中亚磷酸二乙酯与炔硒醚不是发生预期的加成反应,而是还原断裂Se-CsP键,得到相应的端炔和磷酸硒酯,收率89%~95%.考察了与炔及硒相连的取代基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取代基的电性对反应没有明显的影响.反应机理为氢氧化铯与亚磷酸二乙酯反应生成的(EtO)2P-(O)Cs+亲核进攻炔硒醚中的Se生成磷酸硒酯和RC≡C-Cs+,RC≡C-Cs+随后水解得到RC≡CH,同时形成催化剂氢氧化铯.本方法为断裂Se-CsP提供了一条新的简便且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聚苯乙烯负载硒溴与炔基锂反应合成聚苯乙烯负载炔基硒醚,再与LiAIH4反应制得聚苯乙烯负载反式烯基硒醚;此负载型烯基硒醚在NiCl2(PPh3)2存在下与格氏试剂发生的偶联反应,提供了一种有效的(E)-1,2二取代乙烯的固相有机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以甲醛、二甲胺和对羟基肉桂酸为原料,采用一锅煮的合成方法得到(E)4(3(二甲氨基)丙1烯基)苯酚( EDP)产物粗产品,再根据产物与原料的不同物化性质,采用简单而且省时省力的沉淀法和重结晶法分离纯化得到一种无色块状晶体化合物,质谱和X 射线单晶衍射结果显示,该晶体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体的其他相关参数:a =18.060(14)樻, b =9.742(8)樻, c =12.710(10)樻,α=90°,β=109.829(9)°,γ=90°,V=2104(3)樻3, Z=8,F(000)=768.0,晶体密度Dc=1.119 mg/m3,化合物分子量Mr=177.24,衍射波长λ=0.71073樻,可观察衍射点R=0.0475,全部衍射点wR=0.1450,独立衍射点中强度大于2σ的衍射点数为3542。通过查新,获知该物质为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分别以2-氯苯腈和2-氟苯甲醛为原料, 采用两种路线合成3-甲基-1-(2-(1-哌啶基)苯基)丁胺, 总收率分别为42%和31%. 关键中间体及最终化合物的结构经质谱、 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得到确证.  相似文献   

13.
以1,6-二甲氧基萘为原料,经Na/C2H5OH还原生成5-甲氧基-2-四氢萘酮,与正丙胺还原胺化生成外消旋化合物2-(N-正丙基氨基)-5-甲氧基四氢化萘,经拆分得到手性的化合物(-)-2-(N-正丙基氨基)-5-甲氧基四氢化萘,再去甲基反应得到化合物(-)-2-(N-正丙基氨基)-5-羟基四氢化萘。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1H-NMR和13C-NMR表征了中间体和产物的分子结构。通过合成工艺的研究,得到较好的工艺条件,反应总收率达16.8%。采用一步法的还原胺化反应,不仅简化了反应步骤,而且收率提高了16.2%。  相似文献   

14.
研究新试APNBT课题与汞显色反应的最佳条件,在TrtonX—100存在下,pHl0.4~12.0范围内汞(Ⅱ)与试剂形成黄色配合物,组成为1:2,最大吸收波长为450nm,ε’为8.88×10~4L·mol~(-1)·cm~(-1),在535nm处,试剂的吸收与配合物的吸收差值最大,ε’为1.18×10~5L·mol~(-1)·cm~(-1),线性范围0~20μgHg(Ⅱ)/25mL,以双硫腙萃取汞(Ⅱ),分离干扰元素,成功地测定了合成试样和天然水中的汞,加入回收率为96%~102%。  相似文献   

15.
6,6-二烷基富烯同烯丙基格氏试剂发生环外双键加成,继而水解,得到一系列1(2)-(1,1-二烷基-3-丁烯基)-1,3-环戊二烯,并对合成的10种新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N-(2-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的注射液的HPLC的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N-(2-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注射液的反复冻融影响因素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浓度的N-(2-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样品,其拟合峰面积与N-(2-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浓度呈良好线性。在N-(2-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线性范围内计算反复冻融后N-(2-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的含量,结果显示冻融前后其含量没有明显变化。结果表明,N-(2-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注射液反复冻融后含量及有关检验指标无明显变化,表明N-(2-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 4,-三氮唑-1-)乙酰胺注射液在反复冻融条件下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1-(4-硝基苯基)-3-(5-氰基吡啶)三氮烯(NPCPDT)试剂,研究了该试剂与镍的显色反应.在OP表面活性剂存在条件下,在pH=10.0~11.5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该试剂与镍发生配位反应,形成2∶1型配合物.配合物在470 nm处有一最大正吸收,在540 nm处则有一最大负吸收.以470 nm为参比波长,540 nm为测量波长进行双波长测定,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9.39×105L.mol-1.cm-1.Ni2 的浓度在0~12μg/25 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拟定方法测定合金钢样品中的微量镍,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导1-(4-安替吡啉基)-3-(4-溴苯基)-三氮烯的合成及其性质初步研究和纯化方法。实验表明,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首次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直接测定1-溴代萘分别与片呐酮碳负离子和苯乙酮碳负离子在铁硫簇合物(Et4N)2[Fe4(SPh)10]催化引发下的SRN1反应产物3,3-二甲基-1-(1-萘基)-2-丁酮和2-(1-萘基)-1-苯乙酮的含量差异.以甲醇/四氢呋喃/水为流动相,经C18色谱柱分离,在254nm检测波长下,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004mg/L和0.011mg/L,线性方程分别在0.012mg/L-1.4mg/L和0.011mg/L-0.8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和0.9996.  相似文献   

20.
文章报道了新显色剂1-(4-硝基苯)-3-(3-甲基吡啶)三氮烯(NPMPDT)的合成及其与镉的显色反应。在Triton X—100的存在下,pH11.5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该试剂能与镉发生显色反应,镉与NPMPDT形成摩尔比为4:1型的黄色配合物,在450nm处有一最大正吸收,在540nm处有一最大负吸收。以450nm为参比波长,540nm为测量波长进行双波长测定,其摩尔表观吸光系数ε=2.45×105 L.mol-1.cm-1,镉量在0~12.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其测定人发及废水中微量的镉,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