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凝结芽孢杆菌TQ33产抗疫霉物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凝结芽孢杆菌TQ33是从脱脂奶粉中分离出来的,发现其发酵液中活性代谢产物对甜瓜疫霉菌(Phytophthora drechsleri Tucker)、灰葡萄孢霉菌(Botrytis cinerea)、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甜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苹果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e)植物致病真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对甜瓜疫霉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同时对抗甜瓜疫霉物质特性进行了研究,将具有抑菌活性的发酵液分别经过调节pH、加热、蛋白酶处理后发现,凝结芽孢杆菌TQ33发酵液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在pH,5~6时具有最大抑菌活性,发酵液经胰蛋白酶、中性蛋白、蛋白酶K处理后失去部分抑菌活性,初步分离纯化实验表明其中一种抗菌物质可能是苯乳酸,这表明凝结芽孢杆菌TQ33发酵液中可能含有苯乳酸,以及其他蛋白类抑菌物质.  相似文献   

2.
干酪乳杆菌IMAU10041抗甜瓜枯萎病菌的作用及理化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60株乳酸菌中筛选出22株具有抗甜瓜枯萎病菌活性的乳酸菌菌株,其中9株具有较强抗甜瓜枯萎病菌活性.对这9株乳酸菌的抗植物致病真菌谱进行研究发现,9株菌对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甜瓜疫霉菌(Phytophthora drechsleri Tucker)、苹果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e)、灰葡萄孢霉菌(Botrytis cinerea)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干酪乳杆菌IMAU10041对甜瓜枯萎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且对甜瓜疫霉和番茄早疫病菌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分别经过调节pH、加热、蛋白酶处理干酪乳杆菌IMAU10041的发酵滤液后,发现干酪乳杆菌IMAU10041发酵液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在pH 4.0时具有最大抑菌活性,在碱性条件下抑菌活性迅速失活;发酵液经胰蛋白酶、中性蛋白、蛋白酶K处理后失去部分抑菌活性,这表明干酪乳杆菌IMAU10041发酵液中可能含有一定的蛋白类抑菌物质.  相似文献   

3.
对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IMAUB1034活性物质的理化性质和盆栽实验中对甜瓜疫霉菌引起的病害的防治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对由甜瓜疫霉菌引起的病害具有一定防病效果,病情指数为40.22,生防效果达到35.9%.另外,其发酵液还能抑制甜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灰葡萄孢霉菌(Botrytis cinerea)、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甜瓜疫霉菌(Phytophthora drechsleri Tucker)、苹果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e)的生长.无菌上清液中的活性物质能耐高温、耐酸碱,在pH,2~10仍然能检测到很高的抑菌活性.但经过酶处理后抑菌活性降低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对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菌丝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的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LH-03发酵液中的抗菌物质,通过硫酸铵和乙醇的交互沉淀、蛋白酶K和酚-氯仿变性处理以及SDS-PAGE电泳分析抗菌物质的基本性质,并在马铃薯块茎切片上测试防病效果.结果显示,抗菌物质为蛋白质类物质,其分子质量大小约为40ku,粗蛋白与发酵液原液相比,抑菌活性略有下降,其最适抑菌质量浓度为3.5mg/mL,抑菌率为72%,在马铃薯块茎切片上对致病疫霉侵染的保护率可达95%以上.表明LH-03产生的蛋白类抗菌物质对马铃薯晚疫病具有较大的防病潜力.  相似文献   

5.
BC98-Ⅰ是一株分离自沤肥浸渍液的拮抗菌株(Bacillus cereus),它的发酵液对黄瓜枯萎病具良好防治效果.它分泌产生的抗真菌物质的粗提物对黄瓜枯萎病菌有很强的拮抗作用.该物质对高温高压、紫外线和蛋白酶均不敏感,同时,在中性偏碱的条件下活性较高.抑菌机制试验表明它可造成孢子萌发率降低、菌丝生长形态异常.粗提物经丙酮沉淀后得到的沉淀也对黄瓜枯萎菌有较好拮抗作用,且对高温高压和紫外线不敏感,可认为是粗提物的进一步纯化物.  相似文献   

6.
用食品级的大豆蛋白培养基代替MRS培养基进行植物乳杆菌发酵,并对其抗真菌活性进行研究,以期获得安全性较高的食品防腐剂.实验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IMAU10014发酵大豆蛋白培养基后的上清液对娄地青霉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为了进一步提高植物乳杆菌IMAU10014发酵液抗真菌活性,对不同碳源、氮源、pH和温度进行单因素研究,并通过L9(34)正交实验优化得到最佳培养基组合及培养条件:葡萄糖20,g/L、大豆蛋白5,g/L、pH 6.5、温度37,℃植物乳杆菌IMAU10014发酵48,h时抑菌效果最佳.对抑菌物质的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IMAU10014发酵浓缩上清液的抑菌活性对温度的变化不敏感;抑菌活性随着pH的升高而降低,经过蛋白酶K和胰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活性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7.
利用正交设计法及均匀设计法对链霉菌TD-1菌株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不同发酵因子对链霉菌TD-1产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中影响抑菌活性大小的主要因素为葡萄糖、黄豆粉、硫酸亚铁、磷酸氢二钾及硝酸钾;抑菌活性物质较佳发酵条件为90 mL/250mL三角瓶,接种量的体积分数为0.06,发酵周期8 d,初始pH值为7.15.在此条件下,最终抑菌效率与原发酵液相比发酵液对串珠镰刀菌抑菌活性提高了53.38%.  相似文献   

