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本文给出了有、无硫化钠存在时,黄铜矿和黄铁矿的无捕收剂浮选行为。研究表明,黄铜矿具有良好的自诱导可浮性,浮选的电位范围和pH范围较宽;弱酸性和碱性介质中,黄铁矿自诱导浮选差,没有任何可浮电位范围。然而,硫化钠的添加,明显促进了黄铁矿的无捕收剂浮选。天然矿石浮选试验表明,自诱导和硫诱导浮选技术能够有效地浮选和分离黄铜矿和黄铁矿。通过HS~-离子吸附量的测定、矿物表面中性硫量提取分析、矿浆电位测试和量子化学计算,较详细地研究了黄铜矿和黄铁矿无捕收剂浮选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矿物表面中性硫是主要疏水体。  相似文献   

2.
给出了砷黄铁矿自诱导浮选的矿浆电位-pH关系。酸性介质中可浮电位区较宽,碱性介质中较窄。热力学计算表明了可浮区的意义和导致砷黄铁矿表面疏水的机理。表面溶剂提取-化学分析技术建立了砷黄铁矿表面的疏水/亲水平衡关系。结果表明,中性硫是主要疏水体。  相似文献   

3.
阴阳离子捕收剂在长石与石英表面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矿物浮选、ξ-电位和芘荧光探针,研究阳离子捕收剂十二胺(DDA)和阴离子捕收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在长石和石英表面的吸附特性.单矿物浮选结果表明:pH=2.0时,相同浓度的单一或混合捕收剂溶液中长石的表面疏水性要强于石英的表面疏水性,混合捕收剂中矿物表面疏水性比单一捕收剂中的强.ζ-电位测定结果表明:在阴/阳离子单一捕收剂中长石和石英ζ-电位分别向负方向和正方向移动;阴阳离子混合捕收剂摩尔比接近1:1时,pH在2.0、2.5和9.0时长石和石英各自ζ-电位相差不大.芘荧光探针分析结果表明:pH=2.0时,捕收剂在低浓度时通过静电作用零星吸附于矿物表面,矿物表面极性与捕收剂浓度呈负相关,当矿物表面形成胶束后,单一捕收剂溶液中矿物表面极性有所增强,而混合捕收剂溶液中矿物表面极性继续降低;在相同条件下的混合捕收剂溶液中矿物表面的疏水性比单一捕收剂强,且在矿物表面形成胶束浓度要比单一捕收剂低;整体而言,相同浓度条件下单一和混合捕收剂溶液中长石表面疏水性比石英的强.  相似文献   

4.
通过Zeta电位测试、吸附量测量、荧光探针及单矿物浮选研究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PC)在氧化钼表面吸附过程及吸附层结构和其对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钼在水溶液中的等电点为1.9,在pH 2~12之内荷负电,吡啶阳离子依靠静电作用及疏水缔合作用吸附;CPC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9.6×10~(-4) mol/L,吡啶阳离子与氧化钼表面的吸附作用符合"四区域模型",在吡啶捕收剂浓度低于临界半胶束浓度(CHC,约6.4×10~(-4) mol/L)时,主要靠静电作用吸附,之后碳链间的疏水缔合起主要作用,且CPC浓度在CHC附近时矿物表面疏水性最强。当吡啶捕收剂浓度过大时确实会导致矿物浮选回收率的下降,临界浓度十分接近吡啶捕收剂CHC。  相似文献   

5.
在本研究中硫化铜矿石无捕收剂浮选取得了与加捕收剂浮选相同的选别指标,含铜1.88%的浸染铜矿无捕收剂浮选小型闭路试验,获得品位26.15%,回收率95.3%的铜精矿。研究结果表明,无捕收剂浮选中,黄铜矿的浮选速率比黄铁矿高,对铜-硫矿石的优先浮选有利;氧化还原电位较高的矿浆中容易实现硫化铜矿石的无捕收剂浮选;黄铜矿在酸性或碱性矿浆中的可浮性都比在自然pH状态下好;用石灰调浆能获得硫化铜矿浮选所需的pH值和稳定、适宜的氧化还原电位,对黄铁矿又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加入硫化钠时,矿浆的氧化还原电位相应降低,但当充空气浮选时,随即上升为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适合于无捕收剂浮选,本研究不用硫化钠处理,也能实现硫化铜矿石无捕收剂浮选。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油酸钠直接浮选孔雀石的浮选行为及作用机理.采用浮选试验、Zeta电位测试、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溶液化学计算及热力学计算进行吸附机理分析.浮选试验表明:当捕收剂油酸钠用量为160 mg/L、pH值范围7~10时,孔雀石浮选回收率可以达到70%以上;当pH=9.5时,回收率为88.67%,达到最高;动电位及溶液化学表明:油酸钠在矿浆中的组分为C_(17)H_(33)COOH·C_(17)H_(33)COO~-,C_(17)H_(33)COO~-和(C_(17)H_(33)COO)_2~(2-),油酸钠在孔雀石表面主要发生了化学吸附;根据吉布斯自由能的计算和红外光谱测试分析表明:在合适的p H值范围,油酸钠与孔雀石表面的铜离子作用生成油酸铜盐沉淀,改变了孔雀石的表面性质使它表面疏水从而容易浮选回收.  相似文献   

