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新荣  古奕东 《河南科学》1992,10(3):291-295
辣椒成熟果实,红色.含有辣味成分及天然色素成分,根据结构特异性,采用碱性低度乙醇分离,制成纯真辣味调味品——辣椒精,及无异味、辣味、染色能力很强的天然色素辣椒橙.  相似文献   

2.
天然结晶辣椒碱的分析测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辣椒果实中分离到一种白色结晶,根据理化性质和质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以及高压液相色谱的测定结果,推定该结晶是辣椒碱和二氢辣椒碱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3.
从辣椒中提取辣椒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了从辣椒提取辣椒精工艺中各种因素对得率的影响,提出了一条从辣椒中提取辣椒精的较佳工艺路线,从而为辣椒调味品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辣椒93-100-17-1-0抗疫病遗传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个亲本93-100-17-1-0和茄门及93-100-17-1-0×茄门的F1代和F2群体进行接种试验,初步分析了93-100-17-1-0品种的抗疫病遗传规律,认为其抗疫病性状是受多基因所控制.  相似文献   

5.
利用溶剂法和硅胶柱层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分离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碱。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辣椒红色素提取的工艺条件为:浸提溶剂丙酮,浸提温度30℃,浸提时间72 h,在此条件下产率可达16.8%;辣椒碱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溶剂乙酸乙酯,浸提温度30℃,浸提时间72 h,在此条件下产率可达3.45%;该法用于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碱的提取分离,简单实用、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6.
辣椒碱的分离纯化及分析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本实验将辣椒碱从辣椒中分离纯化出来,经气相色谱和质谱联机检测,该辣椒碱纯度达到98%以上。主要由3种类似物组成:降二氢辣椒素,占总量的5.97%,辣椒素,占总量的57.30%,二氢辣椒素,占总量的35.08%。  相似文献   

7.
陈咏梅 《科技信息》2007,(25):27-27,43
本文运用硅胶柱层析法对红辣椒中辣椒红色素提取进行研究。利用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素的结构差异,在固定相和洗脱液之间分配系数不同进行分离,确定提取的最优条件。实验表明,不同的洗脱液对辣椒红色素的分离效果不同,丙酮和石油醚(1:10)优于乙醇和石油醚(3:6),其分离现象明显,速度快。通过对辣椒颗粒、品种、提取液的选取,确定最佳提取温度和浸泡时间,以提高辣椒红色素产率。实验表明,小颗粒辣椒粉末提取率要高于大颗粒辣椒粉末提取率。在提取液的选取上,丙酮作提取液时色素产率要高于乙醇与石油醚的色素产率。在样品的选择上,甜红辣椒中所含红色素成份要高于朝天椒中所含红色素,其红色素产率分别为5.64%和5.42%。在浸泡时间上,浸泡48小时产率要高于浸泡24小时和12小时。运用硅胶柱层析法和溶剂法对辣椒红色素辣味去除进行研究。实验表明,硅胶柱层析法和硅胶柱层析法与溶剂法相结合的方法都能提取出深红色油状辣椒红色素,用硅胶柱层析法所提取出的辣椒红色素产率高,但脱辣不完全,可用于对辣味要求不是十分苛刻的情况。硅胶柱层析和溶剂法相结合辣椒红色素产率不高,色素辣味去除较完全,可用于精细化妆品行业。  相似文献   

8.
以辣椒和花生粕为主要原料,开发休闲食品。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和感官评定优化原料配比。实验结果表明,制作花生粕辣椒酥的较佳配方为:花生粕:面粉:糯米粉:泡打粉为7.0∶4.0∶3.5∶0.04;用该配方和工艺生产的花生粕辣椒酥呈红色或红黄色,有光泽,微辣,酥脆可口,具有浓郁的花生香味。  相似文献   

9.
粟周群 《遵义科技》1998,26(2):37-41
在辣椒幼苗期的不同叶龄,不同温度时完全揭开大棚内冷床上的小弓棚膜,考测辣椒苗几个叶龄期间的成苗效果。结果表明:幼苗二叶期前倒苗最重;幼苗60%出土至现真叶时开始揭膜。棚温≥5℃时敞开小弓棚的成苗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0.
辣椒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提纯和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硫酸铵沉淀和柱层析法从辣椒提取纯化出Cu,Zn-SOD,并对其性质作了一些研究。每公斤辣椒制得168.96毫克SOD,纯度328.64μ/mg.  相似文献   

11.
在大田条件下,以常规复合肥处理为对照,探究质量分数2%、4%、6%、8%腐植酸的复合肥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在连作条件下探究腐植酸复合肥的使用效果,设置常规施肥与6%腐植酸复合肥进行连续4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腐植酸可显著提升辣椒的产量和品质,且综合提升效果与腐植酸质量分数成正比;综合效益、产量及各项品质指标,6%腐植酸复合肥为最佳处理,当年即较对照组增产14.07%;腐植酸复合肥可有效减少连作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综合产量、品质降低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第4年,6%腐植酸复合肥处理较常规施肥增产达33.6%。  相似文献   

12.
13.
应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了施用不同叶面肥对辣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营养素的处理产量最高,单产2875kg/667m^2,比不施叶面肥增产52.8%。  相似文献   

14.
15.
报道了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分离和纯化辣椒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为22NPa,萃取温度为40℃,在控制流速为25kg/h时萃取时间为2小时,水作为夹带剂.  相似文献   

16.
超临界CO2萃取辣椒红色素工艺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分离和纯化辣椒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为22NPa,萃取温度为40℃,在控制流速为25kg/h时萃取时间为2小时,水作为夹带剂.  相似文献   

17.
HPLC法测定广西指天椒中三种辣椒碱类物质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HPLC法测定了广西指天椒中的辣椒碱、二氢辣椒碱和降二氢辣椒碱含量.指天椒中辣椒碱类物质用65%乙醇溶液提取经膜过滤,采用Graces C18柱,以甲醇-水-磷酸(65:35:0.1)为流动相,流速0.6 mL·min-1,检测波长281nm,柱温为30℃时直接测定.辣椒碱、二氢辣椒碱、降二氢辣椒碱线性范围分别为77.23~407.15ug·mL-1(r=0.9999)、14.03-75.80 ug·mL-1(r=0.9999)、1.62~10.00ug·mL-1(r=0.9999),回收率在98%~100.5%之间,RSD(n=4)为0.95~2.2%.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8.
辣椒碱的抑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可春  韩利文  党立  侯海荣  王雪 《山东科学》2007,20(2):38-40,44
本文试验了高纯度天然辣椒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生长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辣椒碱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37.5~50 mg/L和75~100 mg/L,而对其他试验菌没有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9.
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了不同品种的辣椒及辣椒籽中的金属元素如铜、锌、锰、铁、镁、钠、镍、钾等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辣椒籽中的微量金属元素铜、锌、锰、铁、镁的含量明显高于辣椒皮,由此提出了对辣椒籽进行深加工,从而对其营养元素充分利用的商业前景。  相似文献   

20.
辣椒红色素两种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政 《河南科学》2007,25(4):563-567
以红辣椒为原料,采用索氏提取+超临界萃取和二次超临界萃取法,对两种方法得到的辣椒油树脂、辣椒红色素进行了色价、产率、辣椒素含量的分析比对,并对色素的质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生产辣椒红色素,索氏提取+超临界萃取是比较好的方法,成本低,所得色素质量也不错;二次超临界萃取的方法,中间产物辣椒油树脂的色价和辣椒素含量比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