8.
3株致病疫霉拮抗放线菌复合发酵及其抑制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拮抗放线菌控制马铃薯晚疫病的稳定性,采用涂布法和显微观察法对从土壤中筛选到的活体状态能显著抑制致病疫霉菌丝生长的3株放线菌进行了复合发酵方式及发酵条件的初步优化及抑菌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3株放线菌之间无明显拮抗作用;以培养种子液3 d、先接入NB8培养2 d后再接入NB11和NB12为最佳发酵方式,抑菌率最高可达97.7%,明显优于NB8(87.4%),NB11(20.0%)和NB12(28.2%)单独发酵液的抑制作用;当初始pH为自然值、28℃时,3株菌复合发酵后抑菌活性最高.复合发酵液对病原菌菌丝生长产生明显抑制作用,致使菌丝变形或孢子囊发生异常破裂.  相似文献   

9.
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BC98-I分离自沤肥浸渍液中,对黄瓜枯萎病等多种蔬菜土传病害有较强烈的拮抗能力.其无细胞发酵液经55%硫酸铵盐析后得到的20mg/ml拮抗蛋白粗提液在平皿上对黄瓜枯萎菌的抑菌圈直径达19.3mm.该拮抗蛋白经100℃处理30min后仍能保持97.7%的抑菌活性;作用活性pH范围宽,在pH 1.0~11.0的条件下均有活性;对胰蛋白酶、蛋白酶K稳定;对氯仿不敏感;对紫外线部分敏感.BC98-I拮抗蛋白粗提物对黄瓜枯萎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孢子萌发产生的芽管较对照短,芽管膨大形成大泡囊;菌丝扭曲,形成不规则泡囊,原生质浓缩;细胞壁溶解,内含物外溢.  相似文献   

10.
采用含毒介质培养法及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2株人参生防真菌FSR-74和FSR-97发酵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2株生防真菌发酵液的热稳定性较弱,其发酵液在低温下(≤40℃)抑菌活性稳定,在中高温下(40℃)抑菌活性逐渐下降乃至失活;2株生防真菌发酵液的酸碱稳定性较差,在pH5或pH9的条件下其抑菌活性逐渐减弱;生防真菌FSR-74发酵液具有较强的紫外稳定性,但生防真菌FSR-97发酵液的紫外稳定性较弱;生防真菌FSR-74和FSR-97发酵液具有较好的低温储藏稳定性,室温下随储藏时间的延长对人参病原菌的抑菌率均显著下降;2株生防真菌发酵液抗胰蛋白酶稳定性较差;生防真菌FSR-74和FSR-97均具有良好的传代稳定性.生防真菌FSR-74和FSR-97的代谢产物有较强的低温储藏稳定性,具有一定开发价值,在不同植物病害防治应用中应在合理的温度、光照及pH范围内使用.  相似文献   

