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皖西北高校校园人文景观的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皖西北高校校园人文景观的建设现状,探讨了皖西北高校校园人文景观建设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皖西北高校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应遵循的原则,以及优化措施,为今后皖西北高校校园人文景观建设提供参考,以达到营造和谐的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景观目标。  相似文献   

2.
山西大同大学校园植物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西大同大学校园植物的种类、数量、配置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山西大同大学校园共有植物82种,分别隶属于35科62属,主要为松科、柏科、杨柳科、蔷薇科和菊科.从整体看,校园植物存在物种组成简单,多样性较低,观赏性不强等不足,建议在今后的绿化中引进丰富多样的物种,使校园植物发挥更好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同时体现高校特色.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园绿化植物的种类进行调查和鉴定,初步统计出校园共有49科136属162种植物,并对其进行植物景观应用分析.针对校园绿化中植物种类选取方面的问题,以及校园景观配置中不合理的现象,给出合理化建议,为优化和改善校园生态环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福州高校景观绿化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福州市的4所重点建设大学的校园绿化景观进行实地调查,对高校景观绿化在植物运用、功能布局、文化内涵、场地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明确福州4所高校景观绿化存在的一些共同问题,并提出四点发展建议,希望能为以后更系统和深入地分析高校绿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江汉大学校园绿化现状、植物种类、数量、分布、配置等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江汉大学校园共有绿化植物205种,隶属于72科146属;校园绿化树种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应能力强,绿化效果明显;校园绿化植物主要以木本植物为主,草本、藤本植物应用较少,绿化结构简单。调查发现江汉大学校园绿化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植物种类及应用形式较少,盲目引种,群落构成、种植设计不合理等,并就此提出了深化校园绿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重庆市56所高校和54所中学(共计123个校区)校园植物的种类、数量概况等的调查统计,从重庆市校园植物的种类组成及高校和中学校园景观植物种类的差异性2个角度,系统分析了重庆市校园植物的多样性,并提出相应的引种和配置建议.结果表明:①重庆市校园植物的种类丰富,共有维管植物173科635属1 069种,其中景观植物和乡土植物分别占总种数的76.33%和40.32%;②重庆市高校和中学因校园师生的行为特点、办学规模等方面的差异,在校园景观植物种类上的差异性较大.建议适当加大对校园植物(特别是乡土植物)的引种,丰富校园植物的多样性,注重乔木、灌木和草本的多元化搭配,合理配置校园植物,突出区域和校园特色等.  相似文献   

7.
校园植物物种丰富度调查及其配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校园是一个建立在遵循生态规律基础上的和谐有序、稳定性好的校园群落环境.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曲靖市校园绿化植物种类种数、树种应用频率、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进行分析,总结生态校园建设特别是植物配置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浅谈高校校园绿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双营 《科技信息》2010,(25):153-154
校园绿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在高校校园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独特的功能。绿化养护管理决定着校园绿化水平。通过对部分高校绿化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结合几年的绿化管理实践,本文全面的针对的总结出高校校园绿化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提高高校绿化管理水平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福州大学城校园绿化植物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州大学城7所高校校园绿化植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福州大学城7所高校共有校园绿化植物258种,分别隶属于89科,184属.其中乔木136种,灌木71种,草本47种,藤本4种.比较了福州大学城校园绿化植物选择和配置等情况,并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植物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对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漕宝路校区木本植物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校园木本植物种类、科属组成以及树种类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漕宝路校区现有木本植物39科58属73种,校园绿化效果总体良好,但在树种多样性、绿化配置形式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改进,希望本研究可以对奉贤新校区的植物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安微省位于我国东南部,约当北纬29°22'—34°40′,东经114°53'—119°30'之间。本省山地面积(不包括岗地面积在内)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1.2%。南部的皖南山区和西部的大别山区是本省最著名的两大山区。现自大别山区的金寨县起,大致沿着西北—东南走向引一条线,到达皖南山区的清凉峰为止。选择沿线的六座高峰(依次是金寨县天堂寨,海拔1729米,安微第四高峰;霍山县白马尖,海拔1774米,安徽第三高峰;潜山县天柱山,海拔1485米;青阳县九华山,海拔1342米;黄山,海拔1841米,安徽第一高峰;歙县清凉峰,海  相似文献   

12.
安徽石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叶中 C、N、P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安徽石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叶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植物叶中C、N、P含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化学计量关系,讨论了不同类型植物叶片的化学计量特征。结果显示:所研究的28种植物物种间差异明显,叶片中C含量为400.08~519.36 mg/g,N 为5.15~15.39 mg/g,P为0.30~0.97 mg/g,m(C):m(N)范围为29.99~92.25、m(C):m(P)的范围为467.01~1 443.81、m(N):m(P)的范围为10.01~29.29,且N与P、m(C):m(N)值与m(C):m(P)值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m(N):m(P)的变化主要由P含量决定。不同生活型植物m(C):m(N)值从大到小表现为灌木(59.68)>乔木(51.56)>草本和藤本植物(44.50),草本和藤本植物与灌木之间m(C):m(N)差异显著; 不同植物m(C):m(P)值从大到小表现为灌木(1 043.4)>草本和藤本植物(818.78)>乔木(808.35),灌木与乔木、草本和藤本植物都存在显著差异。该地区灌木m(C):m(N)值和m(C):m(P)值均最高,说明灌木对N、P的利用效率最高。3种类型植物m(N):m(P)值均大于16,说明该地区常绿阔叶林主要受P限制。虽然植物受P限制,但其m(C):m(P)值含量较高,说明植物对其生长受限的元素利用效率会更高,这反映了植物对环境适应的一种对策。  相似文献   

