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四川藏鸡保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6对藏鸡微卫星引物对四川甘孜州乡城县藏鸡保种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6个微卫星座位中共检测到31个等位基因,单个座位的等位基因数为2~10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16个.各座位PIC值分布范围在0.177~0.700之间,平均PIC值为0.537,6个微卫星位点在藏鸡中存在多态性.各座位的表观杂合度在0.220~0.980之间,期望杂合度H在0.198~0.745之间,等位基因频率的范围为1%~89%.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藏鸡保种群的遗传杂合度较高,遗传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2.
鳜属3个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在实验室已有的转录组结果的基础上,从测序结果中随机选出部分微卫星位点进行多态性研究,并利用其中25个具有多态性的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位点,对3个鳜属物种斑鳜、翘嘴鳜和大眼鳜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分析其遗传结构和亲缘关系.实验结果显示,在3个野生物种中共检测到324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3~23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2.96个.其中共有21个位点属高度多态位点,其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523 4,平均期望杂合度是0.794 4,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701 0,这表明3个物种在各检测位点中具有较好的多态性.对数据进行F-检测,25个微卫星位点的Fst值为0.040 0~0.634 0,平均Fst值是0.200 0,说明3个鳜属群体间的分化程度存在差异,在部分位点处,分化程度较高.斑鳜和大眼鳜间Nei氏遗传距离最大,为1.773 4;翘嘴鳜和大眼鳜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371 4.根据遗传距离进行的UPMEGA法聚类分析显示翘嘴鳜和大眼鳜聚为一支,斑鳜独自为一支.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微卫星DNA标记检测法评价虎皮猫群体的遗传结构。方法应用37个微卫星位点对25只虎皮猫的DNA样本进行PCR扩增,利用软件POPGEN1. 32,对扩增产物的测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获得虎皮猫群体的遗传结构参数。结果该虎皮猫群体的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是4. 702 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是2. 690 7,平均有效杂合度是0. 602 1,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是0. 552 0。结论微卫星DNA标记检测法能够应用于虎皮猫群体的遗传质量检测,该虎皮猫群体的遗传结构符合封闭群实验动物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4.
利用7对鸡的微卫星引物对蓝孔雀基因组进行种间扩增,其中4对引物能扩增出特异性条带。4个微卫星座位在蓝孔雀群体内均具有遗传多样性,基因杂合度分别为0.8775、0.7325、0.5000、0.7288,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8751、0.7239、0.3750、0.7123,有效等位基因数为8.1633、3.7383、2.0000、3.6866。4个微卫星座位在蓝孔雀群体中属于多态性座位,可以作为蓝孔雀群体遗传多样性的标记辅助选择位点。  相似文献   

5.
采用FIASCO法构建了黄缘闭壳龟基因组微卫星富集文库,开发了18个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分子标记. 18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目为2~14个不等,每个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为6.3个;观测杂合度在0.032和0.936之间变化(平均值为0.329),期望杂合度在0.148和0.903之间变化(平均值为0.635).黄缘闭壳龟微卫星分子标记的开发,将为其遗传学和种群结构分析研究提供有力的分子工具,并为制定新的保护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新疆7个绵羊品种MHC区段微卫星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新疆北疆地区主要绵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利用SSR Hunter软件寻找5个微卫星标记,采用PCR扩增,1%琼脂糖凝胶电泳,对新疆7个品种绵羊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分析,统计了各群体的等位基因组成、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和平均基因纯合率,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出各群体的平均遗传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和群体间的遗传距离。结果显示新疆7个绵羊群体共发现28个等位基因,实验证明在5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569~0.7335,平均杂合度为0.6208~0.7437,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7118~4.4203,均属于高度多态性位点。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与其起源、育成历史及地理分布基本一致。这5个位点作为与生产性能相关的遗传标记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7.
利用6对微卫星引物对贵州马铁菊头蝠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杂合度和多态性信息含量进行了遗传检测。结果表明,6对微卫星引物共扩增出18个等位基因。基因频率分布在0.021 0~0.833 0之间。6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杂合度为0.342 7,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381 3。分析认为贵州马铁菊头蝠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8.
