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和柠檬酸三丁酯(TBC)两种增塑剂以及丁腈橡胶(NBR)和氯化聚乙烯(CPE)两种增韧剂对PVC防水卷材进行改性,研究其在PVC防水卷材老化过程中力学性能变化的影响,并分别对不同增塑剂和增韧剂进行性能比较.结果表明:DOP体系和TBC体系经老化后,相同的配方,断裂伸长率降低,但拉伸强度有所增大;DOP和TBC用量越大,拉伸强度保持率和断裂伸长率保持率均减小,且TBC体系耐老化性能优于DOP体系.CPE体系和NBR体系经老化后,相同的配方,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均有所降低.当CPE和NBR加入质量分别为20~30,g和10,g时,PVC防水卷材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与耐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2.
采用环境友好的绿色增塑剂环氧大豆油(ESO)代替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对PVC进行增塑,通过调节ESO用量,考察分析PVC的拉伸断裂、动态力学及热老化性能的变化规律,并与DOP增塑的PVC产品H-70的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当ESO用量为55份时,PVC的断裂拉伸强度为17 MPa,断裂伸长率为382%,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8℃,热老化后质量损失为2.56g/m2,较H-70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SiO_2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廉价的工业硅溶胶为SiO2纳米粒子,使其与壳聚糖的醋酸溶液共混,得到壳聚糖/SiO2复合膜(简称复合膜).研究了复合膜在干态和湿态下的力学性能,在波长200~800nm范围内的透光率,在水中的溶胀率,复合膜内SiO2微粒的形貌及其与壳聚糖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随着膜内SiO2质量分数增加,复合膜的溶胀率从65.88%降到45.65%.复合膜在干态和湿态下的拉伸强度、伸长率等力学性能呈现先增加到最大值,然后又降低的变化趋势.复合膜中SiO2质量分数为14.07%,其干态膜的力学性能较佳,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58.09MPa和20.74%.当复合膜中SiO2质量分数为30.30%时,湿态膜的力学性能最佳,其拉伸强度为35.83MPa,断裂伸长率为114.76%.SiO2通过与壳聚糖形成强的相互作用而被均匀分散在复合膜内,该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耐水性能,可作为一种潜在的生物分离功能膜.  相似文献   

4.
采用Higashi缩合法合成一种新型的聚酯酰亚胺(PESI),研究了这种聚酯酰亚胺对聚醚酰亚胺/热致性液晶(PEI/TLCP)复合体系的增容改性效果。红外(IR)、核磁(NMR)测试结果表明,Higashi缩合法合成了对应结构的PESI;力学性能表征表明,适量PESI能有效改善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随着PESI用量的变化,复合体系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都有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并且都在含量为1.5%(质量分数)出现最大值;动态力学分析仪(DMA)测试结果发现,在PESI作用下,PEI和TLCP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互相靠近,则说明PESI改善PEI/TLCP复合体系的相容性,相应地复合材料体系力学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综述了近十年来,国内外碳酸钙填充聚氯乙稀(PVC)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碳酸钙的表面处理,微米和蚋米级碳酸钙改性PVC的物理与力学性能。超细CaCO3对PVC有显的增韧效果,少量纳米CaCO3就可使PVC缺口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而且增韧效果比微米CaCO3的明显。随着蚋米级CaCO3用量增加,PVC拉伸强度提高。轻质CaCO3填充PVC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明显降低。轻质CaCO3仅起着填充或降低成本作用,而纳米CaCO3能有效地增韧增强。  相似文献   

6.
以大豆分离蛋白(SPI)、羧甲基纤维素(CMC)和豌豆淀粉(PS)为成膜物质,甘油、山梨糖醇、聚乙二醇和吐温为增塑剂,采用流延法制备了三元复合蛋白膜SPI/CMC/PS,研究了几种增塑剂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对各种类增塑剂的复合膜进行红外表征。试验结果表明:增塑剂甘油和山梨糖醇对SPI/CMC/PS三元复合蛋白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影响较好。红外光谱表明,增塑剂增塑三元复合膜SPI/CMC/PS的结构相溶性好。  相似文献   

