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0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人疱疹病毒6型(HHV-6)与鼻咽癌(NPC)的可能关系,检测了NPC发生不同阶段的石蜡组织中HHV-6DNA的存在情况。方法:采用PCR、斑点杂交和原位杂交技术,共检测了42例鼻咽癌石蜡组织、21例鼻咽癌前病变石蜡组织和27例正常鼻咽石蜡组织HHV-6DNA的存在情况。结果:通过PCR扩增,在42全NPC组织中检出13例存在HHV-6DNA,占31%;21例鼻咽癌前病变组织中1例阳性  相似文献   

2.
MVD及VEGF表达与鼻咽癌侵袭转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鼻咽癌(NPC)侵袭转移关系,在分子水平干预肿瘤血管生成,预防NPC复发和转移打下基础,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73例NPC,15例鼻咽良性肿瘤、20例无瘤鼻咽部石蜡标本组织中的MVD及VEGF表达,NPC中转移组49例,非转移组24例。  相似文献   

3.
ras基因族是人类实体肿瘤中最常见的癌基因,其编码的P21蛋白过度表达促进细胞恶性转化,在一些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1]。用抗rasp21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双PAP法,检测43例鼻咽癌(NPC)、40例癌旁及10例正常对照组的鼻咽部活体组织冰冻切片中rasp21表达水平。探讨rasp21在NPC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组织学类型、TNM分类的关系。为诊断NPC和癌前病变及癌变的可能性,估计预后和判断疗效提供较客观的指标。1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1)临床资料:首诊NPC43例,男32…  相似文献   

4.
盐藻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cDNA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Lambda gt10载体构建了盐藻cDNA文库,文库大小为10^6/mL插入片段平均长度大于1kb。根据果蝇,兔,鼠编码其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的辅酶NAD的结合功能区保守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大小分别为21bp和18bp。PCR扩增得到与果蝇相同的290bp特异扩增片段,以该片段为探针,采用缺口平移系统标记原位杂交,从盐藻cDNA文库中获得36个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的阳性克隆。  相似文献   

