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6 毫秒
1.
供应链企业关系是供应链运营的重要因素,它关系到供应链的运营效率。而供应链企业间的冲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又直接影响着供应链企业的关系。本文从多目标视角出发,分析了供应链的成员企业之间的目标不一致以及企业与供应链之间的目标冲突。采用多目标优化问题对供应链冲突模型进行了表示,并通过算例对基于目标不一致的供应链冲突问题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从敏捷供应链整体、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等角度出发,分析影响知识服务主体交互的各项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主体参与知识交互的激励模型,模型包括主体进行知识交互之前进行的供应链整合处理,提高供应链敏捷性处理以及知识交互过程中的激励机制、利益分配机制4个模块。  相似文献   

3.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问题一直是领域研究中的热点,本文主要通过数学分析得出港口供应链上参与企业选择Stackelberg均衡模型的原因,与Nash均衡的比较为基础,建立了一个多目标、多因素的行为研究、利益分配机制模型。研究表明通过一定的激励手段可以加强伙伴间的努力程度,实现合理的利润分配,实现供应链成员的双赢。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供应链合作中信息成本较大情况下实现信息共享激励的供应链弹性契约设计问题,采用经济分析及数学建模方法,研究了供应链合作双方在信息共享条件与信息不共享条件下,确定了弹性契约参数对双方运作绩效的改进。结果表明:通过设计一个弹性数量契约,获取满意或最优的契约参数,实现信息成本在零售商和供应商之间合理分担,使得双方在信息共享的条件下获取的利益至少不低于在未实现信息共享下所获得的利益,实现双方利益的帕累托改善,并激励下游企业积极向上游企业共享需求信息。该研究对供应链契约设计与信息共享激励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供应链网络的动态均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应链是一典型的动态系统,链内各成员间供给与需求的关系随时间发生改变,同时,成员的目标也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如何协调系统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与利益是供应链管理中一复杂而重要的问题.为此,通过引入经济学中的均衡理论,以变分不等式为工具,研究一个由m个制造商和n个批发商所构成的具有库存的两阶段供应链的物流与价格动态均衡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均衡条件和经济解释,并建立了均衡问题的变分不等式模型,最后证明了变分不等式问题解的存在性与唯一性.  相似文献   

6.
叶影霞 《科技信息》2009,(34):I0107-I0108
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种种不确定性,供应链风险管理将成为供应链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利益分配合理与否决定着供应链企业风险管理的成效。本文在传统的基于Shapley值的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利益分配模型上作了改进。  相似文献   

7.
由于供应链中各合作伙伴之间存在的利益目标的冲突,往往导致信息共享的低效率和信息失真现象。就信息失真问题及牛鞭效应进行了简要论述,主要就某类因机制设计而造成的信息失真问题进行了博弈论的分析和讨论,探讨了在由一个生产商和一个分销商组成的供应链中,为了防止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生产商实行目标激励的机制,并论述生产商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对经销商进行激励及其在不同的情况下应如何设计目标激励政策,来促使经销商反馈真实信息,实现双方激励的相容。  相似文献   

8.
基于合作对策的供应链利益分配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集成化供应链的环境中,通过成员间的合作竞争达到供应链的整体绩效,是供应链管理成功的关键.因而建立成员间的利益协调分配机制显得尤为重要。采用合作对策的理论结合线性规划的方法来建立供应链管理的利益分配模型,并给出求解方法,为解决供应链的利益协调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与激励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供应链的真正优势在于通过信息共享来达到整个供应链的集成,以提高供应链的反应速度,降低成本,减少重复和浪费.着重对信息不共享的原因、信息共享的协同效应、技术支撑体系,以及如何对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进行激励分析,从而保障信息共享的实现.通过建立良好的供应链信息共享条件及有效的信息共享管理激励机制,可以提高供应链的性能,实现供应链成员的"双赢".  相似文献   

