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高于胶凝临界温度的明胶水溶液驰豫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高于胶凝临界温度条件下,半稀明胶水溶液的动态光散驰豫存在三段驰豫过程,即驰豫时间小于50μs的指数衰减过程、幂律衰减过程和伸展指数衰减过程。  相似文献   

2.
用聚醚N210,N220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合成了两个系列的聚氨酯预聚体。用旋转粘度计研究了预聚体的流动行为。结果表明:其流动曲线符合Ostwad-DerWaele幂律模型;粘度—温度关系符合Arhenius方程;流动活化能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下降。探讨了预聚体的非牛顿行为、流动活化能和分子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低灰熔点煤的高温气化反应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常压、温度为800~1400℃范围内,以二氧化碳为气化剂,研究了我国神府、后布连、东胜3种煤焦的高温气化反应特性。结果表明:气化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可以分成3个区域,低温区为反应动力学控制区,反应速率符合Arrhenius方程;中温区为内扩散严重影响区,其表观活化能约为反应动力学控制区活化能的一半;而在气化温度高于1150℃的高温区,同一温度下随碳转化率的提高气化速率的差异逐渐加大,活化能下降,反应速率随气化温度的增加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4.
主要研究当温度和热量流满足非标准初始条件时的Maxwell-Cattaneo方程组.通过一些微分不等式,在参数的适当的范围上,结合非标准的初始条件,证明了温度和热量流的指数衰减界可由数据项确定.同时我们也推出了一个特例的解的指数衰减界.  相似文献   

5.
Arrhenius公式与活化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阐述了Arrhenius公式的应用及其适用范围,对活化能的概念及其意义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反应物分子活化能的概念,指出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与反应的活化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并对二者的意义、关系和温度时它们的影响做了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6.
含碳氧化锌球团还原的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等温法研究了纯氧化锌配加石墨碳粉制成含碳氧化锌球团在1000-1150℃下还原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还原温度对含碳纯氧化锌还原速度有显著影响,温度愈高,还原反应速度愈大;根据Arrhenius方程计算出在1000-1150℃下碳的气化反应、界面化学反应和气相扩散为限制环节的活化能分别为37.615kJ/mol、43.192kJ/mol和46.548-53.280kJ/mol;与其它氧化锌的还原方式相比,含碳纯氧化锌球团还原反应的活化能要小得多,其还原速度主要由气相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7.
KOH催化环氧树脂与丙烯酸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以KOH为催化剂催化环氧树脂与丙烯酸反应的动力学行为,讨论了催化剂浓度以及温度对该反应的影响。结果表示:KOH是有效的催化剂,当其用量为环氧树脂与丙烯酸质量和0.5%-0.7%jf ,在90-110℃反应,在较短时间内可达到较高的转化率;该反应为一级反应,表观活化能为61.5kJ/mol。  相似文献   

8.
聚丙烯/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丙烯固相接枝共聚物为界面改性剂制备了聚丙烯/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用透射电镜表征了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研究了接枝物对纳米复合材料动态流变行为的影响,以及流变行为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与纯聚丙烯相比,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动态弹性模量、损耗模量和复合粘度,力学损耗因子则降低,纳米复合材料的复合粘度对温度的敏感性略高于聚丙烯;界面改性剂的加入增强了有机蒙脱土与聚丙烯的界面作用,与聚丙烯相比,纳米复合材料的流动活化能提高约15%,结晶峰温度提高10K左右.  相似文献   

9.
以公路隧道内小轿车着火、客车驶经火源的场景为例,依托某隧道工程建立火灾计算模型,利用重叠网格技术和火灾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车辆运动速度对隧道火灾温度分布的动态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车辆以11.11m/s的速度经过火源时,火源中心横、纵截面隧道顶部的烟气温度最低;当车辆诱导气流对温度分布的影响达到最大时,横断面烟气温度呈现出由着火车道至车辆经过车道先降低、后升高的规律;在最高温度点上游15m范围内纵向烟气温度平稳衰减,且在车速为11.11m/s时衰减速率最大.  相似文献   

