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玻碳电极用氧化石墨烯修饰后电聚合上苏木精聚合膜,利用该修饰电极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铅和镉.对支持电解质及其缓冲溶液、富集电位及富集时间测定条件进行了优化.在0.1 mol/L pH 3.5的NaAc-HAc缓冲液中,以此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在-1.1 V处搅拌富集220 s,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分别测定-0.58 V和-0.8V处的氧化峰电流.结果表明,该电极显著提高了铅和镉的电化学响应信号.在优化条件下,峰电流与铅和镉的浓度在0.01~1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1~0.995.检出限分别为8 nmol/L(Pb2+)和1 nmol/L(Cd2+)(S/N=3).将该法用于实际水样中痕量铅和镉的测定,回收率为92.2%~105.8%.  相似文献   

2.
通过共价自组装的方法制得了L-半胱氨酸单分子层修饰金电极,以该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建立了一种灵敏的、选择性的检测水中痕量铜离子的新方法.在富含铜离子的磷酸缓冲液中搅拌富集,铜离子与修饰电极表面的L-半胱氨酸形成电活性配合物吸附在电极表面.用该电极对不同浓度的铜离子进行电化学检测时发现仅仅是峰电流发生改变,而峰电位不变.峰电流随铜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0.1~30 μmol/L之间出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最低检测限可达5 nmol/L,并对可能的检测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将石墨烯、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与壳聚糖结合,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石墨烯-离子液体/壳聚糖纳米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血红蛋白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血红蛋白在该纳米复合膜电极上对过氧化氢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过氧化氢的电流响应信号与其浓度在0.1~500μ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2μmol/L(RSN=3),为过氧化氢检测提供了一种灵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将聚谷氨酸和多壁碳纳米管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制成了一种新型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扑热息痛测定.研究了扑热息痛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0.1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中(pH7.0),修饰电极显著提高了扑热息痛电化学响应信号.在2.0×10-76.0×10-5mol/L浓度范围内扑热息痛的浓度在该电极上与电化学响应信号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信噪比为3时,检出限为2.0×10-8mol/L.将该方法用于药品中扑热息痛的测定,回收率为92.4%6.0×10-5mol/L浓度范围内扑热息痛的浓度在该电极上与电化学响应信号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信噪比为3时,检出限为2.0×10-8mol/L.将该方法用于药品中扑热息痛的测定,回收率为92.4%103.1%.  相似文献   

5.
以金属铅为基体电极,用电化学氧化手段修饰铅电极表面,制备了铅基PbSO4化学修饰的电极。实验表明,该修饰电极在选定条件下,对SO离子有近似能斯特响应,是一种的SO电化学传感器,并将该电极用于水泥试样中SO3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一种对单、双链DNA具有不同亲和能力的纳米粒子PVP/Silica/Ru(bpy)_3~(2+)。实验结果发现,Pb(Ⅱ)能够诱导DNAzyme结构的变化,纳米粒子PVP/Silica/Ru(bpy)_3~(2+)在Nafion/碳纳米管修饰电极表面具有电化学发光特性,据此建立了一种检测铅离子的电化学发光新方法。该方法具有免标记DNA探针、无需固定化DNAzyme、灵敏度高等特点。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该方法对铅离子的检测限达0.5nmol/L,实现了水样中Pb(Ⅱ)的电化学发光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7.
利用共价键合的方法将壳聚糖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制备出对铁、铅具有良好响应的壳聚糖修饰电极(CTS/GC),并研究了修饰电极对铁、铅的响应机理和测定条件. 结果表明,在1.0 mol/L的HCl底液中,铁和铅的溶出峰电流与浓度在0.001 mg/L~0.100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 将该法用于样品中微量杂质铁的测定,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8.
以室温离子液体(RTIL)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与琼脂糖、Nafion相结合,制备一种新型的琼脂糖/离子液体/Nafion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电化学方法等手段对包埋于膜内的血红蛋白(Hb)的性质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Hb在该修饰电极上具有良好的电化学行为,在8.0×10-7~4.8×10-5mol/L浓度范围内过氧化氢的浓度在该电极上与电化学响应信号成良好的线性关系.信噪比为3时,检测限为1.0×10-7mol/L.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金纳米粒子-核酸适体/凝血酶/巯基六醇修饰的金电极,测试了该修饰电极检测凝血酶含量的性能指标.利用电化学技术研究了电极的构造对检测凝血酶含量的影响,探究了最佳实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构筑的修饰电极检测凝血酶的线性范围为1.0~10.0 nmol/L,检测限为0.2 nmol/L,并模拟了实际样品进行检测.该方法简便迅速,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较好的重复性和抗干扰性.  相似文献   

10.
L-半胱氨酸修饰金电极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电化学方法制得L-半胱氨酸修饰金电极,以该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建立了一种灵敏的、选择性的测定痕量铜离子的新方法.用该电极在含铜离子的NaH2PO4-Na2HPO4缓冲液中搅拌富集,对不同浓度的铜离子进行电化学测定时仅仅是峰电流发生改变,且峰电流随铜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1×10^-9~1×10^-5mol/L之间出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最低检测限可达10^-10mol//L.  相似文献   

