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测定了木瓜粉、南瓜粉、神秘果粉以及它们的混合果粉(南瓜粉∶木瓜粉∶神秘果粉比例为1∶5∶5)的矿物质和淀粉含量,分析了消化后果粉的抗氧化能力.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果粉中Ca、Zn、Mg含量以及生物利用度,分析了各元素的溶解率和透析率.以DPPH清除能力法来评价其抗氧化性.果粉的抗性淀粉、可消化淀粉、总淀粉的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结果表明,各果粉中Ca的含量均相对较高,其中木瓜粉含Ca量最高,为3969.88mg/100g.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神秘果粉木瓜粉﹥南瓜粉﹥混合粉.各果粉的消化淀粉含量均比抗性淀粉的含量高.神秘果粉的消化淀粉含量最高,为29.18%.  相似文献   

2.
对分离方法影响玉米直链淀粉、中间成分和支链淀粉的结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离方法对玉米直链淀粉、中间成分和支链淀粉的微观结构、碘亲和力、蓝值、平均聚合度(DP)、平均链长(CL)和摩尔平均链数(NC)影响较大,而方法三对它们与碘形成复合物的λmax有较大影响;与玉米原淀粉相比,分离方法使玉米直链淀粉、中间成分和支链淀粉的结晶相由A型转变为C型,同时使它们的结晶度下降.  相似文献   

3.
以纤维素为原料,通过在氮气氛下炭化和水蒸气活化得到纤维素基炭.采用热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及低温N2吸附测试手段研究了纤维素的炭化和活化过程以及过程中炭微晶结构和比表面积的变化.纤维素分子结构中的C—OH、C—O—C、C—H等基团在280~380℃之间大量分解,380℃后少量裂解产生的小分子碎片或基团持续分解,同时碳元素发生结构重排,形成石墨微晶.炭化温度是影响纤维素基活性炭微晶结构及孔结构的关键因素,随炭化温度的升高,石墨微晶尺寸变大,孔结构得到发育,但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则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当炭化温度为600℃时所得活性炭比表面积最大;炭化时间对炭微晶结构及比表面积的影响不显著;随着活化时间的延长,先是炭结构中的非微晶碳被氧化,比表面积及总孔容积变大,然后微晶碳被氧化,微晶结构被破坏,炭中部分微孔变成中孔或大孔,导致比表面积及总孔容积变小,当微晶间的非微晶碳被充分氧化而又不破坏原微晶结构时得到的炭孔隙最丰富.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常用食用油脂和加热方式对小麦淀粉结构和体外消化性的影响.首先将黄油、棕榈油、大豆油等食用油与小麦淀粉按1∶5的比例(质量比)共混,然后对其分别进行恒定高温和持续升温两种热处理,制备淀粉-脂质复合物,并测定了复合物的脂质含量、颗粒形貌、结晶结构、热力学性质及体外消化性.结果表明:淀粉与脂质复合后,结合脂质含量显著增加,其结晶结构由A型转变为A+V型,其中棕榈油更易与小麦淀粉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与恒定高温相比,持续升温热处理形成的复合物更稳定,且复合物的慢消化淀粉(SDS)及抗性淀粉(RS)含量均显著增加;恒定高温热处理后,小麦淀粉-大豆油复合物的SDS含量最高,为15.8%;持续升温热处理后,小麦淀粉-棕榈油复合物的SDS含量最高,达16.4%.  相似文献   

5.
作为膳食纤维的抗性淀粉(RS)对人体营养与健康起积极作用.由淀粉和脂质形成的淀粉–脂质复合物被定义为一种新型抗性淀粉RS5.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激光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LCM-Raman)和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抗性淀粉的热力学性质、短程有序性和长程有序性,并通过体外发酵实验分析其益生作用.结果表明:制备的RS5为包含V型和B型晶体结构的复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凝胶化峰值温度为116.2℃,高于RS2的87.9℃.与对照组相比,RS2可显著增加乳酸菌、双歧杆菌和拟杆菌数量,而抑制产气荚膜梭菌的增殖;RS5可显著增加乳酸菌、双歧杆菌和拟杆菌数量,有效抑制肠杆菌、肠球菌和气荚膜梭菌增殖. RS5组发酵液具有较低pH(4.7)和较高的益生元指数(13.08).因此,与RS2相比,RS5具有更好的益生效果.  相似文献   

