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在细胞水平下,通过抗病毒实验,筛选佩兰最佳提取方法及敏感病毒株,并确定分离纯化效果最佳的大孔吸附树脂型号,为进一步分离非挥发油类抗病毒成分奠定基础.方法:先通过水提法、水提醇沉法、醇提法、醇提水沉法、乙酸乙酯提取法获得粗提物,在细胞水平下,由显微镜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噻唑蓝(MTT)法染色,酶标仪测定吸光度值,通过比较治疗指数(TI),对肠道EV-71病毒、单纯疱疹Ⅰ型病毒、柯萨奇病毒B5、呼吸道合胞病毒进行体外抗病毒筛选;其次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法,以蒸馏水、体积分数为25%、50%、75%的乙醇作为洗脱剂冲洗树脂柱,筛选分离纯化效果最好的大孔吸附树脂.结果:经初步筛选,水提醇沉法中的沉淀对肠道EV-71病的抑制作用最强,TI为84.631;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法得,AB-8弱极性大孔吸附树脂对佩兰的分离纯化效果最好,其中体积分数为25%乙醇洗脱部位的T1值可达127.001.结论:体积分数为25%乙醇洗脱部位是佩兰抑制肠道EV-71病毒的最佳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2.
紫地榆提取物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紫地榆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不同组分,并对其进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方法:通过大孔树脂柱对紫地榆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分别用水和不同浓度的乙醇进行梯度洗脱,不同极性提取物用常量试管稀释法对13株常见病原菌和10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抑菌作用研究。结果:水部位提取物对标准菌株无明显抑菌活性;50%乙醇提取物对13株常见病原菌和10株临床分离的MRSA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结论:紫地榆50%乙醇提取物在体外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菊芋多糖的降血糖及抗病毒作用,开发菊芋的药用价值.方法: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Sevag法纯化,以苯酚-硫酸法对菊芋多糖的纯度进行测定;采用四氧嘧啶高糖小鼠造模法造模,以不同剂量给药,测定小鼠的血糖值,观察其活动状况和体质量变化;将纯化后的菊芋多糖进行体外抗病毒实验,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噻唑蓝(MTT)法染色,酶标仪测定吸光度值,计算治疗指数(TI).结果:经纯化后的菊芋多糖纯度为71.54%,提取率为68.99%,多糖含量较高;经降血糖实验发现,菊芋多糖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在细胞水平下,通过抗病毒实验得,菊芋多糖对HSV-1、RSV、EV-71病毒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效果,其TI为分别为9.849、51.191、13.826.结论:菊芋多糖具有降血糖和抗病毒的作用,药物安全性好,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4.
研究毛脉酸模体外抗菌抗病毒的活性.采用二倍稀释法,体外测试毛脉酸模不同提取方法下对常见几种细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采用CPE法进行体外抗病毒(流感甲型病毒HA)实验,按Reed-Muench法计算各提取部位的药物半数有毒质量浓度(TC50)、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选择指数(SI).毛脉酸模水煎液和70%乙醇冷浸液均显示有明显的体外抑菌和杀菌活性.毛脉酸模水提物和75%乙醇提取物对流感甲型病毒的抑制较强,半数抑制量质量浓度分别为(IC50)6.2 mg/mL和0.4 mg/mL,治疗指数(TI)分别为16和16.毛脉酸模醇提液是抗菌抗病毒活性较高的活性部位,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小腊树黄酮的工艺,以及纯化前后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AB-8型树脂是分离纯化黄酮的适宜大孔树脂;AB-8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物上样量为6BV(以湿树脂体积计),先用水淋洗,再用30%的乙醇洗脱,洗脱剂用量为3.3倍湿树脂体积.