5.
从1989年以来,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等位基因特异寡核苷酸斑点杂交(ASO-dot-blotting)技术对60例β地中海贫血高危胎儿进行产前基因诊断。结果查出β地中海贫血纯合子6例、双重杂合子8例、杂合子27例.其余19例为正常胎儿。PCR-dot-blotting方法准确可靠,尤其适合于β地中海贫血的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6.
用PCR扩增和克隆鸡贫血病毒衣壳蛋白VP2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种鸡贫血病毒(CAV)Cux-1毒株于MDCC-RP1细胞中,并用经狄高辛标记的CAV衣壳蛋白VP1基因克隆DNA作为探针在斑点杂交中检测和比较了各代细胞中CAV DNA水平。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从CAV DNA水平较高的MDCC-RP1细胞基因组DNA中扩增出CAV衣壳蛋白VP2基因片段约650bp的编码序列,将该PCR扩增的产物于EcoRI和KpnI位点克隆到pUC19质粒载体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制备地主辛标记探针,通过斑中杂交检测鼻咽癌患咽拭子、活检组织及血标本中EB病毒DNA。方法:按献「4」的方法,以B95-8DN为模权进行CPR,用PCR产物进行地主辛标记反应获得探针。将梯度稀释的变性探针制成NC膜,与对照标记的DNA进行比较,以测试探针的灵敏度。结果:表明标记探针的检测灵敏度可达0.1pg,有地对9例患的一(均经PCR检测,证实EB病毒D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导了关于高阻N型区熔NTD-Si-P^+N结二极管经电子辐照后的等温退火特性,获得5个缺陷能级:E1=0.16eV,E2=0。.27eV,E3=0.31eV,E4=0.37eV6和E5=0.42eV,结果表明E3和R4有比其它3个能极更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应用PCR-SSCP银染技术,初步研究了肝细胞癌、胃癌和大肠癌中P53基因的第6和第7外显子的分子结构改变。对来自癌组织DNA和正常组织DNA的PCR-SSCP电泳带迁移作对比分析,发现30例肝癌病人中,6例肝癌样品电泳带迁移异常;26例胃癌病人中,4例胃癌样品电泳带迁移异常;29例大肠癌病人中,6例大肠癌样品电泳带迁移异常。依据DNA单链构象与分子电泳迁移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三组病人中,P53基因第6、7外显子的突变率分别为20.0%,15.4%和25.0%。同时,也间接提示了P53基因突变可能是肝细胞癌、胃癌和大肠癌中一种较多见的分子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10.
厦门市同安地区已成为中国第二肝癌死亡率高发区。我们对从该地区建立的人肝癌裸鼠移植瘤株,(HHC_4、HHC_(15))细胞DNA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应用PCR方法,我们证明了HHC_4、HHC_(15)癌细胞DNA都有HBVDNA整合。通过DNA测序,我们证明了HHC_4DNA有p53基因第250密码子的突变;HHC_(15)有p53基因第249密码子的突变。这为本地区肝癌死亡率与高HBV高感率和/或黄曲霉素B_1在食品中高污染率的关系提供有力的分子病理学证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HHV-6、7、8及CMV在大肠肿瘤中的感染,探讨其致病的协同作用。方法:取20例大肠肿瘤标本,其中10例良性病变(炎性息肉、乳头状瘤和绒毛状腺瘤),10例恶性病变(癌和腺瘤恶变)。应用巢式PCR法,分别检测两组病变组织中HHV-6、7、8和MCV的DNA片段。结果:HHV-6检测结果表明恶性病变组阳性反应率为90%(9/10),良性病变组阳性反应率为60%(6/10),其产物为132bpDNA片段;HHV-7检测结果示恶性病变组阳性反应率为40%(4/10),良性病变组阳性反应率为0(0/10),其产物为92bpDNA片段;HHV-8检测结果示恶性病变组阳性反应率为90%(9/10),良性病变组阳性反应率为20%(2/10),其产物为177bpDNA片段;检测CMV结果示恶性病变样本组阳性反应率为100%(10/10),良性病变样本组阳性反应率为100%(10/10),其产物为85bpDNA片段。结论:CMV在良、恶性大肠肿瘤病变中均有较高的感染率,HHV-6、7、8在恶性病变组中感染率较良性组高,是需要警惕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2.
血友病B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报道了血友病B基因治疗临床I期试验的安全性研究,包括反转录病毒基因的DNA聚合酶反应(PCR)、反转录PCR(RT/PCR)、Southem杂交以及neo基因和lacZ基因的补求分析(resoueassay).从DNA水平,RNA水平和病毒活性体水平对野生型病毒进行了检测,没有检测到反转录病毒,并对兔和人转基因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染色体核型分析,软琼脂实验,裸鼠接种实验,兔和裸鼠的病理检测及电镜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咽上皮癌变过程中周期蛋白CyclinD1与抑癌基因p21(wild—type p53 activated fragment 1,p21wAF1)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7例鼻咽癌组织、21例癌旁上皮组织和14例正常鼻咽粘膜中Cyclin D1与p21WAF1蛋白表达。结果从鼻咽正常粘膜、癌旁粘膜上皮组织到癌组织,Cyclin D1表达阳性率逐渐增加,并且差异有显著意义(均为P〈0.05)。p21WAF1蛋白在以上组织中阳性率较高,且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Cyclin D1、p21WAF1蛋白与鼻咽部上皮细胞恶性增生密切相关,p21wA兀蛋白表达可能与细胞周期调控的反馈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4.
银染mRNA差异显示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银染mRNA差异显示方法对原发及转移灶胃癌标本总RNA为研究对象进行银染差示分析和回收差异条带,从中获得系列差异表达片段。随机选取5个从原发性胃癌样品回收的表达条带,以取自体外培养胃癌细胞株的RNA进行点杂交验证,均被证实为真实带。对2个差异表达片段进行分析、测序和GenBank同源比较结果表明:MGD1片段与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完全同源,属胃癌转移相关基因;PGD2与胃癌转移抑制相关,并与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27/Kip1具99%的同源性。结果表明,银染差异显示法具有快速、直观、假阳性率低等优点,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胃癌转移的相关基因提供了新线索。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肝组织输液传染性病毒DNA(TTVDNA)的原位杂交检测技术,探讨TTVDNA在肝组织中的分布。方法:采用PCR扩增法,分别合成地高辛标记的Gla、G2b两种亚型的双链TTVDNA探针。同时应用两型探针对22例血清学检查无甲-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肝病患者肝组织TTVDNA进行原位杂交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巢式PCR法检测配对血清TTVDNA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原位杂交阳性信号主要定位于肝细胞核,少数位于胞浆。22例肝病患者肝组织标本中TTVDNA原位杂交阳性率68.2%(15/22),其中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患者中原位杂交阳性率83.3%(15/18),4例肝破裂、肝良性肿瘤患者TTVDNA原位杂交检测皆为阴性。配对血清TTVDNA阳性率63.6%(14/22)。血清与肝组织TTVDNA检测符合率86.4%(19/22)。结论:双探针原位杂交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有助于肝病病因的分析。TTVDNA在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的肝组织中检出率较高,提示TTV可能与这些肝病有关。  相似文献   

