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叶黄杨叶制备叶绿素铜钠盐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鲜大叶黄杨叶为原料,有95%酒精为溶剂提取叶绿素,再通过化学法制得叶绿素铜钠盐。工艺试验证明:选用5%NaOH溶液进行皂化,再用10%CuSO4溶液进行铜代;最后用丙酮溶解,5%NaOH乙醇溶液成盐,制得叶绿素铜钠盐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2.
竹叶制取叶绿素铜钠盐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由竹叶制取叶绿素铜钠盐,采用先置铜后皂化的工艺可降低叶绿素在加工过程中的损失,节约有机溶剂,缩短反应时间,有利于叶绿素铜钠盐的精制。工艺条件是:在乙醇浓度为80%、pH值的2~3、温度为50℃、加入20%RCuSO4溶液搅拌置铜30min;用10%NaOH溶液调pH值为11于回流状态下搅拌皂化15min,得叶绿素铜钠盐的粗品;再经一系列的净化处理,得到吸光值A1cm^1%450nm≥568,A40  相似文献   

3.
研究以藜蒿叶为原料、用超声波法制取叶绿素铜钠盐的工艺.通过正交试验找出适宜工艺条件为:用藜蒿叶与提取剂[V(CH3CH2OH)∶V(CH3COCH3)=1∶1]为1∶10(W/V)提取20 min,5%NaOH溶液皂化20 min,20%CuSO4溶液铜代15 min,2%NaOH溶液成盐.按本工艺条件所得藜蒿叶的叶绿素铜钠产品符合国家标准(GB3262-82),产率为0.68%~0.78%.  相似文献   

4.
辣椒叶片中类胡萝卜素组分分离及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辣椒叶片中类胡萝卜素组分及其含量的分离测定方法.通过对提取溶剂、皂化温度、皂化时间、KOH-乙醇皂化液质量浓度、KOH-乙醇皂化液体积、料液比的选择,以及对流动相、柱温、柱流速等色谱条件的考察,研究提取辣椒叶片类胡萝卜素工艺流程.建立了提取辣椒叶片中类胡萝卜素的适宜工艺和分离测定辣椒叶片中类胡萝卜素组分及其含量的RP-HPLC工艺.技术关键是: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皂化温度为80℃、皂化时间为40min、皂化液质量浓度为20%、皂化液体积为10mL、料液比为1∶5;采用YMC-C30色谱柱(250mm×4.6mm i.d,5μm);检测波长450nm;柱流速1.0mL·min-1;柱温25℃;流动相A为乙腈:甲醇(V∶V=60∶40),流动相B为甲基叔丁基醚(100%),梯度洗脱.结果表明以外标法定量,叶黄素、玉米黄素和β-胡萝卜素各组分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性系数在0.996 1~0.999 9之间;平均回收率在85.2%~95.1%之间.该方法为辣椒叶片中叶黄素、玉米黄素和β-胡萝卜素的分离与定量测定提供了方法保证.  相似文献   

5.
超声波和微波辅助法提取茵陈总黄酮的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0%乙醇为提取溶剂,分别用超声波和微波辅助法提取茵陈黄酮类化合物,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优选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60min、温度60℃、5g原料使用溶剂125mL、超声波功率200W;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24 min、5g原料使用溶剂125mL、微波功率350W.最佳提取条件下,超声波辅助提取率(3.29%)略高于微波辅助提取率(3.09%),微波辅助提取法能明显节省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6.
以三颗针提取小檗碱粗品的母液残渣为原料,对提取制备盐酸小檗胺的精品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证明以苯为提取溶剂,控制减压浓缩温度40~60℃,粗品小檗胺烘干温度39~48℃,pH约2.5时,按粗品量的3%加入活性炭脱色,重结晶处理2次,风干的盐酸小檗胺精品含量>95%.  相似文献   

7.
探索三七茎叶中γ-氨基丁酸提取工艺.考察提取的溶剂、时间、次数、温度及物料比5个单因素影响,采用正交实验分析方法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其结果表明三七茎叶中γ-氨基丁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溶剂为水,提取时间3 h,提取次数3次,提取温度60 ℃,提取物料比1 g∶10 mL,在此条件下γ-氨基丁酸的提取率为0.46%.  相似文献   

8.
结晶法精制玉米须中植物甾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甾醇具有重要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研究了农业废弃物玉米须中植物甾醇的提取结晶工艺.玉米须经过皂化处理后,通过超声波辅助提取,得到的粗品经氯仿萃取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结晶工艺条件:粗品和乙酸乙酯以1mL∶1g的料液比在0℃处理12h,可得到植物甾醇的结晶,再滴加甲醇抽滤后得到植物甾醇重结晶,纯度为92.36%±0.33%(w/w).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操作,从烟叶粗提物中制得精品茄尼醇;利用1HNMR鉴定了结构;研究了茄尼醇精品及粗品的稳定性;考察了提取方法、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溶剂液固比等对烟叶中茄尼醇粗品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茄尼醇精品储存稳定性较差;水洗有利于提高粗品茄尼醇粗品的提取率和质量;正己烷-乙酸乙酯溶剂系统在浸泡时间为21h左右,液固比为20mL/g左右的工艺条件较佳。  相似文献   