7.
以改进的Hummer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并以抗坏血酸(L-AA)为还原剂制备了还原性氧化石墨烯(rGO).以石墨烯为添加物,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了石墨烯/聚丙烯腈(GO/PAN)纳米纤维复合膜.使用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以及热重分析对石墨烯进行了研究,测试了石墨烯对纳米复合纤维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添加的GO质量分数为0.3%时,纺制的纤维平均直径为103nm,复合膜的力学性能有所提高,比纯PAN膜的拉伸强度提高了42.4%,断裂伸长率增加了32.5%;当GO质量分数超过0.3%时,复合膜的力学性能变差;当GO和rGO质量分数均为0.3%时,GO/PAN复合膜的力学性能优于rGO/PAN复合膜.  相似文献   

8.
采用流延成型法以乙二醛作为交联剂成功制备了明胶/聚乙烯醇复合膜,考察了交联剂浓度、交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pH等对共混膜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交联剂用量对复合膜溶解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40℃左右,复合膜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而断裂伸长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呈下降的趋势;随着乙二醛用量的增加,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呈现先增加而后逐渐降低的趋势,而断裂伸长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随着交联时间的增加,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先增加而后逐渐降低;在pH值为3时,复合膜具有较大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而pH值为4和5时,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基本上都处于最低值。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聚碳酸酯/超支化不饱和聚酯酰胺(PC/HUPEA)共混物的流动性能及力学性能与组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HUPEA能显著改善聚碳酸酯的流动性,对聚碳酸酯的力学性能也有影响.在0%~1.0%质量分数范围内,共混物拉伸模量和冲击强度随HUPEA的质量分数增加而下降;HUPEA的质量分数为0.43%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有最大值,而屈服强度最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用模压成型法制备碳纤维增强PVC(CF/PVC)和二维碳纤维平纹布增强PVC(CB/PVC)复合材料,并与原PVC树脂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比较。研究结果表明,CB/PVC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但弯曲强度有所下降;CF/PVC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缺口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都比原PVC树脂增大约10%;结合其力学破坏形貌照片,分析了碳纤维和PVC树脂相容性与其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为改善大豆蛋白/聚乙烯醇(SPI/PVA)共混薄膜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把尿素/三乙醇胺复配增塑剂,与大豆蛋白(SPI)/聚乙烯醇(PVA)经溶液共混成膜,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热失重分析仪、紫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研究了其性能.结果表明:复配增塑剂的最佳含量为40%,加入复配增塑剂后,SPI/PVA薄膜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熔融温度、热稳定性降低,拉伸强度略有下降,断裂伸长率明显增加,提高材料的韧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动态硫化的方法制备了三元乙丙橡胶(EPDM)/高聚合度聚氯乙烯(HPVC)热塑性弹性体.考察了PVC聚合度、橡塑比、增塑剂添加量、硫化剂用量(质量分数)及不同促进剂配比对体系性能影响,研究了动态硫化工艺条件(硫化时间和硫化温度)对体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动态硫化方法,选用HPVC、橡塑比为30/70、DOP用量为35份、硫化用量为0.4份及适当促进体系,在动态硫化温度为170研口硫化时间为6min条件下,制得性能优良的EPDM/HPVC热塑性弹性体,其拉伸强度能达到15.18 MPa,断裂伸长率能达到544%.  相似文献   

13.
将植物纤维(如玉米秸秆)经相应工序处理后获得所需的植物纤维材料PF,利于微生物降解并提高与其它物料的相溶性能.以锆类偶联剂为改性剂对PF进行改性,以模压成型工艺制备PBS/PLA/PF复合材料(MC).当PBS/PLA质量比为1∶1,PF在全部复合材料中的比例为0~45%时,复合材料MC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硬度均逐步上升并达到最大值,随后下降;偶联剂为PF重量的0.5%时,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分别达到最大值;植物纤维自身的含水率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导了无溶剂一步法合成无毒环氧棉子油增塑剂的新工艺,并讨论了不同工艺条件对产品环氧值的影响.利用Brabender 331流变仪,对不同DOP/环氧棉子油配比的聚氯乙烯样品进行了测试,结果证明环氧棉子油增塑剂不仅可以部分取代DOP,同时又提高了PVC制品的热稳定性,是一种理想的耐热增塑剂.  相似文献   

