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实证观察和文献分析,从新的视角探究儿童口语交际教学过程,发现多模态协同在儿童口语交际教学中具有本体价值。多模态协同具有类似于语言的三大元功能,能弥补语言本身的缺陷及儿童自身言语能力的不足,并通过模态互动提高交际的生动性、丰富性和效能度。多模态协同是儿童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构成,是儿童口语交际能力最有效的、最常见的习得方式,是儿童适应未来的需要。随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到来,单一的语言交际将更多地被多模态交际所取代。  相似文献   

2.
多模态识读能力即多元读写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语言文化多元化和交际技术多样化,英语类专业学生的多模态识读能力培养就显得特别重要。通过分析英语类专业学生的多模态识读意识和水平,探讨英语类专业学生多模态识读能力培养和提高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确认识口语交际教学的本质是提高口语交际教学水平的前提条件。口语交际教学是以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教学,口语是手段,交际是目的。因此口语交际教学具有目标交际性、过程互动性、语言口语性的教学特征,它和以往的听说教学不同,和书面语教学也不同。这一认识的改变呼唤着语文教师口语教学实践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口语交际是人类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的最基本的能力。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口语交际能力更是人类必不可少的基本素养。因此,口语交际的教学也就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不仅将听话能力、说话能力合在一起改为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认识上进一步深化,提  相似文献   

5.
试论口语交际教学的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认识口语交际教学的本质是提高口语交际教学水平的前提条件。口语交际教学是以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教学,口语是手段,交际是目的。因此口语交际教学具有目标交际性、过程互动性、语言口语性的教学特征,它和以往的听说教学不同,和书面语教学也不同。这一认识的改变呼唤着语文教师口语教学实践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符号学和概念隐喻的双重视角,考察了标准化病人互动话语的多模态特征,结果发现:标准化病人互动话语表现出纯语言、副语言、肢体语言和非肢体语言四种主要模态,通过补充、强化、替代三种多模态协同关系共同完成信息传递和情感表达,通过相似性表征和动态性表达呈现出“病人是医生最好的老师”的多模态隐喻;作为教育戏剧活动的主体,标准化病人运用多模态互动话语开展并串联情境活动、叙事性活动和诗化活动,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秦丽 《甘肃科技》2010,26(24):186-187,121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口语交际教学的内涵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具体交际情境的创设和口语交际活动的开展,规范和发展学生语言、培养学生包括听说能力在内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文明交际素养的一种教学过程。它的特点是情境性、实践性、功能性、个性化并以文化素养为基石。但现阶段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导致中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无法达到专业的要求。选择有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是构建有效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口语交际是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流的一种交际形式,口语交际的训练任务是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习惯。我们必须抓住儿童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为他们提供更优越的环境,让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为将来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口语是语言存在的最基本形式,口语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仅靠课堂上的口语练习是远远不够的。本文笔者着重讨论了如何创造良好的口语教学课外环境,使其成为口语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0.
口语交际教学是指通过语文课程实施的,以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倾听能力,还注重培养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中增设了口语交际",这是语文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它体现了对语文功能的全面理解,对语文素质的全面关注,以及语文教育生活化的理念。作为一种有目的的语言活动,口语交际是在动态的语境中运用口头语言接收对方信息,同时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传递给对方的过程。口语交际教学因起步晚,在培养孩子口语交际能力方面存在着诸多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人们的交际工具,其表现形式有口语和书面语。在外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是培养合格英语教师的重要一环。本文从克服交际障碍、培养交际技巧、培养交际能力方面论述了如何提高师专学生口头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3.
人们在交际时,通常使用语言交流思想,传递信息。除此之外,人们还使用非语言交际,如:点头、摇头、微笑、皱眉、耸肩等手段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传递不同的信息。因此可以通过剖析日本人体态语(Body language)的表现形式,分析日本民族体态语的由来,探讨日本民族的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体态语,以引起日语学习者和从事对日交流人士对日本民族体态语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口头交流是民间文学生存和展现的必需的方式。口头交流即是面对面的交流,构成了一种彼此互动的具体情境。没有交流就没有民间文学,人们面对面的交流是民间文学最基本的生存状态。传统的村落和现代都市都是一个口头交流的社会,社会生活诉诸于口头交流,人们在不断的口头交流中形成了种种民间文学的范式。这一范式具有鲜明的演说特征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English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oreign languages taught in universities in China. However, the results are often far from satisfactory.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often find it hard to express themselves in oral English after many years' study. Language is the most important means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function of language. Therefore, the ultimate goal of language instruction is to equip the learners with the ability to use the language for communication. How to help undergraduates to improve their oral English becomes a big challenge for English teachers in China. Aiming to make some contributions to improve undergraduates' oral English, this paper explores some areas of concern which are believed to be the most critical to the success of Oral English Teaching (OET) in China. 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discusses some existing factors that constrain OET in China. It followed by exploring some aspects on improving OET for undergraduates in China. It also provides some techniques/methods essential for OET teachers to employ in a classroom.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8种细菌溶解物(泛福舒)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前后免疫指标的变化。方法将117例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121服泛福舒,每日1次,每次3.5mg,连用10d,停20d,3月为疗程。结果治疗前后免疫指标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口服泛福舒可提高儿童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可作为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交际策略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对当代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积极培养学生的交际策略,使学生尽可能地掌握口语表达时所需的各种策略形式。这对于优化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提高学生整体交际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忽悠“一词本为东北方言,近年来在口语交际和各种媒体中被广泛应用,成为流行词语。从语法和语义特征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它在语法上可以充当多种成分,在语义上是灵活多变的。这对于深入研究东北方言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在广告传播活动中儿童广告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也更为商家和学界重视。儿童广告的传播模式已构成了以儿童为中心的两级传播模式:广告主通过儿童广告把信息传达给儿童,再由儿童影响和说服成年人做出购买的决策。儿童在这一传播模式中,实际上就成为了广告主和成年人的“意见领袖”。探析儿童广告的两级传播模式及其内在传播原理对广告理论研究及实践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杨磊 《咸宁学院学报》2002,22(5):114-116
非言语沟通即通过副语言、目光、表情、体势语、动作、身体接触等方式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与语言沟通相比,非言语沟通更生动、更真实,有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发挥口语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掌握一些非言语沟通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地运用非言语沟通技巧,达到以情施教、协调师生关系、发展学生智能的作用,以增加师生之间沟通的有效性,从而使体育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