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D精氨酸对菌根化马尾松植株内源多胺和抗旱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内源多胺对菌根化马尾松植株抗旱能力的影响,以分别接种4种外生菌根真菌及其混合菌的5种菌根化马尾松小苗为材料,通过添加ADC竞争性抑制剂D精氨酸(DArg)进行室内模拟自然干旱胁迫处理,分析了各处理植株的萎蔫度、针叶中腐胺(Put)、亚精胺(Spd)和精胺(Spm)含量的变化及其与抗旱能力的关系。结果显示:未施加DArg的处理中,各植株的抗旱能力依次为接种混合菌根菌的植株较高、紫金蜡蘑(La)菌根化植株次之、CK植株较低,而DArg处理的各植株抗旱能力发生了逆转,依次为CK植株较高、La菌根化植株次之、接种混合菌根菌的植株较低。分析表明菌根化马尾松植株Put合成主要依赖以LArg为前体的途径,并且向Spd和Spm的转化效率较CK植株高;维持较高Spm含量、(Spd+Spm)/Put值,是菌根化马尾松植株抗旱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应用双向电泳技术研究比较两种不同品质水稻(佳辐占和广陆矮4号)叶片的蛋白质组分的差异.两种水稻叶片提取的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图谱斑点清晰,形态规则.采用考马斯亮蓝染色获得约400个斑点,银染图谱约800个斑点.两种水稻的蛋白质图谱考马斯亮蓝染色图谱存在5个显著差异点,银染图谱存在11个显著差异点.  相似文献   

3.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马尾松外生菌根种类鉴定及生态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3个不同生境的马尾松与其他植被的混交林中采集马尾松菌根样品,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马尾松菌根共生体的宏观形态,并制作菌根光镜切片,在OLYPUS显微镜和JEM-100CXⅡ透射电镜下,观察菌根的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结合菌根共生体的宏观、显微和超微结构特征对菌根样品进行分类鉴定.其中初步鉴定到属或种的有5种,对暂时无法确认的菌根,采用Pini加特征性词尾-rhiza,再加上菌根的特征描述加以命名的外生菌根有31种.结果表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马尾松外生菌根种类很多,菌根资源十分丰富;研究还表明,不同立地条件下马尾松菌根真菌种类及种群数量呈现明显差异性,季节、海拔高度、土壤类型、植被类型等对马尾松外生菌根的生态分布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外生菌根真菌对不同松树出苗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研究了7种外生菌根真菌对马尾松、黑松和湿地松出苗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时接种外生菌根菌可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并使出苗时间提前.菌根菌能显著提高松苗的苗高、地径、侧根数和干重.3种松苗中,菌根菌对马尾松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其次为黑松,再次为湿地松.就各种菌根菌而言,以504菌株的接种效果最好,其次为EG;Pt2对马尾松和黑松的促生效果较好;Pt1和ZJ对3种松苗促生效果相对较差;505和HX仅对马尾松的促生效果较明显.菌根菌对松苗促生作用的大小与菌根形成状况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鸡油菌菌根浸染对造林过程中马尾松生物量及净碳储量的影响,采用非灭菌接种法研究了鸡油菌浸染对马尾松林分特征的影响,鸡油菌浸染对马尾松生物量的影响,鸡油菌浸染对马尾松净碳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鸡油菌菌根浸染的马尾松生长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处理组马尾松全株平均生物量为2.555kg,比对照组多0.2kg(P0.05);处理组平均每株净碳储量为1.16kg/株,比非处理组高0.1kg/株(P0.05)。说明鸡油菌人工浸染马尾松后,能在新造林地的环境里与马尾松维持良好的共生关系,同时促进马尾松生长,可为困难地造林提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6.