11.
生长调节剂对唐菖蒲茎段培养中器官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对唐菖蒲器官分化的影响,结果:在MS培养基中单一的加入细胞分裂素以6BA1.0mgL^-1对唐菖蒲愈伤组织诱导和芽的增殖效果较好;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配合使用的效果优于只加入细胞分裂素。6BA0.5mgL^-1 NAA0.1mgL^-1可使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70%,在继代培养中6BA1.0mgL^-1 NAA0.2mgL^-1可使每个转植芽增殖7.6个芽,根系诱导率以IBA0.5mgL^-1效果最好。说明生长调节剂对器官分化的促进效果与其种类和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以5种含氢化诺卜基的叔胺分别与氯化氢、溴化氢、碘化氢反应,合成了14个氢化诺卜基叔胺的氢卤酸盐:二甲基氢化诺卜基胺盐酸盐(2a)、二甲基氢化诺卜基胺氢溴酸盐(2b)、二甲基氢化诺卜基胺氢碘酸盐(2c)、二乙基氢化诺卜基胺盐酸盐(2d)、二乙基氢化诺卜基胺氢溴酸盐(2e)、二正丙基氢化诺卜基胺盐酸盐(2f)、二正丙基氢化诺卜基胺氢溴酸盐(2g)、二正丙基氢化诺卜基胺氢碘酸盐(2h)、N-氢化诺卜基哌啶盐酸盐(2i)、N-氢化诺卜基哌啶氢溴酸盐(2j)、N-氢化诺卜基哌啶氢碘酸盐(2k)、N-氢化诺卜基吗啉盐酸盐(2l)、N-氢化诺卜基吗啉氢溴酸盐(2m)、N-氢化诺卜基吗啉氢碘酸盐(2n).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1H NMR、13C NMR和LC-MS分析,表征了它们的结构.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了化合物2a、2b、2f、2h对5种植物病原菌生长的抑制率,结果表明它们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当药液质量浓度为500 mg·L-1时,2a、2b、2f、2h对烟草黑胫病菌的抑制率均在83%以上,其中2a的抑制率为100%; 对西瓜枯萎病菌和苦瓜尖孢镰刀病菌的抑制率均在65%以上,部分高达85%; 对轮枝镰刀病菌的抑制率均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了解细菌HT-6对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菌丝生长的抑制机理,采用琼脂柱对接法观察细菌HT-6对致病疫霉空间位点的竞争,铬天青(CAS)培养基观察嗜铁素的产生,硫酸-蒽铜比色法和水杨酸浓硫酸比色法分别比较葡萄糖和硝态氮的利用率,同时以致病疫霉及其细胞壁制剂(CWP)为诱导物,采用平板透明圈法观察HT-6产生的纤维素酶和β-1,3-葡聚糖酶,DNS法测定酶活并评价含有2种酶的无菌体发酵液对致病疫霉的抑制活性.结果显示,单独接种在PDA琼脂柱上的致病疫霉能沿琼脂柱生长并迅速扩展至黑麦固体培养基(Rye)表面生长,与致病疫霉菌饼对接的HT-6也能沿着琼脂柱生长并扩展至Rye培养基表面迅速蔓延,而与HT-6对接的致病疫霉菌丝体仅在PDA琼脂柱上生长,没有扩展至Rye表面,被HT-6的生长所阻止;HT-6能产生嗜铁素,致病疫霉不产生嗜铁素;HT-6对葡萄糖和硝态氮的利用率(75.66%和69.05%)均显著高于致病疫霉(55.97%和56.87%);HT-6菌株单独培养时不产生纤维素酶和β-1,3-葡聚糖酶,但致病疫霉菌体和CWP均能诱导HT-6产生这2种酶,其中菌体诱导后的2种酶活,分别为6.638、2.913 U,均显著高于CWP的诱导处理(1.326、1.289 U,P<0.05);CWP诱导后含有2种酶的HT-6无菌体发酵液对致病疫霉菌丝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抑菌率为33.25%),但显著低于单独培养的HT-6菌液原液的抑菌活性(抑菌率为81.33%).这表明HT-6能够通过空间和营养竞争以及致病疫霉诱导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抑制致病疫霉,其中以空间和营养竞争为主.  相似文献   

14.
红茶菌形态及菌液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红茶菌形态进行初步研究,采用纸片法测试红茶菌对细菌的(G^ ,G^-)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它由细菌A,B和酵母菌Y形成共生菌,其菌液对大肠杆菌(E.coli)、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α-(取代苯氨基)烃基膦酸酯衍生物的结构活性关系,以取代苯胺和取代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高氯酸镁催化,与亚磷酸二甲酯反应得到α-(取代苯氨基)烃基膦酸酯1,再与叔丁胺反应合成了11个未见文献报道的O-甲基 α-(取代苯氨基)烃基膦酸特丁基铵2.通过1H NMR,13C NMR,IR,MS和元素分析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初步的杀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大多数目标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杀菌活性,并且其对真菌的防治效果优于对细菌的防治效果.在500 mg/mL的剂量下,化合物2b和2f对番茄晚疫病的防效达到75%以上,略低于对照药剂烯酰吗啉.  相似文献   

16.
稻草还田对烟草主要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调查了稻草还田对烟草主要病虫害—烟草普通花叶病、青枯病、黑胫病、根黑腐病、赤星病、烟蚜、小地老虎、野蛞蝓及斜纹夜蛾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经过稻草还田的烟田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程度明显轻于常规的田块 ,说明稻草还田能明显减轻烟草主要病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为寻找高活性抑菌化合物,20种以杀菌剂甲呋酰胺为结构基础的新型2-甲基-3-呋喃甲酰胺类化合物经过设计并合成,它们的结构已通过氢核磁确定.接着,选取5种常见且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病原真菌(水稻纹枯病菌、油菜菌核病菌、马铃薯晚疫病菌、番茄绵腐病菌、苹果轮纹病菌)作为供试菌种,采用生长速率法对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抑菌活性初步筛选.结果表明:在浓度为20mg/L时,化合物1e,1f,2a,2b和2f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校正抑菌率分别为88.6%、74.5%、78.5%、78.7%和73.1%,优于阳性对照甲呋酰胺(70.5%).进一步对5种化合物抑制水稻纹枯病菌有效中浓度(EC_(50))的测定,发现化合物1e的EC_(50)值为2.824mg/L,优于阳性对照杀菌剂甲呋酰胺(EC_(50)=7.691mg/L).表明化合物1e对水稻纹枯病菌抑菌活性最强,可作为先导化合物进一步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