6.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形态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微乳液反应法合成水合 Ti O2 ,经煅烧获得纳米 Ti O2 粒子.采用 T E M 、 X R D、 B E T 比表面积测试等手段对粒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650 ℃煅烧后粒子为锐钛矿型,平均晶粒尺寸为24.6 nm ,比表面积为53.8 m 2 /g,经1000 ℃煅烧后粒子为金红石型,平均晶粒尺寸为53.5 nm ,比表面积为20.3 m 2 /g.考察 Ti O2 粒子晶型对光催化降解苯酚溶液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锐钛矿型纳米 Ti O2 光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7.
羧甲基化对淀粉消化性能和抗酶解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淀粉经羧甲基化变性,不仅能改变理化性质,而且会影响其消化性能和抗酶解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羧甲基基团的引入可以加快淀粉颗粒的总碳水化合物平均消化速度,但却大大降低淀粉期的这一速度,羧甲基淀粉中的抗酶解淀粉含量低于原淀粉,取代度同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8.
利用孔隙率及比表面积分析仪、扫描电镜、热天平和X射线衍射仪分别对真皮皮革废料焦的结构特性、气化特性和碳微晶结构特性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皮革废料热解后形成的焦孔隙结构发达,其总孔容积和比表面积分别是锡林浩特褐煤焦的7倍和19.4倍;皮革废料焦的碳微晶结构高度有序化,石墨化度达98.26%;皮革废料焦气化起始温度约为921℃;升温速率对皮革废料焦与CO2气化反应影响明显,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气化反应的平均表观活化能降低;皮革废料焦气化活性低于锡林浩特褐煤焦。虽然皮革焦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但碳微晶结构的高度石墨化导致了皮革废料焦本征反应活性较低。在皮革废料焦中添加锡林浩特褐煤焦可提高混合焦样的气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采用流变相法制备出了具有高比表面积的二氧化钛(TiO2)纳米颗粒.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BET)对TiO2的晶型、形貌及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产物为锐钛矿型,平均粒径约为8.4 nm,比表面积为423.7 m2/g.光催化实验表明,样品在可见光(λ〉420 nm)下反应180 min后,能将罗丹明B(RhB)降解95%左右.  相似文献   

10.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酶解-热醇协同处理制备一种新型的淀粉基吸附材料.利用比表面积孔隙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该吸附材料的比表面积、颗粒形貌特征进行表征,并考察该吸附材料的吸水性能和吸油性能.结果表明,淀粉颗粒经酶解-热醇协同处理后,淀粉颗粒上形成许多孔洞,结构松散,比表面积、孔的直径和孔的容积增大;淀粉颗粒经协同处理后,被赋予了良好的吸附性能,当酶添加量为0.9%时,其吸水率是原淀粉的5.1倍,吸油率是原淀粉的1.9倍.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炉管内壁氧化膜的形成机理,阐述了炉管受热面氧化膜测量的原理及测量过程.并结合工程实例,对采用超声波检测炉管内壁氧化膜厚度的方法进行了介绍.结果表明,炉管氧化皮厚度超声检测对锅炉管道的维护与检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腐蚀理论和影响因素来解释了“蒸汽发生器炉管失效分析”一文中所揭示的现象,蒸汽发生器炉管减薄主要源于内表面腐蚀,炉管径向截面出现裂纹和次生裂纹,腐蚀表面有冲蚀和气蚀痕迹。介绍了蒸汽发生器炉管壁减薄机理,炉管壁在高温高压的工况下,金属与水汽接触产生汽水腐蚀,形成以氧化铁为主的腐蚀产物。炉管内液体在流动过程中地被加热,产生大量的蒸汽泡,蒸汽泡溃灭过程中造成氧化膜甚至母体金属破坏。与此同时,应力和活性阴离子对氧化膜的破坏造成孔蚀;氧的存在加剧了腐蚀作用。气蚀作用能使脱落的固体颗粒在水汽中形成固液汽三相流冲蚀作用,使材料被除去,母体金属与介质直接接触,周而复始的连续作用使管壁减薄。通过论述,以期对炉管减薄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对蒸汽发生器的使用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刚体力学理论阐明了胀管器的工作机理,并导出相关参量的计算公式。文中通过对胀管器的运动分析,导出胀杆的轴向进量计算方法。并对胀珠在管内壁作纯滚动的几何条件作了定量计算。  相似文献   

