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项成果是在银耳发酵饮料小试研制基础上,研究出中度规模生产新型银耳原料——银耳孢子发酵液(即液态银耳)和银耳孢子多糖粗粉的生产工艺(包括各级培养配方及其生产条件和多糖提炼工艺等。发酵液外观呈淡黄色,体态粘稠浓厚、有淡淡的发酵清香、银耳孢子含量≥1.5×10~9/ml。以银耳孢子发酵液及银耳孢子多糖粗粉为基础,作者研制开发出银雪饮料等银耳毓保健食品,该饮料配方科学、生产工艺合理可行,营养丰富、质优价廉、是符合国际饮料发展趋势的新型发酵饮料,该产品保质期达到六个月,符合 GB2759—81饮料卫生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比较黄花菜和食用菌的营养价值,测定了黄花菜和香菇、木耳、银耳等3种食用菌中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Vc)和纤维素等营养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4种食材的营养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可溶性总糖含量以黄花菜最高,依次为黄花菜〉香菇〉银耳〉木耳;可溶性蛋白质、Vc和纤维素含量均以香菇最高,分别依次为香菇〉木耳〉银耳〉黄花菜、香菇〉银耳〉黄花菜〉木耳、香菇〉黄花菜〉银耳〉木耳。研究结果说明,香菇和黄花菜的营养成分含量与木耳、银耳相比具有较大优势,4种食材的综合营养价值依次为香菇〉黄花菜〉银耳〉木耳。  相似文献   

3.
黑木耳、银耳、黑牛肝菌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三种食用菌(黑木耳、黑牛肝菌、银耳)样品进行了研究。三种菌的光谱各具特征,黑木耳和银耳光谱主要谱峰相似,但与黑牛肝菌的光谱区别较大;根据吸收强度比可以将黑木耳和银耳区分开。光谱结果还显示,三种食用菌多糖,既有α糖苷键,也有β糖苷键。红外光谱具有快速、简便、不需对样品进行分离提取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银耳浸提液作为稳定剂制作奶饮料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酶浸提法和热水浸提法,研究了银耳浸提液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酶法浸提银耳的最适条件为:加水量1∶50,加入银耳粉重1%的果胶酶,置于45℃水浴锅中恒温酶解45min,然后迅速升温至98℃灭酶,并保温浸提60min。利用银耳浸提液代替人工合成稳定剂制作奶饮料,银耳浸提液添加量为奶饮料总量的30%时,按奶饮料的生产工艺,可代替羧甲基纤维素钠、黄原胶和海藻酸丙二醇酯等稳定剂的稳定与增稠作用。制品稳定性好,且具有银耳的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5.
《今日科技》2009,(3):56-56
银耳雪梨糖水是广州人喜爱的甜品之一,但一过夜,银耳的营养成分就会减少并产生有害成分。因为银耳含有较多的硝酸盐类,经煮熟后如放的时间比较久,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硝酸盐会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是对身体有害的成分,会使人体中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气的能力,从而影响人的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从通江鲜耳中分离出一株银耳孢子多糖高产孢子型菌株 TS907.5单孢子白色,卵圆形,大小3、8×4、2u,属营养型细胞,在摇瓶发酵液中,银耳孢子多糖累积量达13、6q/l。研究了氮源、碳源、温度和供氧强度对菌株生长及发酵的影响,测定出 TS607、5的银耳孢子多糖产生曲线。获得了适宜的发酵条件。发酵液经有机溶剂提取等处理,可制得银耳孢子多糖粉,收率为18、3q/l,含银耳孢子多糖纯度达57%,红外光谱分析与标准样品一致。  相似文献   

