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厌氧条件下,用LKB-2107Batch微量热系统研究了在298.15K0.1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7.4)中漆树漆酶与5种底物的反应,测定了各反应的反应焓变△Hm米氏常数Km,酶底复合过程的吉布斯自由能△G0复合物中电子转移速率常数k2,以及漆病对各种底物的催化活性EA.讨论了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各种酶底复合物的稳定性,底物官能团及其位置对酶反应中的电子转移速率和非酶反应中自由基聚合形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测定了不同pH值条件下,在20~50℃温度范围内氟铍酸三甘肽(TGFB)晶体的溶解度与pH值的经验关系式为:S=6.6×10-8T3.729(1.16-0.115pH)-(pH-1.4)[7.5-0.4(1/lgpH)2.5].研究生长母液的酸度对亚稳区的影响,结果表明:培育TGFB单晶的最佳pH值范围为2.2~2.6.  相似文献   

3.
以5,6-二溴-2,3-二氰基氢醌为底物,在pH4.0-6.0条件下,用分光光度法考察了稀土金属离子对漆酶催化活性的抑制作用,探讨了抑制特征,抑制位点和作用方式。结果表明,稀土金属离子对漆酶催化活性的抑制属竞争性抑制过程。稀土金属离子的抑制作用是通过它 与漆酶活性中酸性氨基酸残基中的ω-羧基阴离子的配位相互作用实现的;在这种作用下,ω-羧基阴离子于对底物酸羟基的氢键或碱化催化作用补削弱,使酚羟基中  相似文献   

4.
以DCB-偶氮胂(全名为3-(2-胂酸基苯偶氮)-6-(2,6-二氯-4-溴)-4,5-二羟基-2,7-萘二磺酸0为衍生化试剂,使之负载于碳硅凝胶上,并以此填充微柱。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于pH4.0的NH3.H2O/HCOOH缓冲介质中实现了La^3+,Ga^3+的在线富集分离和ICP-AES测定。  相似文献   

5.
涂楚桥  梁宏  王光辉 《广西科学》1998,5(4):285-287,303
以5,6-二溴-2,3-二氰基氢醌为底物,在pH值4.50条件下,用分光光度法考察了Cl-、NO-3和SO2-4离子对漆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发现Cl-、NO-3和SO2-4离子对漆酶的催化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最大抑制率分别可达75%、31.4%和17.1%。动力学研究表明,Cl-、NO-3和SO2-4离子的抑制作用是瞬时完成的,属于竞争性抑制过程,是通过与底物分子竞争漆酶分子中的Ⅱ型铜(Ⅱ)部位实现的。经测定,Cl-和NO-3离子与漆酶所形成的复合物其解离常数分别为1.12×10-4mol·dm-3和1.78×10-3mol·dm-3。  相似文献   

6.
用 pH测定法、溶解度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铀试剂Ⅲ的八个离介常数,在离子强度等于0.1时它们分别为: K1=13±1.2; K2=(2.4±1.1)×10-2, H3=(9.6±1.1)××10-4;H4=(3.3±0.1)× 10-5;K5=(5.4±0.3)×10-8;K6=(1.0±0.2)×10-9;K7=(4.7±0.4)×10-11;K8=(4.7±0.5)×10-13。并根据这些常数作出了试剂离介形式随PCH的分布图。  相似文献   

7.
灵芝纤维素酶的纯化和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七种食用和药用真菌中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能力较强的灵芝菌株(Ganodermalucidum50059),比较了几种不同碳源的固体发酵培养基对灵芝50059产内切β-葡聚糖酶(又称羧甲基纤维素酶,CMC酶)能力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培养时间为5~6d。通过硫酸铵沉淀、凝胶过滤和离子交换层析初步提纯了灵芝的CMC酶,得到三个组分。其中一个组分在SDS-PAGE电泳中为一条带,为单亚基分子,分子量为4.5×104,等电点为3.2,以CMC-Na为底物的米氏常数(Km)为7.2g/L。该酶活力的最适温度为50℃,半致死温度约67℃。该CMC酶组分在pH3.0~6.0范围内稳定,最适pH约为2.0和4.0。  相似文献   

8.
以5,6二氯2,3二氰基氢醌为底物,在pH=4.40条件下,用分光光度法考察了11种生命金属离子(Na+、K+、Ca2+、Mg2+、Mn2+、Fe2+、Co2+、Cu2+、Cr6+、Ni2+、Zn2+)存在下的漆酶催化氧化反应,发现Fe2+离子对漆酶的催化活性显示出抑制作用,探讨了其抑制特征、抑制位点和作用方式.结果表明,Fe2+离子对漆酶催化活性抑制属竞争性抑制过程,Fe2+离子的抑制作用是通过还原漆酶反应产物半醌自由基阴离子来完成的.Fe2+离子漆酶复合物的解离常数(Ki)经测定为17.5×10-6mol·L-1.  相似文献   

9.
以地衣芽孢杆菌(BacilusLicheniformis)53号菌为出发菌株,在原生质形成和再生的最佳条件下制备原生质体,并对原生质体进行了多次诱变处理,从大量突变株进行筛选最终获得了高产、稳定、耐热的碱性蛋白酶产生菌株53-G38-6,产酶活力由1104U/ml提高到22080U/ml.该诱变株最适产酶条件为:培养基由质量分数(w/%)为胰蛋白胨1,酵母膏0.5,玉米粉5,Na2HPO412H2O0.4,KH2PO40.03,Na2CO30.1组成,pH自然,培养温度42℃,培养时间44~48h,w/%为0.2的CaCO3可提高酶的产量.酶作用的最适条件:62℃,pH10.0,pH在9~10之间稳定  相似文献   