16.
L D Tomei  I Noyes  D Blocker  J Holliday  R Glaser 《Nature》1987,329(6134):73-75
Substantial evidence has implicated Epstein-Barr virus (EBV) in the aetiology of two human neoplasms,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and Burkitt's lymphoma. This is supported by the presence of high antibody titres to EBV early antigen and virus capsid antigen, as well as antibody to two viral-associated enzymes, DNase and DNA polymerase. Patients with NPC, particularly the undifferentiated form, are commonly found to have EBV DNA in the tumour. Ito and others have presented strong epidemiological evidence that phorbol esters are related to the unusual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NPC in southeastern regions of China. There appears to be a close link between the widespread EBV infection of the Asian population and the distinct regional distribution in China of plants that produce diterpene ester. Naturally occurring phorbol esters are produced by plants of the Euphorbiaceae and Thymelaeaceae, which are used as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Although it has been established that EBV can infect epithelial cells isolated from NPC as well as certain normal epithelial cells, there has been no in vitro evidence that EBV induces neoplastic transformation in normal human epithelial cells with or without exposure to phorbol esters. We report here evidence that transformation of normal human epithelial cells results from exposure to infectious EBV and that transformation is dependent on the presence of phorbol esters.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CDOv6和PCNA的表达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一张组织芯片上117例组织样本中CD44v6、PCN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CD44v6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和癌前病变呈阳性表达;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明显,但其表达程度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而降低,PCNA的表达程度随着增生细胞和癌分级增加而升高。结论:在正常口腔黏膜上皮、增生上皮以及鳞癌中这两种蛋白的表达之间呈负相关。应用组织芯片大规模高效检测临床组织样本是可行的,具有快速、方便、经济、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人类疱疹病毒 7(humanherpesvirus 7,HHV - 7)U4 1的核酸结合能力进行分析鉴定。方法 :DNA结合蛋白分离收集、免疫沉淀及Western印迹检测U4 1蛋白对单、双链DNA的不同结合能力。结果 :U4 1蛋白能结合单链DNA而不能结合双链DNA。结论 :U4 1的功能之一是保持DNA模板的合适构型 ,以便DNA的延伸和病毒DNA的合成。  相似文献   

19.
癌基因erbB-2CR_2片段的扩增与克隆周红,孙亚萍,郑耘,林炳珍,杨善民,汪德耀(抗癌研究中心)癌基因erbB-2在细胞内编码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结构相似的转膜蛋白P ̄185,该P ̄185蛋白的过量表达具有强的转化作用,参与乳腺癌、胃癌及...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N-亚硝基-肌氨酸乙酯(NSEE)作为诱变剂建立NIH小鼠前胃癌动物模型,研究小鼠前胃癌差异表达基因,探索细胞癌变的分子机理.方法:采用mRNA差异显示(DDRT-PCR)、反向Northern点杂交、克隆、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方法,对其癌变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结果:得到5条在小鼠前胃正常对照组织、癌变组织之间差异表达的cDNA片段.筛选后,对其中3个差异条带进行DNA序列测定,有1个与已知基因Tpt1高度同源,2个与同1基因片段AK085193.1高度同源.提示这2个基因与小鼠前胃癌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