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雌激素对缺氧/复氧心肌钙离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雌激素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但其保护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缺氧/复氧可引起心肌细胞损伤,其中发生钙超载是心肌损伤的一个重要因素.进行了雌激素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心肌细胞缺氧/复氧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明显升高,呈复氧时间依赖性增加.雌激素有抑制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2.
 研究预先电刺激小脑顶核(Fastigial Nucleus Stimulation,FNS)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大鼠心肌细胞钙超载的干预作用。将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MI组,仅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FNS组,预先FNS 1h再予以LAD结扎;小脑顶核毁损组,毁损小脑顶核5d后FNS 1h,再行LAD结扎;各组又分MI后1,7,21d 3个亚组。另取8只设为假手术组。LAD结扎1,7,21d后,摘取心脏,分离大鼠左室心肌细胞,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内钙含量变化。结果显示,LAD结扎1,7d后,与假手术组比较,MI组或小脑顶核毁损组大鼠心肌细胞内钙含量均明显增加(P<0.05);与MI组比较,FNS组大鼠心肌细胞内钙含量显著减少(P<0.05);小脑顶核毁损组与MI组心肌细胞钙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D结扎21d后,各实验组大鼠心肌细胞内钙含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因此认为,FNS可减少心肌梗死大鼠早期心肌细胞内钙含量,并可能通过抑制心肌细胞的钙超载减少MI后大鼠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阮捷 《科技咨询导报》2010,(10):228-229
研究过量运动对心室肌细胞钙离子通道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探讨其在心肌损伤中的意义。制备离体心室肌细胞并用去甲肾上腺素(NE)诱导建立类似过量运动所产生的应激心肌细胞模型,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和Fura2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应激心室肌细胞的凋亡率和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变化。实验组心肌细胞异常活动可能导致钙超载,从而引起心肌细胞凋亡,导致应缴性心肌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外科手术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与钙超载相关性.方法采用培养的SD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1),缺血-再灌注1 h组(1 h,2),缺血-再灌注24 h组(24 h,3),缺血-再灌注1 h+HSYA组(1 h+,4),缺血-再灌注24 h+HSYA组(24 h+,5).比较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并进行心肌细胞膜钙ATP酶MCA和SERCA的表达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Sham)比较,缺血-再灌注组(1 h,24 h)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明显升高,且以再灌注24 h更明显(P0.05);与再灌注组(1 h,24 h)比较,HSYA治疗后组(1 h+,24h+)钙离子浓度明显降低(P0.05);1 h+和24 h+组肌浆网钙离子ATP酶SERCA表达与Sham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而与1 h和24 h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钙超载有关,HSYA抗心肌缺血-再灌注引起的钙超载由SERCA调控,而非PMCA调控.  相似文献   

5.
心室肌细胞L型钙离子通道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L型钙通道电流是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细胞内钙释放的重要触发因素。通过研究分析表明,氧反常早期L型钙通道功能异常是导致细胞内钙超载的重要启动因素,而L型钙通道功能异常是诱发折返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大鼠心肌间质胶原网络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了SD大鼠心肌间质胶原网络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心肌间质胶原网络是一个由心肌束、心肌细胞群、心肌细胞间到心肌细胞内及心内膜、心肌毛细血管间胶原纤维构成的三维网络结构.心肌间质胶原网络的编织有一定规律,可分为4种联接方式:(1)框格式联接.广泛存在于心肌束、心肌细胞、心肌细胞与毛细血管之间以及心肌细胞膜上;(2)树根样联接.存在于心肌细胞及心肌细胞群之间;(3)直捷联接.存在于心肌细胞及心肌细胞群之间;(4)细胞内联接.存在于心肌细胞内  相似文献   

7.
人参皂甙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研究人参皂甙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拮抗作用及其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用电镜观察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TUNEL法原位标记凋亡的心肌细胞,免疫组化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心肌细胞内Bcl-2蛋白的表达。缺血再灌注组电镜观察发现,心肌细胞出现典型凋亡结构特征。TUNEL染色结果表明:用人参皂甙保护后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下降(P<0.01),而心肌细胞内Bcl-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  相似文献   

8.
ATP敏感性钾通道是一种受细胞内ATP浓度,NDPs,KCOs,SUs等多种因素调节启闭的钾通道。在低氧条件下,ATP敏感性钾通道被激活,引起动作电位时程缩短和细胞外钾离子蓄积,减少钙离子内流,对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过度的钾离子外流,对心肌则有损害,甚于诱发心律失常。提示:ATP敏感性钾通道的开放,可能是低氧引起心肌损伤的一种内源性机制。  相似文献   

