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重合度理论中的延拓定理讨论了一类积分微分方程模型正周期解的存在性,利用GainesandMawhin[1]重合度理论中的连续性定理以及先验估计研究了一类积分微分方程模型正周期解的存在性,得出了保证正周期解存在的充分条件.此模型还包括了许多著名的生物数学模型作为特例.将此研究结果应用到一些更为具体的生物数学模型,得出了这些模型存在正周期解的充分性判据.研究表明此项研究的结果更为广泛,推广并改进了文献中已有的相关结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更精确的先验估计,利用重合度理论中的连续定理,研究了一类时滞种群模型的周期解,获得了这类模型存在正周期解的充分条件,所得结果推广了有关结论,并使条件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3.
一类中立型时滞种群对数模型的周期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更精确的先验估计,利用重合度理论中的连续定理,研究了一类时滞种群模型的周期解,获得了这类模型存在正周期解的充分条件,所得结果推广了李永昆文中的有关结论,并使条件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4.
无穷时滞泛函微分方程正周期解的存在性与多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非线性泛函分析理论中的不动点指数定理、算子理论与锥理论,讨论了一类泛函微分方程的正周期解问题,与已往文献结果相比,研究结果不但获得了该类方程正周期解的存在性定理,而且在此基础上获得了该类方程正周期解的多解性定理.最后,利用Hematcpoiesis模型说明了所得结论在研究具有无穷时滞泛函微分方程正周期解的存在性与多解性问题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一类具生物控制的多滞量捕食模型正周期解的存在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重合度理论中的延拓定理讨论了具有生物控制的多滞量捕食模型的正周期解的存在性,得到了保证周期解存在的充分条件,推广了已知的相关结果.  相似文献   

6.
状态依赖时滞单种群对数模型的正周期解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研究状态依赖时滞单种群对数模型周期正解的存在性 ,通过使用一些新的分析技巧获得该模型周期解的先验估计 ,从而利用重合度理论中的连续定理获得保证该模型正周期解存在性的充分性条件 .同时给出一个例子来阐明这个结果 .  相似文献   

7.
对数种群模型是生物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模型,它的正周期解的存在性已被广泛地研究,绝大部分文献只考虑了生物系统的微分模型,而利用差分模型描述生态系统更符合实际.本文运用重合度理论,证明了一类时滞种群差分方程至少存在一个正周期解.  相似文献   

8.
利用重合度理论中的延拓定理, 讨论具有反馈控制和比率型功能反应食物链系统周期解的存在性, 得到了保证周期解存在的充分条件, 拓展了连续且具比率型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9.
利用重合度理论中的延拓定理讨论了一类具有扩散和阶段结构的非自治单种群模型正周期解的存在性,其中幼年和成年种群均具有扩散因素,得到了周期解存在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一类生态数学模型存在周期解的充要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概述时变阻滞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有周期解的充分条件,然后主要讨论这类模型存在周期解的必要条件,从而得到我们感兴趣的这类模型存在周期解的充分条件,并进一步得到一类推广了的模型存在周期解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国家学位制度与大学学位制度是根据学位颁发权力来源而划分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位制度形态。尽管现行《学位条例》确立的是统一的国家学位制度,但鉴于生源质量、教学资源、培养水平等方面的区域和校际差异,不同高校学位授予的具体标准千差万别,甚至作为大学自治的重要内容为部分司法判例所肯认。同时,学位管理的“放管服”改革也在不断深化,高校的自主权限不断扩大,导致国家学位制度在实施逻辑上呈现出大学学位制度的色彩。形式逻辑与实践逻辑的分野,折射出两种不同学位制度之间的内在张力,也决定了我国在学位法制建设中必须于二者之中作出审慎抉择。由国家学位制度迈向大学学位制度是学位形态发展的历史趋势,但鉴于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现状,国家学位制度在学位质量保障、公平公正实现、管理秩序维护等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较为理性的做法是在坚持国家学位制度的前提下,适度吸纳大学学位制度的有益经验,在扬弃中实现两种学位制度张力的平衡。当前学位立法的重点在于:保障学位授予单位自主权,允许各个高校之间有差异的学位授予标准的存在;实现学位授权审核活动向行政许可的回归,由指标分配转向基本标准设置;弱化政府对学位授予工作的直接管理,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学位认证、学位质量评估、学位信息提供和咨询等服务工作,逐渐适应公共权力由国家向社会转移的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12.
高次Walsh系的基函数表达式非常复杂,计算困难.为了简化计算,通过建立高次Walsh系与高次Haar系之间的显式公式,且由于高次Haar系是一类L2([0,1])上的分段多项式多小波,从而获得由多项式多小波的级联算法计算高次Haar变换与高次Walsh变换的方案.同时,推导出计算高次Walsh变换与高次Walsh基函...  相似文献   

