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基于SCTP多归属主机特性的多路径传输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CTP协议是新兴的传输层协议,具有许多值得开发的新特性,多归属主机特性就是其中之一。分析了多归属主机特性下数据的多路径同时传输的意义与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协议算法,通过试验,改进后的算法解决了发送端不必要的快重传的问题,从而使得SCTP多归属主机特性下的多路径数据同时传输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SCTP协议是新兴的传输层协议,具有许多值得开发的新特性,多归属主机特性就是其中之一。分析了多归属主机特性下数据的多路径同时传输的意义与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协议算法,通过试验,改进后的算法解决了发送端不必要的快重传的问题,从而使得SCTP多归属主机特性下的多路径数据同时传输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张生财  张静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6):10840-10847
流控制传输协议(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 SCTP)是一种可靠的传输协议,2007年Internet工程任务组修订了52处缺陷并发布了SCTP新规范RFC4960,但仍缺乏形式化的描述和验证。赋时层次着色Petri网适用于从动态角度对复杂系统进行建模,并能够用形式化的方法进行验证分析。因此,采用基于事件和基于状态的建模方法,提出了SCTP连接的赋时层次着色Petri网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网络时延和丢失以及重传机制。通过CPN Tools分析,验证了SCTP连接过程的预期性质,并在RFC4960中描述的SCTP连接过程中发现了两类死锁问题。  相似文献   

4.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和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都是基于分组交换的技术,它们空中接口上的信道特征截然不同.在对传输层协议SCTP(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NS.2网络仿真器对使用了SCTP的GPRS/WLAN异构网络中的切换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显示异构网络中的垂直切换始终存在着传榆中断的问题,但是从GPRS到WLAN的SCTP切换比从WLAN到GPRS的SCTP切换数据传输更流畅.  相似文献   

5.
通过与TCP的对比,对SCTP的多宿、多流和面向消息等主要的协议特性和两个非常重要的扩展特性,部分可靠性与动态地址重配置进行了分析。对SCTP在信令传输之外其他领域中的可能的应用方式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利用SCTP的特性构建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远程实时系统的设想;对使用SCTP重新实现一些传统的网络服务的可应用性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移动SCTP作为一种地址切换管理机制对Internet移动性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是一个基于IP网络用于传输信令的新传输协议.由于其具有很多新的特性尤其对多宿的支持,使得其正在成为一种通用传输协议.本文对基于弃尾队列情况下的流控制传输协议的数据传输进行建模,得到一个稳态吞吐量关于丢包率的函数关系,并对结果进行仿真验证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够很好的估计流控制传输协议在弃尾引发丢包情况下的稳态吞吐量.  相似文献   

7.
鉴于互联网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正逐渐应用到通信网络,以太网在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实现可靠数据传递的方法主要采用传输控制TCP协议或者SCTP简单流传输协议。传输层的TCP协议和UDP协议各有特点和优势,在与以太网的结合过程中,通过详细的对比分析,UDP更加符合以太网的传输环境,本文主要介绍了UDP协议的特点、格式及优缺点,并针对UDP协议的缺点提出若干条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中面向多终端及异构网络的应用环境,基于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的传输层(L4)移动性管理,提出了不中断端到端连接的跨终端切换方法.为兼容SCTP偶联的协议规程,利用动态地址重配置(DAR)控制新终端的加入,运用重启机制更新偶联的认证,通过路径切换管理跨终端的传输迁移.讨论了基于Linux和开源软件包的实时流媒体播放的原型设计及实现,采用原型实验的手段,给出了可行性验证和跨终端切换的时延性能.结果表明,在内部网环境中,基于SCTP流媒体传输可在不同终端间平稳切换,视觉中断时间小于1秒.  相似文献   

9.
802.11协议在Ad hoc网络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d hoc网络MAC(媒体接入控制)协议的研究主要是基于802.11协议,但是802.11协议并非专为多跳网络而设计,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存在TCP传输不稳定性以及节点信道接入的不公平性问题。文中提出通过调整TCP滑动窗口参数,解决Ad hoc网络中TCP传榆的稳定性;通过改进802.11协议的竞争窗口机制,解决节点信道接入的公平性。仿真结果表明,上述改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802.11协议在Ad hoc网络中的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10.
SCTP是一种新的通用传输层协议,提供面向连接面向用户消息的可靠传输服务。本文分析了SCTP相对于TCP和UDP的一些新的特性,特别是单一SCTP关联对多IP地址的支持。然后简单介绍了IPsec这一目前广泛使用的网络层安全协议标准的工作原理。在使用IPsec为SCTP提供安全保障时,为了适应SCTP的新特性,要求对传统的IPsec实现方案作出相应的改进。文中就IPsec在实现上应该涉及和注意的一些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可能的解决方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通过ARQ提高无线网络中的TCP吞吐量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针对现有提高无线网络中传输控制协议(TCP)吞吐量方案(如Snoop)的若干局限性,提出一种改进方案,利用数据链路层的自动请求重传(ARQ),检测并重传在无线链路上丢失的分组,从而提高TCP的吞吐量性能,这一方案不需要修改端终点的TCP实现,与Snoop相比,ARQ可以传输加密或封装后的分组,不受TCP确认机制的影响,不要求基站保留TCP流的状态,降低了基站的实现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当链路错误率较高或网络中存在竞争性背景流量时,ARQ可以比Snoop更加有效地提高TCP吞吐量。  相似文献   