14.
某电厂600 MW超临界W火焰锅炉在投入运行后多次出现水冷壁爆管事故.本研究以两相流模型为基础,结合锅炉机组水动力计算方法和圆管壁温计算模型,对锅炉水冷壁水动力特性、应力及壁温特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了超临界压力变压运行直流锅炉炉膛水冷壁超温爆管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锅炉炉内温度场分布不均匀,使水冷壁管受热不均,水冷壁管的膨胀量不一致并产生较大的应力,引起水冷壁管变形,水冷壁管的界限强度下降,导致锅炉水冷壁爆管.对此提出了对锅炉进行燃烧调整和对水冷壁下集箱等限制受热面膨胀的部位进行改进的措施,实施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高翔  贺卫国 《山西科技》2014,(6):148-150
针对某电厂660 MW超临界锅炉水冷壁发生爆管的问题,分析了该故障产生的原因,认为水冷壁爆管为长期超温及短期严重过热所致,提出了处理故障的措施和预防水冷壁爆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借助于过程仿真和热力系统建模技术,建立了一套锅炉高温受热面金属壁温在线监测与寿命预测系统.该系统以一体化过程模型开发平台(IMMS)为基础,通过高温受热面热力计算模型、金属壁温计算模型和管道寿命计算模型,利用火电厂现有的DCS、SIS及MIS等信息系统采集的机组运行数据,在线计算受热面管壁温度和寿命.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有效减少受热面超温爆管次数,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7.
300MW机组直流锅炉调峰运行水冷壁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计算机辅助计算方法,以国产300MW机组UP直流锅炉水冷壁为对象,在机组调峰运行过程中炉内火焰中心发生偏斜的非正常工况的热负荷分布情况下,对300MW、260MW、240MW和210MW的不同机组负荷,计算水冷壁各管屏内工质的水力偏差和热偏差。并据此计算水冷壁管内工质的传热特性和管壁金属温度,以确定水冷壁发生爆管事故的条件。通过计算得出了不同机组负荷下所能允许的最大炉内火焰中心偏斜系数,为提出防止发生爆管事故的措施和机组的安全运行分析提供了根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找到超(超)临界电站锅炉膜式水冷壁鳍片的最佳厚度,基于温度场数值模拟结果研究了鳍片厚度和鳍片危险点温度的关系,找到一种确定鳍片最佳厚度的方法,该方法能对设计锅炉的鳍片厚度的选取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直流锅炉螺旋管圈型水冷壁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直流锅炉由于热敏感性强,在负荷扰动时水冷壁的壁温有可能会急剧增长,导致水冷壁超温爆管,对锅炉的运行安全造成极大威胁的问题,对直流锅炉的热敏感性进行了研究,在国内首次推导出直流锅炉水冷壁流量敏感系数、压降敏感系数、出口焓值敏感系数的计算公式.以600MW超临界直流锅炉螺旋管圈水冷壁为例,对3种热敏感系数进行了定量计算.所得结果可用于超临界直流锅炉螺旋管圈水冷壁敏感性分析,同时也可用于研究其他水冷壁形式的直流锅炉的热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弯曲血管可渗透边界条件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血管壁为可渗透的情况下弯曲血管的传质问题。在不同的Dean数下,10≤De≤10800,计算了弯曲血管内的二次流、轴向速度场和剪应力沿管壁分布的情况。计算求得了在不同Dean数和Peclet数下,其中10≤De≤2000,1≤Pe≤4,在可渗透边界条件下弯曲血管内的浓度场分布,并分析了诸如壁面剪应力及跨壁流量等参数对传质的影响。计算表明随着Dean数的增加,定常层流开始失稳。血管截面内侧区是浓度分布较高区域,并且随着Dean数和Peclet数的增加,内侧区浓度明显增大。证实了在边界可渗的情况下,大分子更易聚集在弯曲血管内轴向速度较低的低剪切区。这也可解释动脉粥样硬化病灶发生部位多在弯曲血管内侧壁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