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建立了一种通过油包水(W/O)乳状液膜体系分离丹参水提液中丹酚酸B的方法。通过对内水相氢氧化钠浓度、表面活性剂山梨糖醇酐油酸酯(Span80)用量、载体三辛胺浓度、油内比、乳水比和迁移时间的优化,获得了一个高效的乳状液膜体系。最优提取条件为氢氧化钠浓度0.012 5 mol/L,山梨糖醇酐油酸酯质量分数4.0%,三辛胺浓度0.01 mol/L,油内比10:6,乳水比1:4,迁移时间10 min。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该乳状液膜体系能快速有效地从实际样品中提取分离丹酚酸B。  相似文献   

2.
二蕊荷莲豆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石竹科植物二蕊荷莲豆(Drymaria diandra BL.)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经光谱解析分别鉴定为齐墩果酸-3-乙酸酯、荷莲豆碱、β-谷甾醇和胡萝卜甙,它们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通过制备油包水(W/O)乳状液并利用加电三维螺旋状微通道对W/O乳状液的快速高效破乳作用,探究了乳状液膜萃取柠檬黄及其油相回收的优化工艺.主要考察了乳水比和外水相pH值对乳状液膜分离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搅拌转速为400 rpm、搅拌时间为5 min条件下,当乳水比为1:2、外水相pH=2、柠檬黄的初始浓度为100 mg·L~(-1)时,乳状液膜对于水溶液中的柠檬黄去除率最高可达77%.利用加电三维螺旋板式微通道对萃取后的乳状液进行破乳,其油相回收率可达82%.  相似文献   

4.
液膜法提取烟草中的尼古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乳状液膜体系对尼古丁(烟碱)进行提取.该体系包括流动载体[N,N-二仲辛基乙酰胺(N,N-di(sec-octyl)acetamide)]、表面活性剂(L113B)、溶剂(磺化煤油)和内相(0.2 m01@L-1的H2SO4溶液).研究了乳状液膜的穗定性、温度、尼古丁浓度、SOi-浓度、外相pH值和乳水比等因素对提取尼古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宜条件下,尼古丁的提取率可在99.6%以上.此条件下,许多共存离子,都不被迁移、透过这一乳状液膜,只有尼古丁可以从这些离子(或混合物)中得到满意分离.  相似文献   

5.
笔者从合成一开链窝穴体TAEA出发,对冠醚类似物TAEA作为液膜流动载体的选择性迁移性能进行了研究,证明该化合物能在二价铜离子和银离子混合溶液中选择性迁移低浓度(<50ppm)银,提银率达96~99.5%,铜基本上不被提取。该结果比之文献报道的Izatt RM等人以DC18C6冠醚为乳状液膜体系流动载体提取银的提取率85%要高得多。文中介绍了开链窝穴体TAEA的合成路线及其实验操作,并进一步用以TAEA作为乳状液膜的流动载体的液膜体系,进行了铜,银混合液中分离提取贵金属银的实验室研究,优选出提取率高于95%的内外相提取条件,选用硫代硫酸钠溶液作内相制乳状液膜,浓度小于0.025mol/L,液膜可以达到良好的提取分率效果。调节混合溶液初始pH为2左右,仅需离子载体0.2%的TAEA即可将50ppm以下混合铜、银良好分离。提取时间15~20分钟内最好,笔者的研究对TAEA在膜分离技术中的应用前景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乳状液膜法处理草浆纸厂黑液:传质过程及膜组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的草浆纸厂黑液处理方法-乳状液膜分离法,讨论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及传质过程,认为废水中的碱木质素以RONa形式选择性透过液膜,为I型促进迁移。测定了传质系数,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种类、浓度和内相酸浓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在本实验条件下,采用低电压破乳,废水中COD去除率可达98%左右。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阿魏酸在乳状液膜中的迁移行为,重点研究了乳膜体系所用表面活性剂Span-80浓度、膜添加剂液体石蜡浓度、内水相磷酸钠浓度等条件对阿魏酸迁移率的影响.优化液膜体系为膜相各试剂的质量浓度:Span-80 5 %,液体石蜡3 %,煤油92 %;当内相为0.08 mol/L的磷酸钠,外相含0.1 mol/L HCl时,磁力搅拌20 min,阿魏酸的迁移率高达95 %以上.  相似文献   

