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提高白玉菇的货架期,采用中短波红外线对白玉菇进行干燥,考察了干燥温度(60、70、80、90℃)和干燥功率(675、900、1 125、1 350 W)对白玉菇干燥特性的影响,并通过7种常用的农产品干燥模型对干燥过程进行了拟合,建立了白玉菇中短波红外干燥的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干燥温度和干燥功率对白玉菇的干燥过程均有影响,但干燥温度对干燥过程影响更大,干燥温度越高,干基含水率下降越明显。白玉菇干燥过程由内部水分扩散控制,降速阶段为主要阶段。Page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具有较高的拟合度,能够较准确地反映白玉菇红外干燥过程,可以用来定量描述不同干燥温度和不同干燥功率下白玉菇的红外干燥过程规律。固定干燥功率为1 125 W时,水分有效扩散系数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干燥温度从60℃升高到90℃时,水分有效扩散系数从2.723×10~(-9) m~2/s升高到9.088×10~(-9) m~2/s;固定干燥温度为70℃时,水分有效扩散系数随着干燥功率的升高而增大,当干燥功率从675 W增加到1 350 W时,水分有效扩散系数从4.847×10~(-9) m~2/s升高到5.243×10~(-9) m~2/s。白玉菇中短波红外干燥活化能为39.45 kJ/mol。本研究旨在对白玉菇的中短波红外干燥工艺设计、设备选型及生产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优选白玉菇多糖的提取工艺.采用热水浸提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和碱提法4种方法提取白玉菇多糖,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热水浸提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和碱提法提取多糖得率分别为2.90%、5.48%、4.86%、4.71%.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白玉菇多糖的得率与其他3种方法比较有显著差异.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的最优条件为:液料比23∶1,超声时间28 min(300 W),在92℃下热水浸提2 h,重复3次,测定白玉菇多糖的得率为6.03%.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可以显著提高白玉菇多糖得率.  相似文献   

3.
马占玲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0):2479-2481
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白玉菇中的金属元素。实验结果表明白玉菇中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金属元素。对比发现,白玉菇中K,Na、Ca、Mg、Al、Fe、Zn、Cu、Pb的含量远远高于其他几种蘑菇。方法回收率在93.2%~108.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0%。方法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准确度高,灵敏度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白玉菇液体培养终点进行测定,本论文主要采用培养过程中的菌丝球数量、p H、还原糖和菌丝干重等指标,对白玉菇液体培养的终点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当培养液的p H为5.38,还原糖含量是3.87时,菌丝球的数量与活性最高,并且菌丝得率最高,此时也是白玉菇液体培养的终点,相比较于固体原种的培养周期缩短了5~10 d。  相似文献   

5.
白玉菇液体发酵菌丝体生长和产胞外多糖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玉菇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优配方可为白玉菇工业扩大培养提供基础资料。以葡萄糖、酵母粉、KH2PO4和MgSO4为主要因素,选择胞外多糖含量和菌丝体生物量为试验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进行液体发酵培养基的优化。通过抽滤分离菌丝体,烘干称重,计算菌丝体生物量;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胞外多糖含量。试验测得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加权评分,确定了白玉菇液体培养基的最优配方为葡萄糖 3%、酵母粉 0.15%、KH2PO4 0.30%、MgSO4 0.20%。  相似文献   

6.
对冬小包脚菇子实体形成的形态变化,孢子印及孢子形态、菌丝形态及生长的形态变化进行观察。观察结果:冬小包脚菇菌丝营养生长中,扭结成索状菌丝,分化形成白色子实体原基,形成白色卵形菌体,卵形菌体裂开,露出白色菌盖、白色菌柄,菌柄冲长,白色菌托萎缩,菌盖开伞,菌盖灰白色,菌褶初期白色,后期棕色;冬小包脚菇孢子卵形,光滑,孢子印棕褐色,顶端有明显的芽孔;冬小包脚菇初生菌丝细小,白色,分枝,有隔;菌落绒毛状,边缘整齐,气生;营养生长菌丝较粗。  相似文献   

7.
研究并建立氟虫腈在白菜、白玉菇中的残留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氟罗里夕柱层析净化,气相色谱测定。白菜中氟虫腈的回收率(0.02~0.32mg/kg)为78.8~95.6%,白玉菌中氟虫腈的回收率(0.02~0.32mg/kg)为72.5~105.8%。方法满足农药残留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8.
菇农称鲜销出口的保鲜香菇为“冰菇”.“冰菇”的销售价明显高出普通菇,农户省了剪柄、烘干等工序,经济效益好于干菇,但由于“冰菇”的质量标准较高,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冰菇”的比例仅占总产的5%~20%.为此,如何提高“冰菇”的比例即产量,是一个直接关系经济效益的大问题.下面笔者根据几年的种菇经验,从“冰菇”的质量要求和出菇管理技术角度,提几点措施、看法,以供广大菇农参考选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能力和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的研究,比较羊肚菌、圆孢蘑菇、杏鲍菇、香菇、圆菇、白玉菇、平菇、金针菇和姬菇的甲醇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9种食用菌甲醇提取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其中圆孢蘑菇甲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其EC_(50)值为346.50μg/mL,羊肚菌甲醇提取物的铁氰化钾还原力最强,平菇甲醇提取物的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其EC_(50)为863.74μg/mL。  相似文献   