9.
实验观察高浓度氨肽对成年昆明种小鼠心肌和骨骼肌细胞内线粒体数量和分布的影响,通过对速射电镜照片的比较分析,证明高浓度氨肽具有间接增强和提部心肌、骨骼肌运动时的供能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腺病毒介导的DPP6过表达载体并验证其在大鼠心肌细胞内的表达.方法:应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DPP6,经酶切、连接等反应将目的基因插入穿梭载体p Shuttle-CMV中,进而转化至含有Ad Easy质粒的大肠杆菌中,进行重组;所产生的腺病毒载体转染在HEK-293细胞中,进行腺病毒的包装、分泌和扩增,所得病毒感染大鼠心肌细胞,进行荧光及实时定量PCR(q PCR)鉴定.结果:DPP6过表达腺病毒载体构建成功,经HEK293细胞包装、扩增后,所得病毒可成功感染初生大鼠心肌细胞,观测到腺病毒携带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q PCR检测DPP6 mRNA表达明显升高.结论:成功构建了腺病毒介导的DPP6过表达载体,并在大鼠心肌细胞内成功表达,为进一步研究DPP6在心肌细胞内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以文献资料法对心肌预处理保护的机制和方法做了综述.预处理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涉及多个细胞内源性保护介质的参与,同时还包括基因水平的调控,预处理方式也是多样的.研究前沿主要涉及HSP、NO、SOD及IL-1β等物质.现有的研究表明,运动与以上物质有密切的关系,故运动作为一种心肌预处理方法,具有很大的潜在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烧伤涂膜剂治疗Ⅱ°烧烫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开发传统中医药治疗烧(烫)伤的外用制剂,以提高中药治疗烧伤的疗效,为中医外治的现代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观察“烧伤涂膜剂”(院内制剂)治疗Ⅱ°烧伤的疗效,并与“湿润烧伤膏”(市售中成药)作对比.方法:Ⅱ°烧伤患者1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烧伤创面常规清创消毒后,涂烧伤涂膜剂,对照组按药品说明书涂湿润烧伤膏,结果:治疗组治疗Ⅱ°烧伤在愈合天数,控制感染、渗出,使用止痛药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烧伤涂膜剂治疗Ⅱ°烧伤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患者易于接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猝死(SCD)发生率较高,且发病后大多数在短时间内迅速死亡(祝家镇,1990).常规病理学方法检查,除见冠状动脉分支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外,难以发现其他心肌病变.本试验对8例被诊断为SCD的病例及5例非心性死亡对照组病例的心肌细胞内纤维连接蛋白(FN)和肌动蛋白(Actin)分别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旨在为SCD病例的死因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早期肠道营养是否可以改善烧伤后白蛋白的合成。方法:将30%Ⅲ度烧伤的Wistar大鼠分为早期喂养组(EF)和延迟喂养组(DF)。两组大鼠均接受肠内营养,总热量为732.2kJ/(kg.d),但EF组在烧伤后2h开始肠内喂养,而DF组在烧伤后48h开始肠内喂养,分别在烧伤后第1、3、6、9天观察因清白蛋白和肝脏白蛋白基因表达。使用反转录事酶链式反应(RT-PCR)观察白蛋白mRNA变化,使  相似文献   

15.
利用基于近场光学原理组建的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研究单个大鼠心肌细胞内钙离子信号的斑图.结果表明:存在于盖玻片表面约100nm区域的隐失场可较好地照射活体细胞,并能清晰地显示胞内信号;心肌细胞内钙信号包括钙火花、钙靶波、钙平面波和钙螺旋波等形式,钙信号各形式间存在相互作用;在钙诱导钙释放机制作用下,心肌细胞具有较强的可激发特性.  相似文献   

16.
对34例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活检的心肌组织用电镜观察,结果提示:1)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由于慢性缺氧缺血,可以产生心肌细胞不同程度损伤,甚至引起心肌组织坏死。因此及时作心脏修补术很必要。2)心脏起内份泌作用的主要部位在心房和心耳。在缺氧缺血情况下,唯独细胞内的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分泌颗粒表现活跃,可能是一种功能代偿。3)心肌细胞膜呈规则隆起,是由于心肌组织离体后,肌张力障碍,以及疾病因素和心脏结构的特点而产生,它不是先天性心脏病特征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大鼠心肌间质胶原网络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借助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了SD大鼠心肌间质胶原网络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心肌间质胶原网络是一个由心肌事,心肌细胞群,心肌细胞间主肌细胞内及心内膜,心肌毛细血管间胶原纤维构成的三维网络结构,心肌间质胶原网络的编织有一定规律,可分为4种联接方式:(1)框格式联接。广泛存在于心肌束,心肌细胞,心肌细胞与毛细血管之间以及心肌细胞膜上;(2)树根样联接。存在于心肌细胞及心肌细胞群之间;(3)直捷联接;存在于心肌  相似文献   

18.
细胞凋亡是细胞按照自身的程序,自己结束其生命的过程。细胞凋亡受细胞内外许多因素的调节,Bcl-2蛋白家族是目前研究得较多的一种。在骨骼肌细胞和心肌细胞内,Bcl-2家族成员之间形成二聚体,调节细胞是否进入凋亡程序。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对骨骼肌和心肌的细胞凋亡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应用100%纯氮饱和灌流液建立低氧模型和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研究牛磺酸对单个豚鼠心室肌细胞膜上ATP敏感性钾电流IKATP的影响。结果表明:牛磺酸具有抑制豚鼠心室肌细胞膜上ATP敏感钾通道KATP开放的作用。从而推测出低氧心肌细胞内牛磺酸的耗竭,可能是促使KATP通道开放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美国权威性杂志《科学》于1999年12月曾将对于人类干细胞的研究评为当年世界十大科学成就之首,将对于人类基因组测序和克隆技术位列第二。新近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专业委员会首创利用原位培植干细胞再生新皮肤技术医治大面积深度烧伤获得成功,突破了此前人类干细胞研究尚停留在分离干细胞后体外培植和复制器官的阶段,从而跃上国际先进水平。在此技术诞生之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专业委员会曾有一种治疗效果较佳的烧伤膏,由此又发展为现在以原位干细胞皮肤器官再生为机理的烧伤湿性治疗新技术,不仅治愈率可达到92%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