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细痣疣螈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脾,肠细胞制作染色体标本,研究了细痣疣螈的染色体组型,结果表明该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4第6,8对是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12对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余9对无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未发现异形染色体对。本文还对该种与其近缘种进行了核型比较,并对其分类地位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库拉索芦荟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库拉索芦荟(Aloe vera[L.]Burm.f)细胞染色体进行了核型分析,染色体类型按Levan方法分类.研究表明,库拉索芦荟染色体数为2n=14.染色体的核型为K(2n)=2x=6sm 6st 2m.其中第2,3,4对染色体为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第1,5,6对染色体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7对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在所有7对染色体中未观察到有携带随体的染色体存在.  相似文献   

3.
九孔鲍二倍体与三倍体核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九孔鲍二倍体细胞染色体数及核型为:2n=32,18m 6sm 8t,NF=56,第1、2、3、4、6、7、9、10、11对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第5、8、12对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sm),第13、14、15、16对为端着丝粒染色体(t),三倍体细胞染色体数及核型为:3n=48,30m 6sm 12t,NF=84,第1、2、3、4、5、7、8、9、10、12组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第6、11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第13、14、15、16组为端着丝粒染色体(t)。  相似文献   

4.
翘嘴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遗传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翘嘴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肾细胞染色体的核型进行了分析.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翘嘴鲌的肾细胞染色体组是由48条染色体组成,染色体组型按着丝粒位置可分为四组,分别是中部着丝粒染色体、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中中部着丝粒染色体9对,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5对,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9对,端部着丝粒染色体1对,每对染色体均由二条同源染色体组成.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翘嘴鲌是一种二倍鱼,其染色体数目为2n=48,核型公式为2n=18m+10sm+18st+2t ,NF=76.  相似文献   

5.
条纹斑竹鲨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HA结合秋水仙素活体注射,取条纹斑竹鲨(Chiloscyllium plagiosum)脾脏经低渗处理,空气干燥制片法制作染色体标本,对染色体进行Giemsa染色,完成条纹斑竹鲨染色体核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条纹斑竹鲨的染色体组由20对中部着丝粒染色体、12对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5对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和14对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构成,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02=28t 10st 24sm 40m,染色体臂数NF=166,其中1对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带有明显的次缢痕.与其他软骨鱼类相似,条纹斑竹鲨同样具有数目众多的染色体二倍体数,但以中部着丝粒和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为主.  相似文献   

6.
利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分带技术,分析了鲁西黄牛的核型、G-带、C-带和银染核仁组织者.结果表明:鲁西黄牛二倍体染色体2N=60XY,常染色体58,全部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性染色体X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Y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中期分裂相显示染色体G-带292条,常染色体着丝粒区全部显示阳性C-带,银染核仁组织者出现5对,分布于第2、3、4、11和26对染色体端部.  相似文献   

7.
湖侧褶蛙及阿尔泰林蛙的核型、C-带、银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刚  徐宁 《贵州科学》2004,22(3):54-57
本文报道了产于新疆伊犁的湖侧褶蛙(Pelophylaxridibunda)及阿尔泰地区的阿尔泰林蛙(Ranaaftaica)的核型、C-带、银带。产于中欧的湖侧褶蛙的第8、11号染色体是中部着丝粒染色体,而且几乎每条染色体都有端粒区C 带,在一些染色体上还有居间区C带;而产于新疆伊犁河谷的湖侧褶蛙的第8号染色体是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第11号染色体是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只有着丝粒区C-带,没有端粒区和居间区C-带。本文认为这种染色体核型上的差异是同种不同地域种群的染色体多态现象。阿尔泰林蛙与田野林蛙的第6号染色体均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本文认为两者同是欧洲林蛙群2n=26与亚洲2n=24的林蛙群的过渡种类。  相似文献   

8.
对红原县引种早熟与晚熟猫尾草(Phleum pratense L.)细胞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研究表明,早熟猫尾草染色体数为2n=28,染色体的核型为K(2n)=2n=4x=28=22m+4sm(SAT)+2st(SAT),其中第5、11对染色体为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8对染色体为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余各对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8对染色体携带随体;晚熟猫尾草染色体数为2n=42,染色体的核型为K(2n)=2n=6x=42=2M+24m+14sm+2sm(SAT),其中第3、4、6、11、12、13、14、20对染色体为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18对染色体为正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22号为B染色体,其余各对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11对染色体携带随体.早熟与晚熟猫尾草都属2A核型.  相似文献   

