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目的检测和分析我国主要昆明小鼠群体的遗传背景、遗传多样性及其遗传分离情况,为建立标准化昆明小鼠种群及其遗传背景建立和监测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应用筛选获得的15个微卫星标记及其荧光标记-半自动基因分型技术,对我国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北京种群)、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上海分中心(上海种群)、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上海分中心与上海第一生化制药厂的融合F1代(融合种群)昆明小鼠种群进行遗传检测和分析,评估各群体的遗传背景、遗传多样性、群体间的遗传关系及进行品系融合后的遗传学变化。结果3个昆明小鼠种群在15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92个等位基因,每位点2~13个,平均6.13个;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721,表明昆明小鼠具有较好的遗传多样性。北京种群、上海种群、融合种群分别检测到61、63、51个等位基因,其在15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4923、0.5177、0.4550,表明上海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略大于北京种群,融合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低于北京和上海种群。从等位基因组成上看,上海种群与融合种群共有基因数最多(43个),表明其较小的遗传差异;而北京种群和上海种群(37个)、北京种群和融合种群(32个)的共有基因数均明显少于上海种群和融合种群间的共有基因,表明北京种群和上海种群及融合种群间较大的遗传差异。群体间遗传变异分析表明,上海种群和融合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很弱,其Fst值为0.0222,遗传距离为0.0279;北京种群和上海种群遗传分化为中等,其Fst值为0.1433,遗传距离为0.3881;北京种群与融合种群间有较大遗传分化程度,其Fst值为0.1667,遗传距离为0.4162;根据Nei遗传距离进行UPGMA系统聚类表明上海种群和融合种群先聚为一类,再与北京种群聚为一类。结论利用15个微卫星标记,初步确定了3个昆明小鼠群体的遗传背景,从分子水平表明不同生产单位的昆明小鼠种群间具有中等或较大的遗传分化程度,种群融合过程中应采取适当措施避免封闭群遗传基因的丢失从而造成遗传多样性减少,研究结果为建立标准化昆明小鼠种群及其遗传背景建立和监测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鉴定山西省肿瘤研究所第22代SX1近交系小鼠遗传纯度。方法应用生化基因位点遗传质量检测法和皮肤移植测试法对山西省肿瘤研究所自行培育的第22代昆明近交系小鼠进行了遗传纯度的初步鉴定。结果所检测的6只近交系小鼠的13个生化位点均未发现杂合基因型,所检基因位点全部纯合;所检测的10只近交系小鼠异体间未发现急性排斥现象。结论初步判定山西省肿瘤研究所自行培育的第22代昆明近交系小鼠在遗传质量上符合国标有关实验动物遗传质量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微卫星DNA标记检测BALB/c小鼠的遗传质量,并与现行国家标准生化标记法进行比较,探讨其在近交系小鼠遗传监测中的应用,为建立微卫星DNA检测方法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20个微卫星基因位点和毛细管电泳技术对BALB/c小鼠进行遗传质量检测,同时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生化标记法进行检测比较分析。结果 各样品20个微卫星基因位点DNA片段大小相同,没有新的等位基因出现;生化标记检测结果亦显示Akp1等14个生化标记基因均为纯合,个体间生化标记表型均一致,根据国家标准符合品系特征。微卫星DNA标记检测结果与生化标记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微卫星DNA标记可准确可靠、方便快捷地检测近交系小鼠遗传质量,本研究所选的20个微卫星基因位点可用于BALB/c小鼠遗传质量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BALB/c小鼠遗传污染对单克隆抗体制备实验的影响。加强近交系小鼠的饲养管理和重视实验动物的遗传质量检测。方法使用遗传生化标记方法对购进的两批BALB/c小鼠进行了碱性磷酸酶-1(Akp-1)等13个生化位点的检测。结果注射杂交瘤细胞后不产生腹水,经生化检测发现,购买的第一批BALB/c小鼠,在过氧化氢酶-2(Ce-2)等4个生化位点发现杂合基因,第二批BALB/c小鼠在过氧化氢酶-2(Ce-2)等8个生化位点发现杂合基因。结论本实验说明在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上存在漏洞,上述两批BALB/c小鼠未严格按照国家实验动物管理操作规程操作,必须规范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加强实验动物遗传检测,这是保证动物试验结果准确可靠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更加准确有效地监测近交系小鼠的遗传质量,对近交系小鼠的8个遗传生化标记杂合位点进行 研究。方法将近交系小鼠CBA/Ca与BALB/c交配得到杂交Fl代动物CCBFI,同时将近交系小鼠CBA/Ca与 C57BL/6交配得到杂交Fl代动物B6CBFI,对CCBFI和BbCBFI进行遗传生化标记检测。结果找到近交系小鼠 8个遗传生化标记的杂合位点。结论近交系小鼠的8个遗传生化标记位点相对应的等位基因均为共显性。杂合 位点的图谱可以作为监测近交系小鼠质量的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利用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对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3个封闭群小鼠群体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方法 选取文献中45个SNP位点,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来自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北京和上海分中心的ICR各1个群体,上海分中心的1个KM封闭群小鼠样本进行等位基因分型,分析群体遗传结构,并进行群体间遗传差异分析。结果 3个封闭群小鼠有效等位基因数(Ne)、观察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平均杂合度(Ha)、多态信息含量(PIC)、香隆信息指数等遗传参数各不相同。同一群体的结果与微卫星DNA和生化位点的结果相比,SNP检测的参数值较低。但将3个群体中单态的SNP位点去除后参数值有所上升,尤其香隆指数值与STR检测结果接近。结论 所选SNP位点可用于封闭群小鼠遗传质量检测,所检测的3个群体遗传多样性用杂合度评价为SKM >BICR >SICR。  相似文献   