纯化后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要低于纯化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毛樱桃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测定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为毛樱桃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系统溶剂萃取法对乙醇提取物毛樱桃总黄酮进行富集纯化,通过小鼠耳肿胀实验考察所得提取物的抗炎活性.结果优化的提取、纯化工艺可明显提高总黄酮的提取率;水、石油醚萃取物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31%,5.59%,而乙酸乙酯萃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可达26.31%;3种萃取物对小鼠耳肿胀模型肿胀度(mg)的影响分别为11.03±3.44(水提物),11.29±2.92(石油醚提取物),6.56±2.59(乙酸乙酯提取物).结论毛樱桃总黄酮可通过乙醇提取,石油醚、水除杂,乙酸乙酯萃取富集,其得率、纯度及抗炎活性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石韦的黄酮部位的抗病毒效果,并分析其有效成分.方法:采用标准病毒株或临床分离病毒株进行活性检测,通过观察病毒致细胞病变效应的发生率,计算黄酮部分抑毒指数TI,评价其抗病毒活性,并用HPLC-MS分析有效成分.结果:体积分数为30%的乙醇洗脱的石韦黄酮部位对肠道EV-71病毒抑制效果最好,用HPLC-MS分析体积分数为30%的乙醇洗脱石韦总黄酮部位的15个成分,其中3个酚酸类成分,12个黄酮类成分.结论:石韦黄酮部位有显著的抗病毒效果,可能是一种潜在的具有开发性的抗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柠檬桉树的综合利用率,采用乙醇作为提取剂对柠檬桉树脂中的多酚进行初步提取,分别用乙酸乙酯萃取提纯法、醇提水沉—正丁醇萃取提纯法对粗提物进一步纯化,得到质量分数分别为28.31%和39.65%的多酚纯化物;定性实验表明,柠檬桉树脂的提取物中含有多酚物质;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抗坏血酸(VC)的总抗氧化能力最强,其次为粗提物,再次为醇提水沉—正丁醇提纯物,最后为乙酸乙酯纯化物。各提纯物的活性表现为多酚纯化物的质量分数越大,其抗氧化能力越大;多酚粗提物的抗氧化能力较提纯物更强,表明多酚粗提物中可能含有其他更强抗氧化能力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9.
杨洁  刘萍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7(12):2784-2786
研究了黄芩提取物及其含药血清体外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作用。通过细胞培养,采用观察细胞病变(CPE)和活细胞染色计数法(MTT),观察清热抗感冲剂及其含药血清在Hep-2细胞中抑制RSV的作用。结果表明:黄芩提取物及其含药血清具有不同程度抑制RSV病毒复制作用,其半数中毒浓度(TC50)分别为3924mg/L、1/4.35稀释度;半数有效浓度(IC50)为165mg/L、1/54稀释度;治疗指数分别为23.78、10.83。这表明黄芩提取物及其含药血清具有抑制RSV在Hep-2细胞内复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瑶药中蕨类植物药翠云草、半边旗、白毛蛇、海金沙草的提取物的体外抗病毒活性进行初步的筛选.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F assay)和细胞病变抑制法(CPE reduction assay),对这4种植物药的水提物、醇提物及醇提物的各萃取部位进行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HSV-1)、柯萨奇B组3型病毒(Cox B3)的活性测定.结果:这4种植物药对HSV-1或Cox B3都有一定的体外抑制作用,其中翠云草醇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具有较好的体外抗HSV-1和Cox B3活性,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12.5和6.25μg/mL,选择性指数(SI)分别为8.3和20;半边旗醇提物的石油醚部位具有较好的体外抗HSV-1活性,IC50为6.25 μg/mL,SI为61.通过对翠云草、半边旗、白毛蛇、海金沙草的抗病毒筛选,发现翠云草的乙酸乙酯部位和半边旗的石油醚部位具有较好的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11.