7.
以通江段木干制银耳为原料,比较银耳可溶性多糖与银耳胶质(不溶性多糖)的营养物质成分,并制备银耳多糖和银耳胶质与铁(Ⅲ)复配制成的铁复合物并比较其铁含量.以干制银耳为原料水提制备并分析银耳可溶性多糖与银耳胶质的组成;在碱性条件下分别制备铁复合物并测定其铁含量.实验结果显示:银耳多糖与胶质分别占银耳成分的5.528%和53.315%,二者与铁(Ⅲ)形成的复合物铁含量分别为3.75%和7.83%,且银耳胶质比银耳多糖更易与三氯化铁结合形成复合物;二者中的水分、灰分、还原糖、粗多糖含量相差不大,但银耳胶质中总糖(30.18%)、蛋白质(11.514%)和总膳食纤维(3.76%)显著高于银耳多糖中的对应成分(8.86%,4.588%,2.738%).  相似文献   

8.
冲调式银耳食品的速溶性及粘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重点探讨了影响冲调式银耳食品速溶性及粘度问题 通过大量实验表明原辅料的选择、粉碎粒度、水温、加糖量和工艺条件等是影响产品速溶性及粘度的主要因素 最终确定:以银耳、大米、糯米为原料,复合稳定剂与淀粉的混合物为增稠稳定剂,可以有效解决冲调式银耳食品的速溶性问题和提供合适的粘度  相似文献   

9.
银耳属菌类植物,素有“菌中之冠”美称。它营养成分齐全,氨基酸组成中,人体必须氨基酸就有7种,其中以赖氨酸最为丰富,碳水化合物含量为65%~78.3%,其中银耳多糖就占了干重的60%以上,银耳多糖可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抑制肿瘤发生;银耳富含疏、磷、铁、镁、钾、钠及多种微量元素,对平衡人体代谢十分有益,银耳含脂类较少,且多为磷脂,因而对高血脂、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患者有益无害;银耳中的粗纤维含量为2.4%~2.75%,对老年便秘患者相当有利;银耳还含有多种B族维生素,如硫胺素、核黄素等。总之,银耳味甘性平,具滋阴润肺、补肾益精、强心健脑、  相似文献   

10.
研究微波真空干燥技术对银耳主要品质特性的影响。以干制银耳的收缩率、复水比以及多糖含量为指标,探讨微波强度、真空度等因素对银耳干品品质的影响。结果,在真空度一定(-85kPa),微波强度为15W/g的条件下,收缩率最小,为52.92%,复水比最大,达到10.59,而银耳多糖的含量却最低,仅16.34%;当微波强度一定(7.5W/g),真空度为-90kPa的条件下,银耳干品的收缩率、复水比及多糖含量均表现最佳水平。结果表明,为获得高品质的银耳干品,应选择高真空度及合适的微波强度进行干制加工。  相似文献   

11.
实验选择14种白腐菌两两组合,分析不同菌种之间的相互作用,筛选出共发酵稻秆制备染料吸附剂的菌种组合,分析组合白腐菌共发酵稻秆的木质纤维素酶活和组分变化.结果表明91个菌种组合中僵持的有43个,其中35个组合是生长相容型,占比38.5%;8个组合属于生长拮抗型,占比8.8%.生长相容性组合银耳和羊肚菌共发酵稻秆制备染料吸...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古田县有一万三千户从事人工室内栽培银耳,占总户数的六分之一。年产银耳超过一千吨,光银耳一项产值达一千万元。室内栽培银耳以木屑或棉籽壳为原料,拌适量辅料,接种后35天左右就收成。一般每百斤木屑或棉籽壳可产干银耳13~16斤,最高达20斤。因而成为农家“播金种银”的致富门路,发展迅速。全县出现了许多万元户、十万元户的典型。这里介绍银耳室内栽培法:  相似文献   