11.
通过高能束辐照聚酰亚胺薄膜一步制备三维多孔网络结构石墨烯,并同步实现图案化柔性电极(LIGE)阵列的高精度组装。将基于热解策略制备的氮掺杂碳基Mg单原子催化剂(MgNC)修饰在工作电极区域,构建比表面积大、催化性能优异的MgNC/LIGE传感平台。采用循环伏安法和微分脉冲伏安法,开展了杀菌剂多菌灵的电化学传感分析。结果表明,多菌灵在该MgNC/LIGE上有灵敏的电流响应,且多菌灵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 nmol/L~55μ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R=0.999),检出限为0.23 nmol/L(RSN=3)。采用标准加入法对环境和食物样品中的多菌灵进行测定,回收率为97.2%~102.0%,表明MgNC/LIGE对复杂样品中多菌灵的检测具有可靠性。该传感平台制备简单、绿色环保、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示差脉冲伏安分析法测定溶液中痕量重金属铅离子。以同位镀锑膜电极作为工作电极,0.5mol/L KCl溶液作为支持电解质,铅离子的溶出峰在-0.47 V,富积时间为110 s,在(0~80)μg/L浓度范围内峰电流与铅离子浓度呈线性关系,对于溶液中铅离子的检测限达到0.06μg/L。同位镀锑电极具有廉价、低毒性、高灵敏和稳定性好的特点,可以用于环境水样中重金属离子的实时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13.
经电化学活化后的玻璃碳电极可吸附溶液中的铅离子.吸附铅的循环伏安阳极峰电流值与溶液中铅离子浓度成一定的线性关系,在0.1-1.0μmol/L,线性系数为0.998,响应斜率为50.0A/(mol·L-1),检测下限小于0.01μmol/L.铅离子的吸附与静电反应及活化玻碳电极的微观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一步电沉积法制备了石墨烯/聚嘧啶复合膜修饰电极.利用循环伏安法和方波伏安法研究了甲基对硫磷在该复合膜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该复合膜对甲基对硫磷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等特点.在最佳条件下,甲基对硫磷的峰电流响应与其浓度在0.000 3~2.5 μ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5 nmol/L.该石墨烯/聚嘧啶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也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重现性和抗干扰能力,并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顺式-茉莉酮是花挥发物的一种植物激素成分,是胁迫条件下茉莉酸的代谢物之一,具有生理活性,在植物防御中起重要作用.顺式-茉莉酮的快速、灵敏检测对于研究植物的生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将氧化锌/富勒烯(Zn O/C60)复合纳米粒子分散在卵磷脂(PC)溶液中,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基于PC-Zn O/C60复合纳米修饰膜电极.采用伏安法比较了顺式-茉莉酮在不同修饰电极、不同酸度下的电化学行为.顺式茉莉酮的还原峰电流与浓度在1.0×10-51.0×10-3mol/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9.2×10-6mol/L.该传感器对顺式-茉莉酮具有灵敏的电化学响应信号,可以实现顺式-茉莉酮的灵敏检测.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阿昔洛韦在多壁碳纳米管-Nafion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发现阿昔洛韦在多壁碳纳米管-Nafion修饰玻碳电极上有一灵敏氧化峰,故可用该电极测定阿昔洛韦的含量,并对阿昔洛韦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初步探讨.此法测定阿昔洛韦的线性范围为3.4×10-7~5.0×10-5mol/L,其检出限为1.45×10-7mol/L.样品测定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68%,RSD为2.36%.该法灵敏度高,简便快捷,成本低廉,可用于各种剂型中阿昔洛韦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对羟基苯丙酮酸(pHPP)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考察了多种因素及不同电化学方法对测定的影响.和裸玻碳电极相比,pHPP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响应明显增强.pHPP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5×10-12~1×10-10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36μmol/L.  相似文献   

18.
利用离子对色谱-电化学检测器建立一种高灵敏、快速的检测方法,用于脑组织中硫醇和鸟苷代谢物的同时测定.采用Agilent SB-AQ色谱柱,以100 mmol/L V(磷酸缓冲盐,pH 2.0,含350 mg/L辛烷基磺酸钠):V(甲醇)=95:5为流动相进行分离,检测电压为800 mV.所测的6种硫醇和鸟嘌呤类物质在15 min内得到完全分离,且在测定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22.6~56.9 nmol/L,不同加标水平的回收率为94.4%~106.3%,变异系数为0.21%~3.85%.该方法可用于脑组织中硫醇和鸟嘌呤类物质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修饰后银电极对卤素离子的电化学响应性质,运用电化学生长法制备了纳米银/P( AMPS - MMA)复合物修饰银电极,再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修饰银电极的活性,用差分脉冲法研究了修饰银电极对卤素离子的电化学响应.结果表明,制备的修饰银电极表面吸附一层致密的纳米银/P( AMPS - MMA)复合物颗粒膜,其粒径在150 ~ 200 nm;基于这样一种表面结构,修饰银银电极比银电极的活性明显增大.在较宽的卤素离子浓度范围内,即10-9 ~2×10-5 moL/L,还原峰电流与卤素离子浓度的对数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
构建了一种基于聚L-半胱氨酸/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的萘酚电化学传感器,并用于1-萘酚(1-NAP)和2-萘酚(2-NAP)两种同分异构体的同时检测。采用循环伏安法(CV)及差分脉冲伏安法(DPV)考察了1-NAP和2-NAP在该复合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对电极的修饰及萘酚同分异构体的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在pH值为7.5的0.1mol/L PBS缓冲液中,复合膜修饰电极对萘酚的电化学氧化具有较强的催化活性,两者的峰电位差约为0.182V,能基本达到萘酚同分异构体的氧化峰分离。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进行测定,发现1-NAP和2-NAP分别在2~40μmol/L和1~40μmol/L的浓度范围内,与其对应氧化峰电流呈良好线性关系,其中1-NAP检出限为0.19μmol/L(S/N=3),2-NAP检出限为0.12μmol/L(S/N=3)。另外,此修饰电极在检测中还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将修饰电极用于实际水样品中1-NAP和2-NAP的测定,其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9%~101.7%和97.7%~10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