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酰氯在碱性介质中与己内酰胺反应,生成酰基替己内酰胺,后者在醋酸水溶液中水解生成相应开环的酰基替-6-氨基己酸.将己内酰胺用邻苯二甲酰亚胺基乙酰氯进行处理所得的产物水解时,全部水解为邻苯二甲酰亚胺基乙酸和6-氨基己酸。本文对由6-氨基己酸用酰氯直接酰化所得产物与酰基替已内酰胺水解所得的产物进行比较。熔点一致,混合熔点不下降。各种酰氯分别与己内酰胺在无酸清除剂的非极性溶剂中作用,均可离析到一种无色吸湿晶体,熔点151—153°,经各种反应和元素分析证实系己内酰胺的氯化氢盐,系反应混合物中的氯化氢与己内酰胺发生质子化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己内酰胺与硫酸二甲酯在不同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两个同分异构体——O-甲基己内酰亚胺和N-甲基己内酰胺;己内酰胺与硫酸二乙酯在上述相似条件下只能得到O-乙基己内酰亚胺,此外,对上述己内酰亚胺的催化重排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MCA全称三聚氰胺氰尿酸盐,是国外七十年代末新开发的一种含氮精细化工产品。分子量255,无色,无嗅,无味,粉末状,有滑腻感,升华温度440℃,难溶于水和有机溶剂,但能较好地分散于油类介质。MCA可用氰尿酸法以等摩尔的三聚氰胺和氰尿酸水溶液在95℃下生成,或用Na_2CO_3调节pH至8.0~8.5加热制得;也可用尿素法将尿素和三聚氰胺加热制得。  相似文献   

4.
以靛红/(N-取代)-靛红与甲基酮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用羟醛缩合法合成目标产物,并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两种原料用量比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催化剂为二乙胺,靛红/(N-取代)-靛红与甲基酮摩尔比为1:1.2的条件下,产品收率能达到79%上下。  相似文献   

5.
以己内酰胺和乙炔为原料,己内酰胺与叔丁醇钾制得的己内酰胺钾盐为催化剂,对叔丁基邻苯二酚为阻聚剂合成N-乙烯基己内酰胺.考察催化剂用量、阻聚剂用量、搅拌速率、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对产品结构进行表征.并依据小试条件进行放大实验.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用量为3.5%,阻聚剂用量为0.04%(以己内酰胺质量计),搅拌速率200r/min,温度90℃,反应8h的优化工艺条件下,产品收率为75.4%,质量分数达99.87%.放大40倍后,产品收率为74.6%.  相似文献   

6.
微波辐射下,用壳聚糖在稀醋酸介质中与Cu2+制得壳聚糖Cu2+络合物, 然后使壳聚糖铜络合物与戊二醛进行交联, 用稀酸洗去Cu2+, 制得具有Cu2+模板离子孔穴的交联壳聚糖树脂, 考察了该树脂对Cu2+的吸附性能. 实验表明, 微波加热所得的交联壳聚糖, 在酸性条件下不会发生软化和溶解, 重复使用性能亦好, 且比水浴加热制得的具有Cu2+模板离子孔穴的交联壳聚糖对铜有较大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7.
研究钛酸丁酯水解沉淀法制备纳米TiO2粒子的方法,考察水解反应介质组成、酸碱性、回流与共沸处理,添加聚合物等反应与处理条件对所制得TiO2粒子烃径、形貌的影响。发现钛酸丁酯在碱性或中性条件下,醇水之比较小的含水量聚乙二醇的介质中水解反应,低温短时间脱除有机溶剂并经低温短时煅烧所制得的纳米TiO2粒子是由数个锐钛晶粒构成的纳米TiO2,粒子粒径小,是近似单分散外表轮廊清晰的球形粒子。  相似文献   

8.
研究钛酸丁酯水解沉淀法制备纳米 Ti O2 粒子的方法 ,考察水解反应介质组成、酸碱性、回流与共沸处理 ,添加聚合物等反应与处理条件对所制得 Ti O2 粒子粒径、形貌的影响 .发现钛酸丁酯在碱性或中性条件下 ,醇水之比较小的含少量聚乙二醇的介质中水解反应 ,低温短时间脱除有机溶剂并经低温短时煅烧所制得的纳米 Ti O2 粒子是由数个锐钛晶型晶粒构成的纳米 Ti O2 粒子 ,粒子粒径小 ,是近似单分散外表轮廓清晰的球形粒子  相似文献   

