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3 毫秒
1.
旅游流规模分布的分形与分维——以我国入境旅游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论证旅游流规模分布的分形结构,并给出基于容量维、信息维的旅游流规模分布的分形研究方法。方法假设验证,实证研究。结果中国入境旅游流的规模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分形结构特征,各年度容量维数、信息维数图都存在明显的无标度区;入境旅游流等级差异呈缩小趋势,规模小的旅游流发育快,地位相对增强;规模较大的旅游流发育慢,地位相对降低;旅游流规模分布趋向集中,从较正规的帕雷托分布向齐夫分布转变;危机事件对入境旅游流规模结构产生明显影响。结论旅游流规模分布属于分形结构;旅游流规模分布的容量维、信息维模型能够反映其规模分布的均衡程度,集中程度和等级差异变化;危机事件会对旅游流规模结构产生影响,影响力大小与旅游流规模呈反比。  相似文献   

2.
基于分形理论的旅游流体系结构演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流体系结构演化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区域旅游的发展定位和组织方式,对制定旅游发展目标,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对帕雷托方程的分形演绎,构造出反映旅游流体系规模分布和等级结构变化的结构演化矩阵,并以1990-2007年中国入境旅游统计数据为样本做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入境旅游流体系规模分布具有分形特征;旅游流等级差异缩小,规模分布更加均衡;其结构发育与规模分布具有高度同步的特征。旅游流体系结构演化矩阵能够清晰反映旅游流体系的演化状态,揭示旅游流规模分布和等级差异的变化情况,为旅游流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2000年~2014年的入境旅游收入为基础,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泰尔指数、位序规模理论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入境旅游经济的时空差异及其演变趋势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省际间入境旅游收入绝对差异呈上升趋势,相对差异呈缓慢缩小的趋势;东、中、西三大地带间差异明显大于地带内差异,是省际总差异的主要来源,而东部地带内差异是地带内差异的主要贡献者;长江经济带入境旅游符合位序规模分布,其中东部沪、苏、浙的入境旅游收入长期处于前3位,云南是西部四省市入境旅游的领头羊,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长江经济带入境旅游经济时空差异是旅游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条件、区域发展政策、特殊事件与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论文最后提出了协调长江经济带旅游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新疆14个地州市为研究对象,运用重力模型和二维矩阵模型,选取旅游资源丰度指数和入境旅游流流质指数作为空间错位评价指标,定量分析了新疆旅游资源与入境旅游质量之间存在的空间错位关系,结果表明:①新疆旅游资源与入境旅游流质量之间存在空间错位,两个重心错位2.13个经度,1.09个纬度。②新疆旅游资源与入境旅游流质量未发生明显空间错位的地州市成块状分布;发生明显空间错位的区域位于东部和南部;未发生空间错位的分布在中部。③空间错位可分成五种类型,其中双高区数量最少,正逆向区数量最多,双低区和正逆向区数量相当,缺少中等区。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旅游流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2005~2009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入境游客抽样调查资料》为主要数据来源,以北京入境旅游流外向扩散为研究对象,选取北京入境旅游流外向扩散的20个典型旅游省市,借助SPSS、Excel等统计软件,从流量变化、流入指数等方面对北京入境旅游流外向扩散进行数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入境旅游流主要流向上海、陕西、广东、辽宁、天津和山东等经济发达或具有垄断性旅游资源的省市,北京入境旅游流外向扩散具有很强的资源导向性、经济导向性、距离导向性和交通导向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旅游流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2005~2009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入境游客抽样调查资料》为主要数据来源,以北京入境旅游流外向扩散为研究对象,选取北京入境旅游流外向扩散的20个典型旅游省市,借助SPSS、Excel等统计软件,从流量变化、流入指数等方面对北京入境旅游流外向扩散进行数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入境旅游流主要流向上海、陕西、广东、辽宁、天津和山东等经济发达或具有垄断性旅游资源的省市,北京入境旅游流外向扩散具有很强的资源导向性、经济导向性、距离导向性和交通导向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7.
运用城市人口规模的位序-规模法则、首位比、分形维数等方法,对2001年以来山西中部城镇群城市规模分布的类型、特征进行了鉴别,并与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的等级规模结构进行区际比较.研究表明,山西中部城镇群规模分布符合分形特征,城市体系呈首位分布,城市等级差异虽然有缓慢减小趋势,但距离最优状态还有很大差距;与我国中部其他城市群比较,山西中部城镇群结构相对松散,首位度和首位比较低,尚未形成等级规模合理的城镇群体系.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丹霞地貌资源赋存丰富,开发的丹霞景区点多,主要分布于赣东和赣南地区,呈明显的空间分形特征.该文运用分形理论,测算赣东、赣南丹霞景区点系统的关联维数分别为0.843 8和1.115 7,表明系统内景区点分布集中,屏蔽现象明显.测算了上述两区域的聚集维数,结果显示系统中的旅游中心地吸附半径不大,并出现双分形或多分形的特征,系统将向多旅游中心发展.然后,进行了优化整合研究,提出了整合地方文化、培育新的旅游中心地和构建旅游网络体系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济南都市圈为例,对其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和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计算出了济南都市圈等级规模分形维数和空间结构分形维数,结论如下:济南都市圈城镇数量和规模分布不均匀,区域集聚力不强,一体化程度不高.由此提出济南都市圈城镇体系建设的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以1996年至2004年入境旅游统计数据为样本,借用齐夫(Zipf)参数和差异度、均衡度指标,对四川省入境旅游流规模结构的齐夫(Zipf)特征和差异度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齐夫(Zipf)参数可对旅游流规模结构进行分段处理,并以此分析各标度区内旅游流规模结构的空间分布形态;对不满足Zipf法则的无效标度区内部结构只能借助差异度和均衡度指标予以完成,但由于该指标既不能很好说明旅游流规模结构的标度分段特征,又无法反映旅游流结构的空间分布形态,故只能在分析旅游流规模结构时对齐夫(Zipf)参数起补充作用;用Zipf参数和差异度、均衡度指标定量研究旅游流规模结构所得到的结果与客观实际相符合,从而证明了Zipf定律、差异度、均衡度指标均可作为旅游流规模结构分析的有效手段或工具,这对丰富旅游流的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997年以来河南省入境旅游市场特征及其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依据1997年以来河南省入境旅游市场的总体增长态势、入境旅游市场的构成特点、旅游消费者消费结构的变化,对河南省入境旅游的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2.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8,(2):117-122
以2011—2015年河南省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作为衡量指标,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等方法探讨河南省五大旅游区之间入境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性以及空间集聚.研究表明:河南省入境旅游虽获得了较快发展,但地市间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都呈持续增大的态势;五大旅游区在地带间差异和地带内差异上也呈现着各自不同的特征,区域差异明显;此外河南省入境旅游向热点旅游地集聚的态势较为显著,五大旅游区分离系数减小,核心城市旅游区聚集态势显著,空间集聚增强,而且洛阳市、郑州市、焦作市、开封市等地成为入境旅游经济的增长极.五大旅游区入境旅游经济的差异性主要与当地旅游资源、交通区位和旅游设施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及开发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市场的研究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对山西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时间、空间和消费结构及平均亲景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山西省入境旅游客源目标市场及其开拓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国入境旅游业发展的动态趋势和波动周期。方法根据近37a(1978-2014年)中国入境旅游业的客流量和外汇收入分别建立中国入境旅游客流量和外汇收入的本底线方程,运用本底线方程和增长率的周期规律分析入境旅游业发展的动态趋势和波动周期。结果中国入境旅游客流量处于平稳增长状态,入境旅游业的收入将逐年持续增长。结论中国入境旅游业的发展总体呈稳定上升趋势,且年度增长率的周期越来越短。  相似文献   

