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城区埋地燃气管道失效后果严重度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埋地燃气管道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阐述了埋地燃气管道风险影响因素的模糊评价集及风险影响因素权重的具体确定方法.针对某市某段埋地煤气管道,进行管道失效后果因素的模糊评判,得到该管道失效后果因素的风险值.对比分析了模糊综合评判结果与API581失效后果定性分析结果,确证了管道失效后果模糊综合评价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为更准确地评价某地区全年地表水环境质量,将区间值模糊集理论引入到水质综合评价中.以山东省聊城市东昌湖为例,建立地表水标准中不同类别的隶属函数,进而确定区间值模糊综合评判矩阵,给出区间数排序方法,实现对水环境的综合评价.给出新的可信度的定义,使之更符合实际应用的需要.并且讨论两种不同权重、两种不同的区间数排序方法下模型的...  相似文献   

3.
刘旭  黄铭  余舟 《工程与建设》2023,(3):804-807
针对边坡的影响因素存在模糊性、不确定性的特点,基于引水渠道边坡实际情况及工程监测资料,确定影响其安全状态的主要因素,划分影响因素的安全等级,结合区间数理论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优势,构造各指标的区间隶属函数,并采用主观赋权法层次分析法与客观赋权法熵权法组合赋权的方式来确定各级指标的权值,进行区间数模糊综合评判,得到区间评判结果,再使用区间排序法对其进行排序,进而得到边坡综合评判结果,依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实际安全状态。通过引水渠道边坡工程实例验证了该评判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为对影响城镇土地质量的各种经济、社会及自然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划分土地等级.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广泛调研确定各因子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在GIS中构建带有决策稳定因子的非线性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多种非线性模型与线性模型的对比,验证该模型的科学性,确定研究区土地级别;采用栅格图像差值法结合模糊综合评价对结论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FAHP-非线性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适合解决多因素、多标准且不便于全部量化处理的决策问题,反应了指标对于决策稳定性的定量化影响.研究结论初步突破了对传统线性模糊综合评价的认识,为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房间日照时长等购房影响因素,通过等差数列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借助太阳地方时角,得出房间有日照的时间区间;将一般影响购房的因素量化,运用MATLAB软件,依托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给出的最优选房方案。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模糊综合评判风险分析中权重确定过分依赖专家打分与主观调查法,且可能造成评判结论模糊.针对这些缺陷,引入粗糙集重心理论计算出客观权重集,并避免了某些小权重因素被“丢失”的现象.结合近15年来120处详实的隧道塌方事故统计资料,确定了包含地质因素、设计施工质量等在内的6大塌方风险因素,应用粗糙集理论中的决策表方法计算各因素的客观权重,并采用模糊重心理论中以正态分布作为各评价因素隶属函数的做法,建立了以粗糙集与模糊重心理论为基础的公路隧道施工期塌方评估方法.最后将该评估方法应用于工程实例中,并与传统的模糊综合评判分析方法和工程实际情况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适用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软土沉降等级评价受诸多边界模糊的、有限区间分布的不确定因素影响。文章基于集对论和云理论,提出一种能考虑指标区间边界模糊和非对称特点的土体沉降等级联系云评价新模型,即首先构建基于集对同异反分析的非对称联系云模型,以非对称定量统一描述软土沉降等级评价指标的模糊性及在分类间的转换态势,并结合指标权重综合分析样本与沉降等级间的确定度,以确定土体沉降等级。实例应用结果与现场观测结论及可拓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应用于软土沉降等级划分是有效可行的,且克服了传统云模型局限于指标为正态分布的缺陷。  相似文献   

8.
为了克服传统经典集合理论在处理公路路侧安全问题时的局限性,引入模糊逻辑理论,利用其在处理"亦此亦彼"模糊问题时的优越性对公路路侧安全度进行量化评价;构建了由路侧净区宽度满足率、离散危险物密度、离散危险物平均横向距离、连续危险物密度、连续危险物平均横向间距、路侧深度变量6个指标组成的公路路侧安全综合评价指标;随后确定经典集合理论下的评价阈值区间和评价标准以及确定模糊逻辑理论下的模糊集合和隶属函数,利用案例对比分析了基于经典集合理论和模糊集合理论的评价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模糊逻辑理论的公路路侧安全度评价方法比基于传统经典集合理论的公路路侧安全度评价方法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9.
徐莉 《海峡科学》2012,(11):54-56
以福建省某造船厂的船舶快速搭载管理为例,分析了影响船舶总段快速搭载效率的因素,建立了影响船舶总段快速搭载效率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影响因素指标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影响因素指标进行权值确定;根据综合评价的结论,针对各个影响因素的特征及影响大小分别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模糊综合评价在高校教学评价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区间值模糊集在信息处理过程中能有效地减少模糊信息的丢失,本文引入了基于区间值模糊综合评判的大学数学课堂评价模式,并实证了此大学数学课堂评价方法较传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法更能准确地、全面地评价大学数学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1.
公路隧道群运营期安全保障工程相较于单体隧道更为复杂,面临的大量不确定性和安全风险直接威胁着隧道安全运营。从“人-车-隧道-交通环境-管理”五个要素构建运营安全评价因子集,结合变权理论对开展动态评价研究,形成因素-时间变权方法的双动态权重计算模型以体现指标的时变特点,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等级评价,以某高速隧道群开展评价工作。通过上述研究表明:因素-时间变权模型对于运营期的隧道群安全评价指标的权重控制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能很好的弥补常规评价方法中对隧道运营期安全因时变性的特点造成的评价结果失真的缺点;变权理论的利用为开展风险的动态管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以某山区高等级公路网交通安全特性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公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及交通现状特性的调查、分析,结合实际道路交通状况和交通特点,建立了山区高等级公路网交通安全微观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利用实际算例对该评价模型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确定的重点路段与公安交通及公路管理部门所掌握的事故易发地点吻合性较好,说明该模型在实际操作中可行、有效,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出所研究路段的真实安全水平,为改善山区高等级公路网交通安全提供了参考对策。  相似文献   