10.
以沙棘果为原料,乙醇溶液为主要溶剂,沙棘果总黄酮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采用超声波辅助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结合响应面分析法,综合考察了超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液(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4因素对沙棘果总黄酮的提取量影响.结果表明,沙棘果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提取时间34 min、提取温度77℃、提取液(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22.8∶1.在此工艺条件下沙棘果总黄酮得率为5.694 mg/g,与理论预测值5.770 mg/g的RSD值为1.33%,小于5%,模型拟合性良好.对制得的沙棘果总黄酮提取物粗品,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法与羟自由基法,以同浓度的维生素C溶液作为阳性对照,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按清除DPPH自由基法得到的维生素C、沙棘果提取物的IC50值分别为0.13、2.32 mg/mL,按羟自由基法得到的IC50值分别为0.11、0.45 mg/mL,说明沙棘果总黄酮具有较好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由于银杏叶下脚料呈膏状,不易溶于水,处理起来比较麻烦,多数厂家将其作为废物弃去,但银杏叶下脚料中含有大量的叶绿素,直接作为废物处理掉太过浪费,而且由于叶绿素铜钠盐具有实用价值,所以可以利用下脚料制成叶绿素铜钠盐。文章对在不同皂化、除杂和铜代条件下制得的叶绿素铜钠盐的总铜和游离铜含量进行了考察,研究了银杏叶下脚料制备叶绿素铜钠盐的工艺,最终得到了比以往的文献报道更有效的去杂质的方法和最佳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2.
以生姜为原料,研究了超声强化提取生姜总黄酮的正交工艺条件.以生姜提取物中总黄酮为考察指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提取的适宜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以80%乙醇溶液为溶剂,提取时间60min,物料比1∶20(g/mL)时,提取效果最好,此条件下的生姜总黄酮得率可达1.27%.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从苦参药材中提取氧化苦参碱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溶剂为乙醇溶液;最佳提取条件为:溶剂乙醇浓度为60%(V/V)、料液比为1:30、温度为80℃、时间为85min,在此条件下提取氧化苦参碱得率达到6.58mg·g^-1,较优化前提高了2.8倍。  相似文献   

14.
采用乙醇溶液浸提、水溶液浸提、乙醇抽提三种方法提取苦荞麦麦心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果表明:乙醇溶液浸提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A2B3C2D2,即用10倍95%乙醇在60℃—65℃下浸提4h;水浸提的最佳工艺条件是:A3B3C3即用20倍水量再70℃—75℃下浸提6h;乙醇溶液抽提的最佳工艺条件是:95%的乙醇回流抽提10h。  相似文献   

15.
沙棘果渣中总黄酮提取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从沙棘果渣中提取黄酮的工艺,考察了提取溶剂和果渣脱脂与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确定了沙棘果渣总黄酮的常规提取最佳条件:石油醚脱脂,质量分数为65%的乙醇溶液作为提取剂,提取温度为80 ℃,提取1 g果渣的每次溶剂用量为8 mL,提取次数为3次(每次为1h),在常规提取的最佳条件下沙棘果渣的总黄酮得率高达0.534 4%。尝试了超声辅助提取,结果表明提取前用超声预处理15 min,可以大大减少溶剂用量和提取时间,而黄酮得率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6.
以毛尖茶叶为原料,用加速溶剂萃取法提取茶多酚粗品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和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温度和循环次数对萃取率的影响。用二极管阵列高效液相色谱(DAD-HPLC)对照测定加速溶剂萃取的茶多酚粗品、微波辅助提取的茶多酚粗品和商品茶多酚。结果表明:茶多酚粗品的制备最佳条件为萃取温度160℃、乙醇体积分数60%、循环萃取2次。高温加速溶剂萃取法对茶多酚的粗提率较高,但其中儿茶素的总量却显著下降降低提取温度,则茶多酚中的主要功能成分儿茶素的含量显著高于微波辅助提取法。  相似文献   

17.
淡竹叶中茶多酚的微波辅助提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以淡竹叶为原料,采用乙醇作为提取溶剂,研究了在微波辐射下提取茶多酚的工艺条件。探讨了茶多酚的提取方法及相应的提取条件;对微波功率、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级数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按照GB/T8313-2002标准,用UV-9200型分光光度计对茶多酚的吸光度进行了测定,同时对提取得到的茶多酚收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法从淡竹叶中提取茶多酚的适宜工艺条件为:淡竹叶在60%乙醇溶液中浓度为0.125g/mL,3级提取,提取功率320W,提取时间4min。此条件下茶多酚收率为1.43%。  相似文献   

18.
利用溶剂提取法从鱼腥草中提取鱼腥草素.研究了乙醇浓度、固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工艺条件对鱼腥草素提取率的影响,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50%乙醇溶液为溶剂,固液比1:30,温度50℃,时间65min,提取率可达11.0%.  相似文献   

19.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贵州湄潭茶叶多酚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茶叶多酚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以50%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在80℃回流提取2次,每次回流时间为20min.该工艺可为贵州茶叶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对酵母海藻糖的提取与纯化工艺进行了研究。在温度80℃、酵母质量浓度70g/L条件下用50%乙醇溶液提取60min,海藻糖提取率可达98.81%;采用大孔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混合柱纯化提取液,适宜条件为,流速(3~6)mL/min,温度40℃,经浓缩、结晶,海藻糖纯度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