13.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NSC)含量可较好地表征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该研究比较分析了亚热带地区常见的落叶与常绿2种生活型园林树种的叶和枝中NSC(可溶性糖、淀粉)的含量及其季节变化,以探讨不同生活型植物对亚热带气候的适应方式。结果表明:(1)落叶和常绿树种叶的NSC含量差异明显,落叶树种的为15.71%,而常绿树种的达19.24%;(2)落叶和常绿树种叶和枝的NSC含量均呈现明显的季节动态,叶可溶性糖含量随季节变化逐渐升高、而淀粉含量呈下降的趋势; 2种生活型树种1年生枝的可溶性糖含量都表现为上升的趋势,落叶树种的淀粉含量呈“∧”形变化,常绿树种的呈逐渐下降趋势,但落叶树种叶的可溶性糖和枝的淀粉含量季节波动更大;(3)落叶树种的叶可溶性糖与多年生枝的淀粉含量表现为显著负相关,而与1年生枝的关系不显著; 常绿树种叶可溶性糖与1年生枝的可溶性糖含量呈正相关,而与多年生枝的相关性不显著。总之,落叶和常绿树种对亚热带气候存在不同的糖转移和转化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14.
渝西学院后山山林植被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选取渝西学院校园后山(黄瓜山)山林植被中6种主要森林类型的19个样方,通过比较这些类型的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指数,揭示了这些类型物种多样性的差异.结果显示:1)各森林类型乔木层、草本层物种丰富度低,灌木层物种丰富度较高;2)各森林类型的Shannon指数同物种丰富度具有不同的表现规律;3)常绿针阔混交林与落叶阔叶林具有特殊的物种多样性垂直结构特征;4)物种恒有度分析表明,星湖校区山林植被为人工林,景观简单,连续性强,存在明显的环境梯度.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法对皖西北地区19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在职业决策过程中自我效能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皖西北地区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情况如下:大学生在问题解决和制定计划两个因子上存在着性别上、专业上以及学历上的显著性差异;在问题解决上,男生的自我效能感明显高于女生,理科毕业生的得分明显高于文科毕业生;在制定计划上,本科生的得分显著高于专科生。通过对这些差异的合理归因,以期为各高校今后更好的开展就业辅导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广大毕业生更好的结合自身情况,做出理性的职业决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上海师范大学奉贤校区45号楼前绿地的调研勘察分析,结合“罗森”品牌以及上海师范大学校园文化,基于生态和谐、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植物多样性等设计原则,提出了上师大奉贤校区45号楼前绿地的景观绿地改造设计方案.将绿地的整体规划分为花境观赏区、安静休憩区、休闲洽谈区3个功能区,展现出多样化的功能用途.在因地制宜的同时,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增加校园植物的多样化与观赏性.将多样水景与置石,古典与现代园林文化相结合.景观中心以亚克力景观球、流线型坐凳、标志性logo牌等创意性设计为主,充分展现出上海师范大学的文化性、艺术性以及人性化的特点,激发同学们的创造性,提升师生的幸福感、归属感.同时在人才培养方式上也开拓出一条新路,为高校生活区绿地相关设计研究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7.
对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20种常见种幼苗的光合特性以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储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常绿种幼苗拥有较低的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d)和较高的表观量子效率(AQE)、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落叶种则表现出较高的LCP、Rd和较低的AQE、Amax.常绿灌木的光饱和点(LSP)显著大于常...  相似文献   

18.
通过校园普查得出:吉林大学前卫南校区共有园林树木7879株;校园木本植物的总叶面积为427136.8m2;草坪的面积为200000m2。根据以上数据对吉林大学前卫南校区园林植物生态效益评估的结果为:校园园林植物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982t,放出氧气1444.5t,吸滞灰尘253.3t,吸收二氧化硫22.2t。  相似文献   

19.
野外调查和形态学研究表明,硬序重寄生(檀香科重寄生属模式种)以桑寄生科半寄生灌木为寄主,具有一些特殊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特征。讨论认为,重寄生链上的一些渐变特征展现林木上寄生灌木具有2个演化阶段,即以自养树木为寄主的半寄生灌木演化阶段,和以树木上半寄生灌木为直接寄主的重寄生灌木演化阶段;重寄生属植物特殊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特征,是与其在寄主桑寄生科半寄生灌木上生活的特殊环境相适应的,是与其寄主、传播花粉蚂蚁类昆虫和传播种子鸟类协同演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