9.
采用常规骨髓细胞空气干燥法,分析了贵州两种菊头蝠的核型,大耳菊头蝠2n=62,30对常染色体均为端着丝粒染色体。其中第13对常染色体的端部带有1次缢痕。X染色体为大型亚端着丝粒染色体,Y染色体为端着丝粒染色体。染色体臂数(FN)为60。马铁菊头蝠2n=58,常染色体由2对小型的中部着丝粒染色体,26对端着丝粒染色体组成。X染色体为亚端着丝粒染色体,Y染色体为小型端着丝粒染色体,染色体臂数(FN)为60。马铁菊头蝠的核型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0.
黑芥(Brassica nigra)核型和Giemsa C带带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黑芥的核型和染色体的Giemsa C带带型,黑芥有8对染色体,4对是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中4对是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在4对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中有2对具随体,黑芥的核型公式为2n=2x=16=8m+4sm+4sm(SAT)用HSG法得到GiemsaC带带型,黑芥的C带带型为CIT型,黑芥的染色体具有着丝粒带、中间带,端带和全带,黑芥的GiemsaC带带型公式为2n=2x=16=CIT型=2C+  相似文献   

11.
餐条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肾脏细胞制作染色体标本,研究了贵州境内的餐条的核型。根据对100个中期分裂相染色体的计数,结果表明:餐条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8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13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3对;无端部着丝点染色体(t).染色体臂数(NF)90,核型公式2n=48,16m+26sm+6st,NF=90.未发现异型染色体对。  相似文献   

12.
贵州疣螈夏季生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报道了贵州疣螈夏季栖息环境、活动习性、繁殖及食性与捕食行为。贵州疣螈主要以昆虫纲的种类为食,有益系数达52.31%,是一种对农林业有益的动物。  相似文献   

13.
贵州5种蝾螈几种组织中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的电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技术 ,分析了贵州疣螈 ,细痣疣螈 ,无斑肥螈 ,蓝尾蝾螈和尾斑瘰螈若干种组织的LDH同工酶 ,结果表明 5种蝾螈种属差异明显 :贵州疣螈 ,细痣疣螈的LDH为 5谱带型 ,而无班肥螈 ,蓝尾蝾螈和尾斑瘰螈的LDH则为非五谱带型 ,各种的LDH亚基构成和迁移率均有所不同。依据 5个种的LDH同工酶的种属差异 ,对它们的系统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贵州5种蝾螈酯酶同工酶(EST)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技术,对贵州疣螈、细痣疣螈、无斑肥螈、蓝尾蝾螈和尾斑瘰螈的EST进行了研究。5种蝾螈的同工酶种属差异明显,以EST酶谱为性状,对这5个种进行了聚类分析,贵州疣螈和细痣疣螈被聚为一类,尾斑瘰螈和无斑肥螈是另一类,蓝尾蝾螈是两类之间更接近前才的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15.
粗皮姬蛙染色体组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骨髓为材料,利用蒸气固定法,研究了粗皮姬蛙(Microhyla butleri Boulenger)的染色体组型,即2n=22,NF=44,由8对(Nos.1,2,5,6,7,8,10,11)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和3对(Nos.3,4,9)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大、小型染色体间无明显的分界线。未发现有异型性染色体。同时,与已报道的姬蛙科中几个种的染色体组型作了比较,初步讨论了它们染色体组型演化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三种国外冷杉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了3种国外冷杉的核型。AbiescephalonicaLoud。有9对中部着丝粒和3对近中着丝粒染色体,A.numidicaDeLannonexCarr.文中还讨论了3种冷杉及其氯不组的进化地位。  相似文献   

17.
日本黄脊蝗的核型和C─带带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涂片法和BSG技术研究了日本黄脊蝗(Palangajaponca)的核型和C─带带型。结果表明:核型属常见核型;23条染色体均显着丝粒带,其中6对中、小染色体还显示了端带;结构异染色质较多地分布于这6对染色体。精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和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后期工的染色体在核型,带型上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采用涂片法和BSG技术研究了日本黄脊蝗(Palangajaponca)的核型和C─带带型。结果表明:核型属常见核型;23条染色体均显着丝粒带,其中6对中、小染色体还显示了端带;结构异染色质较多地分布于这6对染色体。精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和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后期工的染色体在核型,带型上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四川产的米贝母、瓦布贝母、浓密贝母、槽鳞贝母等4种贝母进行了核型研究,现报道其核型公式、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和核型。该4种核型均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