12.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中,为了保证在数据链路层建立可靠、透明的链接,同时均衡能量能量消耗与误码率的问题,可以加入足够多的冗余数据便于检测错误,从而重传数据帧。循环冗余校验(CRC)就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错误检验编码。介绍了循环冗余校验码的差错控制原理及其在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链路层上的算法实现。  相似文献   

13.
为延长网络生存时间和数据传输的时效性,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短链聚合策略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 首先, 分析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结构, 考虑到无线传感器网络运行过程中的节点能耗问题, 根据链式数据采集协议设计改进路由算法; 其次, 利用贪心算法找到邻居节点, 通过引入距离门限方程实现建链, 建链后综合考量节点传输数据能耗与剩余能量选举路由簇头, 以达到延长网络寿命并提高数据传输效率的目的; 最后, 利用MATLAB软件仿真实验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 仿真实验结果表明, 该算法能有效控制网络能量的均衡性, 并延长了网络寿命, 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针对无线Mesh网络的拥塞问题,提出一种新的链路自适应速率控制机制LLAP(Link Layer Adaptive Pacing),通过网关的链路层队列调度机制进行包的调度和MAC通告,利用Mesh网关控制从有线到无线数据流的发送速率,避免了过多数据传输产生跳路间的严重干扰.控制机制在链路层完成,不需要修改现有的传输或路由协议.利用网络仿真软件NS2对LLAP控制下的Mesh网络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测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LLAP控制下的网络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能量有限,因此能量有效是拓扑设计时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网络的寿命。本文提出了一种能量有效的基于簇头集的被动分簇定向扩散路由协议(HPDD)来最小化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能量消耗。该协议在被动分簇定向扩散路由协议(PCDD)的基础上加入了簇头集的概念,在网络中簇头集中每一个成员都可以作为簇头来发挥作用,从而减少洪泛建立网络拓扑结构的次数。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都表明,该协议能有效减少网络中不必要的能量消耗,延长网络数据传输的时间,并且更适用于大中型网络。  相似文献   

16.
基于量子隐形传态的数据链路层停等协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数据链路层中基于量子隐形传态的量子停等协议,即在数据链路层的2个站点进行通信时,传送量子信息,在设定的时间内,若接收方收到量子帧,则用量子信道来返回确认帧.根据量子隐形传态的瞬时性,该协议减少了2个站点通信的传播时延,从而降低了2个发送成功的量子帧之间的最小时间间隔,缩短了通信时间,提高了通信效率,而且发送方对所传送的量子信息是未知的,从而也提高了信息传输的保密性.  相似文献   

17.
在无线自组织网数据链路层中,采用传统的功率控制机制会引起不同发射功率节点间的分组冲突。为了减少这种冲突和提高网络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发射功率控制的无线自组织网MAC协议。通过引入交互发射功率等级信息和目的节点发送两次CTS帧的方法来缓解隐藏终端问题。网络仿真表明,在静止网络中CTPL协议与802.11 DCF协议相比可有效提高网络吞吐率,并减少部分能量消耗。通过仿真分析可知,该协议在无线自组织网络静止场景中可提高吞吐率,降低传输时延以及延长网络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误码率及高中断率对无线TC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的影响,提出了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系统跨层TCP增强技术CLTCP(Cross-Layer TCP)。CLTCP利用链路级恢复和TCP冻结技术,提高了无线TCP性能;对于出错的无线帧,链路层能给予有限次的重传,以屏蔽TCP层对高误码率的感知;同时,为了保证出错帧在有限重传次数内被正确递交对端,链路层联合物理层采用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来提高重传帧的可靠性。对于无线链路长时间断连,CLTCP利用TCP源端冻结技术冻结RTO(Retransmission Time Out)值,以避免数据包连续超时造成的极大RTO,由此保证无线链路恢复连接后,TCP层能及时恢复工作。通过NS2(Network Semulation 2)软件仿真了多种无线TCP增强技术,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CLTCP的吞吐量较Snoop技术最多可提升33%,并同时节省约38%的带宽。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IEEE 802.15.4 Zigbee协议及IEEE 802.11b WiFi协议,基于Zigbee-WiFi的媒体接入控制层(MAC),设计了一种具有Zigbee与WiFi协议转换的网桥,同时引入数据重组转发的概念,实现了Zigbee无线传感网与WiFi传输通信的异构融合.仿真结果表明,融合的网络的服务质量相对于非异构网络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