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总结和归属了α-呋喃丙烯酸酯红外光谱的主要特征,1.呋喃环3个特征吸收谱带如下:①环C-H和骨架伸缩振动频率分别为3130和1560、1480、1391cm^-1; ②不中C-O-C键对称和不对称伸缩振动频分别为1075和1210cm^-1; ③环C-H面外弯曲振动和环弯曲振动频率分别为885和750cm^-1.2,C=C键伸缩捱动频率为1641cm^-1;在973cm^-1显示反式=C-H面外变角振动的特征频率。3.羟基伸缩振动频率为1713 ^-1,1305,1262矣1165cm^-1为α,β-不饱和酯中C-O-C键对称与不对称伸缩振动的3个强吸收峰。  相似文献   

2.
由端炔和Cp2Zr(H)Cl(Cp=η^5-C5H5)及CO反应,得到α,β-不饱和基锆化合物,进而与芳基硫氯反应,合成了α,β-不饱和羧酸硫酯,产率中等对良好。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β-CD与α-巯基苯并咪唑2包合物的合成及表征,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澳坶衍射分析等测试表明,具有圆筒状晶格结构的β-CD(主体)与α-巯基苯并咪唑(客体)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弱相互作用而生成新物质-包合物,其组成为(C6H10O5)7,C7N2H6S,该化合物属于超分子。  相似文献   

4.
利用芳胺与中间体α-(1H-1,2,4-三唑-1-基)-β-芳胺基丙烯腈腈盐酸盐(2)的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目标化合物α-(1H-1,2,4-三唑-1-基)-β-芳胺基丙烯腈(3a-3r),所有化合物均经元素分析和^1H NMR确定,由^1H NMR分析结果推断为E式构型,初步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有一定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5.
1H-苯并三唑乙酰肼,2H-苯并三唑乙酰肼分别与苯甲酰丙酮,α-噻吩甲酰三氟丙酮,乙酰丙酮缩合,得到相应的5-羟基吡唑啉,并对其互变异构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溶剂和电子效应对5-羟基吡唑啉形成及互变异构有重要影响,乙酰丙酮与1H-苯并三唑乙酰肼缩合,还得到相应的吡唑衍生物,这些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等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
给出了转换相似α-下(上)半强对角占优矩阵的概念,讨论了它与广义严格α-对角占优矩阵及H-矩阵的关系,由此给出了H-矩阵的一个简便捷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水合肼为起始原料,经5步反应设计合成了11个新型的5,7-二甲基-1,2,4-三唑并[1,5-α],嘧啶-2-硫醚类化合物,其结构均经1H NMR,元素分析等确证,初步的生测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表现出一定的除草活性及对水稻纹枯病菌的专一性杀灭活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芳醛与丙酮的羟醛缩合,经过还原,Vilsmeier-Haack反应,氧化四步反应制得脱落酸类似物,然后与α-氨基酸酯进行缩合反应,合成了6个未见报道的目标化合物,利用^1H NMR,IR,MS和元素分析表征了化合物结构,^1H NMR证实,目标分子中的2位和4位碳碳双键为反式构型。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程度的植物生长抑制活性,如化合物Ⅶc,Ⅶc和Ⅶf在10mg/L浓度下对黄瓜子叶生根抑制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9.
左C—α半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所谓在左C-α半群,在给出左C-α半群的一些特性之后,定义了伪织积的概念,并给出了左C-α半群的一种新结构。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两步简单反应,顺利地得到α-取代的γ-丁内酯。首先,在醇钠存在下,严格控制反应温度为0-10℃,以内酯与芳香醛类化合物,选择性地缩合为α-烯基内酯(1a-1i)产率40%-99%,进而采用催化转移氢化的方法,在Pd/C存在下,用NaH2PO2氢化还原上述缩合中间物,使有效地转化为α-烷基化γ-丁内酯,产率55%-99%(2a-2e)。该方法能有效地得到目标化合物,具有方法简单易行,操作方便,反应条件温和,试剂价廉和产率相对较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蛋白质内源荧光和紫外吸收变化,研究了细菌α-淀粉酶在脲变性过程中的构象变化,并且与失活过程进行了比较.α-淀粉酶脲变性与失活的动力学数据表明,变性是单相过程过程,而失活是一个双相过程,快相失活的速度常数比变性速度常数至少大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2.
甲碘酸培氟沙星的核磁共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导并研究了甲碘酸培氟沙星(1-乙基-6-氟-4-氧代-1,4-二氢-7-(4-甲基哌嗪 -1-基)-3-喹啉羧甲磺酸盐的1H-NMR,13C-NMR,H,Hcosy及C,Hcosy谱,分析了1H及13C化学位移,偶合常数以及相关情况,确定了该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
以自制的4-氨基-1,2,4-三唑-3-酮为原料,分别与取代的芳香醛反应,采用已有的合成方法设计合成了8个席夫碱类化合物,所有化合物通过^1H NMR,IR,元素分析和熔点测试,确定了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初步测定了它们在不同浓度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3β-取代5-甾烯-17-酮与碳酸二甲酯经Claisen综合,所得产物再分别与肼或羟胺反应,设计合成了几种3β-取代5-甾烯并-1-取代[17,6-C]吡唑啉-5-酮和3β-取代5-甾烯并[17,16-C]异恶唑啉-5-酮,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 NMR和^13C NMR确证。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8个新的N-叔丁基-N,N′-芳(芳氧乙)酰肼的化合物,利用元素分析,1H-NMR,MS对其进行了结构确证,一些化合物表现出一定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相似文献   

