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差异腐蚀方法对各种石英矿物进行处理 ,结果表明 ,去除气液包裹体的效果明显 ,同时还发现 ,通过测定石英颗粒在浸油中的光透过率 ,能够检验石英矿物气液包裹体被去除的程度。这对于深入研究硅石代替水晶技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矿床地质研究基础上,通过对石英、萤石、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分析,对甘肃省干沙鄂博稀土矿床成矿流体的特征、演化及成矿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矿床中发育大量包裹体,按室温下的成分相态特征,将其分为熔体包裹体、流体-熔体包裹体、气液H2O包裹体、气液CO2包裹体、CO2-H2O包裹体和含子矿物的气液H2O包裹体、含子矿物的CO2-H2O包裹体等7种类型.在成矿过程中,包裹体组合从熔体包裹体→流体-熔体包裹体+流体包裹体→流体包裹体的变化,反映了成矿介质经历了从岩浆→岩浆+热液→热液的演化过程.在岩浆-热液成矿期,流体-熔体包裹体大量存在,以及富H2O相CO2-H2O包裹体与富cO2相CO2-H2O包裹体密切共生,表明成矿时曾经发生两次不混溶作用,早期岩浆-热液不混溶作用导致萤石和REE-氟碳酸盐的晶出,而CO2-H2O不混溶作用引起了硫化物的沉淀.  相似文献   

3.
海拉尔盆地布达特群热流体活动频繁,脉体发育。脉体中发育3种不同类型烃类包裹体,即旱期富CH4气态烃类包裹体、中期液态烃类包裹体、晚期气液两相烃类包裹体。通过对3种烃类包裹体宿卞矿物特征、均一温度测定、宿主矿物化学成分的分析,指出铁白云石脉的形成与岩浆成因及低温热液作用有关,石英脉的形成可能来源于深部流体。早期石英脉中富CH4气态烃类包裹体可能同样来自于深部;中期铁白云石脉中液态烃类包裹体是热事件作用中高温变质水分解并携带了围岩中烃类物质进入裂缝中沉淀而成的;晚期石英脉、铁白云石脉中气液两相烃类包裹体则代表了布达特群油气成藏时油气运移、聚集的结果。结合沉积理藏史和热演化史恢复,认为布达特群成藏时间为60- 105 Ma,即伊敏组沉积初期开始,一直延续到青元岗组。  相似文献   

4.
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区盒8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流体包裹体的观察、测温、测盐及组分分析等方法,厘定了流体包裹体的产状及气液比,结合埋藏史恢复了流体包裹体均-温度,并通过状态方程恢复储层古压力.研究表明,甲烷、饱和烃、CO2包裹体在愈合裂隙与石英加大边中均有发育,气液比随着油气运移距离的增大逐渐降低.石英加大边中油气的捕...  相似文献   

