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论“师爱”     
本文试从教师师德,学生素质教育,教学方法手段诸方面,探讨研究“师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冀求学校重视“师爱”意识。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O”校大量个案收集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师爱”;师德建设必须是建立在师爱基础之上;说明了师爱实施的途径—从细微处展现。  相似文献   

3.
师爱——师德永远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霞 《科技信息》2009,(23):I0169-I0169
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我们不仅要解惑,更要育人。高校教师师德的核心永远是师爱,寻求多种途径与学生进行交流,不断更新个人理念,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关爱学生。  相似文献   

4.
周秀慧  康国定  潘林珍 《科技资讯》2012,(26):241-242,244
本文以教师基本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责任、态度、纪律、技能、良心、作风和荣誉八个因素协同作用因素为基础,阐述了师德的核心内涵是崇高的责任与神圣的义务;敬业爱生是师德修养的起点和灵魂;为人师表是师德修养的基础;团结协作是师德的重要内容;教育创新是师德修养的时代要求;职业与人生发展的幸福是是师德修养的卓越归宿;从教师的个性与性格、职业倦怠等心理素质以及人际智能、自省智能、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注意力和记忆力等多元智能视角,分析阐述了师德建设与发扬的深层次内涵和卓越能效。因此,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优化教师的心理素质,提高教师智能水平,避免教师认知偏见的不良影响,对于当代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对于当前教育改革的完善和提升,对于社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均具有非凡而持久的教育源泉力。  相似文献   

5.
万家林 《科技信息》2008,(36):338-338
学生是火种;教师是点火种的人;火种需要教师用师爱去点燃;师爱是一种力量——她能填平师生之间的代沟并化解师生之间的矛盾;师爱是一种方法——她能解决一切疑难并使教育成为艺术;师爱是一种尊重——她能给予学生自信、激情、力量……;师爱是一种博大——她的境界是严厉而不乏亲切严格而不乏宽容;师爱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师爱是学生成才的摇篮。  相似文献   

6.
师爱说     
师爱,是教师必须具有的情感品质,是教师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过程中,师爱能产生微妙的心理效果,是搞好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研究师爱,有利于改进教育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7.
作者认为师爱在教育中起着其它因素和力量所不可比拟的巨大作用。对学生而言,师爱是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动力;对教师而言,师爱还是教师积极工作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新经济形式下,社会对人才特别是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人才教师是关键。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需要加强师德建设。本文分析了高校师德建设的必要性,高校师德现状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建议。这对于高校师德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国湖 《科技信息》2008,(17):281-28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师生关系已从陈旧的“师道尊严”的堡垒中解放出来.正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教育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如何处理师生关系的问题。健康的师生关系是发展教育的基础,教师能否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学生能否全面、主动地发展.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是否良好。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造就人。托尔斯泰认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由此可知,师爱是师德的重要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0.
师爱是教师做好育人工作的重要条件,本文通过教学实践,阐述了要增强大学“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实效性,除了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内容外,还必须注意“师爱”的特殊作用并由此提出在推行素质教育中应多给学生一些师爱。  相似文献   

11.
高校师德建设一直是高校发展的重要部分,切实提高师德水平,是当前庞大的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教师职业具有特殊的职业特征,即教师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同时还承担着重要的思想道德教育任务,承担着传递正能量的使命,因此,崇高的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既是对教师个体行为的规范,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对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师爱是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产生的对学生的深厚感情.这种感情在德育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每个教师都应当深刻认识师爱在德育中的作用及表现,充分发挥师爱的育人作用,以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13.
姜微 《科技信息》2010,(16):45-45
面对当前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国际文化的冲击,使得高校教师素质的要求水涨船高。通过提高师德、发扬师爱、终身学习和丰富、创新课堂教学等方面来提高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以此来应对时代、社会、学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开展八荣八耻教育对于高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八荣八耻”充实了师德教育的内涵,为教师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道德行为准则。师德建设应抓好超越性与现实性的结合,要依靠教师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来实现校园和谐。正确的荣辱观教育必经内化和外化这样一个复杂而反复的过程,因此,师德建设还必须建立和健全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试论大学师德文化的内涵、功能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教育贵在良师,师德是大学教师素质的核心和灵魂。大学师德文化要求大学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师德价值观,创造一种师德文化氛围。大学师德文化具有导向、凝聚、激励、软约束及辐射等功能,然而当前大学教师师德文化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正视问题努力进行大学师德文化的再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高尚的师德是一名教师必备的条件。为人师表是师德的基本核心,博爱和责任心是师德的精神动力,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敢于承认错误是师德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专业化要求下的师德建设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标志。但我国传统师德规范中的缺陷以及个别教师不道德行为的出现是我国教师专业化的绊脚石,因此,必须加强教师专业道德建设。其途径是:科学、合理地制定符合教师专业发展要求的师德规范;把师德教育贯穿于教师成长的整个过程;完善师德规范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仁爱、勤劳、勇敢、守信是做人的道德。教师是通过师德来实现自己的做人道德。孔子所实践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最能体现师德的本质。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技能的无私性为师德提供基础,留传精神生命基因的本能冲动为师德提供内驱力。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也是我们党治国经验的总结。贯彻落实这一思想,作为我们教师必须要加强师德修养。加强师德修养,对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推进以德治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师德的特征 师德一般指的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德为师之本,师者须德高。作为从事崇高而伟大事业的教师,必须具有良好师德。师德具有如下特征。  相似文献   

20.
“师爱”是政治课教师的根本素质,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内因作用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