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绿色高效的工艺方法实现有色金属工业废水中金属污染物的高效分离和水质净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研究首先对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废水的排放特征、来源与危害进行了分析;其次对有色金属工业废水的各类常见处理方法的原理、应用、优缺点进行了归纳总结;最后重点研究了离子沉淀浮选法的原理、起源、发展现状等,分析总结了离子沉淀浮选法应用于Cu2+、Pb2+、Zn2+有色金属工业废水中金属污染物脱除和水质净化分离的优势,在金属污染物的选择性富集、分离效率和工艺设备操作易用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因此,对于有色金属工业废水的净化处理而言,离子浮选工艺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通过浮选试验,沉淀试验,溶液组分分析等手段查明了NaCl,Na_2SO_4,Na_2CO_3对钴离子浮选的影响和影响机理。指出:以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或丁黄药为捕收剂时,NaCl,Na_2SO_4对钴离子浮选无害;Na_2CO_3因与钴离子和捕收剂离子生成溶解度较大的混配形络合物对浮选不利,捕收剂需过量添加才能使钴完全浮选。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降低溶剂中铁盐含量问题.考察了溶剂、酸、催化剂、温度、时间和絮凝剂等因素对降低铁盐浓度的影响.在所选择的工艺条件下.溶剂中亚铁离子浓度可被降低90%以上,达到了降低铁盐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低质量浓度溴离子对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的影响,以天津市某给水厂的水源水作为实验对象,模拟整个给水处理厂工艺流程,研究了溴离子质量浓度对预氯化和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水处理工艺出水中受管制的三卤甲烷(THMs)和卤乙酸(HAAs)质量浓度变化的影响,并分析了溴离子质量浓度(50~200μg·L-1)对不同水处理工艺中溴在THMs和HAAs中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溴离子质量浓度的增加,各工艺出水中的溴代三卤甲烷和总THMs的质量浓度均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三氯甲烷质量浓度则有所下降;二溴乙酸、一溴乙酸的质量浓度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一氯乙酸质量浓度基本保持不变,二氯乙酸(DCAA)、三氯乙酸(TCAA)质量浓度逐渐下降,且各工艺出水中的DCAA和TCAA质量浓度均远高于其余几种HAAs的质量浓度;各工艺出水中THMs和HAAs的溴结合因子均升高.但是在本文设定的溴离子质量浓度变化范围内,各工艺中溴在THMs和HAAs中分配的比例分别为72%~79%和21%~28%,表明溴离子在低质量浓度情况下,对溴在THMs和HAAs中分配影响不大,且仅预氯化和消毒改变了氯代和溴代消毒副产物的比例.  相似文献   

5.
改变生产工艺条件制得电沉积镉负极,观察其显微结构并用恒电流法测试其比容量.结果表明:在电沉积过程中,酸度、镉离子浓度、温度、电流密度是主要影响因素.优化工艺条件,可获得高活性镉负极,比容量最高可达372mA·h·g-1.最优工艺条件:反应温度20℃,H2SO4浓度035mol/L,镉离子浓度02mol/L,电流密度052A/cm2.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流化床工艺处理含氟废水的效果并对影响除氟效果的主次因素进行确定,以反应后上清液中氟离子质量浓度为评价指标,对比钙氟比(物质的量比)、初始氟质量浓度、pH、回流流量对除氟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终的优化工艺条件如下:钙氟比为0.7、初始氟质量浓度为600 mg/L、pH为7、回流流量为60 mL/min,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得到最终上清液中的氟离子质量浓度为9.46 mg/L。各因素对流化床工艺除氟效果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钙氟比、回流流量、pH、初始氟质量浓度,其极差R分别为11.2、5.3、4.5、3.0。  相似文献   

7.
铜电解精炼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电解温度,电流密度,铜离子浓度等对阴极铜质量的影响,通过目测和金相显微观察的方法对影响效果进行评价.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电解温度为50℃.电流密度为200 A/m2,铜离子浓度为35-40 g/L.在该工艺条件下,得到的阴极铜表面质量平整,得到的阴极铜结晶度小,晶粒致密,择优取向不明显,表面平整光滑.  相似文献   