8.
研究在含有Cu^2+和N-n-十二烷基-L-脯氨酸手性配体的乳状液膜体系中手性萃取分离氧氟沙星对映体的效果,以及外消旋体的初始浓度、表面活性剂与有机溶剂的体积配比、内外水相pH值、从外水相到内水相pH值梯度变化以及配位金属离子与体系温度对液膜手性分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乳状液膜手性分离最适宜的条件是:操作温度为20℃,Cu^2+为配位金属离子,Span-80和煤油体积比为11:89,OFLX外消旋体初始浓度为1.0mmol/L,内水相pH值为5.8,外水相pH值为3.0。  相似文献   

9.
乳状液膜法分离水中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乳状液膜法分离铅的研究.在此分离体系中,以煤油作为膜溶剂,span80作为表面活性剂,液体石蜡为膜增强剂.详细讨论了制乳时间、混合时间、span80和液体石蜡的浓度、水乳比和油内比、以及外相盐酸浓度对除铅率的影响.确立了最佳测定条件.  相似文献   

10.
液膜分离技术具有选择性好、分离速度快、设备简单、节能等优点,在石油化工、湿法冶金、医药、农业及废水处理等方面已有广泛的报道[1,2].但大部分集中于六价铬的研究,三价铬的液膜分离报道甚少.本文采用TBP-Span80-液体石蜡-煤油乳状液膜体系对Cr(Ⅲ)的液膜迁移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最佳液膜体系.结果表明,对低于100 mg·L-1的含Cr(Ⅲ)废水经液膜处理,其含量均可降至1.0 mg·L-1以下,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表面活性剂浓度、外加剪力和内、外相水溶液的渗透压差,是W_1/O/W_2双重型乳液产生破裂和溶胀的重要因素。提出了这些因素引起乳液滴破裂和溶胀的原因和机理。推导了表面活性剂最佳用量的理论计算式。实验测定了各种因素对乳液破裂率和溶胀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均能用本文提示的机理合理地解释。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银在乳状液膜分离体系中的迁移行为.以煤油作为膜溶剂,span80为表面活性剂,磷酸三丁酯(TBP)为载体,确立了最佳迁移条件:制乳搅拌速度2 400 r/min,制乳时间和乳液与外相溶液混合时间均为15min,磷酸三丁酯(TBP)浓度3%,span80浓度2.3%,液体石蜡浓度4.5%,内相NH3浓度0.01mol/L,外相HNO3浓度2mol/L.在此条件下,银的迁移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3.
本在Langmuir等温吸附式的基础上,结合乳化液膜膜相中“有效浓度”的概念,提出了乳化液膜的界面状态方程,利用该界面状态方程,本进一步研究了乳化液膜膜相中表面活性剂“有效浓度”与乳化液-外相水间界面张力的关系。同时,对搅拌机槽缺乏几何条件和操作参数对界面张力的影响进行了讨论,所建模型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Langmuir等温吸附式的基础上,结合乳化液膜(LSMs)膜相中“有效浓度”的概念,提出了乳化液膜的界面状态方程.利用该界面状态方程,本文进一步研究了乳化液膜膜相中表面活性剂“有效浓度”与乳状液-外相水间界面张力的关系.同时,对搅拌机槽缺乏几何条件和操作参数对界面张力的影响进行了讨论.所建模型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乳状液膜浓缩稀土(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瑞华 《江西科学》1999,17(2):100-106
研究了用乳状液膜从NaCl型浸出液中浓缩稀土的工艺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油内比(Roi)、膜相中煤油/石蜡比、表面活性剂用量、内相酸度、料液中稀土浓度、水乳比(Rwe)、流动载体P507和P204的比较以及搅拌时间。通过实验获得了一个适宜的液膜组成(N205P507煤油液体石蜡HCl)和一些较佳的操作条件。液膜富集稀土的浓度可达100g·L-1,稀土提取率可达96%。  相似文献   

16.
液膜技术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分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导了利用液膜技术从海水中提取溴的研究.试验了表面活性剂含量、试剂比、油内比、油水比及海水中不同离子对提取溴的影响,找到了适当的分离参数.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用乳状液膜法分离锌的研究.确立了最佳分离条件:制乳搅拌速度3200 r/min,制乳时间以及乳液与外相溶液混合时间均为10min,乳水比和油内比分别为0.2和0.714,磷酸三丁酯(TBP)浓度2.9%,span80和液体石蜡浓度均为4.4%,外相HCl浓度0.01mol/L.在此条件下,除锌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8.
液膜法从川黄连中提取黄连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液膜法从川黄连中提取黄连素盐酸盐的实验条件。结果认定,母液pH值为10,膜内盐酸浓度为0.3mol/L,Span-80用量为2%,油内比为2:5,乳水比为1;4时为最佳实验条件。并将实验结果与传统方法进行了对比,证明液膜法具有许多优点,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