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9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灵善 《甘肃科技》2004,20(10):170-171
目的 ,观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的病人 92例 ,使用北京万特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YL - 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穿刺针 ,术后意识障碍均有不同程度好转 ,失语、偏瘫肢体于 6~ 2 0d恢复功能 ,肌力由o~ 1级恢复至 2~ 4级。治疗良好率 6 9% ,死亡 2 1例 (2 2 .8%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微创法清除颅内血肿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因素.方法对126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颅内血肿术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26例患者术后存活120例(95.3%),本组死亡6例(4.8%).生存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用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疗效.ADL1:恢复日常生活34例(26.9%);ADL2:生活自理35例(27.7%);ADL3:部分生活自理33例(26.1%);ADL4:卧床不起但有意识21例(16.6%);ADL5:植物状态3例(2.4%).结论出血至手术时间、意识与脑疝征、瞳孔改变、中线移位4项因素对微创清除颅内血肿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具有显著的预后价值,超早期手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6年患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在30 mL以上的45例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内科保守治疗的54例患者分两组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统计结果 有显著差异.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技术操作简单,损伤轻,能最大限度地解除患者病变的恶性循环,保留患者的生理功能,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是目前临床治疗脑出血比较理想的方法 .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微创血肿清除术与保守治疗少量血肿(30 m L)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为颅内深部少量出血的9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微创手术治疗组(微创组)(50例患者)和保守治疗组(对照组)(46例患者).微创组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进行微创穿刺清除,对照组给以常规药物保守治疗.通过检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Glasgow昏迷评分、死亡率、再出血率、平均住院时间和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情况,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短期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显示:微创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入院1周后Glasgow昏迷评分(GCS)检测结果显示:微创组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微创组再出血的发生率较对照组相比有增高的趋势(P0.05),死亡率两组数据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4)微创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要短于对照组(P0.05).5)采用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系统对出院半年后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微创组GOS得分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微创手术治疗能明显改善少量血肿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意识状态和神经功能障碍,促进功能恢复,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患者的短期预后和恢复效果明显.2)微创血肿清除术能显著缩短少量血肿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住院费用,有助于缓解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5.
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的干预效果。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5月定西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并行微创穿刺颅内血肿引流术患者112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自理能力及满意度。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QLI评分与FI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态度、护理技术、人文关怀评分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护理路径能够预防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且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出血量在30ml以上的中重度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传统内外科治疗的预后.方法: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在头颅CT下简易三维立体定位,对出血量在30ml以上的中重度高血压性脑出血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并观察其预后及致残率.结果:较传统内外科治疗死亡率低,早期实施手术可以减少致残率.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中重度脑出血是一种安全且效果非常理想的治疗方法,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早期实施可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中老年常见病,内科保守治疗,血肿吸收慢,病程长,耗资大,加之中老年体弱,合并主要器官多种疾病多,所以死亡率和致残率高。我院使用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治疗各种颅内血肿,吸出颅内出血,减轻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使被挤压的脑组织及时复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脑水肿和脑缺氧,有效的保护脑神经功能,对挽救病人生命和减少后遗症至关重要。因此,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确能挽救患的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螺旋CT引导下微创治疗颅内血肿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引导下微创治疗颅内血肿的价值.方法 86例颅内血肿患者经螺旋CT下直接定位,后经颅骨钻孔、引流,行尿激酶溶解术.86例患者中,外伤性硬膜外血肿9例,外伤性硬膜下血肿16例,高血压脑出血61例.结果术后1~4周进行CT复查,血肿消失或大部分消失.结论螺旋CT引导下颅内血肿微创治疗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对提高颅内血肿患者的生存率及降低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CT定位,使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仪对颅内血肿碎吸引流和穴位针刺。