13.
交通流量预测是智能交通系统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预测水平,引进基于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的交通流量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给出了基于二型模糊神经网络的仿真算法.并结合广州市某高速公路为例对交通流量进行预测,对比计算了该方法与一型模糊神经网络预测方法的预测结果,仿真表明该系统具有精确性和高可信度,预测准确性明显高于传统的一型模糊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14.
为合理评估山区公路交通安全风险等级,制定安全风险管理对策,有效使用道路安全保障资金,采用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方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建立基于模糊综合分析法的道路风险评估模型。结合贵州省兴义市山区公路交通安全现状,从道路因素、天气因素、交通运行、交通设施等四个方面进行数据采集并分析评估公路各路段安全风险等级。在分级结果上,对不同风险等级的路段采取相应交通安全改善措施,以提高山区公路风险管理水平与交通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5.
成县城区过境公路承载公路运输的大量运力,加之近年城市车辆的猛增,城区过境公路交通压力倍增,行车安全问题凸显,因此对道路行车,尤其是事故频发的路口行车安全进行合理科学评估显得尤为重要.对城区过境公路路口行车安全进行评估,必须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本文针对影响路口行车安全包含诸多模糊因素的特点,对江(洛)武(都)公路成县城区过境段路口行车安全问题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该城市各过境路口行车安全评估值处于中位,路口行车安全有待大力提高.  相似文献   

16.
交通分布预测模糊重力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交通分布预测中的模糊不确定性,以重力模型与模糊数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基于三角模糊数建立了模糊重力模型.采用模糊线性最小二乘法标定了模型中参数.利用模糊幅度对观测值的比、观测值与估计值的隶属函数的不重合部分的面积与其面积之和的比这2种方法进行模型精度检验.研究了实现交通分布预测结果的发生、吸引平衡处理的模糊Frator增长率迭代平衡方法.通过实例详细说明了发生量、吸引量和交通阻抗均具有模糊不确定性时的模糊重力模型的应用过程,提出了根据模糊不确定性大小程度来利用模糊预测值的建议.模糊重力模型可以实现交通分布预测中的模糊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二型模糊逻辑的交通流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该算法将模糊聚类的对象从单值扩展到区间,在构造二型模糊系统时,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学习提取二型模糊规则,克服了专家方法不能对未知领域提取规则的不足.在此基础上,针对智能交通系统,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二型模糊逻辑的交通流量预测方法.该方法应用区间型二型模糊集具有上下限隶属度函数的性质构造预测区间,适合于处理具有复杂不确定性的情况.通过隶属度函数可以反映出该区间中预测值的可靠性,从而克服了其他预测方法仅给出单值且稳定性不高的缺点.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二型模糊逻辑的流量预测区间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其平均相对误差低于6%.  相似文献   

18.
李瑞美  张健  钟小明  贾嘉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6):15603-15608
公路路线比选方案安全性评价是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定性及定量方法比较各方案的安全性,给出最优推荐方案。为实现公平、客观及全面的安全评价,避免不同评价单位及评价人员因自身水平及经验限制得出不同的评价结论,本文在大量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公路路线比选方案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模糊综合安全评价模型。将该模型应用到某公路路线比选方案安全性评价中,结果表明,建立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有效且具有可参照性,能够为路线比选方案的安全性评价提供方法指导,并将写入《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程》(T/CECS G:E10-2021)。  相似文献   

19.
准确的高速公路短时交通流预测是实现交通诱导和控制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为了提高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流形距离(MD)的K近邻-长短期记忆(K-nearest neighbor-long short-term memory,KNN-LSTM)高速公路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该模型利用流形相似性分析高速公路交通流的时空特性,计算多站点与目标站点之间的流形距离。然后,采用改进的KNN算法筛选出空间相关站点构造交通流数据集,通过LSTM模型提取时序特征得出预测结果。实验表明,与单一预测模型相比,该方法能更好地提取交通流时空特性且预测精度更高,可为高速公路的交通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公路路线方案比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综合比选公路路线设计方案,必须针对路线方案进行多目标多层次的决策分析。结合公路项目选线的特点与原则,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等系统分析方法,建立了完整可靠的公路路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建立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公路路线方案的优选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灵活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