7.
通过单矿物浮选实验、混合捕收剂溶液化学计算、动电位测试以及红外光谱分析,对阴阳离子混合捕收剂(油酸钠/十二胺)浮选分离锂辉石与长石的行为及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阴阳离子混合捕收剂能够显著提高锂辉石与长石的浮选分离效率。当溶液pH为8.5、油酸钠与十二胺物质的量比为6:1~10:1时,混合捕收剂对锂辉石与长石的浮选分离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其中锂辉石的浮选回收率可达85%,而长石的回收率只有25%。混合捕收剂在溶液中的存在形态与溶液的pH有关,在浮选分离的适宜pH=8.5时以分子-离子络合物的形式存在。这种分子-离子络合物对锂辉石和长石具有选择性吸附的作用。在混合捕收剂溶液中,锂辉石和长石的动电位均处于与十二胺作用后及油酸钠作用后的动电位之间,说明混合捕收剂中的2种组分在矿物表面均有吸附,而混合捕收剂使锂辉石表面动电位负移程度明显强于使长石表面动电位负移程度,说明混合捕收剂在锂辉石表面的吸附量明显比在长石表面的大,从而可以实现锂辉石和长石的选择性分离。  相似文献   

8.
论文以餐饮废油为原料,制备一种脂肪酸类捕收剂(以下称"JZQ-F7"),用于赤铁矿反浮选脱除石英研究,并与传统捕收剂油酸钠进行对比。浮选试验考察了矿浆浓度、矿浆温度、药剂用量及浮选时间因素对浮选指标的影响,通过电动电位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矿物的沉降行为分析和粒度分析揭示了JZQ-F7在石英表面的作用机理。浮选试验研究表明,当矿浆的浓度为50%、矿浆的温度为20~30℃时,在JZQ-F7作用下,铁精矿中铁品位达到67%,铁回收率为56%;电动电位和红外光谱研究表明,在pH为10~12范围内,JZQ-F7在石英表面吸附量最多,石英在活化剂CaO的作用下,与JZQ-F7发生了化学吸附;矿物的沉降行为和粒度分析表明,JZQ-F7的加入使得石英矿物颗粒增加,矿粒间出现疏水团聚。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黄铁矿自诱导浮选行为及黄药条件下黄铁矿电化学浮选的电化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矿浆电位条件下,黄铁矿表面被氧化生成疏水的元素S^0,从而产生自诱导浮选。在合适的电位下,黄药能在黄铁矿表面氧化生成双黄药,电位地视则导致黄铁矿表面氧化生成Fe(OH)3和SO4^2-,降低矿物可浮性。  相似文献   

10.
氢氧化物表面沉淀在石英浮选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ζ-电位测定、吸附量测定、浮选实验及溶液化学计算,研究了金属离子在石英表面的吸附行为及其对石英表面ζ-电位和浮选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金属氢氧化物沉淀是金属离子在石英表面吸附的活性组分。表面沉淀生成后,石英表面ζ-电位变正,变正的pH值CR2对应于表面沉淀生成的pH值(pH_s),随着pH值的增加,ζ-电位再次变负的pH值CR3对应于氢氧化物固体的PZC_e。用阴离子捕收剂浮选时,CR2≤pH≤CR3是金属离子起活化作用的有效pH范围。用阳离子捕收剂浮选时,则是起抑制作用的有效范围。  相似文献   