5.
通过光学显微镜、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电子显微探针(EPMA)及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对贺兰山黄旗口组石英岩状砂岩的手标本特征、岩石组成及结构、矿物组成、包裹体特征、化学成分、杂质元素及其赋存状态进行多维度研究.结果表明,贺兰山黄旗口组石英岩状砂岩中SiO2的质量分数为97.19%~98.71%,平均值为98.16%;杂质以Al, Fe, K,Ca, Na, Mg, Ti, Mn为主,主要赋存于云母、黏土矿物、长石和各类铁矿物等较易剔除的独立矿物及固体包裹体,具有提纯至4N级(99.99%)石英的潜力.石英晶体内的气液包裹体和晶格杂质虽然含量较低,但特殊的赋存状态增大了矿石提纯的难度,这是制约石英晶体进一步提纯至更高级别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通过Leica偏光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气相色谱仪等仪器表征,分析微波和酸蚀单独及共同作用国产高纯石英砂中气液包裹体中水分子含量和气液包裹体显微形态的变化规律,并对气液包裹体的去除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微波场作用下,石英砂中气液包裹体的水分子的红外吸收峰强度及面积大幅度增加,偏光显微图显示部分体积较大的气液包裹体体积减小,并有大量的体积较小的液相包体群生成;单独的酸蚀作用对石英砂中气液包裹体中水分子的红外吸收峰强度及面积几乎没有影响;在微波和酸蚀共同作用下,石英砂中气液包裹体的水分子红外吸收峰强度及面积大幅度降低,在经过HF酸蚀处理5 h后,石英砂中气液包裹体的水分子的红外吸收峰强度及面积均远小于原料中水分子的红外吸收峰强度及面积,此时石英砂样品光透过率最高,气液包裹体和羟基水(OH)-的去除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矿物中的包裹体是成岩成矿流体(含气液的流体或硅酸岩熔融体)在矿物结晶生长过程中,被包裹在矿物或晶格缺陷或穴窝中的、至今尚在主矿物中封存并与主矿物有着相的界限的那部分物质。矿物中的包裹体按物理状态分主要分为以下两类:Ⅰ、流体包裹体,又可根据组成的不同分为七个亚类:ⅠA.纯液体包裹体;ⅠB.纯气体包裹体;ⅠC.液体包裹体;ⅠD.气体包裹体;ⅠE.含子矿物包裹体;ⅠF.含液体CO2包裹体;ⅠG.油气包裹体;Ⅱ、熔融包裹体,又可根据相态特征分为三个亚类:ⅡA.非晶质熔融包裹体;ⅡB.结晶质熔融包裹体;ⅡC.晶质一流体熔融包裹体。本文从综述的角度对矿物包裹体的定义、分类、研究方法及现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指出其新的研究方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对四川盆地磨溪构造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储层中所充填石英与沥青的关系、石英中流体包裹体进行综合研究,探讨油气藏的成藏过程。通过对龙王庙组储层白云岩标本观察、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镜下分析、显微测温表明,形成于石油热裂解后的石英流体包裹体主要为气液H2O包裹体、烃-H2O包裹体和纯甲烷包裹体。气液H2O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峰值为210~230℃,纯甲烷包裹体的密度为0.214 8~0.299 7g/cm3,流体的捕获压力为73.10~153.74MPa,峰值为100.00~135.00 MPa,显示明显的超压特征。说明古气藏保存条件较好,现今气藏仍旧具有超压特征,应为古气藏经调整后重新聚集成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薛培  张术根  王晶  袁莹 《科技信息》2011,(12):99-100
含矿石英脉中的石英发育气液两相原生流体包裹体,成矿流体属低盐度盐水溶液,成矿期石英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指示:该区钨钼多金属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高中温阶段。并估算得出流体包裹体所代表的主要成矿压力范围为36.35~102.58 MPa,成矿的相应深度范围为2.69~8.37Km,属于典型的中浅成成矿环境。成矿流体为Na2SO4-NaCl-H2O体系。  相似文献   

10.
利用羊易地热田一些热泉和钻孔的地表面分布模式,蚀变矿物类型,来追索热流体的主要通道,判断热田边界以及地层渗透性能,根据在石英、方解石和萤石中测量的116个汽液包裹体的均一化温度,可以推测热储的温度变化趋势,为开发和利用地热资源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储层石英生长影响因素的实验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不同盐度、不同油水比及不同油品的人工合成石英烃类包裹体的实验,考察不同成岩条件下油气充注对石英生长的影响,对合成烃类包裹体的岩相学特征、均一温度、荧光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油水比、油品性质、盐度等因素对石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油气条件下石英晶体能够继续生长从而捕获烃类包裹体,但是也受到了一定抑制,抑制作用随着含油饱和度增高而增强;油气可能会完全终止矿物的生长,但边界条件还有待于进一步确定;较高的盐度促进了石英包裹体的形成,轻质油对石英晶体生长的抑制作用要相对大于重质油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疆阿尔泰库威和可可托海伟晶岩绿柱石中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新疆阿尔泰库威伟晶岩和可可托海3号脉伟晶岩中绿柱石所含的包裹体。两地绿柱石中包裹体类型有两类:含硅酸盐子晶流体包裹体和气液流体包裹体。对含硅酸盐子晶流体包裹体各相成分进行了拉曼探针测定研究,同时对各类包裹体进行了显微测温。探讨了包裹体形成机制,两类包裹体代表残余伟晶岩岩浆演化的不同地球化学阶段捕获。含硅酸盐子晶流体包裹体捕获岩浆-热液过渡阶段时的一种超临界流体,捕获温度大于460~480℃;气液流体包裹体捕获热液阶段时的流体,捕获温度大于310~360℃(均无压力校正)。两类包裹体捕获压力范围为1.5~3.7kbar。  相似文献   