15.
通过流延法制备了低甲氧基果胶/壳聚糖复合膜,研究了复合膜的形成机理,并探讨了果胶添加量、壳聚糖添加量以及甘油添加量对复合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果胶中的—COOH和壳聚糖的—NH2结合并促进成膜;随着果胶添加量的增加,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添加量均为4g时,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达到最大,分别为4.12MPa和33.24%;当壳聚糖添加量增加时,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同样先上升后下降,在添加量为4g时拉伸强度达到最大,为4.13MPa,而断裂伸长率却一直降低;当甘油添加量为1mL时,复合膜拉伸强度极大,达到24.32MPa,但断裂伸长率极低,仅为4.86%,随着甘油添加量增加,复合膜的拉伸强度急剧降低,而断裂伸长率迅速上升。  相似文献   

16.
新型增塑剂DEDB代替DOP在软质PVC挤出地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一种增塑剂DEDB(二甘醇二苯甲酸酯)的性能及在软质PVC挤出地板中的应用.生产证明:它可完全代替DOP、DBP作主增塑剂使用,而且毒性小,在PVC软制品中可替代DOP50%,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壳聚糖/纳米SiOx复合膜的制备及机械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二次回归旋转正交试验方法,探讨了制备壳聚糖/纳米SiOx复合膜的优化工艺条件,用流延法制得分散比较均匀的纳米复合膜,并对涂膜结构进行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及透射电镜(TEM)表征.结果表明:复合膜(CTS-SiOx)中壳聚糖与SiOx粒子表面的大量羟基存在强烈的氢键作用;当配料为壳聚糖1.98 g、SiOx 0.017 g、单甘酯0.04 g时,壳聚糖复合涂膜拉伸强度达到最优值、与纯壳聚糖单膜相比,复合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直角撕裂强度分别提高了63.3%,45.4%和11.6%,透水率降低了73.1%.可见复合膜的性能优于单膜.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超支化聚合物聚酰胺胺(HPAMAM)和氧化石墨烯(graghene oxide,GO),通过真空抽滤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仿贝壳复合材料,并对其用京尼平进行了适当的交联。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对GO进行了表征,采用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IR)、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和电子万能试验机对HPAMAM/GO复合膜的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HPAMAM/GO复合膜呈现出类似于贝壳的"砖"和"泥浆"排列的层状结构;随HPAMAM在复合膜中质量分数的提高,复合膜的延展性不断提高;在交联后,G-HPAMAM/GO复合膜的力学性能显著提高,拉伸强度约为150 MPa;复合膜保持了很高的韧性,其断裂伸长率高达10%以上。因此HPAMAM在构筑高强高韧仿贝壳复合材料方面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吴大鸣  郑秀婷  刘颖  万里 《太原科技》2007,165(10):12-14
用ISBS方法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远远优于用一般的熔融共混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性能。ISBS方法制备的LDPE/nano-Mg(OH)2复合材料在一定添加量范围内,拉伸强度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在添加量为15 phr时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下降,但仍然要远远高于纯LDPE的拉伸强度。  相似文献   

20.
ATRP法在纳米SiO_2表面接枝PBA及其对PVC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在纳米S iO2表面接枝PBA,并采用TEM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纳米S iO2及S iO2-g-PBA复合粒子的添加对聚氯乙烯(PVC)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ATRP聚合方法有少量的PBA接枝于纳米S iO2表面;所制备的纳米复合粒子在PVC中较纳米S iO2粒子分散均匀,使纳米PVC/S iO2-g-PBA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及断裂能均明显高于PVC及PVC/S iO2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