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老挝和中国一样,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民族划分至今仍然尘埃未定,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法,甚至有的少数民族还有待于考证.作为中国的邻国,老挝的民族政策与中国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中国的某些民族政策值得老挝借鉴,老挝的一些民族政策也很有创新,值得中国研究并加以创造性运用.  相似文献   

2.
在近代中国,内蒙古的民族问题是中国政府必然面对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国民党政府在某些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曾调整某些民族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暂时缓和了内蒙古的民族矛盾和地区矛盾。但是,从总体而言,国民党政府的羁縻、笼络的办法和强迫同化政策加深了内蒙古的民族矛盾、纠纷和隔阂。在这一历史时期,内蒙古的民族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进一步复杂化了。  相似文献   

3.
先秦至秦汉时期,中国古代民族史观出现过多次变化与反复,魏晋时期的主流民族观传承自秦汉,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在民族矛盾极端化的魏晋时期,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了胡汉双方位的民族观视角,为此后苻坚民族思想的形成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苻坚民族思想以天下观与民族观的统一和柔性民族政策为主要特点,以柔性政策取代征战杀伐的理念领先于当时时代,但由于理想化色彩浓重,其理论体系和现实尝试都存在无法克服的弊端与不足,因此无法避免失败的结局。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斗争的实践中 ,对于民族与战争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与深刻阐述。毛泽东同志关于民族与战争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常常联系在一起 ;民族矛盾达到一定程度会导致战争 ,在战争中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 ;而战争是实现民族最终解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右江农民运动开展过程中,由于坚持了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原则,制定了切合实际的方针和政策,成功地解决了右江地区复杂的民族关系和民族矛盾,充分调动了政治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壮、瑶各族群众参加革命的积极性,形成了民族平等、民族解放的民族革命意识,构建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促进了右江农民运动的发展和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在少数民族农民运动斗争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老挝的跨境民族的形成有两种情形:一是由于两国边境线划分之后才形成的,二是由于民族迁徙才形成的。中老跨境民族包括藏缅、苗瑶、孟高棉语族的民族,他们不只是从中国迁入老挝,也有从越南迁入的。尽管中老跨境民族有名称不对应的情况,但他们的联系是密切的。  相似文献   

7.
文章论述了以横山寨为中枢起点的百越古道的功能与作用及其深远的历史意义。百越古道上的民族与文化,是促进民族文化互动与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苏联的演变是苏联长期以来各种矛盾总爆发的结果,民族因素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但就联盟解体来说,民族问题显然是一十具有关键性作用的因素。因为最后一锤定音决定苏联这个庞然大国存亡的是十余十加盟共和国的背向,而这直接导源于民族矛盾和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9.
风俗是一个民族标志性的稳定形态。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伴随着军事行动将文化风俗也带人了广大汉族地区,尤其在获得统治地位之后,大批北方少数民族成员进入中原和其他汉人居住地区,汉人进入传统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由此产生各民族间的融合。各种风俗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构成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现象,从而显示出民族融合中风俗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苏联的民族矛盾重新激化,民族冲突此起彼伏。在民族问题中,目前最尖锐、突出的是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和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关于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民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纳—卡州)的归属之争。问题的缘起苏联是个多民族国家,拥有100多个民族。最大的俄罗斯民族占苏联人口总数的51%,其余的都是少数民族。长期以来,苏联推行民族融合政策,注意民族间经济、文化的平衡和推广通用语言。经过多  相似文献   

11.
花山族群认同不是同一族群的认同,而是生活在该区域的汉、壮、瑶各个族群的情感、意识、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互化、调整、组合、相互适应的动态过程。由于受政府政策和实际利益的驱动,其认同复杂多变,最终认同瑶族成份。这种认同现状,对维护区域和谐与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五十多年的艺术创作,也如同整个中国电影的大命脉那样,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脉联系。其中有相当多的篇幅和细节描绘了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当中的民俗风情,组成一幅幅生动活现的少数民族民间风情画。文章主要对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当中的民俗化倾向做某些系统归纳和整理,并且进行相应的美学分析,希望能从电影化的文艺民俗学角度,剖析少数民族电影当中丰沛富饶的文化内涵、别致多样的电影镜语表现形态,从而得到一些带有规律性的认知。  相似文献   

13.
“氏族→部落→民族”是人们共同体演进的普遍规律。在世界人们共同体演进的过程中没有“族群”位置 ,不宜以“族群”取代民族 ,也不宜以“族群”表达民族以下支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考古材料及文献分析,认为古氐羌始居于中国西北,源于属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和相继发展的齐家文化的"西戎"民族集团,并随历史的发展不断南下、西进、再南下,到达了中国西南地区,成为了中国西南地区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各民族的源头。  相似文献   

15.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原来骆越的分布区内,出现了一个上承骆越,下启近现代壮侗语族各民族的僚族,这并不是一个新产生的民族,而是汉民族历史学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对骆越的新认识。他们在与汉民族的接触和与周边民族的交往中,渐次发展为今中国境内壮侗语族及中南半岛掸泰民族的直接先民。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对我国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和意识则影响着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通过各种政治途径积极培育少数民族的现代观念和意识,促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7.
由于朝鲜族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厦朝鲜族所特有的人文背景,朝鲜族农村文化建设与其他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相比。具有特殊性。在全球化浪潮汹涌而来的条件下,如何立足中国国情,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对我国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和意识则影响着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通过各种政治途径积极培育少数民族的现代观念和意识,促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9.
《雪球》一书在汉民族研究的方法论上有许多突破,但《雪球》在“族群”理论运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与国内“族群”理论的研究成果相比较,该书在“族群”理论的运用上可以进行更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粤东客家地区几个族群互动研究案例表明,族群认同的根基论(或称原生论)与情境论(或称工具论)两种理论在实践上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族群认同虽说是基于语言、血缘、习俗等文化特质的认同,但这种认同是以族群的互动为前提的。同时,粤东地区的调查点还说明,经过认同与互动过程的族群关系呈现的是多元模式的局面。这些观点都有利于族群研究的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