10.
在古诺双头市场上,对制造商如何引入对下游分销商的激励机制,建立自己的供应链进而获取竞争优势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供应链与制造商、供应链与供应链的古诺竞争及供应链激励博弈模型,求得了单边激励和双边激励2种情况下,供应链核心企业——制造商的最优激励策略,并讨论了激励机制对其收益和市场份额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供应链管理及其发展策略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大喜  郑国华 《科技资讯》2007,(31):184-186
供应链管理(SCM)是近年来在国内外逐渐受到重视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与模式.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计划和控制职能;是一种新的管理策略,把不同企业集成起来以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注重企业之间的合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供应链上各企业分担的采购、生产、分销和销售的职能成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体.本文从概念入手对供应链管理的实施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施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2.
旅游供应链是一种建立在微观研究基础上,通过旅游经济活动中企业之间在产品数量、质量、特色、层次上的协调,以降低成本费用,减少经济风险,来提高企业效益和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技术方法.通过对旅行业各层面的供应链状况分析,对我国旅游供应链模式的状况、特点、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以及优化机制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供应链上每个实体具有独立的决策权,所以由此引发的非对称信息下的激励问题是导致系统低效的主要原因。以一个两阶段的供应链系统为背景,应用博弈理论对供应链的合作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然后通过信用期契约的设计,激励零售商申报其真实地零售成本类型,在提高整个供应链整体效率的同时各成员也实现了双赢。  相似文献   

14.
供应链管理问题是目前企业界和商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供应链管理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协调供应链中各成员企业的局部利益与供应链系统整体的关系,使供应链系统整体的总成本最低。在随机需求下,研究了单个供应商与多个零售商的随机供应链模型;并且在供应商和零售商不允许缺货和允许缺货情况下,给出了一个一般模型,分析并给出供应链合作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现代企业的竞争已不再仅仅取决于自身的实力,而是基于企业所处的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应充分认识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通过精选初始合作者、对初始合作者进行规范和培训、与合作者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现信息共享和利益共享等步骤逐步架构具有竞争优势的供应链体系。  相似文献   

16.
供应链由不同利益主体的成员组成,各自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采取行动,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随着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和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家对节能减排、环保等问题的日益重视,一些特征日益突出(主要包括全球化、服务性和绿色性),给供应链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在对当前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简单综述的基础上,针对新时期供应链管理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展望了下一步供应链管理值得重点关注的几个重要方向:供应链中参与人(包括顾客、决策者和政府监管部门)的行为研究、供应链管理与其它职能部门(如市场营销、财务等)的集成优化研究、服务供应链管理研究、供应链中的多主体合作与非合作博弈研究及数据驱动的供应链管理研究.  相似文献   

17.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提出的时间虽不长,但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国际上一些著名企业在供应链的实践中取得的成就,更使人们坚信供应链是进入21世纪后企业适应全球竞争的一个有效途径.但是,目前相关文献对供应链管理的探讨基本上集中于对物流管理和信息技术的运用问题,而对于供应链中的现金流管理问题却是很少涉及.本文将对企业财务供应链管理及其系统的构建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制造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重视供应链管理。而供应链管理的重点问题在于树立正确的供应链管理思想,注重供应链管理组织的整合,搞好供应链需求管理,做好基于供应链的产品设计、制造与生产集成计划管理,建立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设高效的物流信息系统及制定物流客户服务战略等。  相似文献   

19.
构建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原理对构建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必要性、核心问题、制度变迁和其它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互依赖性与互惠制度是构建供应链合作关系内在推动力,构建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前提是"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相统一,妥善处理利益分配问题是构建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关键,制度变迁动力是各主体之间、成员与组织之间,内部规则与外部规则之间的不断演进.构建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还需要注意高层态度、共同价值观、合作伙伴的能力和兼容性,以及信任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供应链上下游的定价决策过程可以看作一个博弈过程,供应链上的成员通过建立契约关系来协调各方的利益,分配供应链上新增加的利润。在供应链契约中,商品的订购价格,数量,退货数量和额度等都是契约中的主要内容以及契约双方谈判的焦点。双方通过相互博弈,达成协调的契约机制,使供应链上的每个成员都取得“多赢”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