13.
四川牦牛坪矿床为地质特征独特的大型稀土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在萤石、石英、方解石中存在大量含子矿物的多相包裹体.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SEM/EDS)查明,子矿物种类繁多,除常见的石盐、重晶石、石膏等子矿物外,还发现有含锶矿物(天青石、菱锶矿)、磷灰石和轻稀土矿物的子矿物.含锶子矿物和轻稀土子矿物的大量产出表明成矿流体为富Sr、Ba、轻稀土的流体,而且与英碱正长岩有关.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锦屏县八克金矿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贵州省锦屏县八克金矿流体包裹体以原生包裹体为主,少量次生包裹体。包裹体大小在2-10μm之间,个别大于10μm;以含CO2三相包裹体为主,其次气液两相包裹体,少量纯CO2包裹体;成矿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集中在240℃-300℃,气液两相包裹体平均盐度4.29 wt%NaC l-6.51 wt%NaC l,密度为0.75 g/cm3-0.92 g/cm3,三相包裹体平均盐度:1.91 wt%NaC l-5.11 wt%NaC l,密度为0.62 g/cm3-0.97 g/cm3,得出结论是八克金矿属于低盐度低密度的中温矿床。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天柱县地豆冲金矿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流体包裹体镜下观察、温度和成分测定,获取贵州省天柱县地豆冲金矿石英包裹体以原生液体包裹体为主,大小3-16μm,气液比集中于5%-15%;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在142.3-307.1℃;流体盐度为2.74-10.11 wt%NaCl,密度为0.81-0.93 g/cm3,气相成分以H2O为主,含少量CO2、N2、CH4;成矿压力为265.25-451.67 bar,成矿深度为1001.43-1705.25 m.该矿床属成矿压力低的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其成矿流体具低盐度、低密度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德兴斑岩铜矿成矿流体演化与来源的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主要研究了德兴斑岩铜矿床不同期次脉石英及花岗闪长斑岩石英斑晶中流体包覆体的特征,测定了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冰点,估算了成矿流体的盐度、密度等参数.结合花岗闪长斑岩与石英脉中石英氢氧同位素数据的讨论分析,对流体的演化过程和来源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花岗闪长斑岩石英斑晶中的包裹体代表了岩浆流体的特征,石英脉中的包裹体记录了岩浆流体演化成成矿流体的特征。研究证实成矿流体主要由岩浆流体而来,成矿流体演化晚期有大气降水的加入。  相似文献   

17.
微细浸染型金矿矿后热液和表生溶液的物理化学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成矿热液,矿后热液和表生溶液形成的冷液矿物的包裹体成分、温度和盐度测定,作了有关的系列热力学参数,探讨了溶液的低温地球化学特征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对宁夏某地石英砂岩矿的选矿和化学提纯进行预研究,通过光学显微镜、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仪、电子显微探针及能谱仪等方法对石英砂岩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原矿石中SiO_2的质量分数为97.10%,杂质矿物主要为黏土矿物、黑云母、钾长石、绿泥石、金红石及铁矿物等,且气-液包裹体数量多、分布广、粒度小.石英中的杂质元素主要为Al、Fe、Ca、Mg、K、Ti等,Al主要赋存于黑云母、长石及绿泥石中,少量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存在于石英晶格中;Fe主要赋存于黑云母、黄铁矿、绿泥石及含钛磁铁矿中;Ca主要赋存于石膏、榍石及方解石中.针对杂质成分及其在石英砂岩矿中的赋存状态,通过煅烧水淬—研磨擦洗—洗磁—加热酸浸等工艺进行处理,提纯后的矿石中SiO_2的质量分数为99.92%.该研究可为宁夏石英砂岩矿石的选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宝兴厂无矿化斑状花岗岩石英斑晶和煌斑岩石英脉、矿化阶段辉钼矿石英脉、黄铜矿-辉钼矿石英脉、黄铁矿-辉钼矿石英脉、黄铜矿-黄铁矿石英脉以及黄铁矿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及包裹体成分的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显示石英斑晶和石英脉原生包裹体中发育富气相包裹体和富液相包裹体2种类型.流体包裹体以中高温(a.v.250.7℃~450℃),中盐度(a.v.6.65%~10.78%NaCl.eqv)为特征,但是无矿化的石英流体包裹体温度和盐度较矿化阶段石英流体包裹体要高.矿化阶段的成矿流体捕获压力(3.90~13.4 MPa)及成矿深度(0.53~1.30 km)均显示该矿床形成于浅成的环境,与斑岩成矿系统一致.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表明,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气相组分以水蒸汽为主,伴有少量的CO_2,液相成分中主要富含Na~+和Cl~-成矿流体,总体上属于NaCl-H_2O体系.综上所述,宝兴厂斑岩型铜钼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与多阶段侵入体相关,暗示其成岩主要与金沙江—哀牢山一带岩浆作用有关,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和流体成分的测试数据,代表着早期岩浆流体出溶与晚期对流循环的大气降水混合的热液事件.  相似文献   

20.
以湘西金矿外围(东部)脉石英为例,研究了包裹体的气、液相成分特点,提出包裹体中的CO_2,HCO_3~-,CO_2/H_2O,HCO_3/Cl~-离子总浓度(ΣI)可作为评价石英脉含金性的标志,并总结出石英脉含金性评价的矿物学特性,预测了外围四个工作小区的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