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β-防御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具有广谱抗微生物活性的阳离子小肽,在天然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β-防御素生物学活性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人防御素是机体天然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于人中性粒细胞中,具有广泛的杀菌活性,是当前国内、外生物医学研究的热点.文章介绍了人、β、三种防御素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强调其结构特征,特别是人β-防御素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3.
鸡β-防御素及其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β-防御素作为鸡重要的天然免疫屏障,对于细菌、真菌乃至某些被膜病毒有广谱高效杀伤作用.该文着重描述了鸡β-防御素的分子结构、抗菌机理、生物活性及其基因工程研究进展,并从原核系统和真核系统的基因克隆与表达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防御素是近年来发现的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一类富含精氨酸和半胱氨酸残基的阳离子抗菌肽。脊椎动物的防御素分为α-防御素、β-防御素和θ-防御素3种,其中β-防御素分布区域最为广泛,在脊椎动物的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粘膜层有大量表达。其在机体受到感染的早期抑制、抵御和杀灭多种外来病原微生物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综述了国内外β-防御素的研究现状,从其蛋白质分子结构、基因的结构及表达调控、抗微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与炎症反应的关系以及作为效应分子和调节分子等角度入手,探讨了脊椎动物β-防御素在免疫应答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它的应用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Alzheimer病(AD)出现神经变性前的早期记忆功能障碍中,可溶性β-淀粉样蛋白(Aβ)发挥了重要作用.Aβ及其活性片段对海马长时程增强(LTP)的压抑效应与其对学习记忆认知行为的伤害作用具有密切联系,但其机制仍不清楚.鉴于突触后兴奋性和抑制性受体/通道在突触传递、包括LTP的诱导中起着关键性调制作用,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了β-淀粉样蛋白31-35片段(Aβ31-35)和25-35片段(Aβ25-35)对急性分离的海马CA1区锥体细胞谷氨酸(Glu)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和γ-氨基丁酸(GABA)受体通道电流的影响.结果显示:急性给予Aβ25-35或Aβ31-35可对Glu受体电流和GABA受体电流产生相反的调制作用.Aβ25-35预处理剂量依赖性地减小了Glu和NMDA引起的全细胞内向电流,相反,GABA受体电流被明显增强;小片段的Aβ31-35也选择性抑制了Glu和NMDA受体电流,增强了GABA受体电流;然而,给予Aβ25-35的反序列Aβ35-31预处理后,Glu,NMDA和GABA引起的受体电流均未出现明显改变.这些结果表明,Aβ25-35和Aβ31-35片段急性处理可导致海马锥体细胞NMDA受体和GABAA受体分别受到抑制和易化影响,这可能有助于解释AD早期可溶性AB对海马LTP及认知行为造成的伤害作用.同时,Aβ25-35Aβ31-35片段具有的类似效应提示,31-35序列很可能是Aβ发挥神经毒性作用的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6.
