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不同氧氩比对于ZnO薄膜的结构及其荧光发光的影响。随着氧氩比的增加,ZnO薄膜(002)面的衍射峰明显增高,且变得更尖锐,薄膜的晶化得到改善。所有制备的样品均出现了波长位于446nm左右的蓝光峰。随氧分压逐渐增大,样品的PL谱中蓝光峰相对强度比增加。  相似文献   

2.
分别采用钨酸锆靶(ZrW2O8)和氧化锆(ZrO2)与氧化钨(WO3)的复合靶,在磁控溅射条件下制备钨酸锆(ZrW2O8)薄膜,研究了靶材制备工艺、复合靶成分配比以及热处理温度对薄膜成分的影响,并对薄膜生长方式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ZrW2O8靶材制备的薄膜在700℃处理后薄膜中ZrW2O8纯度较高,相同配比下,复合靶制备的薄膜经750℃处理后薄膜中ZrW2O8含量最高;以凡(ZrO2):n(WO3)为1:2.8的复合靶材制备的薄膜经热处理后,结晶度优于凡(ZrO2):n(WO3)为1:2获得的薄膜,并且ZrW2O8最佳含量的热处理温度较低;热处理时薄膜的生长机制为岛状生长方式;ZrW2O8薄膜在(211)和(220)晶面上的热膨胀系数均为负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比较高频振荡通气(HFOV)和常频通气治疗新生儿气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HFOV组18例,常频组15例,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氧合参数、呼吸机参数的变化及X片变化。结果HFOV组治疗6h后通气氧合情况明显好转,OI下降至(7.67±3.36)(P〈0.05),PaO2升高至(77.66±16.65)mmHg(P〈0.05),PaCO2下降至(41.02±4.30)mmHg(P〈0.05);治疗24h后吸入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OI)明显降低,气胸吸收时间(54.06±24.04)h;与常频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OV治疗新生儿气漏氧合改善更快,短时间内氧浓度及OI下降更快,气漏吸收更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用Sol-Gel法制备了钛酸锶钡(Ba0.8Sr0.2TiO3)纳米品,用FT—IR、XRD、TG—DTA、AFM等表征技术研究了其晶化过程。结果表明,溶胶经冰乙酸适度稀释后稳定性提高,易于制备高质量的薄膜;薄膜的品化温度为750℃。在单晶硅基底上制备了粒径分布均匀、平均晶粒约为50nm的钛酸锶钡(Ba0.8Sr0.2TiO3))薄膜。  相似文献   

5.
在无水乙醇中,制备了ZnCl2与3,5-二甲基吡唑(L)反应的配合物,确定其组成为ZnL2C12.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给物中,Zn^2+分别与2分子L中的2个N配位,同时与2个Cl配位,总配位数为4.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点群为C2/c,α=15.040nm(16),6-8.286nm(10),c=23.890nm(3),β=95.592(2)°,Z=8.微量热法测得298.15K下ZnCl2与3,5-二甲基吡唑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焓及配合物液相生成反应焓变分别为(7.397±0.011),(-33.102±0.010),(6.756±0.005)kJ/mol,并求得固相生成反应的焓变.可为对该类配合物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利用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高能球磨条件下非晶Fe73.5Cu1NB3Si13.5b9合金的机械诱发纳米晶化过程,并根据化学成分偏聚、局域高压、局域高温以及Johnson-Mehl-Avrami(JMA)晶化动力学模型解释了纳米晶化的过程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非晶Fe73.5Cu1Nb3Si13.5B9合金机械诱发纳米晶化的产物为复杂的α-Fe固溶体和稳定的Fe2B金属间化合物,α-Fe固溶体相晶粒尺寸为2.0-6.5nm,其纳米晶化过程和晶化产物是由化学成分富集、碰撞引起的局域高压和局域高温共同作用的结果;机械诱发纳米晶化过程中的Avrami指数n=1.59,动力学反应速率常数k=0.1287h^-1,表明机械诱发纳米晶化过程中形核机制为均匀形核,晶粒生长机制为从小尺寸晶核开始的三维生长.  相似文献   