9.
以淀粉为原料,冰醋酸和醋酸酐为改性剂,在微波加热条件下制备淀粉醋酸酯。探讨了微波火力、微波加热时间、淀粉种类及醋酸酐用量对淀粉醋酸酯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玉米淀粉:冰醋酸:醋酸酐的质量分数比为1∶1∶0.4时,在中火条件下微波加热6 min,制得的淀粉醋酸酯的取代度为0.5386,反应效率为84.78%;在实验范围内,随着醋酸酐加入量的增加,制得的淀粉醋酸酯的取代度不断增加,而反应效率呈下降趋势;在相同的条件下,木薯淀粉制得的淀粉醋酸酯取代度和反应效率高,玉米淀粉次之,马铃薯淀粉制得的淀粉醋酸酯取代度和反应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微波辐射下模板交联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对Cu^2+吸附 …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微波辐射下,用壳聚在烯醋酸介质中与Cu^2+制得壳聚糖Cu^2+络合物,然后使壳聚糖铜络合物与戊二醛进行交联,用稀酸洗去Cu^2+,制得具有Cu^2+模板离子孔穴的壳聚糖树脂,考虑了该树脂对Cu^2+的吸附性能。实验表明,微波加热所得的交联壳聚糖,在酸性条件下不会发生软化和溶解,重复使用性能亦好,且比水浴加热制得的具有Cu^2+模板离子孔穴的交联壳聚糖对铜有较大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11.
由氢化诺卜醇与亚硫酰氯反应制得氢化诺卜基氯,再分别与甲胺、乙胺、正丙胺、异丙胺、正丁胺在水热合成反应釜中加热下反应,合成了5种N-烷基氢化诺卜基胺(3a~3e).用共沸脱酸法使它们分别与丙酸酐反应,合成了5种N-烷基-N-氢化诺卜基丙酰胺(4a~4e),产物得率85%以上,GC纯度98%以上,对10个化合物均进行了IR、1H NMR、13C NMR与MS分析,表征了它们的结构.以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莴苣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绵腐卧孔菌(Poria vaporaria)、彩绒革盖菌(Coriolus versicolor)、绿色木霉(Triochoderma viride)为供试菌株,开展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丙酰胺类化合物均有一定的活性,其中N-甲基-N-氢化诺卜基丙酰胺(4a)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 N-乙基-N-氢化诺卜基丙酰胺(4b)对莴苣菌核病菌和绵腐卧孔菌的抑制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以均苯四甲酸二酐(化合物1)和L-蛋氨酸(化合物2)为反应物,无水醋酸为溶剂,反应生成酰亚胺酸[N,N'-均苯四酸-2-L-蛋氨酸二酸](化合物3).化合物3与二氯亚砜形成酰氯[N,N'-均苯四酸-2-L-蛋氨酸二酰氯](化合物4)后,在微波加热条件下,在10min内与乙二胺快速形成缩聚产物[聚N,N'-均苯四酸-2-L-蛋氨酸乙二酰胺](聚合物5).应用红外光谱分析(IR)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1H-NMR)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通过微波辅助加热可用L-蛋氨酸为原料将手性元素引入聚合物.  相似文献   

13.
以可溶性淀粉、乳酸、乙醇酸和己内酰胺为原料在氯化亚锡催化下直接缩聚制备得到了淀粉接枝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及淀粉接枝乳酸-乙醇酸-己内酰胺共聚物。用核磁共振(NMR)、差热(DSC)及热重(TG)分析分别对产物的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
马来酸二丁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甲苯磺酸存在下, 以马来酸酐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了马来酸二丁酯, 在马来酸酐、正丁醇与对甲苯磺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0. 16,回流分水70 min, 酯收率能达到95. 6%,并且比较了对甲苯磺酸、硫酸、六水合三氯化铁、十二水合硫酸铁铵等催化合成马来酸二丁酯的活性.  相似文献   

15.
以氯化亚锡和己内酰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离子液体,测定了不同摩尔比的氯化亚锡与己内酰胺形成的离子液体的电导率,同时用紫外光谱对离子液体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氯化亚锡的摩尔分数为0.53时,离子液体的电导率达到5400μs/cm,己内酰胺中C=O键的吸收波长由203.20nm变为232.80nm,证明是羰基与金属离子之间发生了配位;以该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催化合成乙酸乙酯,研究了反应的工艺条件,当醇酸摩尔比为4∶1,反应温度为94℃,催化剂量为乙酸和乙醇总质量的5%,反应时间为2h时,反应的酯化率可达81.20%.  相似文献   

16.
为寻找羟乙基甲硝唑的替代物,分别采用酸酐法、酰氯法或DCC法,将氨基羧酸与羟乙基甲硝唑反应,得到5个亲水性不同的单酯或二酯,用MS谱确证了次氨基三乙酸与乙酸酐反应的中间物,并对得到的酯的1H-NMR谱进行了初步研究.3个二酯中,有2个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17.
确定了无水乙醇钠催化下,丙二酸二乙酯与烯丙基氯反应得到烯丙基丙二酸二乙酯(Ⅰ),再经皂化、脱羧制备4-戊烯酸(Ⅱ)的较佳合成工艺:丙二酸二乙酯与烯丙基氯的摩尔比为1.2∶1,加热回流3h;皂化时间5h;4-戊烯酸总产率为53.2%.产物4-戊烯酸的结构经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进行了确认.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一种合成马来海松酸单酰氯的简单方法,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测定,并用马来海松酸单酰氯与各种二胺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双酰胺类化合物,实验结果表明合成方法简单可行,反应条件温和,得率高。  相似文献   

19.
以邻苯二甲酸酐和不同的取代苯为原料,经过傅克反应得到邻芳酰基苯甲酸,再与不同的胺类化合物合成一系列二苯甲酮酰胺衍生物,总反应收率为71.2%~91.7%.通过在二苯甲酮上引入酰胺羧酸类活性基团,不仅其可以作为光化学前体用于提高光反应的立体选择性,而且还可直接应用于其他化学领域.其结构已经核磁和质谱表征.  相似文献   

20.
以阿昔洛韦和琥珀酸酐为原料,100 mL DMF为反应媒介,加入0.7 mL三乙胺,合成琥珀酰阿昔洛韦[9-(2-丁二酸单酰乙氧基甲基)鸟嘌呤](SACV),然后利用Fmoc固相合成法合成三个新的阿昔洛韦二肽衍生物(SACV-Glu-Lys,SACV-Glu-Ala,SACV-Val-Lys).利用1H NMR和ESI-MS分析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考察了二肽修饰过的阿昔洛韦,水溶性,油脂分配系数.结果表明含有较长的侧链酸性氨基酸与碱性氨基酸形成的二肽所修饰阿昔洛韦,既可以较大的提高阿昔洛韦(ACV)的水溶性又能够得到油水分配系数较高的ACV二肽衍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