10.
明胶胶凝过程的动态光散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动态光散射技术(DLS,又称为 PCS 或 QELS)和粘滞测量技术,研究了明胶从溶胶到凝胶相变过程中的弛豫性质.发现其动态光散射谱在初始的指数衰减之后是伸展指数衰减.在整个过程中,宽度参数β从1附近逐渐减小为胶凝点附近的1/3,其结果与最近这方面的理论研究相符.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铁基非晶合金 Fe_(78)B_(13)Si_9在退火过程中的延—脆转变行为,用等温加热的方法测定了 Fe_(78)B_(13)Si_9非晶合金的脆化时间、脆化温度和脆化激活能。用内耗法测定了 Fe_(78)B_(13)Si_9非晶合金结构弛豫温度范围及结构弛豫激活能。据脆化过程、晶化过程和结构弛豫过程温度范围和激活能的对比,认为 Fe_(78)B_(13)Si_9非晶合金的退火脆化与晶化无关。而与退火过程中的结构弛豫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2.
用载荷松弛法对Fe-28Al-2Ti合金在较高温度下的变形行为进行了研究.测定了Fe-28Al-2Ti合金在高温变形时的载荷松弛曲线、应力减小因子Y及激活能值,并对试样进行了显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Fe-28Al-2Ti合金的高温变形是一个亚晶界吸收位错,而且不断向大角晶界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温度应力下功能退化型加速寿命试验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针对研究无线电引信长期贮存可靠性,根据电子元器件参数随贮存时间变化的规律,确定并建立温度为应力的功能退化型加速寿命试验模型。根据加速寿命试验结果推出一般状态下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变化规律,通过阿伦尼斯模型推导出加速寿命系数。该文还对加速系数和激活能进行了进一步讨论,并就线性规律、指数规律和幂函数规律等几种常见的功能退化规律,推导出加速系数和激活能计算公式,并通过实例计算出产品的综合激活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凝聚态物质驰豫的一个简单的分维时间模型,理论研究表明,凝聚态物质内的反常驰豫是由于绝热近似遭破坏的结果,且需要引入三个不同时间标度描述间断驰豫过程替代连续驰豫过程.本文提出模型不仅能很自然给出持续指数型驰豫exp[-(t/τ)β],而且能解释实验中观测到β的标度行为.  相似文献   

15.
利用固态反应办法制备了CaCu3Ti4O12(CCTO)陶瓷样品;从德拜弛豫理论出发,通过介电温度谱得到弛豫时间温度谱,计算了样品的弛豫激活能H.结果表明激活能与频率无关,而弛豫时间因子τ0则与频率有关,显示出样品的弛豫特性并非来源于激活能H,而是来源于弛豫时间因子τ0的分布.  相似文献   

16.
铒近红外发光的瞬态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用分舟热蒸发研制的掺铒硫化锌薄膜器件的电致近红外发光的瞬态特性,首次运用多段式指数衰减公式与高斯函数复合,描述薄膜发光的瞬态过程,理论结果与实验数据十分接近,证实薄膜的定域能级对器件的弛豫发光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高于胶凝临界温度条件下,半稀明胶水溶液的动态光散射弛豫谱存在三段弛豫过程,即弛豫时间小于50μs的指数衰减过程、幂律衰减过程和伸展指数衰减过程.后两个过程可归因于分形构象的反常扩散,其方均位移分别为〈R2〉∽lnt和〈R2〉∽tβ(β<1),宽度参数与明胶分子分数维和分形子谱维数有关.  相似文献   

18.
高于胶凝临界温度直链淀粉分子分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动态光散射技术,研究直链淀淀粉水溶液在高于胶凝临界温度条件下驰豫谱化的规律,发现动态光散射驰豫谱经历了指数衰减及随后的非指数衰减(慢模)两种模式,对于快模,可用大分子链串滴运动解释,对于慢模,则可用分形构象下的反常扩散加以解释。此外,还测量了直链淀粉水溶液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下的分维,发现直链淀粉分子符合自避无规行走模型,分维等于1.67,且随样品浓度、温度的变化而略有变化。  相似文献   

19.
The frequency-dependent dielectric dispersion of ZnO–Na2O–Al2O3–B2O3(in mol%) glass prepared by the melt quenching technique is investigated in the temperatur e ranges from room temperature to 420 K. Dielectric relaxation has been analyzed based on the behavior of electric modulus behavior. An analysis of the real and imaginary parts of dielectric is performed assuming the ideal Debye behavior as confirmed by Cole–Cole plot. The activation energy associated with the dielectric relaxation determined from the electric modulus spectra was found to be 1.863 eV, which is close to that the activation energy for d.c. conductivity (1.871 eV), indicating the similar nature of relaxation and conductiv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