7.
应用晶化非晶硅(a—Si)薄膜铝诱导方法,采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光学显微镜(Optical Microscopy,OM)和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退火条件对样品晶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在300℃下退火后仍为非晶态;退火温度为400℃时,样品开始晶化.随着退火时间的增加,薄膜晶化程度越来越高,晶粒越来越大,同时薄膜表面粗糙度增加.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地质公园(神农架)野生动物繁育基地提供的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nzprenanti)幼鱼(体长15.O~18.6cm,体质量44.0~76.6g)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呼吸代谢测定装置,研究了溶氧(Dissolvedoxygen,DO)对齐口裂腹鱼幼鱼呼吸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25℃时齐口裂腹鱼窒息点为(0.57±0.03)mg/L;2)运用FishLSDTest检验得溶氧对耗氧率有显著影响(P<0.05),溶氧和耗氧率的非线性回归方程为:MO2=268.24—300.24×e-1(Re=0.965),从高溶氧开始,随溶氧下降,齐口裂腹鱼耗氧率首先维持平稳,然后缓慢降低,最后快速降低直至窒息点,因此齐口裂腹鱼为氧调节型鱼类,临界溶氧浓度为(2.5±0.5)mg/L;3)齐口裂腹鱼维持耗氧率稳定(或称耐低氧能力)参数K1/K2为0.82.研究为鱼类养殖和运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湿化学法制得Zr(OH)4和Dy(OH)3的共沉淀为前驱体,在碱性介质(pH=9.95~13.28)中用水热法合成了ZrO2-8mol% Dy2O3立方相纳米晶.研究发现,纳米晶粒径随着反应介质pH值的增大而增大.将该纳米晶在较低温度(1400℃)下烧结制得了致密的陶瓷样品,比通常高温固相反应法采用的烧结温度(〉1550℃)降低了150℃以上.本研究还测定了陶瓷样品600℃~1000℃下的氧浓差电池电动势及氧泵(氧的电化学透过装置)性能.结果表明,陶瓷样品在高于900℃时的氧离子迁移数为1,具有优良的氧离子导电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法在Si(100)衬底上生长了NaF薄膜.分别用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薄膜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以及薄膜应力进行了表征与分析.AFM测试结果表明,低激光能量密度下制备的薄膜表面均匀、致密,均方根粗糙度(Rms)仅为0.538nm;XRD分析结果表明,用脉冲激光沉积方法制备的氟化钠薄膜在(222)晶面有明显的择优取向.应力分析薄膜的残余应力为压应力,应力大小随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XPS分析结果表明,热蒸发制备的NaF薄膜氧含量明显高于PLD方法制备的NaF薄膜的氧含量.热蒸发方法制备的薄膜中的氧含主要来源于水中的氧,PLD方法制备的薄膜中的氧主要来源于游离态氧,说明PLD方法制备的薄膜不容易潮解.  相似文献   

11.
亚稳态六方三氧化钨化合物(h-WO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铁与配体双水杨醛缩邻苯二胺的配合物[Fe2(μ-O)(salphen)2].3H2O。该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3257(5)nm,b=1.3311(8)nm,c=1.3921(5)nm,α=114.175(8)°,β=118.393(5)°,γ=91.537(8)°,V=1.8949(15)nm3,Dc=1.420 Mg.m-3,Z=2,F(000)=836,最终GooF=0.931,偏离因子R1=0.0967,ωR2=0.2464。分子中氧原子桥联两个铁(Ⅲ)原子,salphen上的2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分别占据铁(Ⅲ)原子的其余4个配位位置,形成5配位变形四方锥结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标题化合物La2(m-MOBA)6(Phen)2(m-MOBA:间甲氧基苯甲酸;Phen:邻菲啉)(1)的合成和晶体结构.化合物1中两个La^3+分别与来自配体m-MOBA羧基的7个0及1个邻菲啉的2个N配位构成9配位的畸变三帽三棱柱几何构型的LaO77N2中心.羧酸氧原子以螯合、桥联、螯合桥联三种形式与La^3+配位,邻菲啉的氮原子与La^3+螯合配位.配合物分子之间存在着π-π堆积、C—H…O氢键、C—H…π氢键和C—H…H—C二氢键分子间弱作用力。化合物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a=1.0549nm,b=1.1813nm,c=1.4518nm,a=108.9910(1)°,β=94.9630(1)°,γ=107.7130(1)°,V=1.5945nm^3,Z=1,Dc=1.609g.cm^-3,μ=1.400mm^-1,F(000)=776,R=0.0208,Rw=0.0544,Mr=1545.04.  相似文献   