应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三七总皂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孔吸附树脂对三七提取物的纯化条件及纯化效果.方法: 以三七总皂苷作为有效部位,通过三七总皂苷在树脂上的吸附量和解吸率筛选树脂的种类;以三七总皂苷的转移率和纯度为指标考察上柱吸附流速,清洗液的流速,洗脱液的种类、流速,树脂药材比,树脂柱径高比等纯化条件.与醇沉法进行纯化效果的比较.结果: 采用HPD 300作为吸附树脂,树脂药材比为4∶1,树脂柱径高比为1∶6,70%乙醇作为洗脱液,上柱吸附流速为6 BV·h-1,清洗流速为20 BV·h-1,洗脱流速为12 BV·h-1.该纯化条件下,三七总皂苷的转移率为95.4%,纯度为77.2%.与醇沉法相比,三七总皂苷的转移率约为醇沉法的1.1倍,纯度约为醇沉法的2.3倍.结论: 通过纯化条件的优化,大孔吸附树脂法可提高三七总皂苷的纯化效果,优于醇沉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克隆呼吸道合胞病毒融合F蛋白(RSV-F)中FHRA-HRB基因片段,构建体外的原核表达载体,对FHRA-HRB蛋白进行表达纯化,为进一步研究FHRA-HRB蛋白构效关系及抗RSV活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Trizol法从RSV感染的Hep-2细胞中提取病毒RNA,逆转录得c DNA,使用Primer 6.0软件设计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得到FHRA-HRB片段,测序成功后,将FHRA-HRB插入p ET-15b脱磷载体中,转化入Rosettagami表达宿主,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FHRA-HRB的体外表达,Ni-NTA亲和层析法纯化蛋白.用Western-blot法鉴定FHRA-HRB蛋白表达.结果:成功扩增了大小约1100 bp的FHRA-HRB片段,克隆进p ET-15b载体后,菌液PCR验证与测序分析结果表明FHRA-HRB片段序列与预期一致且读码框插入正确,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工程菌经IPTG诱导后成功表达大小约43 000的FHRA-HRB蛋白,经Ni-NTA agarose纯化后FHRA-HRB蛋白纯度达95%以上.纯化后的FHRA-HRB蛋白经Western-blot鉴定其大小正确.结论:成功构建p ET-15b-FHRA-HRB表达载体,经表达纯化后,得到了纯度较高的FHRA-HRB蛋白,纯化蛋白经Western-blot鉴定正确.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其抗RSV活性和开发以F蛋白为靶点的抗RSV药物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抗病毒活性追踪法鉴定并获取紫叶李果实抗病毒最好的活性成分,并通过对大鼠灌胃的给药途径评价其长期毒性.方法:用渗漉法对紫叶李果实进行提取,通过中性红染色法对提取液进行抗病毒实验,测出其对不同病毒的抑制效果.用乙醇醇沉法和大孔树脂吸附法对提取液进行分离纯化,得到抗病毒效果最好的部位.通过理化鉴别对抗病毒效果最好的部位进行定性分析以及通过紫外测定其含量.对大鼠一般行为、体质量、摄食、器官组织切片及实验动物迟发毒性的检测,观察抗病毒活性最好部位对大鼠的长期毒性.结果:经体积分数为25%乙醇洗脱、D101大孔树脂吸附后的部位对HSV-1抑制效果最佳,经理化鉴别为多酚类.此外,体内毒性评价结果显示此部位对大鼠无明显不良反应,提示使用是安全的.结论:紫叶李果实中多酚类成分是一种有前途的、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使用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4.
紫花地丁不同提取物化学成分检识及抗炎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紫花地丁乙醇回旋冷凝法分离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水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方法紫花地丁乙醇回旋冷凝法提取乙酸乙酯部位和水相部位,并对各部位进行化学成分检识。采用二甲苯诱导小鼠耳廓肿胀、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角叉菜胶诱导大鼠足趾肿胀进行急性炎症造模、炎性组织PGE2含量检测、NO含量检测等动物试验,研究紫花地丁不同提取物的抗炎作用。结果紫花地丁乙酸乙酯提取物中主要含有黄酮、蒽醌类,水提取物中主要含有糖及苷类、皂苷类。乙酸乙酯提物各剂量组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P0.01),并可不同程度降低炎性组织PGE2含量和NO含量,中剂量组作用极显著(P0.01)。结论紫花地丁的抗炎作用活性成分在乙醇回旋冷凝法提取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紫花地丁乙酸乙酯提取物抑制了炎性组织中PGE2的生成量和NO释放量,其抗炎作用可能与降低PGE2、NO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以蛹虫草子实体为材料,经水提醇沉后获得沉淀样品P和上清样品L,初步抗HIV-1蛋白酶检测显示活性成份集中在样品L中.进一步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和高压液相对L进行分离纯化,并对纯化样品的体外抗HIV-1蛋白酶活性和抗HIV-1逆转录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L经大孔吸附树脂和高压液相分离纯化后得到三种物质均具有抗HIV-1蛋白酶活性f1,f2和f3,其中f1对HIV-1蛋白酶抑制作用最强,比L提高了约29%;三种物质对HIV-1逆转录酶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筛选富集纯化毛脉酸模乙酸乙酯部位(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酚苷)成分的最佳树脂,优化大孔树脂纯化目标成分的最佳工艺.