巢湖鸭是我国著名中型蛋肉兼用品种,为了进一步阐明其保种及群体遗传结构状况,通过资源调查摸清了巢湖鸭的外貌特征、生产特性和适宜分布的生态环境,采用26个多态性较好的微卫星标记,检测了巢湖鸭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26个微卫星位点均表现出多态性,总共检测到111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269个;群体多态信息含量为0.526,杂合度为0.610。瓶颈效应分析结果表明:该群体已偏离了突变-漂移平衡,近期可能经历了瓶颈效应,种群数量曾经下降。根据调查结果及遗传多样性检测数据,提出通过原产地保护,从而保护巢湖鸭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微卫星DNA标记检测BALB/c小鼠的遗传质量,并与现行国家标准生化标记法进行比较,探讨其在近交系小鼠遗传监测中的应用,为建立微卫星DNA检测方法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20个微卫星基因位点和毛细管电泳技术对BALB/c小鼠进行遗传质量检测,同时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生化标记法进行检测比较分析。结果 各样品20个微卫星基因位点DNA片段大小相同,没有新的等位基因出现;生化标记检测结果亦显示Akp1等14个生化标记基因均为纯合,个体间生化标记表型均一致,根据国家标准符合品系特征。微卫星DNA标记检测结果与生化标记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微卫星DNA标记可准确可靠、方便快捷地检测近交系小鼠遗传质量,本研究所选的20个微卫星基因位点可用于BALB/c小鼠遗传质量监测。  相似文献   

10.
通过选用30个多态性较好的微卫星标记,检测了9个药用价值地方鸡品种:郧阳白羽乌鸡、乌蒙乌骨鸡、盐津乌骨鸡、腾冲雪鸡、余干乌骨鸡、兴文乌骨鸡、石棉草科鸡、沐川乌骨鸡、泸宁鸡的遗传多样性。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各群体平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群体间的遗传距离(Ds)。结果表明:30个微卫星位点中有24个微卫星位点在9个鸡群体中PIC均为高度多态,可作为有效遗传标记用于各鸡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的分析。在9个品种中,杂合度最低的是郧阳白羽乌鸡,为0.640;杂合度最高的是腾冲雪鸡,为0.690。因此药用价值地方品种鸡的H都偏高,据分析可能是这些药用价值地方品种鸡都产于交通闭塞的山区,形成了家禽品种的多种多型,而且杂合度的高低与PIC值的大小体现了较高的一致性;对Ds的计算表明:体格较大的泸宁鸡与萁它品种距离较远;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9个鸡品种被聚为3类:郧阳白羽乌鸡、沐川乌骨鸡、盐津乌骨鸡和腾冲雪鸡聚为一类;余干乌骨鸡、兴文乌骨鸡、乌蒙乌骨鸡和石棉草科鸡聚为一类;泸宁鸡独自聚为一类。这与几个鸡品种的来源、分化、选育历史及地理分布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鸡粪和木质素处理对平邑甜茶根区土壤硝酸盐代谢的影响,采用盆栽实验,添加质量分数12.5%鸡粪、12.5%的鸡粪+木质素1.5 g/kg、12.5%的鸡粪+木质素2.5 g/kg的处理,在春、夏、秋三个季节分别取样,分析土壤硝酸盐代谢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施用鸡粪和木质素比单施鸡粪抑制了土壤铵态氮向硝态氮转化的速率,降低了土壤硝化强度,施加木质素越多抑制效果越明显,在各个季节对反硝化强度影响不同。木质素提高了土壤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以及土壤铵态氮的含量,降低了土壤硝态氮的含量。施用木质素能明显抑制土壤氮素流失,该研究为木质素的合理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近年来市场上不同品种不同级别的鸡肉混杂、以次充好现象,提出一种可以快速、准确判别土鸡和肉鸡的新方法.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和聚类分析技术建立鸡肉分类判别模型,并讨论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模型预测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聚类分析技术能够对鸡肉建立一种快速的分类判别模型,该预测判别模型能够快速准确地对土鸡和肉鸡进行判别,其中数据经过二阶导数+矢量归一化后的模型预测判别率达100%.  相似文献   

13.