利用活性醌亚甲基发展了一个能够选择性标记β-内酰胺酶的荧光探针CFC-4,而β-内酰胺酶的产生是致病菌对临床中大量应用的β-内酰胺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一个主要原因.该探针从头孢原料GCLH出发,经过6步反应合成得到.经过一系列酶、菌标记等实验证明,这一荧光探针可以在β-内酰胺酶的作用下荧光强度增强170余倍,并实现对β-内酰胺酶以及表达β-内酰胺酶的大肠杆菌的荧光标记.更重要的是,这个探针与之前报道的标记型探针CFC-2相比具有更高的荧光标记效率和荧光强度,对于耐药病菌的快速检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γ-分泌酶复合体对β-淀粉蛋白前体蛋白(Beta-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βAPP)的水解是生成β-淀粉蛋白(Aβ)的关键步骤,在阿尔茨海默氏症(Alzhei mer′s disease,AD)的病理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PEN-2蛋白(Presenilin enhancerprotein 2)是γ-分泌酶的一个重要组分,在γ-分泌酶的组装和成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此外,PEN-2还具有促进神经细胞存活和防止细胞凋亡的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PEN-2的生理功能,以PEN-2为诱饵蛋白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之有相互作用的蛋白,发现PCBP4和GRK5肽段可结合PEN-2,并在酵母体系用β-半乳糖苷酶报告基因验证了它们的相互作用.这些结果表明PCBP4和GRK5可能影响PEN-2的正常生理功能,并且有可能在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形成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β-肌动蛋白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在维持细胞结构、细胞运动和细胞分裂等生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运用RACE技术克隆了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β-肌动蛋白基因,并用RT-PCR方法检测该基因在成体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拟穴青蟹β-肌动蛋白cDNA全长1 337 bp,5′端非编码区为67 bp,3′端非编码区为139 bp,开放阅读框1 131 bp编码376个氨基酸.拟穴青蟹β-肌动蛋白与其他节肢动物β-肌动蛋白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高达98%~99%.系统进化树显示拟穴青蟹β-肌动蛋白基因的分子进化地位与其生物学分类地位一致.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β-肌动蛋白基因在拟穴青蟹视神经节、脑神经节、胸神经节、性腺、鳃、心、胃、肌肉、肝胰腺共9个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基本一致,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顺式-茉莉酮是花挥发物的一种植物激素成分,是胁迫条件下茉莉酸的代谢物之一,具有生理活性,在植物防御中起重要作用.顺式-茉莉酮的快速、灵敏检测对于研究植物的生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将氧化锌/富勒烯(Zn O/C60)复合纳米粒子分散在卵磷脂(PC)溶液中,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基于PC-Zn O/C60复合纳米修饰膜电极.采用伏安法比较了顺式-茉莉酮在不同修饰电极、不同酸度下的电化学行为.顺式茉莉酮的还原峰电流与浓度在1.0×10-51.0×10-3mol/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9.2×10-6mol/L.该传感器对顺式-茉莉酮具有灵敏的电化学响应信号,可以实现顺式-茉莉酮的灵敏检测.  相似文献   

10.
AD患者脑神经细胞外的老年斑沉积是阿尔茨海默症的重要病理特征之一.老年斑内过渡态金属离子Cu与小肽段β-淀粉样蛋白(Aβ)络合形成Aβ-cu复合物,加剧Aβ神经毒性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致病机理的关键环节.壳寡糖是一类能络合Cu离子且能自由透过血脑屏障的低分子寡糖,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研究在体外条件下壳寡糖与Aβ-Cu复合物作用的研究方法,这将有利于对金属螯合剂缓解Aβ-Cu复合物神经毒性的作用机制进行更加深入和广泛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不对称有机催化反应中,具有光学活性的手性β-氨基醇由于催化效率高和应用范围广而成为广泛使用的手性配体或手性助剂,其本身在药物应用或生物学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近年来手性β-氨基醇的合成方法及其在不对称催化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α-芳基-α,β-不饱和羰基片段作为一类有机官能团,存在于许多药物分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查阅α-芳基-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合成方法的文献资料,并且分析、归纳后,进一步对α-芳基-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总结.从直接合成法和间接合成法两方面重点阐述了近年来关于α-芳基-α,β-不...  相似文献   

13.
LXRs是新近发现的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靶,设计合成新型LXRs配体对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新药的创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用我国丰富的甾体资源--猪去氧胆酸为原料,分别经三步和四步反应,以76%和42%的总收率高立体选择性地合成两个新设计的具有环氧胆烷酸甲酯结构的化合物:3β-羟基-5α.6α-环氧胆烷酸甲酯、3β-羟基-5β,6β-环氧胆烷酸甲酯.  相似文献   

14.