13.
1 银耳莲子罐头 1.1 工艺流程 原料挑选→浸泡→预煮→冷却→分选装罐→排气密封→杀菌→冷却入库 1.2 操作要点 原料选择:莲子选外观洁白、捅去莲芯的建宁白莲;银耳选洁白无斑痕银耳。 浸泡:莲子加足水浸泡10~20h,以浸透不裂口为准。银耳浸泡4~6h,剪除木质菌柄,并用清水漂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银耳孢子多糖产生菌株 TS907·5继摇瓶发酵条件研究后所进行的700L 和2500L 通用发酵罐放大试验及其互艺条件的研究结果。试验表明,提高底物葡萄糖浓度和供氧强度的合理控制对提高银耳孢子多糖的累积量非常重要。在所获得的工艺条件下,2300L 发酵罐稳产试验的银耳孢子多糖产率平均可达12g/L,最高18.7g/L。发酵液中银耳孢子多糖的提取收效平均为8.33g/L 最高可达20.0g/L。银耳孢子多糖粉质量符合食品企业标准 Q/CYD03—92。本文也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5.
在银耳(Tremellafuciformis)双核菌丝隔膜孔器超微结构的研究中,发现银耳孔帽分子横切时为两平行条形,而不是环形。只有折叠片层体的横切面才呈两平行条形,纵切面呈U形,如果斜—纵切折叠片层体的基部则为开口环形(其实是U形)。因此,作者认为圆顶形孔帽不是由许多杯状体组成,而是由众多折叠片层体组成。为了说明银耳型多单位的折叠片层体孔帽不同于单一单位的括孤体孔帽,特把银耳型的隔膜孔器命名为桶孔/叠层体隔膜(dolipore/laminatesomesseptum),以区别于其他担子菌的桶孔/括弧体隔膜(dolipore/paren-thesomeseptum)。  相似文献   

16.
刺芹侧耳与常见食用菌中营养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刺芹侧耳干品中多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并与香菇、银耳和黑木耳等常见食用菌干品的营养成分作了比较。其中的灰分(无机盐)含量和蛋白质合量较高,甘露醇、游离氨基酸含量也较丰富,而脂肪含量和总糖含量较低。因此特别适合老年人食用。  相似文献   

17.
1 原料 生姜:山东产,淡黄色; 银耳:威海产; 蜂蜜:山东产,槐花蜜; 冰糖:市售; 其他:防腐剂、酸味剂等。 2 方法 2.1 工艺流程 原料姜→浸泡→清洗→切碎→护色→粗磨→第一次浸提→第二次浸提→第三次浸提→合并滤液→调pH3~3.5→静置→超细滤→滤液 银耳→浸泡→精选→第一次浸提→第二次浸提→第三次浸提→浸出滤液 姜滤液+银耳滤液→配料→预热→灌装→封口→杀菌→冷却→成品 2.2 操作要点 原料预处理:生姜剔除霉烂变质部分后,于浸泡池中不断冲洗搅拌,去除泥沙,洗净后切碎;银耳加冷水室温下浸泡12h以上,去除霉变的子实体座及杂质后,粉碎子实体。  相似文献   

18.
对利用热水提取法从虎掌刺银耳中提取总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在提取过程中,通过单因素法分析了几个主要因素:料液质量比、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响应曲面法对热水提取虎掌刺银耳总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质量比为1∶40,提取温度95℃,提取210 min,提取率为19.21%.利用超氧阴离子清除实验与羟自由基清除实验研究虎掌刺银耳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结果显示虎掌刺银耳提取物具有强于维生素C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16年、2017年5月—11月,在吉林市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调查大型真菌资源并采集标本.经鉴定,共有22科43属58种.物种数量排在前3位的科分别是多孔菌科(13种)、白蘑科(10种)、侧耳科(4种)和红菇科(4种),其次为韧革菌科、鬼笔科、鬼伞科、蜡伞科、马鞍菌科、铆钉菇科、木耳科、鸟巢菌科、牛肝菌科、球盖菇科、盘菌科、球壳菌科、珊瑚菌科、银耳科、皱孔菌科、裂褶菌科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一种简单的银耳芽孢分离纯化方法,用极其简单的培养基在短时间内能分离得到纯净的通江银耳芽孢。此芽孢呈卵园形,乳白色。在16×40倍的光学显微镜下测其大小为4.5×6.5μm,液体培养中多单个存在,也有链状排列,附有显微照片。单菌落特征为乳白色糊状,表面光滑,中间微凸起,边缘整齐,带有金属光泽,但单凭菌落特征是否典型不能判断银耳芽孢的纯净性,应以显微镜检验孢子形态是否一致判断。此研究为进一步运用高科技开发通江银耳资源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