8.
采用二苯碳酰二肼离子浮选,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天然水中痕量铬(Ⅵ)。铬(Ⅲ)用氧化剂氧化后,同样测定。讨论了影响铬(Ⅵ)离子浮选的一些因素,考察了多种共存离子的干扰。用于测量含铬(Ⅵ)1.0μg/L的水样,相对标准偏差为1.9%(n=7)。铬(Ⅵ)的标准加入回收率在98.5% ̄110%,适于环境水样中铬的价态分析。  相似文献   

9.
应用由NaLS制成的胶体泡沫对水溶液中的亚甲基蓝进行离子浮选,以吸附动力学为基础建立了CGA浮选动力学模型,并研究了基动力学规律,计算了浮选速度常数,讨论了被浮洗液的pH,中性盐浓度,表面活性剂浓度以及CGA流量对浮选速度常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当前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工艺繁琐、费用居高不下等问题,采用廉价的改性油酸作为液体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并借助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温度、初始铜离子浓度、吸附时间及油酸改性条件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得出了吸附等温线和最佳吸附条件。结果表明,当初始铜离子质量浓度为100 mg/L,吸附时间40 min,温度40℃,油碱质量比20∶1时,废水中铜离子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处理后的废水能够达标排放或回用;吸附后油酸能够用酸再生并得到硫酸铜。  相似文献   

11.
以海南某石英脉型金矿石为原料,进行尼尔森重选-浮选试验研究.通过GRG试验得出金矿中重选可回收金质量分数为80.88%.通过条件试验确定了该矿石尼尔森重选-浮选的最佳条件为:磨矿细度-74μm占80%,相对离心力60g,反冲水压16kPa,矿浆质量分数40%,戊基黄药用量200g/t,浮选时间5 min.原矿石品位9.8g/t,利用尼尔森选矿机一次分选可得品位230g/t,金回收率80.30%的重选精矿.重选尾矿品位2.0g/t,经过一次粗选一次精选三次扫选处理,可得浮选精矿品位57.3g/t,浮选金作业回收率75.66%.经尼尔森重选-浮选流程处理后,尾矿金品位降至0.5g/t,全流程金总回收率95.21%.  相似文献   

12.
对浙江某地萤石矿石的常规及静态浮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浮选方法均可获得CaF2含量大于98%的优质萤石粉矿。静态浮选与常规浮选相比,在工艺条件及药剂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一次完成粗精,扫选全过程,使流程大为简化。  相似文献   

13.
在深入分析既有的技术站能力计算体系及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基于非均衡运输条件下的技术站能力计算公式体系.该公式体系根据非均衡运输的特点,结合生产实际,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3 h阶段不均衡系数",用它的适当变形来代替了原有公式体系中的空费系数.这不仅符合现实,而且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出非均衡运输对技术站作业组织和能力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4.
磷矿伴生碘在二水法磷酸生产中的分布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硫酸萃取含碘磷精矿。在实验所定工艺条件范围内,通过测定生产物流:磷酸、磷石膏和气相中碘的含量来确定磷矿伴生碘在二水法磷酸生产工艺流程中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碘在烟气、磷酸和磷石膏三相中的分布与磷酸萃取工艺及工艺参数的选取关联。反应温度、液固比和系统负压对碘在三相中的分布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对综合利用该矿中伴生的极低品位碘资源有较大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铜钼浮选分离生产过程中,往往存在着硫化钠抑制剂消耗量过大、生产成本过高的现象,使用硫离子选择电极动态监测不同条件下硫化钠溶液中硫离子电位,来初步研究硫化钠大量消耗的机理.结果表明:铜钼浮选分离过程中,空气的鼓入和矿浆的未加温处理会增加硫化钠的氧化消耗,是硫化钠消耗量大的原因之一.浮选矿浆中的矿物(如辉钼矿、黄铜矿和黄铁矿)有着催化硫化钠氧化分解的作用,加上矿物本身对硫化钠的吸附作用,是造成铜钼浮选分离过程中硫化钠大量消耗的又一原因.此外,矿浆中溶出的少量金属阳离子(如Cu2+和Fe3+)对硫化钠的氧化分解也有一定作用,进一步加剧了硫化钠的消耗.  相似文献   

