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徐杰舜教授主编的《族群与族群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一书汇集了当下人类学研究者对族群研究的相关成果,该书按照特稿、族群概念、族群理论、族群认同、族群关系、族群文化等几个板块进行归整,是中国学界有关族群研究的最新诠释。  相似文献   

2.
族群概念的引入和使用,极大地拓展了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空间。运用结构主义的理论探讨“族群结构”问题,可以从结构角度解剖民族共同体、认识民族的整体性、把握民族的发展过程等,这些将会促进人们对族群理论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从学科史上来说,《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一书是汉民族研究突破单一的史学范畴,实现跨越学科界限的有益尝试。《雪球》在应用人类学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对汉民族的研究,体现了民族史学所寻求的“人类学转向”,同时也成为中国人类学本土化研究的示范之作。  相似文献   

4.
历史人类学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由徐杰舜教授主编的《雪球 :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即是应用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汉族历史和文化的创新之作 ,从学术上来说 ,《雪球》在对汉民族作人类学分析时 ,既强调汉民族文化的历史向度 ,也用人类学理论对汉族文化作了详细的分析 ,它既是历史学的 ,又是人类学的。《雪球》一书的出版 ,标志着历史人类学在中国有了良好的开端 ,扩大了人类学理论在历史学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最近读到《问难“族群”》一文 ,其中多处针对笔者的几篇文章提出了评议和“指正”,应该算是对笔者几篇文章的一个回应 ,这是令人高兴的。然而 ,仔细读后 ,又颇为失望 ,“问难”一文所质疑的着眼点并未涉及笔者文章的实质内容 ,除了一些“大而化之”的评论外 ,但凡触及具体问题不是对笔者原文的“误读”(或“未读”)就是“误批”。惟一令人感到需要回应的问题 ,是“问难”作者针对笔者文章中质疑“马克思主义族群理论”说而提出的新论断。为此 ,笔者决定就“问难”一文进行回应  相似文献   

6.
韩起澜(EmilyHonig)的《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一书的重要价值在于运用族群理论对一个在很大程度上被无视的人群、社会关系和历史过程进行了重建。作为过渡地带的淮北、江淮地区在历史上见证了两次相似的族群建构,一次是西周时期的淮夷,一次则是韩起澜论述的苏北人。两者都是在中心一边缘结构中形成的,前者相对于西周王朝,后者相对于上海,族群的建构中,移民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情境。  相似文献   

7.
论族群与族群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族群和族群性的概念多种多样。族群与民族均来源于西方,但它们之间是有区分的。在对族群的研究中,族群认同被视为一个主要的内容,族群认同总是通过一系列的文化要素表现出来,文化是维持族群边界的基础。关于族群关系的讨论有许多不同的理论:同化理论、文化多元理论、生物学的理论、人文生态理论、权力和分层理论及整合的族群关系理论等。  相似文献   

8.
珠江三角洲外来企业中的族群成分是多元的。在内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各类专业人才流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背景下 ,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 ,对深圳中成文具厂进行个案研究考察 ,分析了该厂的族群构成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族群的认同特征  相似文献   

9.
流传于许多瑶族地区的《评皇券牒》作为一种社会记忆 ,其内容的历史真实性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它起到了凝聚瑶族族群认同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 ,券牒中反映的族群认同表现出某种复杂性 ,瑶人在与盘瓠进行认同之时 ,也在一定程度上与汉族进行着认同。这就提示我们 ,或许既可以在政策的、制度的层面上通过共同利益将汉族与各少数民族联系在一起 ,也可以在象征层面上通过加强大家有共同来源的历史记忆 ,以达成超越各具体民族之上的中华民族的认同  相似文献   

