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从交通需求的角度探讨路网级配,利用方式分担与等级配置的耦合机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出行效率的城市道路等级配置方法.从剖析城市道路的功能特性和分级思想出发,以各种交通方式作为城市道路的服务对象,定义并量化道路供给的服务优先权,采用各类型路段通行能力分析的方法计算出每种等级道路上交通方式的理想分担率;在确定服务优先权的基础上推导出各等级路网对各方式的容量,进而建立以出行总时耗最小为目标、以路网容量与交通需求相匹配为约束的级配优化模型.以潍坊市城市道路为例进行了模型验证,并提出级配建议.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供需平衡的城市道路和交通方式的最优匹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要求城市交通供给和交通需求平衡的条件下,如何使城市机动车道路的类型和人们乘各种机动车出行的交通方式相匹配,是各大城市交通管理和交通规划决策部门十分关心的问题.本以城市道路网络容量和城市交通需求的计算公式为基础,以城市道路容量与城市交通需求之差的绝对值最小为目标,提出了实现供需平衡时城市道路和交通方式匹配的优化数学模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本所述方法可为交通管理决策部门提供定量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从道路结构现状、交通量特征、居民出行问卷调查等方面,对南昌市的城市道路交通现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调查,分析了南昌市城市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南昌市城市道路交通现状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市道路交通供给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的现状,以简化对影响道路网交通供给能力道路方面诸因素的处理为出发点,通过对城市在行车辆安全行车间距合理表达式的分析及对城市道路资源及资源消耗对象的描述,提出了城市道路机动车道路网供给能力的计算表达式;以此为基础讨论了城市不同道路网结构、城市在行车辆的平均出行距离(时间)对城市道路网供给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邵长桥  郭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0):8873-8880
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现有的城市道路资源已不满足交通需求,许多城市都在对已有道路进行升级改造,频繁的道路施工对城市交通运行产生了巨大影响。针对城市道路结构特征,提出一种适用于城市占道施工区的交通影响评价方法。结合城市道路所具有的间断流设施特点,应用等效通行能力概念给出了等效饱和度城市占道施工区交通影响评价指标;基于改进的BPR模型,给出了适用于城市道路的行程时间计算模型,并给出了行程时间可靠性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综合考虑了平均延误、等效饱和度、行程时间可靠性评价指标,提出了城市占道施工区交通影响综合评价方法,从“点”、“线”、“面”三个不同维度给出了城市占道施工区交通影响评价阈值;结合交通影响评价阈值给出了城市占道施工区交通影响范围确定流程。仿真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基于等效通行能力的施工区交通影响评价方法解决了已有方法计算难度大,难以应用于实际的问题,且综合不同层面给出了具体的交通影响评价阈值,克服了传统方法只从单一层面确定交通影响评价阈值的缺陷。  相似文献   

6.
《科技成果纵横》2005,(3):59-60
该系统是利用视频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等,实现对城市道路交通动态信息的快速采集、可靠传输;将所观测路段的交通数据,如:车流量、车速、车辆类型、车队长度等,及时上传至交通指挥中心;指挥中心迅速采取决策,疏导、管理该路段的交通状况,有效提高道路使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减少停车、排放所引起的环境污染。该系统的应用将大大提高道路交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对人们出行、物流运输管理、规范交通秩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交通信号控制是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重要措施。深入认识和理解交通信号的功能,有助于其作用的充分发挥。文章对城市道路的交通状况进行了区分,以分析不同交通状况对信号控制功能的需求,说明信号控制在交通组织中的作用环境主要是饱和交通状况。然后通过信号控制对交通流量的调控原理分析了信号控制对交通流量的组织作用,并以奥运期间北京采取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人口密度加大,私家车数量迅猛增加,给城市道路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设施比较薄弱,交通拥挤十分严重,事故频发、车辆指挥调度困难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时,高密度的城市用地使得城市建成区难以通过大幅度扩大道路通行能力来改善交通状况。根据国外城市交通发展的经验教训,要解决诸如此类问  相似文献   