以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酚苷的吸附率和解吸率为评价指标,筛选树脂,并优化了吸附和洗脱条件.D101树脂对毛脉酸模乙酸乙酯部位成分具有较好的吸附分离性能.最佳工艺条件为,毛脉酸模乙酸乙酯部位样品溶液1 BV,吸附流速为2 BV·h-1,先用2 BV水洗涤,再用20%、50%、75%、95%乙醇各2.5、5、2.5、5 BV进行梯度洗脱,流速2 BV·h-1,合并50%和95%乙醇洗脱液,即为纯化部位.纯化后目标成分纯度提高到49.85%,说明采用D101树脂分离纯化毛脉酸模乙酸乙酯部位成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影响分离、纯化、脱色三七总皂苷的主要影响因素,确立三七总皂苷纯化脱色工艺.方法:鲜三七提取液,按醇沉1次,时间为12h,醇沉浓度为70%的乙醇,醇沉浓度与样液比例为1:1,加絮凝剂浓度为4%的工艺进行处理,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和D941离子交换树脂脱色三七总皂苷.结果:70%的乙醇为洗脱剂,上柱液浓度为0.2g生药/mL,上柱液的量为200mL,上柱后先用蒸馏水快速冲柱的倍量为1.5,洗脱剂的倍量为3倍,洗脱时的速度(滴速)为60滴/min.结论:D101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和D941离子交换树脂脱色三七总皂苷,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通过测定金银花枝叶提取物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的Marc-145细胞的最小保护浓度和对病毒感染滴度的影响来评价其体外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活性.结果显示,金银花枝叶95%乙醇提取物经D101型大孔树脂吸附后,得到的60%乙醇/水洗脱部位对PRRSV感染细胞的最小保护浓度为6.25μg/mL,6.25μg/mL 60%乙醇/水洗脱部位使PRRSV病毒滴度从105.8 TCID50降低至100.3 TCID50左右,即60%乙醇/水洗脱部位具有良好的体外抗PRRSV活性.利用溶剂提取法、正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和RP-HPLC等色谱法,从该有效活性部位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1 H NMR、13 C NMR等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分别为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 4′-O-β-D-glucoside(1),Apigenin 5-O-β-D-glu-copyranoside(2),Secoxyloganin(3),Benzyl alcohol O-(6′-O-β-D-xylopyranosyl)-β-D-glucopyr-anoside(4)和Sweroside(5).  相似文献   

19.
对苦木科臭椿属植物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Mill)Swingle)的果实即凤眼草的提取物进行抗肿瘤活性研究.经反复纯化制备化合物,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分析、波谱解析、对照品比较及与文献报道对比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对粗提物和单体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活性的测试.分离并鉴定出4个化合物,分别为shinjulactone A(1),shinjuglycoside B(2),5-hydroxymethylfural-dehyde(3),protocatechuic acid(4),化合物3,4为从该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凤眼草水提取物的大孔树脂60%乙醇洗脱物(Ⅰ)对人神经胶质肿瘤细胞株U87,95%乙醇浸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Ⅱ)对人神经胶质肿瘤细胞株SF188,化合物1和2对以上两种细胞株,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超声波辅助提取文冠果种仁中总皂苷的工艺条件,并探讨了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总皂苷的参数以及文冠果总皂苷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以乙醇为提取剂,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考察了提取剂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超声功率对总皂苷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的体积分数70%、提取温度50℃、料液比1∶20、超声功率140 W时,提取物中总皂苷含量最高,达2.69%。采用XAD-16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文冠果种仁总皂苷,其最佳条件为:静态吸附与解吸时间分别是12h和4h,洗脱剂乙醇的体积分数70%;上样液密度0.12mg/mL(pH=4),上样流速10mL/min,上样液体积与柱体积比1.5,纯化后的总皂苷浓度有较大提高。以Vc作对照,研究文冠果种仁总皂苷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其还原能力和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高于Vc,清除DPPH自由基和对O-2自由基的能力比Vc要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