16.
通过浮选、沉淀、沉降等实验,查明了常与镍离子共存的Mn~(2+),Ca~(2+),Na~+,Cu~(2+),Fe~(2+),SO_4~(2+),Cl~-,CO_3~(2-)等对镍离子浮选的影响和影响机理。指出,电解质对镍离子浮选的影响因捕收剂不同而异;Na~+,Ca~(2+),Mn~(2+)等阳离子因促进沉淀物聚结对丁基黄原酸镍浮选有利,Cu~(2+)与镍离子竞争捕收剂,Fe~(2+)含量超过30ppm时因氧化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产生抑制作用;Cl,SO_4~(2-)对浮选没有影响;CO_3~(2-)将减弱阳离子对丁基黄原酸镍聚沉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减性介质中硫化钠作还原电位调整剂时砷黄铁矿的无捕收剂浮选,即硫化钠诱导浮选。普通还原剂S_xO_y~(2-)(如S_2O_4~(2-)、S_2O_3~(2-)、SO_3~(2-))调控矿浆电位时,砷黄铁矿无捕收剂浮选行为较差;而用硫化钠调控电位时,浮选行为明显得到改善,矿浆电位下限降低。这表明HS~-离子在降低矿浆电位同时,还能增加砷黄铁矿表面的疏水性。通过矿浆电位测量,HS~-离子在砷黄铁矿表面吸附量测定,中性硫的溶剂提取-化学分析,研究了HS~-离子的上述两种作用。结果表明,砷黄铁矿经硫化钠调浆后矿浆的铂电极静电位丁降不大,HS~-离子能在砷黄铁矿表面发生电化学吸附而生成疏水中性硫。  相似文献   

18.
通过蓝晶石、石英及黑云母的浮选实验,研究了金属离子对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a2+和Mg2+显著活化蓝晶石的浮选,Al3+及Fe3+对蓝晶石及石英表现很强的抑制作用.浮选溶液化学分析表明,Fe3+,Al3+可以在矿物表面生成Fe(OH)3和Al(OH)3,使矿物浮选受到强烈的抑制;Ca2+和Mg2+由于羟基络合物存在使蓝晶石的零电点向低pH方向发生漂移,使十二胺的静电吸附力增强,起到活化作用.根据波耳兹曼矢量场中的粒子分布理论,通过计算Fe3+对矿物作用前后在不同pH条件下液相内部胺离子(RNH+3)浓度、界面层胺离子的浓度以及比例关系来分析金属离子的活化或抑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9.
氢氧化物表面沉淀在石英浮选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ζ-电位测定、吸附量测定、浮选实验及溶液化学计算,研究了金属离子在石英表面的吸附行为及其对石英表面ζ-电位和浮选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金属氢氧化物沉淀是金属离子在石英表面吸附的活性组分。表面沉淀生成后,石英表面ζ-电位变正,变正的pH值CR2对应于表面沉淀生成的pH值(pH_s),随着pH值的增加,ζ-电位再次变负的pH值CR3对应于氢氧化物固体的PZC_e。用阴离子捕收剂浮选时,CR2≤pH≤CR3是金属离子起活化作用的有效pH范围。用阳离子捕收剂浮选时,则是起抑制作用的有效范围。  相似文献   

20.
文中介绍的超导转子为不完整球形的空心薄壁转子,针对该特殊结构的转子,利用气浮法进行静平衡测量,对现有的气浮测量装置进行改进,设计了一套静平衡检测的工装以及检测方法. 该方法采用两个不同质量的工装与超导转子进行装配,使用静压气体轴承进行气浮,采用三点拾取法,通过高精度电涡流传感器测量不平衡方位的偏角,根据不平衡计算公式,得出转子不平衡量的大小和方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