7.
褐沙蒿遗传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对5个褐沙蒿(ArtemisiaintramongolicaH.C.Fu)种群的遗传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5个引物共扩增出283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有269个,多态位点百分率达95.1%.各种群的多态位点百分率较高,在84.1%~89.0%之间,除正镶白旗种群略高外,其他均比较接近.各种群间有一定的遗传分化,基因分化系数Gst=0.1204,表明87.96%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基因流N m=3.6524>1,说明褐沙蒿种群间存在着广泛的基因交流.聚类分析显示,褐沙蒿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2017—2019 年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通利华) 连续三年参与美国 CharlesRiver Laboratories( CRL)对全球各地设施 CD( SD)大鼠生产群的遗传检测,以评估种群的遗传稳定性、杂交系数及各设施间种群的差异。 方法 从大鼠耳部样品中提取 DNA,使用荧光标记法检测 240 个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 ) 基因位点,通过 GenA1Ex6. 5 软件统计分析得到位点多态性( P) 、观测杂合度( Ho ) 、期望杂合度( HE ) 、近交系数( F)和遗传分化系数( FST )等。 结果 位点多态性比例分别为 73. 6% ,76. 9% 和 74. 2% ,遗传具有多样性且保持稳定;杂交系数分别为-0. 02、-0. 06 和-0. 07,符合随机交配特性;遗传分化系数( FST ) 在 0. 05 上下波动。 结论 维通利华的 CD( SD)大鼠种群保持稳定的遗传多样性,符合随机交配方式繁殖,与 CRL 美国基础种群呈低至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定期的引种措施为保持种群的杂交性和稳定性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根据最新颁布的国家标准,对黑龙江省的实验小鼠、大鼠的遗传学质量进行调查。方法参照国家标准《实验动物近交系小鼠、大鼠生化标记检测方法》GB/T 14927.1-2008,应用乙酸纤维素板,对来自4个单位的BALB/c和C57BL/6实验小鼠及3个单位的SD和Wistar实验大鼠进行生化标记位点的检测。结果被检的BALB/c小鼠和大鼠中均存在杂合。结论大鼠符合封闭群遗传概貌,但近交系小鼠出现了遗传漂变。  相似文献   

10.
对北美五倍子蚜9个种群156个个体的mtDNA基因部分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和测定,计算核苷酸组成和变异,分析其遗传变异和遗传结构,共获得M.rhois mtDNACytb和COI基因联合片段1 680bp,其中变异位点192个,简约信息位点162个;碱基G+C含量与A+T含量相比要低,碱基转换高于颠换;mtDNACytb和COI联合基因序列共获得86个单倍型。种群AMOVA分析显示,种群间变异高于种群内变异(FST=0.595 30,P0.05),说明M.rhois种群间遗传结构分化相对明显。TCS网络图显示,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种群比较特殊,与其余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和分化较大(FST值高),推测可能是M.rhois的一个新种。中性检测mtDNACytb和COI基因的Tajima’D值为正,并且单倍型歧点分布呈多峰型,说明M.rhois可能在历史上长期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地理隔离可能是造成这一遗传结构特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利用对位异构体的对称性由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工业十二烷基苯在硝硫混酸中的硝化选择性,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为75% ̄80%。以月桂酸和苯为原料,经氯化、酰化和还原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苯。在同样条件下研究了正十二烷基苯的硝化,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仅为60%。根据空间位阻效应,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甲苯,乙苯,异丙苯等短链烷基苯的硝化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新疆哈密瓜细菌性斑点病病原的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0年6-8月从新疆北部主要哈密瓜产区采集分离纯化11个哈密瓜细菌性斑点病菌株,经致病性测定和细菌形态学、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及G Cmol%含量测定,确定采自叶片病斑上的9个供试菌为丁香假单胞菌黄瓜致病变种(Pseuodomo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而侵染果实的病原菌可能还包括果斑菌(Acidororax.arenae subsp citrulli)。  相似文献   

16.
YBCO掺杂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YBCO掺杂的基础知识,总结了YBCO各个位置采用典型元素掺杂而导致的超导电性和结构的变化,阐述了掺杂对YBCO的重要影响,并简介了当前YBCO掺杂效应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幸福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一个永恒的伦理话题,人类对幸福的自觉追求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动力之一.中国当前社会正处在空前的转型时期,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的缺失在相当程度上存在,并呈现出上升趋势.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此现象的出现?作者从对幸福和幸福感的考证入手,具体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缺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18.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给出整数幂的和的另一种计算公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找出诱发高频机组基础不良振动的原因,从基础计算模型方面对基础激励与响应进行了分析,以两个高频机组基础为动测实例,经模态分析得出钢筋混凝土构架式基础竖向1阶振动与电机产生共振;应用功率谱法对动力机组及基础平台进行动测,得出平台异常响应频率66Hz为水泵工作频率,调整机器的工作频率可避开不良振源影响,达到明显的减振效果。由此而知,动力机器基础出现不良振动时,不可盲目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应在机器不同工况比如:停机、起机及正常转速下,对机器及基础进行动测并对振动信号进行比较分析,以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减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