13.
企业顾客导向度及其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论述顾客导向战略的实施对于企业获利能力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性,指出顾客导向度是评价企业运营与管理状况的重要指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遵循全面性、代表性、区分性、效用性、相关性、经济性、可操作性等原则,28项指标因素按7项原则划分成4个部分:对顾客导向导的理解度、顾客响应的灵敏度、应用测评度和具体落实度.根据多指标、多层次的特点,建立一个二级递阶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企业的顾客导向度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4.
基于φ100 mm SHPB试验平台和液压伺服试验机,对4种饱水度下红砂岩进行动、静态压缩试验,探究了饱水度对岩石强度、峰值应变、峰值模量及应变率效应的影响规律,并从细观角度对实验结论进行分析,得出:饱水度对岩石强度的影响存在临界值S_l,饱水度小于临界值S_l时,强度随饱水度的增加而线性降低,当饱水度达到S_l后,随着饱水度的增大,岩石强度的变化幅度非常小;峰值应变在饱水度为0.42时出现极小值,动态试验条件下的峰值应变对饱水度更为敏感;峰值模量随饱水度的增大而线性减小;从细观角度探究饱水度对峰值模量的影响,应主要把握3个关键参数:矿物颗粒和粒间胶结物的受力能力、协调变形能力以及孔隙发育程度;随着饱水度的增大,岩石力学性质的应变率效应越来越明显。其中,饱水度对岩石强度应变率效应因子影响最大,对峰值应变应变率效应因子影响次之,对峰值模量应变率效应因子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5.
胡佳山 《科技信息》2007,(7):37-37,30
学生学习离不开方程,求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十分必要。从前求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要求输入方程的系数,数据间逗号或空格分隔,输出方程的根。FORTRAN77编制的求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实现了输入方程字符串,输出方程的根。  相似文献   

16.
IntroductionWhitmore and Findlay[1] summarized thetheories of stochastic dominance and theirapplications.The use of stochastic dominance hasrecently developed into a significant part ofeconomic theory[2 ,3 ] .Stochastic dominance theoryis now a basic tool in the field offinance.Markowitz[4 ] and Tobin[5,6] presented meanand variance approaches in the field of financialanalysis.If the utility function is an N- th degreepolynomial,then the first N moments have to beconsidered.If two distribut…  相似文献   

17.
通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2005年全国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综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利用协调度模型对经济、社会、环境三个子系统内部协调度进行分析,并构建协调发展度模型对城市的两两子系统的协调发展度及综合协调发展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部分城市虽然经济水平很高,但其协调发展情况较差。主要是某一子系统发展水平较差,再根据协调度模型可以追溯到影响该子系统的主要因子,为政府解决问题、协调发展城市提供重要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系统论的复合系统理论,结合系统协调度的本质意义,构建了城市交通-土地利用复合系统的距离协调度模型,并依此提出一种定量评价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系统协调度的新方法。本文通过对南京都市区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南京市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复合系统协调度呈凸曲线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在公理化相似度的基础上给出了粗相似度的定义,对粗相似度的性质进行分析并由此得出了一系列的结果.根据粗相似度的性质和最大粗相似度原理给出了一个在粗系统中对一个新样本的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发展是当今中国发展的主旋律,生态环境是否与城市化相适应,成为山西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方面.以山西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对山西省城市化水平与生态环境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协调度模型对山西省城市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进行分析.得出山西省11市只有太原市是高度协调发展型,忻州市是严重失调衰退型,吕梁市是中度失调衰退型,其余大部分都属于中级协调发展型与濒临失调衰退型.并对此进行原因分析及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