10.
积极支持中医药文化事业,弘扬中医药养生文化,这不仅表明了御坊堂承担着传承中医药的神圣职责、复兴中医药文化的重任,而且吹响了御坊堂中医药养生文化走向世界的号角。”这是3月17日从“御坊堂弘扬中医药文化万人签名启动大会”上发出的声音。  相似文献   

11.
絮凝科学与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8  
开发新型、高效、安全的絮凝剂,深入研究絮凝作用基础理论及其自动控制方法,现已成为一门迅速发展的科学与技术。笔者综述和探讨了絮凝理论及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絮凝作用机理、絮凝动力学、絮凝形态学、以及絮凝版控制技术。最后在絮凝剂产品的开发及其物质的结构与形态的研究,絮凝作用机理及絮凝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利用废水培养含油微藻,在净化废水的同时可以耦合生产生物柴油原料,已成为废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立足于耦合系统的关键技术环节,综述了近年来在优势藻种的筛选、微藻的优化培养以及微藻体的采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初步见解。  相似文献   

13.
赵洋毅  段旭 《科技资讯》2013,(7):246-247,249
云南松是云南特有的造林树种,其分布在云南中心的西南山地带,同时它在云南的社会和环境发展中与其他树种有着重要的地位,且带动着云南的经济发展.众多研究学者对云南松的苗木培育,自身所遗传下来的苗种以及丰收产品所运用的栽培技术和化感作用这些方面上做了许多研究,但是对苗木生长和综合质量上的影响所采取的措施都缺乏理论研究,当前国内对这方面幼苗的研究还没有报道连.所以,以后要对云南松在育苗的需要水的特性和生理指标以及采取的措施和综合的质量上的研究联系起来,为云南松的栽培技术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还对云南松在育苗质量上有所提高,同时还对育苗抗性上有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14.
紫露草在生态毒理学分子水平上的研究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沼泽紫露草(Tradescantia paludosa)作为环境污染监测的优选物种一直受到青睐。以往的研究主要以紫露草微核试验和雄蕊毛突变试验为指标进行环境污染监测。而目前的研究已经进入基因表达及分子水平。文章从国内外紫露草生态毒理的研究现状出发,针对紫露草微核产生及雄蕊毛突变机制这类新问题的研究现状及意义,以及探针检测技术、定量检测技术和紫露草的生态毒理基因组学的发展等方面进行综述,为紫露草分子毒理上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因科技是人权课题的新领域。基因科技的发展面临难以抉择的人权困境。该文从平等权、生命健康权、隐私权、性权利和生育权、人权的类本质等方面分析基因科技涉及的人权问题,从科技人员自律、加强社会基因科技认知和风险防范意识、强化政府的责任意识、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指导基因科技研究等方面探索了摆脱此种人权困境的出路。  相似文献   

16.
17.
基因科技面临的人权困境及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见恩 《中国西部科技》2007,(9):101-104,121
基因科技是人权课题的新领域。基因科技的发展面临难以抉择的人权困境。该文从平等权、生命健康权、隐私权、性权利和生育权、人权的类本质等方面分析基因科技涉及的人权问题,从科技人员自律、加强社会基因科技认知和风险防范意识、强化政府的责任意识、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指导基因科技研究等方面探索了摆脱此种人权困境的出路。  相似文献   

18.
生物育种技术快速发展,转基因育种技术引起全球关注。本文从自然界基因转移和物种进化等方面进行了有关转基因争议方面的释疑。提出要根据生物遗传育种的研究条件、改良作物、改良性状等方面的需要,协同发展不同层次的生物育种技术,培育出抗逆优质高产品种。最后根据物种抗性竞争进化的原理,建议要科学利用生物多样性和农艺措施防治作物病虫害,减少环境污染,保障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19.
地宝兰属(Geodorum G.Jacks.)植物隶属于兰科(Orchidaceae)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树兰族(Trib.Epidendreae)美冠兰亚族(Subtrib.Eulophiinae)地生兰类群,全属约1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岛屿。我国地宝兰属植物有5种,在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台湾、四川和云南等地有分布记录。本文结合近几十年来地宝兰属植物的研究动态,阐述该属植物的资源概况、濒危原因、保护现状、细胞学、繁殖技术、菌根真菌、传粉生物学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下一步研究建议,以期为制定地宝兰属植物的保护策略和实施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沙漠化对人类生存环境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通过人工造林和种草治理沙漠,增加沙漠表面粗糙度,固定沙丘,减少沙流动,是最直接的治理沙漠的方法之一.总结了在沙漠地无灌溉条件下,最佳造林季节、造林方法、造林密度、造林树种的对比试验结果,为封沙固沙技术提供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