14.
采用射频反应磁控溅射锡(Sn)靶和钨(W)靶的方法制备了SnO2/WO3/MWCNT复合薄膜材料和气敏元件,通过XRD和XPS实验分析了复合薄膜材料的物相结构及表面化学状态,测试了该气敏传感器的气体敏感性能,包括灵敏度、选择性等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薄膜气敏传感器表现出较好的气敏性能,对NO2有较好的灵敏度,对其他干扰气体不敏感。对实验结果与气敏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三维的配位聚合物[Ba(tzda)(H2O)3]n(H2tzda为l,3,4-噻二唑-2,5-二硫代乙酸),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表征。晶体[Ba(tzda)(H2O)3]n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0.74679(9)nm,b=0.81618(10)nm,c=l、34333(17)nm,α=107.2990(10)°,β=91、8850(10)°,γ=111.8700(10)°,Z=2.晶体结构中,钡离子与九个氧原子配位,其中六个氧原子来自于五个tzda^2-配体,另外三个来自于水分子,配体tzda^2-的两个羧基则分别采用了μ3-η^2:η^2。和μ2-η^1:η^1两种不同的配位模式将Ba(II)离子连接起来形成复杂的三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6.
氧化钨薄膜着退色机制的XPS和XR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WOx电致变色薄膜着退色状态下的物相份结构,离子化合价态及其相对含量的研究表明,晶体WOx薄膜在着色状态下,是以H0.33WO3物相为主的混合相,并存在三种价态的钨离子,氧离子则存在于非单一的化合环境中,导致Ols峰位的多值移动。分析表明,WOx薄膜的电致变色效应与薄膜物相结构和钨、氧离子化合价态及化合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传统流程制备超细钨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我国利用传统流程制备超细钨粉在氧化钨氢还原、APT煅烧和钨酸铵蒸发结晶等工序的研究情况。提出细颗粒APT的制备是生产超细钨粉中的又一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热合成方法,以氨三乙酸为配体,合成了1种Tb(Ⅲ)的配位聚合物{[TbN(CH2CO2)3(H2O)2].H2O}n,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了该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配合物属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809 38(7)nm,b=1.298 43(11)nm,c=2.061 70(18)nm,V=2.166 7(3)nm3,R1=0.025 8,wR2=0.055 8.配合物的不对称单元为[TbN(CH2CO2)3(H2O)2].H2O,其中Tb(Ⅲ)离子为8配位.在晶体中,Tb(Ⅲ)离子之间通过氨三乙酸根的氮原子和羧基氧原子连接,最终在ab面上形成2D层状结构.在室温下,测定了该配合物晶体粉末的激发光谱、发射光谱、IR和UV-Vis,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指认.发射光谱研究表明,该配合物固态粉末在室温紫外光的照射下可发射较强的绿光,并表现出较强的Tb(Ⅲ)的特征发射.  相似文献   

19.
纳米WO3是过渡金属化合物半导体,因其具有良好的电致变色、气致变色、光致变色、气敏特性而得到广泛地应用和研究。通过不同的掺杂方法、掺杂物和合理的掺杂量可实现材料改性。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纳米WO3材料的研究现状和进展,重点概述了纳米WO3基超细粉体和薄膜的常见制备方法(沉淀法、微乳液法、溅射镀膜法和溶胶-凝胶法)并对不同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介绍了不同掺杂对纳米WO3基材料的改性进展,尤其是掺杂对WO3材料电致变色、气敏特性以及催化性能方面的影响及应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WO3适度的掺杂提供了更多的电子(或空穴),提高了电导率,对WO3的性能产生影响;最后对纳米WO3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