16.
PDGF-A基因的转录由几个GC丰富的、高度单链的、非B型结构的增强子和沉寂成发所调节,其中一个沉寂子位于PDGF-A启动了远上游5′端(-1418-1388),命名为5′SHS。重组人NM23-1T上和NM23-H2可分别在3′和5′端切割单链、双链形式的5′SHS的两条链,表明NM23-H1和NM23-H2在不同位点,以不同机制切割5′SHS.NM23-H1和NM23-H2也可分别在3′和5′端切割双链形式的PDGF-A启动子中的NHE成分(-82--50);此外,NM23-H1也可在3′端切割PDGF-ANHE成分的无意义链(Py链)。  相似文献   

17.
卤代反应是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反应,本文包括有机化学中常涉及的几个α-卤代反应,对反应原理、原因作出理论分析,解释理解上的难点,并指明易出错和易混淆的地方,简述了它们在合成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在三聚氯氰存在下,(2-环己酮基)-β-丙酸与(R)-四氢噻唑-2-硫酮-4-羧酸酯(甲酯、乙酯、正丁酯、正戊酯)反应,得到相应的N-(2-环己酮基)-β-丙酰-(R)-四氢噻唑-2-硫酮-4-羧酸酯1(a~d),[α]_D ̄(20)分别为-50.3°,-50.9°,-50.0°,-78.1°.1(a~c)与R,S-α-苯乙胺反应得到了光学活性的N-(2-环己酮基)-β-丙酰-α-苯乙胺及R过量的α-苯乙胺.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N,N-1,3-二溴-5,5-二甲基乙丙酰脲对羟基的氧化作用,结果表明N,N-1,3-二溴-5,5-二甲基乙丙酰脲对醇及仲醇生成相应的醛或酮;氧化α一羟基酸生成少一个碳醛或酮;而氧化α-羟基酯则生成相应的酮酯,当含有β-H时,氧化的同时发生溴代,一步生成溴代酮酯,该氧化剂性能优良,反应温和,产率明显同于NBS,如氧化溴化乳酸生成重要的医药、农药中间体α-溴代的丙酮酸酯,产率高达83%。  相似文献   

20.
猕猴桃果实采后α—淀粉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猕猴挑果实采后α-淀粉酶的活性至单峰曲线型变化,采后初期迅速升高,峰值在15mg麦芽糖/g鲜重/15min以上,后期迅速降低,表明α-淀粉酶是猕猴桃果实采后快速软化阶段起作用的主要的淀粉酶种类。果实用pH3.0柠檬酸缓冲液进行真空渗透处理后,酶活性高峰出现时间延迟,峰值有所降低,但后期酶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