15.
对南京人境旅游客源市场的准确分析,是南京国际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入境旅游在我国旅游业中长期处于优先发展的状态,因此对于入境旅游市场的研究一直备受旅游研究者和业界的重视.笔者运用地理集中指数和亲景度指标,定量分析2004—2010年南京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结构特征,得出:1)南京旅游客源市场越来越分散,旅游经营越来越稳定;2)“亲景度”普遍较高,差异较为明显;3)客源市场“亲景度”年际变化较大,整体呈下降趋势;4)客源市场空间变化明显.据此,为南京国际旅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基于重心模型的浙江省入境旅游市场的地域结构变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6-2010年浙江省入境旅游市场为研究对象,利用重心模型分析了15年间入境旅游客流重心和旅游外汇收入重心的变动轨迹和两轨迹的对比关系.结果显示:两类重心位置明显偏东偏北,并且呈现"南移"、"东西向波动变化"的移动特征,而旅游外汇收入重心较入境旅游客流重心更偏南、稍偏西.这表明,浙江省东北部地区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整体优先于南部地区而入境旅游消费不如南部地区均衡,在政府政策和旅游基础设施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南部地区乃至西南地区发挥"后发优势",使得两类重心呈现"南移"特征.  相似文献   

17.
刘军胜  马耀峰  高军 《河南科学》2012,30(5):647-651
运用偏离份额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基于河南1999—2010年入境旅游产业部门数据,分1999—2005年、2005—2010年两个阶段对河南省入境旅游产业结构各部门的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入境旅游产业各部门外汇收入与入境旅游总收入之间的关联度.结果表明:各个阶段河南入境旅游产业结构总体竞争力较好,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两阶段产业结构效果指数较低,产业结构配置不合理.各产业部门中,长途交通、住宿与商品销售具有部门整体优势,整体竞争力强;饮食、游览和其他服务等部门竞争力较强;娱乐、邮电通讯、市内交通竞争力最弱.游览、住宿、其他服务、长途交通、商品销售等部门与入境旅游收入关联度强;饮食、邮电通讯、娱乐、市内交通部门与入境旅游收入关联度弱.  相似文献   

18.
《平顶山学院学报》2020,(5):108-114
旅游经济系统和交通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选取中部地区的河南省为样本区域,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4—2018年河南省的旅游经济系统和交通系统耦合协调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旅游经济系统与交通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近年来逐步提升,两系统间互动明显,耦合度不断加深,耦合协调度也逐年提升,整体态势较好.总体上,河南省旅游经济系统发展速度优于交通系统,但其入境和国内旅游业务都存在亟须解决的问题,交通发展的短板效应也对二者的耦合协调起一定制约作用.河南省应加快入境业务开发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完善空中交通网的布局,推动提升两系统的发展状况和协调程度.  相似文献   

19.
孙刘伟  李若凝 《河南科学》2009,27(11):1470-1472
在对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着产业规模不经济、旅游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旅游产业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河南旅游产业创新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和竞争力优势是研究和分析旅游客源市场的重要内容.通过引入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偏离-份额分析方法,选取广州市2004—2010年相关入境旅游统计数据,分析了广州市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变化.结果表明:广州市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整体结构相对合理,且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各个入境旅游客源国的具体情况不同.据此,对广州市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开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相应结构和竞争力状态下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