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静电场理论和弹力场理论,对驰豫型铁电体中相邻性微区之间的静电耦合能和弹性耦合能进行了计算,并以此为依据,分析了邻近性微区可能的极化取向。静电耦合效应与弹性耦合效应可以很好地解释在PbTiO3固溶体中,随着Pb-TiO3含量的增加,驰豫现象逐渐消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用极值动力学模型引入自组织临界中OFC模型的能量传递能量a,得到了同时与KWW方程和幂律均相关的介电驰豫的函数关系,理论分析与用时域介电谱方法测量的聚丙烯在-15℃-90℃慢极化电荷的驰豫过程基本相同,由此可知KWW方程的参量β反映了外界温度对材料驰豫单元的影响;参量a反映了能量传递的大小及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由极值动力学所导出的活化能为Ngai由实验结果推导的表观活化能,对无序材料的玻璃相变温度区表现出的时间与温度关联性的分析发现:伸展指数的温度行为导致了VFT方程;介电驰豫的减慢来源于伸展行为和因子的温度行为,指出了标度理的适用条件为伸展指数不随温度而变化;提出了伸展指数函数由单一单元的衰减引起;von Schweidler函数由多个单元的共同衰减引起。  相似文献   

4.
采用线变零起始电压法,对Pb(Zn1/3Nb2/3)O3基陶瓷样品在-150-1760℃温度范围内的超慢介电驰豫进行了详细测试;并结构普适型驰豫函数进行了实验数据的有效拟合,实现了介电常数从时域向频域的傅利叶转换,从而得到该样品的超低频(10^5-10^-1Hz)介电频谱、温谱。  相似文献   

5.
该文提出了一种电流放大型自旋晶体管设计思想,并对其电流放大系数作了一定的分析讨论.自旋晶体管中的电流放大系数主要取决于注入基区的自旋极化电子的极化程度,基区中自旋的驰豫时间及基区的宽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凝聚态物质驰豫的一个简单的分维时间模型,理论研究表明,凝聚态物质内的反常驰豫是由于绝热近似遭破坏的结果,且需要引入三个不同时间标度描述间断驰豫过程替代连续驰豫过程.本文提出模型不仅能很自然给出持续指数型驰豫exp[-(t/τ)β],而且能解释实验中观测到β的标度行为.  相似文献   

7.
晶体的缺陷结构与物质吸收微波的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理想晶体具有完整的周期性,但实际晶体性往是非理想的,它们或多或少均含有一定的缺陷结构,而晶体的许多性质都与缺陷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控制缺陷浓度就能控制晶体的性质。各种物质吸收微波的能力随其组成、结构的不同有明显的差异,而晶体中存在的各种缺陷产生的偶极驰豫正是导致晶体吸收微波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将以介电损耗的方式直接影响物质吸收微波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铌锌酸铅基弛豫型铁电体PZN-BT-PT(83/10/7)在不同偏压条件下介电行为随温度的变化,通过介电常数导数与温度关系的研究,有效地分离出了弛豫型铁电体极性微区的偏压响应特征,得到了一系列特征温度,并发现介电常数与介电损耗的特征温度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
弛豫铁电体的介电老化行为与钉扎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典型弛豫铁电体PLZT的介电老化行为研究,发现其介电温度谱中老化温度附近的介电行为与材料结构及缺陷调整存在着有机联系,表明复合钙钛矿弛豫铁电体的结构缺陷特征对其介电老化行为起着重要作用.结合弛豫铁电体老化和退老化介电行为对比分析以及其恒温经时老化行为的研究,揭示出复合钙钛矿弛豫铁电体结构缺陷上的局域化电子和空穴,在内电场作用下,老化一段时间后,产生对称分布,对极化微区产生“钉扎”效应.进而,其介电温度谱中居里温度附近出现的Barkhausen脉冲,则证实了钉扎后的铁电畴壁具有介稳态特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Pb(Zn1/3Nb2/3)O3在系列铁电陶瓷在-100 ̄200℃范围内介电温度响应的详细测试,发现其中存在自发和场致弛豫型铁电体的转化。结合这一系列材料的X射线衍相结构的分析,给出其组成,结构与性能的三元相图,并探讨了铁电陶瓷中宏畴-微畴转变与三方-四方相转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采用线变零起始电压法,对Pb(Zn1/3Nb2/3)O3基陶瓷样品在-150~160℃温度范围内的超慢介电弛豫进行了详细测试;并结合普适型弛豫函数进行了实验数据的有效拟合,实现了介电常数从时域向频域的傅利叶转换,从而得到该样品的超低频(10-5~10-1Hz)介电频谱、温谱.观察到该样品的超低频介电温谱在居里温度点110℃附近存在扩散相变温区,并且在相变温区以下表现出明显的弛豫弥散现象、用热刺激电流(TSC)得到样品的弛豫激活能E和本征驰豫时间τ0,并对其弛豫极化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复合材料热电驰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以环氧树脂EP为基的TGS铁电复合材料的热电驰豫现象.发现经不同电场极化后的样品均存在两种驰豫机构.分别由晶粒及晶粒边界组成.两种机构释放的热电电荷可用公式Q(t)=Q∞(1-Ae^-(√at) Be^-(√bt)(1-e^et)统一描述。  相似文献   