外生菌根对马尾松幼苗生长、生理特征和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褐环乳牛肝菌、鸡油菌、彩色豆马勃、土生空团菌、白色豆马勃、松乳菇的接种对马尾松苗木的生长、生理代谢和养分吸收的影响,最终筛选出对马尾松幼苗促生效果较好的菌种。结果表明:(1)接种褐环乳牛肝菌、鸡油菌、彩色豆马勃和土生空团菌均能显著增加苗木的苗高、地径、侧根长、侧根数,促进苗木的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而接种白色豆马勃和松乳菇则对马尾松苗木生长和生物量积累无显著影响,其地径生长还低于对照。(2)外生菌根促进了马尾松苗木体内水分增加,根吸收能力加强,叶绿素含量增加,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降低了脯氨酸、丙二醛含量。(3)外生菌根促进了苗木对磷、钾养分的吸收,对马尾松幼苗氮素营养的吸收效果不显著。与对照比,所有菌根化苗木根中氮、磷、钾分配比例减少,而茎中钾的分配比例增加,叶中磷的分配比例增加。总的来看,褐环乳牛肝菌、鸡油菌、彩色豆马勃和土生空团菌无论对苗木的生长、生理、养分吸收促生效果较好,而白色豆马勃和松乳菇则促生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建立起橡胶草叶片组织的蛋白双向电泳体系。方法采用5种不同方法提取橡胶草叶片蛋白,并通过蛋白提取率和单向SDS-PAGE电泳的比较,筛选出改良TCA-丙酮沉淀法、酚-乙酸铵沉淀法、Tris浸提法3种方法进行2-DE电泳。结果表明选择改良TCA-丙酮法为最合适的蛋白质提取方法。为进一步优化体系,比较了不同染色方法、上样量和固相p H梯度预制胶条(IPG)的p H范围对双向电泳结果的影响,电泳结果表明使用17 cm p H 3-10的IPG胶条、上样量为1200μg、考马斯亮蓝染色法能分离得到更多的蛋白点,是橡胶草叶片双向电泳体系的最优条件。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橡胶草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为深入研究橡胶草蛋白质组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小鼠肝组织可溶性蛋白质组的双向电泳技术,以等点聚焦为第一向,垂直SDS-PAGE为第二向进行双向电泳,并对样品处理方式、蛋白上样量、凝胶浓度和染色方法等关键因素和环节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实验条件的筛选和优化获得了较满意的双向电泳图谱。采取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重复性,为进一步实验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开展马尾松容器苗添加不同水平磷(P)及接种菌根菌互作试验,明确添加不同水平P与接种菌根菌的互作效应。【方法】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菌根菌处理,分为接种与不接种2个处理,接种处理为播种时在播种穴下方置入由蛭石与松乳菇菌丝体悬浮液制作成的固体菌剂0.3 g;副区为添加P处理,设置以P为主的水溶肥添加梯度共7个水平,样地P添加量介于50~600 g/m3。于7—10月分15次等时间间隔将不同梯度水溶肥溶于水后均匀喷洒在苗木上,分析苗木生长性状和氮(N)、P吸收利用与添加P量及菌根菌的关系。【结果】 接种菌根菌后,1年生马尾松容器苗平均苗高、地径、总生物量和根系直径等生长指标比不接种分别增加了9.87%、3.35%、41.50%和12.41%,N、P吸收量和利用指数等养分指标分别增加了5.05%、25.03%、100.36%和70.53%;高径比、总根长、N和P含量分别降低了5.98%、22.47%、24.97%和11.26%,除苗高和N吸收量外各生长和养分性状指标接种前后存在显著差异。随P添加量增加,接种前后马尾松容器苗地径、整株P吸收量均呈增加趋势,高径比呈下降趋势,整株N和P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不同添加P水平马尾松容器苗地径、总生物量、根系直径、整株P吸收量、N和P利用指数均为接种大于不接种;而高径比、总根长和整株P含量均为不接种大于接种。接种菌根菌和添加P对马尾松容器苗生长和养分性状无显著的互作效应。接种后马尾松容器苗生长性状对整株N含量的变化更敏感,对N、P吸收量和利用指数的响应进一步增强。【结论】 接种菌根菌(松乳菇菌)可与马尾松容器苗建立较好的协同共生关系,不仅促进了马尾松容器苗的生长,而且提高了N、P养分利用效率。接种后苗木的高径比降低,N、P利用指数增加,能以较低的养分浓度进行正常的生长和代谢,有助于培育优质马尾松苗木和节约育苗成本。  相似文献   

10.
【目的】马尾松是我国南方主要造林树种,其根部水分含量是评价树木活力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构建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的马尾松苗木根部含水量预测模型。【方法】首先采集根部近红外光谱数据,然后利用可变加权堆叠自动编码器结合支持向量回归构建预测模型。可变加权堆叠自编码器用来逐层提取与输出相关的特征,支持向量回归根据自编码器生成的特征实现了含水量更精确预测。【结果】与其他常用模型的结果相比,提出的模型在马尾松苗木根部水分预测中可以达到最佳性能,校正集中决定系数达到0.970 8,均方根误差为0.635 8;预测集中决定系数达到0.941 3,均方根误差为1.027 0。【结论】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 可变加权堆叠自动编码器与支持向量回归相结合可实现马尾松苗木根部含水量准确预测。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3.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曲面“侧”是一个重要而难以理解的概念,本文对曲面“侧”概念的讲授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曲面“侧”概念的“参照物”理解法,通过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20.
利用对位异构体的对称性由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工业十二烷基苯在硝硫混酸中的硝化选择性,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为75% ̄80%。以月桂酸和苯为原料,经氯化、酰化和还原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苯。在同样条件下研究了正十二烷基苯的硝化,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仅为60%。根据空间位阻效应,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甲苯,乙苯,异丙苯等短链烷基苯的硝化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