β-木糖苷酶是木聚糖水解酶系中的重要一员,可以和木聚糖酶协同水解木聚糖,被认为是木聚糖水解的关键酶之一.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除水解木聚糖外,β-木糖苷酶还可以水解含有木糖基的化合物,如7-木糖-10-去乙酰紫杉醇、部分人参皂苷和三七皂苷等,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此外,部分微生物来源的β-木糖苷酶还具有转糖苷功能,可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β(ERβ)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方法采用文献回顾分析方法,对ERβ的功能、分型,及其乳腺癌发生、发展、预后评估及内分泌治疗反应方面的可能作用加以综述.结果ERβ可能在乳腺癌发生中的作用、对预后及内分泌治疗反应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结论虽然ERβ研究结果不一致,但仍是一种新的乳腺癌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6.
植物组织结构与抗虫性的关系(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对植食性昆虫的防御体系包括组成防御体系和诱导防御体系两个方面,笔者从叶片、树皮、树干等不同部分论述了植物组织结构与抗虫性的关系,说明植物的物理、化学防御体系在植物的抗虫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植物防御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防御素是一类分子量小、呈碱性、富含半胱氨酸的短肽.通常在很低的浓度下(10-6mol.L-1)就能表现出广谱抗菌活性,它是植物防御体系的基本组成成分之一,可以用来研制新型的杀菌剂,在植物抗病基因工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其结构特征、类型、生物合成、表达调控、抗菌机理及其基因工程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汇总,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在Alzheimer病(AD)出现神经变性前的早期记忆功能障碍中,可溶性β-淀粉样蛋白(Aβ)发挥了重要作用,Aβ及其活性片段对海马长时程增强(LTP)的压抑效应与其对学习记忆认知行为的伤害作用具有密切联系,但其机制仍不清楚.鉴于突触后兴奋性和抑制性受体/通道在突触传递、包括LTP的诱导中起着关键性调制作用,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了β-淀粉样蛋白31—35片段(Aβ31-35)和25-35片段(Aβ25-35)对急性分离的海马CA1区锥体细胞谷氨酸(Glu)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和γ-氨基丁酸(GABA)受体通道电流的影响.结果显示:急性给予Aβ25-35或Aβ31-35可对Glu受体电流和GABA受体电流产生相反的调制作用.Aβ25-35预处理剂量依赖性地减小了Glu和NMDA引起的全细胞内向电流,相反,GABA受体电流被明显增强;小片段的Aβ31-35也选择性抑制了Glu和NMDA受体电流,增强了GABA受体电流;然而,给予Aβ31-35的反序列Aβ35-31刊预处理后,Glu,NMDA和GABA引起的受体电流均未出现明显改变.这些结果表明,Aβ25-35和Aβ31-35片段急性处理可导致海马锥体细胞NMDA受体和GABAn受体分别受到抑制和易化影响,这可能有助于解释AD早期可溶性Aβ对海马LTP及认知行为造成的伤害作用.同时,Aβ25-35和Aβ31-35片段具有的类似效应提示,31—35序列很可能是Aβ发挥神经毒性作用的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19.
应用现代方法对川黄柏中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作用进行研究.从川黄柏中分离鉴定了7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小檗碱(1)、巴马汀(2)、10,11-二甲氧基-13-甲基小檗碱(3)、丁香脂素O-β-D葡萄糖苷(4)、紫丁香酚苷(5)及常见的β-谷甾醇(6)和β-胡萝卜苷(7).以HepG2、MCF7、HT29和MKN28肿瘤细胞株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研究了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1和3具有较强的抑制肿瘤细胞HepG2生长的作用,IC50值分别为0.15和0.19μM.表明川黄柏中得到的化合物对不同种肿瘤细胞具有细胞毒选择性,有一定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20.
1,2-迁移反应是碳正离子、自由基、碳负离子、自由卡宾和金属卡宾所共同具有的一类重排反应,对于前四者已有相对深入的系统研究.以往的研究表明,1,2-氢迁移在大多数情况下占有绝对优势.通过对金属卡宾1,2-迁移反应的系统研究发现:当β位上取代基没有拉电子作用或具有给电子作用时,1,2-氢迁移反应占主导地位;当β位上取代基为拉电子基团时,芳基、烯基或炔基将优先于氢发生1,2-迁移反应,对这类反应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