13.
用极限动力学模型研究了C60分子在有序-无序相变和玻璃态相变间的驰豫行为,结果表明:KWW方程的非指数因子β与双取向态间的能极差有关,则其值与实验结果相符,导出了38度取向态的密度表达式,计算结果在85K和90K与实验值吻合,讨论了双能级的C60分子从非平衡态到平衡态的驰豫行为,其总的驰豫时间决定于其中一个较短的驰豫时间,伸展指数形式保持不变,在85K以下,具有较长驰豫时间的近邻分子会咬合跳跃单元以冻结取向态间的比例变化。  相似文献   

14.
依据色谱柱分离过程的驰豫理论,得出了色谱流出曲线方程及其一阶原点矩,二、三阶中心矩的表达式,验证了驰豫理论所提出的跃迁次数的意义,讨论了m与组分、半高峰宽、流动相速度的关系,并用实验证明。  相似文献   

15.
在双能级模型及凝聚态物质的低频涨落,耗散和驰豫行为的统一理论基础上,研究了非晶合金Fe50Ni30B20于480K退火2h以后,在250-350K范围的磁后效谱,计算得到红外发散指数n=0.11,特征驰豫时间τ∞=2.8×10^-17S.在驰豫峰温处,计算的表观激活能E为1.7eV,此结果与实验很好地一致。计算结果表明,对此非晶合金,磁后效是由于B原子跳跃引起Fe-B,Ni-B原子对的局域重排而导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穆斯堡尔谱技术,研究了FeCl_3·6H_2O样品的温度驰豫过程。随温度升高,驰豫频率加快,不对称双峰逐渐对称。四极劈裂逐渐减小,表明这一过程主要是由于顺磁自旋驰豫过程的作用,它不同于Goldanskii一Gargagin效应,由此可以区分电子顺磁自旋驰豫过程和GOldskii一Gargagin效应。不对称线宽也可能由于样品厚度影响所致,但在本实验中可忽略这种效应。随温度升高,由Q·S值突变可以判断相转点及物相转变点温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Spinon与2D格点上Cu~( )离子的自旋耦合作用出发,讨论CuO_2平面的2DHubbard模形的自旋格点驰豫率1/T_1。理论计算的结果与氧化物高温超导材料的1/T_1实验结果比较,说明可以用S波超流理论解释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18.
用总能量最小方法,确定了ZnS(110)表面的原子几何结构,得到与弹性低能电子衍射实验相符的结果,利用格林函数的散射理论方法,计算了ZnS(110)表面的电子结构,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晶格驰豫对表电子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用重整化群方法分析了存在表面驰豫效应时表面生长的动力学行为,得到了相应的标度指数x与z、驰豫时间τ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驰豫效应的增强,会使生长表面有化并有利于稳定生长阶段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核磁共振时域二维弛豫相关谱分析的方法,对玉米胚芽的核磁共振驰豫特性进行了研究。对以下三种样品进行了测定:(1)胚芽不含油(用化学方法蒸馏出)但是含有不同百分含量的水;(2)胚芽不含水(真空下加热)但是含有不同百分含量的油;(3)含有不同百分含量的水的胚乳-水系统。研究表明随着水含量的增加水的纵向驰豫时间T1减小,表明水与胚芽基质具有强烈的相互作用,而油的纵向驰豫时间T1随着含油含量的增加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