11.
多硫化钠浸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中研究了用多硫化钠作浸出剂浸出锑锍中的金。根据实验和理论分析,认为多硫化物浸金具有如下反应: 6Au 2S~(2-) S_4~(2-)=6AuS~- 8Au 3S~(2-) S_5~(2-)=8AuS~- 6Au 2HS~- 2OH~- S_4~(2-)=6AuS~- 2H_2O 8Au 3HS~- 3OH~- S_5~(2-)=8AuS~- 3H_2O考察了粒度、温度、硫化钠用量、加硫量、氢氧化钠浓度、液固比、时间等因素对金浸出率的影响。在研究所得的最佳条件下,金的浸出率稳定在93%以上。  相似文献   

12.
利用固体超强酸SO42-/T iO2及SO42-/W O3对硫代硫酸钠进行了光催化氧化的研究,并讨论了影响硫代硫酸钠氧化率的主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SO42-/T iO2对硫代硫酸钠的氧化能力比SO42-/W O3强.选择浓度为1.5 m o l/L的硫酸浸渍制得的SO42-/T iO2作为催化剂,用量为0.500 g,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起始浓度为50.0 m g/L、pH值为10.0,光照4小时,硫代硫酸钠的氧化率达99.4%.  相似文献   

13.
固体超强酸光催化氧化硫代硫酸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固体超强酸SO42-/TiO2及SO42-/WO3对硫代硫酸钠进行了光催化氧化的实验研究,并讨论了影响硫代硫酸钠氧化率的主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SO42-/TiO2对硫代硫酸钠的氧化能力比SO42-/WO3强。选择浓度为1.5mol/L的硫酸浸渍制得的SO42-/TiO2作为催化剂,用量为0.500g,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起始浓度为50.0mg/L、pH值为10.0,光照4h,硫代硫酸钠的氧化率达99.4%。该方法具有催化剂便宜易得、用量少、易分离、催化效果好、节能、操作简单、氧化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通过控制合成工艺条件,合成了具有一定相对分子质量范围的阳离子聚电解质,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专用碳纸功能性添加剂,研究了过硫酸钾亚硫酸钠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水溶液聚合的动力学行为,得到的速率方程为:Rp=Kp[K2S2O8]0.55[Na2SO3]0.56[M]1.14。根据Arrhenius经验公式计算出丙烯酰胺(AM)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共聚的表观活化能为39.86 kJ/mol。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碗豆根尖为材料,测定了Na_2S_2O_5和1萘胺的诱变作用。结果表明,Na_2S_2O_5(0.2%)和1—萘胺(0.2%)有明显的诱变效果,说明Na_2S_2O_5和1—萘胺有使染色体发生畸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硫化矿无捕收剂浮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不加巯基类捕收剂,在实验室和工业回路中实现了硫化铜矿石的浮选。按天然可浮性、自诱导浮选和硫诱导浮选,研究和讨论硫化矿无捕收剂浮选的不同机理,提出了无捕收剂浮选分离硫化矿混合矿的新设想。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晶态Na_2SO_4-Na_2MoO_4体系的离子导电性进行了研究;并得出在Na_2MoO_4含量为10m/o时电导率最大(σ=1.01×10~(-4)Ω~(-1)cm~(-1).300℃);XRD、DTA分析表明,该组成处为一新相Na_2Mo_(0.1)S_(0.9)O_4,其相变温度为212℃、425℃,在相变处对应于明显的电导率突变。根据IR谱实验结果和新相的结构特点,讨论了该体系的导电机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分散第二相SiO_2材料掺入A_2BX_4型Na~+离子导体(Na_2Mo_(0.1)S(0.9)O_4的离子导电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iO-2含量为4m/o时电导率出现极大(σ=2.14×10~(-4)Ω~(-1)cm~(-1),在315℃时),同时给出了绝缘第二相材料能够提高母体电导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通过浮选试验,沉淀试验,溶液组分分析等手段查明了NaCl,Na_2SO_4,Na_2CO_3对钴离子浮选的影响和影响机理。指出:以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或丁黄药为捕收剂时,NaCl,Na_2SO_4对钴离子浮选无害;Na_2CO_3因与钴离子和捕收剂离子生成溶解度较大的混配形络合物对浮选不利,捕收剂需过量添加才能使钴完全浮选。  相似文献   

20.
为了开发用于SO_2气体传感器的固体电解质材料。对掺杂稀土硫酸盐的Na_2Mo_(0.1)S_(0.9)O_4体系的离子导电性和相关系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在掺有4m/oPr_2(SO_4)_3的体系中,280℃时电导率达到10~(-3)Ω~(-1)cm~(-1);差热分析表明,没有相变发生,成功地将Na_2Mo_(0.1)S_(0.9)O_4的高温快离子导电相稳定到了室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