10.
《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一书运用人类学的相关理论,从宏观角度对汉族进行分析,借鉴了考古学、语言学和民俗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将历史学方法与人类学方法相结合,使读者能进一步深入全面地了解汉民族,是汉民族研究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11.
云南未识别群体研究的族群理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种种原因,云南省尚有部分群体未被识别,相关研究也较为欠缺。导入族群理论分析云南部分群体的现状,认清族群关系与族群认同是解释其族群文化的两个主要概念,对于推动族群理论与我国族群问题实践的互动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哈尼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古老的民族,文学历史源远流长,作品丰富,但相关文学史研究一直较为薄弱,1996年《哈尼族文学史》才正式出版。从《哈尼族文学史》的编写过程、编写原则、分期体例、内容取舍、研究方法、文学特点等多个方面,对其编纂特色与意义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花山族群认同不是同一族群的认同,而是生活在该区域的汉、壮、瑶各个族群的情感、意识、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互化、调整、组合、相互适应的动态过程。由于受政府政策和实际利益的驱动,其认同复杂多变,最终认同瑶族成份。这种认同现状,对维护区域和谐与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根据在浙江和闽东地区的田野调查,以畬族的彩带为中心考察此技术和文化层面的涵义,利用彩带上织纹,讨论纹样与对应语言有所不同而表现出的特征和高价值性.同时,分析它在传统织造工艺中的定位和在畬族文化中的角色,以及在变迁中的中国社会里能够世代传承和发展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云南怒族八种红细胞血型抗原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云南怒族ABO、Rh、MN、P、GPC、GPA、KeLL、Wrb血型系统抗原分布情况 ,为解决临床输血及人类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怒族自然村采用随机抽样调查128人 ,进行血清学检测定型的方法。结果 :云南怒族ABO血型系统中表现型A>O>B>AB ;基因频率r>p>q。Rh血型系统中Rh( -D)阴性率占4 69 % ,d基因频率为0 2165 ,分布较高于我国各民族(除新疆维吾尔族外) ,该民族表现型CCDee居多 ,占31 25% ,其分布特征为CCDee>CcDee>CcDE>ccDE>ccdee>ccDee。MN血型系统中表现型M>MN>N ;基因频率m>n,该系统中的Mur抗原阳性率特别高为22 65%(29/128) ,与上海汉族阳性率为0 66%(6/900)相比 ,怒族Mur抗原分布明显高于汉族Mur抗原。P血型系统中基因频率P2(0 7552)>P1(0 2448) ;GPC、GPA、KeLL、Wrb血型皆为阳性。结论 :不同民族的血型抗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怒族的血型分布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问难“族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近年来的“族群话语”,我们发现了以下缺点:(1)由于诸家在使用学术概念时不注意词义、词源和词用,也不注意同一个词汇在不同文化和国度的变异,且较少联系中国历史,尤其较少联系中国“民族”和“族群”话语的近代演变史,更缺乏足够的个案和国内少数民族表述的支持,结果,以印刷文字出现的讨论,大多成为西方话语或者西方话语的汉语代言。(2)缺少辩证和历时的观点,沉湎于“宏大叙事”,束缚于功能论,受制于原生说,不能认识“民族”和“族群”的翻译话语,本质上是政治权力史,处在一个前后不同的、开放的变化过程。(3)由于学术上的急躁,有的作者对中外相关著述咀嚼不细,乃至误读、误用、误译、误批。  相似文献   

17.
白族是一个知道感恩,有所敬畏,追求和谐,世代传承的民族。深入研究这一民族,对于发掘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老挝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划分与识别标准不同,老挝至今还没有精确的民族数目。在老挝的各个民族中,佬族是人口的主体民族。历史上,老挝民族不平等和民族矛盾问题由来已久,后被西方殖民者加以利用,民族矛盾进一步加剧。1975年前后,老挝党和政府采取民族融合的民族政策。经过30多年的发展,老挝的民族政策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实现民族融合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9.
民族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范畴提出,已有26年的时间,此间成长起一批专业研究队伍,出版了大量研究成果。同时,研究者对学科本身,如学科的地位和性质、理论与方法、对象与内容及其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等方面也在进行深入探索,这些努力将对学科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