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跨国投资中的技术溢出与我国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外商直接投资日益成为世界各国资本形成的重要来源。跨国公司凭借自己在资本、信息和技术方面的优势,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希望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实现对本国的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推动本国的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应认真研究分析我国制约技术溢出的各种因素,加强国内企业和人才的吸引消化能力,扩展技术溢出路径,加快信息、人员、技术及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以便更加有效地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由于受到文化传统、社会政治法律制度以及技术的路径依赖等因素的影响,发展中国家无法通过跨国公司投资过程中的技术溢出效应来实现技术赶超。因此,发展中国家政府在国家工业技术发展过程中应负担起更多的职能.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促进国内市场的竞争程度,加速社会人力资源的合理快速流动,并增加政府对教育和科研的投入以增进国家科学知识总量水平,进而加速跨国公司技术溢出速率、增强本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考察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并就工业企业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跨国公司在我国研发投资均存在正溢出效应,东、中、西地区间溢出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的技术差距越大越不利用溢出效应的发挥;外资密集度越高溢出效应越明显;本土企业研发投入力度与溢出效应正相关,而跨国公司研发投入过高可能会产生逆向技术扩散。  相似文献   

4.
跨国公司在华RD本地化的技术溢出渠道有模仿效应、竞争效应、培训效应和联系效应。要提高其技术溢出效应,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加大科研投入,重视基础研究;完善竞争机制,促进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加强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的RD集聚;深化产业联系。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本流动是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技术和知识溢出效应产生的重要载体。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人力资本溢出效应的产生机理和决定因素,并通过模型分析论证了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人力资本溢出效应与外方人力资源培训投入力度、人才本土化程度和双方技术差距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后就国内企业如何提高跨国公司人力资本正向溢出效应提出了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际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限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跨国公司直接投资(FDI)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及其所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是东道国获取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技能的主要途径。但这种溢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潜在性,是有条件的,文章从竞争环境等多个方面论述了技术溢出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7.
跨国公司技术创新全球化及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支持.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全球化趋势及创新方式对我们有着很大的示范效应和利用效应.我国应抓住跨国公司技术创新全球化的契机,积极吸纳他们的"技术溢出";同时学习他们的创新经验,开展技术寻求性跨国投资,以学习的方式尽快获取世界先进技术,发挥我们的"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8.
已有研究认为,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力度的大小、FDI技术溢出渠道的通畅程度和东道国自身“吸收能力”是影响FDI技术溢出效应的三个重要影响因素,而东道国人力资本水平又对这三个因素有决定性的作用。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并以中国1983-2003年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得出结论认为:人力资本水平的丰裕程度决定了FDI技术溢出的大小;FDI能够通过资本积累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而且FDI与人力资本相结合的技术溢出效应要远远大于资本积累效应。  相似文献   

