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媒体即课程、教学设施手段、方法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之一,它的协调优化对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如何优化、协调教学媒体、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等方面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学习策略是近年来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和教学论等学科共同关注的课题。本文论述了国内外有关学习策略概念的界定及其特点,并拟就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加强学习策略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习得性无助感”现象最初是由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研究动物行为时发现的,后又在人的身上得到证实。它是指个人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形成习得性无助感的原因很复杂,有客观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学生本身的因素。当学生产生了习得性无助感时,会导致动机、认知和情绪上的缺陷,给学生一生的发展带来相当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注意采取一定的措施以防治学生的习得性无助感。  相似文献   
4.
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但传统的学生评价体系存在诸多不足,比如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过于关注学业成绩、过分注重他人评价等,必须进行改革。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学生评价体系应该具有以下特点:注重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的评价;提倡评价标准的多元化;重视评价内容的多样性;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坚持评价方法的多样化;突出评价过程的动态化。  相似文献   
5.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教师首先要有健康的心理。但我国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文章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现代教育的普遍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原理,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此作了论述,并就我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具体内容和方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教师专业化要求下的师德建设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标志。但我国传统师德规范中的缺陷以及个别教师不道德行为的出现是我国教师专业化的绊脚石,因此,必须加强教师专业道德建设。其途径是:科学、合理地制定符合教师专业发展要求的师德规范;把师德教育贯穿于教师成长的整个过程;完善师德规范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智力是人的认识能力与行动所达到的水平,在当今社会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人的智力发展是先后天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教育对智力的提高起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智力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流动规模不断扩大,在广大的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由于远离父母而缺乏家庭教育和亲情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出现情绪、交往和人格上的心理问题。这是我们和谐社会建设中一个非常紧迫而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家庭、学校和社会应重视和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确保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不能存在于社会之外,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个体总要同他人广泛接触.发生相互作用,产生人际交往,这是个体心理正常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人际交往中,个体总会利用各种可能的信息资料来形成对他人的印象,这种印象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相互行为.因此,怎样才能给人良好的印象,使彼此间处于和谐的关系中,这是个体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影响第一印象形成的主、客体两方面的因素.分析它在人际吸引中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