10.
从香菇发酵醪液中分离鸟苷酸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菇发酵醪处理液经732阳树脂在pH2.5 ̄3.0时得5'-GMP和5'-CMP混合液,再调至pH4.0 ̄4.5上717阴离子树脂柱,5'-GMP被吸附,用ψ=3%NaCl溶液解吸,即分离得5'-GMP。醪液经0.2μm胶体磨破壁后分别作了自溶,酶解(5'-磷酸二脂酶)和自溶加酶解三种处理,结果5'-GMP得率分别为94.0%,95.1%和95.0%,未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在壳聚糖上的固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甲醛作为活化剂将环糊精葡萄糖基移酶(CGTase,EC,3.2,2.19)固定在壳聚糖上。发现CGTase经固定化后,最适温度没有改变,最适pH从6.0移到5.0,热稳定性及pH稳定性都有所提高,在pH8.5和50℃下,经过4次分批反应,固定化酶保留约66%活力,柱式连续反应的半衰期大约为6天。  相似文献   

12.
应用自制的ECL-1型电致化学发光仪,对新试剂6-(2-羟基-4-二乙基氨苯偶氮)-2.3-二氢-1,4-酞嗪二酮(HDEA)在Na2CO3-NaHCO3缓冲介质中的电化学发光行为作了研究.结果发现,当介质pH值为 10.54时,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施加 1.7V (VS.SCE)三角波脉冲电压,体系的发光强度与HDEA浓度在5.0 × 10-9~1.0×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反应的检测限达1.0×10-9mol/L.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固定化酶PAL合成L-苯丙氨酸过程中的酶活力与酶稳定性情况,找出了维持酶活的最佳保存条件,考察了不同氨基供体、肉桂酸、pH值及酶的不同固定化量等因素对酶反应过程的影响,确定其适宜反应条件为肉桂酸1.5%~2.0%,醋酸铵2~4molL-1,pH8.5~10,温度30℃,细胞固定化量为0.1g湿细胞/g固定化颗粒  相似文献   

14.
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LS存在下,研究了2-(3,5-二氯-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酚(简称3,5-diCl-DMPAP)与锌反应的适宜显色条件.结果表明,在pH为6.0~10.0范围内,锌(Ⅱ)与试剂形成1∶2的紫红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65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2×105L·mol-1·cm-1,锌浓度在0~6.0μg/10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方法已用于地质化探样品和镁合金中微量锌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用固态膜铜离子选择性电极研究Fe(Ⅲ)与1,2-二羟基苯-3,5-二磺酸钠溶液配合物的组成和表观稳定常数.离于强度I=0.1mol·L-1,pH=2.1时生成1:1型配合物,pH=3.08时Fe(Ⅲ)与8-羟基喹啉生成1:1和1:2型两种溶液配位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在纯锂铁氧体(Li0.5Fe2.5O4)基础上,用Zn2+离子代换其中Li+0.5Fe3+0.5离子,研究了(Li0.5Fe0.5)1-xZnxFe2O4(其中x=0.0,0.20,0.30,0.40,0.50)系铁氧体室温铁磁共振效应.结果表明,用Zn2+离子代换Li+0.5Fe3+0.5离子能有效降低内场和铁磁共振线宽,当频率高于6GHz时,铁磁共振线宽与频率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对灵芝的原生质体形成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适的在生质体形成条件为酶组成蜗牛酶4g/L,溶壁酶5g/L;pH7.17的磷酸缓冲液;酶解温度30℃;酶解时间4h;菌龄72h;稳定剂0.6mol/L的KCl。原生质体最高产量为5.2×10^6个(g·L^-1)。灵芝菌丝释放原生质有顶端的边上二种方式。  相似文献   

18.
在厌氧条件下,0.1mol/L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用微量热法测定了298.15K的漆树漆酶与对苯二胺反应的摩尔反应焓ΔrHm=-163.36±0.36kJ/mol米氏常数Km=5.58×10^-3mol/L和表现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1=8.63×10^-3s^-1及此条件下用对苯二胺作底物时的漆酶活性值EA=0.045IU。  相似文献   

19.
黑曲霉单宁酶的纯化及部分性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黑曲霉在五倍子单宁的诱导下产生单宁酶。通过(NH4)2SO4分形沉淀,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150凝胶过滤,从黑曲霉的发酵液和菌丝中纯化得到凝胶电泳均一的单宁酶。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5.5,在温度10-30℃和pH4-6之间保持稳定,金属离子对单宁酶没有的激活作用,Fe^2+和Mn^2+则对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锰(Ⅱ)诱导过—硫酸根离子(HOOSO~-_3)分解速度定律是50℃时在H_2SO_4介质中,它的速度常数分别为K_(Mn)=(5.1±0.3)×10~(-3)和(9.7±0.2)×10(-3)M(-1/2)S(-1).速度常数对阴离子的浓度和性质是敏感的.在1MH_2SO_4溶液中,△H≠和△S≠的值分别为31±2KJ·mol(-1)和-194±5J·mol(-1)·K(-1).确定了锰(Ⅲ)的存在作为一个中间体和一短暂的产物.过二硫酸盐,作为一个次产物大体上从链终止用来估算链长.在所有数据计算基础上,认定这个机理与大多数金属诱导过一硫酸盐分解机理完全不同,并且对一些结果复杂情况作了祥细地推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