结果:成活100例,死亡15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操作简便、安全、疗效好、费用低,是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病人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人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45例住院高血压病患者,排除合并中风或中风历史、糖尿病及其他颅内疾病患者。以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动脉异常作为反映颅内动脉病变的指标,观察年龄、高血压病程、血脂代谢和血尿酸水平对颅内动脉病变的影响。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总颅内动脉异常率和血速增快率(20 14%,13 50%)明显高于非老年组(13 34%,7 48%,各P<0 001),而两组间血速减慢率无差别。老年组各单一动脉异常率均较非老年组高,其中大脑中动脉、椎动脉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 05)。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总颅内动脉异常率及颈内动脉系各动脉异常率明显增加(各P<0 01),但椎基底动脉系各动脉异常率增加不明显。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甘油三脂(OR3 398,95%CI:1 211-7 831)、高血压病程(OR1 671,95%CI:1 063-3 327)、年龄(OR1 235,95%CI:1 023-1 640)和高血压病人颅内动脉异常密切相关(各P<0 05)。结论:年龄、高血压病程和甘油三脂是高血压病人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重度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58例重度脑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微创血肿清除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开颅组死亡率低于微创组,但重残率高于微创组。结论:对于重度高血压脑出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术式,开颅血肿清除术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黄学琴  胡志芳 《甘肃科技》2011,27(21):159-160,165
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榆中县中医院新开展的一项治疗技术,为了提高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护理技术,对本例病患者进行了观察护理,认真评估,提出了护理目标。通过仔细周到的护理,使患者达到预期的目标治愈出院。护理要点;实施急诊手术,加强术后重症监护,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达到抢救生命,降低病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较高,内科保守治疗死亡率在50%左右,传统外科开颅手术治疗死亡率在40%~60%之间,使用一次性颅内血肿碎吸穿刺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2例,死亡率为21.9%,达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一直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尤其出血量大的病人死亡率极高,我院95年以来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选择出血量大,不易吸收,适应外科手术治疗病人,进行外科手术治疗,这就需要护理跟上去,医护配合默契,取得了满意的成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保持正确的体位为了避免弓l流液回流入颅内弓】起逆行性颅内感染,术后患者取平卧位或患侧卧位、避免健侧卧位,并向患者家属说明正确卧位的重要性,待患者神志清醒能够配合后,取床头抬高15HO度,有利于上腔静脉回流,减轻颅内压,昏迷者防止坠床。2、密切观测血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根据人院时出血部位、血肿量、GCS评分等选择不同术式对高血压脑出血116例进行治疗,并分析不同术式的疗效。结果116例脑出血中死亡27例,存活89例。与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组相比,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组生活完全自理率最高,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率最低。结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能够明显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微创治疗颅内血肿40例报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微创清除术在治疗颅内血肿中的应用。方法:40例患,利用CT定位将直径为3mm、适宜长度的颅内血肿碎吸针经电钻置入血肿腔内。经抽吸后,向血肿腔内注入肝素,尿激酶,透明质酸酶液化血肿,经2—5次反复冲洗引流后,彻底将血肿清除。结果:经治疗,21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患,成活19例,死亡2例,皆因合并有广泛脑挫裂伤,成活率90%;19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成活18例,1例因中途放弃治疗死亡,成活率9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适应症宽,手术简洁,创伤小,术中生物酶血肿液化剂的应用使我们能在早期或超早期对患实施手术,及早减轻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打破颅内出血后所引发的一系列病理改变。提高了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固定硬通道技术钻孔、抽吸、冲洗、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结果:ADLⅠ级18例,Ⅱ级26例,Ⅲ级10例,Ⅳ级4例.死亡7例.结论:固定硬通道技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明显优于其它手术方法,致残率和病死率低,生活质量高.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病人脑出血可以采用外科手术方法来治疗.通过对临床高血压脑出血106例外科治疗分析,发现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主要注意把握好时机,以发作24 h内为好;另外,常用的有脑室引流血肿溶解术、穿刺血肿法、直接血肿清除术、双极电凝止血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诊科开展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1999年7月至2003年12月我院急诊科开展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101例。对其时效性、疗效、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从入院到手术间隔时间为(68.6±38.3)min。出血部位在基底节51例,脑叶27例,丘脑9例,血肿破入脑室14例。出血量20~130ml,平均(53.3±36.8)ml。手术时机为发病7h以内36例,7~72h43例,超过72h22例。手术时机越早,其疗效越好,并发症越少(P<0.001)。同时血肿量越大,疗效越差(P<0.001)。结论急诊科应用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时效性、整体性和微创性统一,扩大了手术指征,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李飞  孟松  张丽 《科技咨询导报》2014,(13):214-214
目的:对微创手术治疗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自2012年5月到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48例患者,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方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血肿全部消退,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对照组有7例患者在接受保守治疗无效后,改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所表现出的日常生活能力要明显弱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手术对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为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