9.
Gompertz模型改进及其在交通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需求预测是道路建设项目规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定道路等级、技术标准及进行规划决策、投资效益分析的依据.居民出行发生量预测是交通需求预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使用Gompertz模型,但其模型系数一直是通过类比估算方法确定,缺乏依据.本研究利用最小二乘法改进待定参数估计,推算Gompertz模型系数确定公式,采用Matlab程序分析得到Gompertz模型的系数.利用残差估计和类比发现,使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的Gompertz模型系数具有明显的优点.根据山东省东营市交通调查数据,利用本研究改进模型,预测该市2025年的居民出行量.结果表明,使用改进Gompenz模型系数求解方法能有效提高居民出行发生量的预测精度.对合理规划道路网结构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结合当前交通影响范围确定方法,基于容量限制-增量加载的路网交通量再分配结果,提出一种通过阈值分析确定道路施工影响范围的方法.施工道路紧邻的信号交叉口和无信号交叉口选取不同阈值指标,即在信号交叉口,其阈值选用F·韦伯斯特-B·柯布理论信号最佳信号周期适用范围最大流量比;在无信号交叉口,其阈值选取无信号控制条件下主次道...  相似文献   

11.
首先分析了决定旅客选择交通方式的因素,然后引入旅客选择交通方式的量化模型,最后分析了旅客选择交通方式对宏观交通方式确定的影响;并对国家如何采取宏观调控手段引导客运交通方式依照国情的需要发展,并对形成一个合理的综合客运交通网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2.
研究网络流量特征,对网络管理、规划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讨论网络流量的采集方法、流量测量和分析方法、流量测量模型,并指出了流量测量模型方面需要改进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化进程中,高效的城市交通政策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阐述了中国城市的独特背景,预测了在中国复制其他国家的政策能否被有效的实施的问题,以交通最为拥挤的城市为例子,将每个政策以往的经验与其可能产生的效率及其在中国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比较,特别对中国城市与一些外国城市的交通政策做了仔细研究,为建立适合我国城市的交通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运用交通冲突理论探讨慢行交通安全问题,分析了慢行交通事故形成的机理,提出了保障慢行交通安全的对策,旨在促进便捷交通、绿色交通的发展,实现和谐交通、安全交通。  相似文献   

15.
城市交通需求预测是交通学科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现代城市交通需求预测理论与模型进行系统分析,重点围绕交通生成、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预测模型展开,对各模型基本原理、研究进展、传统模型及其改进、模型应用情况等进行综述,最后总结城市交通需求预测研究领域重点、难点,指出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自相似过程的合并和分解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LAN、ISDN的信令信道和其他通信系统中的数据统计分析表明,在宽带网络中的业务流具有自相似特性,它将对网络的设计、控制和分析产生影响,而业务流的合并和分解是网络中业务流的两个基本操作,要研究业务量的自相似特性对网络整体性能的影响,就必须首行研究它们的性质,文中给出了自相似序列经过合并和分解后仍然保持自相似性的充分条件,该结论对是进一步研究网络业务量的自相似性对网络性能的影响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经济发展与公路建设发展的互动关系,从经济与交通的"供需关系"和"导向关系"角度,分析研究了贵州高速公路项目交通量预测的重点及难点。同时,结合贵州实际,对远景交通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现有交通法规对车辆遇到黄灯时是否允许通行仍然没有定论. 这直接导致了众多驾车人在面对黄灯信号时的反应不一, 对道路交通及安全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 通过分析车辆行驶中的人-车系统特性, 揭示了交通黄灯信号的重要作用. 此外, 从两个不同视角对黄灯信号的通行权展开论述, 并对黄灯信号合理的持续时间等参数进行了案例设计, 由此得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遇到黄灯可以通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交通流的红绿灯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引入几个描述交通流的基本函数,接着在交通流连续运动和时断的情况下,分别建立了连续和间断的交通流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微分方程建立红绿下的交通流模型,分析在不同时刻公路上交通流的变化,据此画出在红绿灯模型下的车流密度变化过程,并给出了交通流的红绿灯模型在十字路口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色灯下的交通流模型与特征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偏微分方程的方法给出交通流模型和色灯控制下的特征线,结合实际实验数据科学地解决十字路口在交通流较大时应人为地改变色灯的转换周期,从而解决了城市的交通问题,达到了节约能源和改善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