玫瑰冠鸡资源群的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8个微卫星DNA标记分析了玫瑰冠鸡(50只)及其杂交鸡(40只)的群体遗传变异。计算了各群体在各位点上的等位基因频率,并据此计算出各群体的平均遗传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和有效等位基因数。结果表明:2个鸡群在8个微卫星座位上的基因频率存在明显的差异。所选的8个微卫星座位均为高度多态,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鸡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对河北省秦皇岛地区所发生的3起不同品种及不同日龄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例,进行了发病情况、临诊症状、病理变化及病原分离等方面的检验。以8只剖检病死鸡的肾脏作为病毒检验用材料,采用鸡胚尿囊腔途径接种并传代的方法,均分离到了病毒。所分得的病毒株均对鸡红细胞无血凝作用,与IB标准阳性抗血清做琼扩试验呈特异阳性反应,用18日龄健康雏鸡做回归试验,复制出了同自然病例一样的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例。同时,以8只剖检病死鸡的肝脏、肺脏、脾脏、肾脏等作为细菌检验用材料做抹片染色镜检及细菌分离,均未发现亦未分离出细菌  相似文献   

15.
鸡白细胞介素2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RT-PCR法从鸡脾脏细胞中扩增出鸡白细胞介素2编码基因,通过双酶切、连接步骤克隆进原核表达载体pQE30及pGEX-4T-3,构建了鸡白细胞介素2基因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QE30-chIL-2及pGEX-chIL-2.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JM109后经诱导表达,分别得到两种表达产物.以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确认表达产物为带6组氨酸标签及GST蛋白的融合鸡白细胞介素2,分子量分别为16 kDa及39.5 kDa.表达蛋白与抗鸡白细胞介素2单抗均有良好的免疫结合性,进一步证实为鸡白细胞介素2.表达产物经过纯化复性后,具有明显促进鸡脾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探讨摘取鸡胚DRG的有效方法,并对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为神经营养因子突起鉴定奠定基础。根据鸡胚DRG的生长状态和解剖特点,采用分部摘取法摘取鸡胚DRG,利用NGF对不同部位的DRG进行鉴定,同时通过不同血清浓度、不同培养基及不同观察时间鸡胚DRG神经突起的生长状态,对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分部摘取法摘取鸡胚DRG提高了实验的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综荐骨部的鸡胚DRG为实验最佳取材部位;无血清RPMI-1640培养基为最适神经突起生长鉴定培养基。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RT-PCR等方法,构建编码家鸡两个GHRH受体(GHRHR1和GHRHR2)N-末端胞外结构域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细菌中成功诱导其表达.利用离子亲和层析技术,纯化两受体的重组蛋白片段.在此基础上,利用重组蛋白在兔中制备了两受体的抗体,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初步验证这些抗体对垂体以及HEK293细胞中表达的家鸡GHRHR1和GHRHR2识别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对发生于同一鸡场不同日龄鸡群的大肠杆菌病和鸡霍乱病例,进行了发病情况及病理变化方面的检验.同时取新鲜病死鸡的脏器组织为材料进行细菌分离,经对36株分离菌的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的鉴定,结果表明:分别为大肠杆菌(E.coli)和多杀巴斯德氏菌败血亚种(P.multocida subsp.septica),并通过人工感染试验证明分离菌为相应感染症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贵州优良地方鸡种威宁鸡48份血清蛋白的酯酶(ES-1)位点电泳图谱的检测,并与贵州黄鸡相应位点的比较研究发现:威宁鸡的酯酶-1呈现明显的多态现象。两个品种的ES-1A频率都很低。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近些年来在鸡肉香味成分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包括肉类基本香味和鸡肉特征香味的产生原因、成分的鉴别检测及其分析方法.其中2-甲基-3-呋喃硫醇、反,反-2,4-癸二烯醛、γ-十二内酯被认为是鸡肉特征香味必不可少的重要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