9.
拥有较为先进的技术是进行跨国经营的重要前提。随着经济全球化与新经济的发展 ,跨国公司技术扩散以及随之而产生的溢出效应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本文在基于跨国公司国际化进程中的技术扩散的路径选择模式及溢出效应分析的前提下 ,针对技术扩散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构建跨国经营中技术扩散风险评价体系。并以跨国公司在华技术扩散的战略思路为例 ,探讨基于技术扩散的风险防范策略 ,以及对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对我国的技术溢出效应并不很明显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FDI对我国技术创新促进作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0-2010年的年度面板数据,建立Panel-Data模型,通过比较与发达、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个体异质性,分析FDI对我国金融市场和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以及FDI对我国影响与国际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在11个样本国或地区中,我国的经济增长最快,但FDI、金融市场发展的状况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直接、间接影响都产生负向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2003-2010年我国对欧佩克13个国家①对外直接投资(OFDI,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的面板数据,分析来自欧佩克的OFDI反向技术溢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①分别从短期、长期来看,OFDI反向技术溢出对我国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是影响大小尚不如FDI;②OFDI与国内资本投资形成正反馈,也就是说随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获得的收益可以转而增加国内投资,而国内资本的增加也会增加对外直接投资;③长期看来,OFDI与FDI对我国经济作用之间的差距有缩小的趋势,经济危机后这种趋势更为明显;④欧佩克组织中发达国家并不比发展中国家对我国经济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3.
欧盟外国直接投资统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外国直接投资变得越来越频繁 ,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在这种前提下 ,建立 FDI的统计日益成为各国发展经济和与经济合作方谈判的需要 ,同时 ,FDI统计也是建立国际服务贸易FATS统计的需要 .欧盟很早就开展了 FDI统计的研究和发展 ,并且取得了相当的成功 .该文从 IMF/ OECD对 FDI统计的规定入手 ,以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为例 ,着重分析了欧盟各国的 FDI统计的方法 ,并以此出发归纳了欧盟各国和 IMF/ OECD在统计方法上的差异 ,介绍了欧盟统计处在统计整个欧盟 FDI数据时 ,对欧盟各国申报的FDI统计数据的协调和估算过程 .文章分析了我国的外国直接投资统计现状 ,并结合欧盟的统计经验 ,为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外国直接投资统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森林认证对纸和纸浆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和实践证明森林认证对林产品贸易有重要的影响,纸和纸浆是林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全球视角评估森林认证对不同经济体国家的纸和纸浆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效应,为中国森林认证制度、机制和政策的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方法】将消费者不完全信息条件引入森林认证对不同国家贸易影响的理论框架,并将森林认证纳入扩展的引力模型,以处理引力模型的异方差和零贸易值问题,使用2009—2018年68个国家纸和纸浆产品森林认证数据和双边贸易的数据,从出口国的森林认证出口竞争效应、进口国的贸易壁垒效应、由进出口国森林认证的相互作用所获得的共同语言效应3个方面分解影响效应,并将总样本细分为4个子模型以评估对不同经济体的影响。【结果】森林认证对纸和纸浆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呈现效应不对称。森林认证对纸和纸浆产品具有显著的出口竞争效应,且发展中国家优于发达国家;在与发达国家贸易的过程中,森林认证产生了贸易壁垒效应,且对于发展中国家更明显。森林认证的通用语言效应在发展中国家的双边贸易中并未显现,而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过程中具有通用语言效应。【结论】对我国纸和纸浆产品乃至其他林产品生产和贸易来说,森林认证是其发展不可回避的环境和资源因素,并且其影响效应呈不断增强的趋势。因此,需要从宏观制度、机制和政策建设的层面,高度关注并切实推进森林认证在国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与印度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晨瑜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6(16):2598-26012604
利用外资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现象,也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展经济面临的共同课题。对中国与印度在直接利用外资的客观优势、政策、规模和结构以及对国家经济安全造成的威胁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同时.结合我国目前在利用外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比印度的做法,提出中国在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与成效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外商直接投资在华发展迅速,中国已成为吸引FDI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对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日益明显的新形势,通过分析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发现中国利用外资存在着结构失衡、引资成本过高、大量国有资产流失、效果欠佳等问题。为更好地利用外资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应在保持规模的前提下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改善整体投资环境,扩大服务业利用外资规模以及推动外资企业在华上市。  相似文献   

17.
选取美国及其44个FDI来源国(同时也是贸易伙伴国)作为样本,基于引力模型和1992-2011年的数据,检验了FDI流入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FDI流入对美国进口、出口均具有正效应。同时,FDI流入对美国出口的正效应要大于对进口的正效应,即FDI流入不仅有利于扩大进出口贸易,更有助于减小贸易逆差,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美国的进出口还受到与相关国家的GDP乘积、人均GDP乘积、地理距离、美元汇率、语言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与FDI流入一起构成了对美国进出口贸易的综合影响体系。因此,要充分发挥FDI流入对美国贸易的促进作用,还应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外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际直接投资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吸引外资方面发展迅速,但对外投资水平极低,在国际直接投资流入与流出上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笔者应用投资依存度国际比较及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对外投资与一国经济总体规模的内在联系及其与一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世界主要投资国的对外投资与其GNP之问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并推动其经济增长,同时,对外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弹性大于国际贸易的贡献弹性。通过对比,揭示出我国不仅具有发展对外投资的必要性,而且也具有巨大潜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对外投资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影响的角度出发 ,分析我国区域经济结构的基本现状 ,探讨中西部地区应该如何利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契机更好地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并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国际垂直专业化是当今全球主要的分工方式,是由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所主导,发展中国家在其中处于依附的地位。为了承接更多的制造工序,发展中国家在环境规制、企业在环境创新展开双重博弈,再加上技术锁定效应,阻碍了环境创新。因此,发展中国家应在环境创新中加强合作,促使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环境技术援助,同时国际组织应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