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超临界CO2萃取辣椒红色素工艺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分离和纯化辣椒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为22NPa,萃取温度为40℃,在控制流速为25kg/h时萃取时间为2小时,水作为夹带剂.  相似文献   

2.
辣椒红色素两种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政 《河南科学》2007,25(4):563-567
以红辣椒为原料,采用索氏提取+超临界萃取和二次超临界萃取法,对两种方法得到的辣椒油树脂、辣椒红色素进行了色价、产率、辣椒素含量的分析比对,并对色素的质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生产辣椒红色素,索氏提取+超临界萃取是比较好的方法,成本低,所得色素质量也不错;二次超临界萃取的方法,中间产物辣椒油树脂的色价和辣椒素含量比较高.  相似文献   

3.
辣椒色素提取精制工艺概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辣椒色素是从成熟的红辣椒果皮中提取的一种优质色素,是天然色素研究的热点,具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和较高的应用价值.依据国内外近年来有关辣椒色素的研究资料,概述了辣椒色素的特性、提取工艺、精制技术,比较了其生产工艺流程及产品质量的特点.列举了有机溶剂萃取、柱层析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等典型的提取精制方法,比较了几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就辣椒色素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出见解和建议,为辣椒色素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萃取技术在辣椒红色素中的应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介绍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提纯辣椒红色素的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工艺流程通过改变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流速等参数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得到的辣椒红色素的色价达150以上,且杂质含量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5.
利用索氏提取法,用不同溶剂从几种辣椒中提取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素,确定了较佳提取工艺条件;利用树脂吸附法和溶剂萃取法分离色素和辣椒素,确定了较佳洗脱剂和萃取分离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小米椒辣椒红色素含量最高,用氯仿提取效果较好,较佳提取时间为50 min;XAD16树脂可吸附无水乙醇溶解的红色素,其饱和吸附为每g树脂可吸附0.017 g辣椒提取物中的色素,氯仿为较佳洗脱剂;溶剂萃取分离辣椒红色素的较佳条件为:80%乙醇,萃取3次,萃取时间60min.另外,弱碱性金属氧化物有很好的除辣效果.  相似文献   

6.
离子交换法制备高纯辣椒碱类化合物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辣素为实验原料 ,将辣素溶于 1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以 2 %的硫酸酸化 ,正己烷萃取并浓缩得辣椒碱类化合物粗品 (纯度为 82 %~ 84% ) .粗品辣椒碱类化合物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 ,经离子交换法 ,以乙醇 -乙酸乙酯洗脱、浓缩、结晶得辣椒碱类化合物晶体 ,得率为 2 .8% (相对于辣素 ) .按GB1 0 783 -96标准检验 ,辣椒碱类化合物的纯度为 98.5 % .  相似文献   

7.
萃取-结晶法制备高纯辣椒碱类化合物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辣素为原料,将其溶于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以5%的H2SO4溶液酸化,正己烷萃取并浓缩得纯度为82%以上的辣椒碱类化合物粗品.将粗品辣椒碱类化合物溶解于正己烷-乙酸已酯混合溶剂中,重结晶得纯度为92.5%的高纯辣椒碱类化合物晶体,平均得率2.24%(相对于辣素).  相似文献   

8.
类辣椒碱(素)纯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辣椒精为原料,采用萃取和柱层析法以及结晶技术,对类辣椒碱的提取、分离及纯化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类辣椒碱含量平均值约为97%,capsaicin单体含量≥55%,回收率约为60%.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超临界CO_2萃取玉米须化学成分的萃取操作条件,重点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发现:超临界CO_2萃取玉米须的较佳萃取操作条件是萃取压力为30MPa左右,萃取温度为30℃左右,萃取时间为2h左右;影响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化学成分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超临界CO_2萃取玉米须化学成分的萃取操作条件,重点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发现:超临界CO_2萃取玉米须的较佳萃取操作条件是萃取压力为30MPa左右,萃取温度为30℃左右,萃取时间为2h左右;影响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化学成分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  相似文献   

11.
应用均匀设计法设计和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分析,对一株放线菌降解麦糟释放反式阿魏酸的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由实验得出最优发酵培养条件:发酵时间为120 h,温度为28℃,摇瓶转速为220 r.min-1,装液量为30 mL,接种量为1 mL,初始pH值为8.0.然后,优化发酵培养基的碳源和氮源配方:麦糟质量浓度为120 g.L-1,麦糟粒径为0.054 mm.在此基础上,反式阿魏酸的最高释放率为25.38%,比发酵培养工艺优化前提高152.0%,而重要的是,放线菌利用麦糟释放阿魏酸的发酵培养基中不需要另外加入酵母粉.  相似文献   

12.
采用低成本浸渍烘干工艺制备铁碳复合非均相Fenton反应的催化剂.结果表明:催化剂中的Fe主要沉积在颗粒活性炭(GAC)的微孔结构中,可有效降低Fe的流失,提高Fe的利用效率;通过研究偶氮染料活性黑5(RB5)的脱色效果,在铁碳复合非均相Fenton催化剂投加量为2 g·L-1,H2O2最佳投加量为0.5 mmol·L-1,pH值为2的条件下,Fenton反应的脱色效果最佳;反应1 h后,对20 mg·L-1的RB5溶液脱色率可达95%,催化剂中Fe的溶出量为0.62 mg·L-1;催化剂经过5次循环使用后,仍有较好的活性,在最优条件下,RB5的脱色率依然能达到78%.  相似文献   

13.
采用浓度梯度筛选的方法,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到一株能耐受并吸附Ni 2+的菌株,命名为Ni-1.采用单因素法对菌株Ni-1的最适培养条件进行了考察,确定培养条件为t=30℃,pH=7.0,1.0%的NaCl.考察了菌株Ni-1对Cu2+和Ni 2+的吸附性能,并用表面响应法优化了吸附条件.菌株Ni-1吸附Cu2+的最优条件为Cu2+100mg/L、投加菌量(湿重)0.85g、溶液pH=6.0,在此条件下对Cu2+的最大吸附率为87.13%.菌株Ni-1吸附Ni 2+的最优条件为Ni 2+50mg/L、投加菌量(湿重)0.85g、溶液pH=6.0,在此条件下对Ni 2+的最大吸附率为84.32%.实验结果表明该细菌对较低浓度的Cu2+和Ni 2+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4.
黄芩苷-Fe(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合成了黄芩苷-Fe(Ⅱ) 配合物,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合成条件,选定在60%的乙醇-水溶液中,pH值为9,水浴温度65℃条件下进行合成。通过元素分析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确定其组成为Fe(NaL)2•5H2O,并利用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TG-DTA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鉴定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为目标产物。  相似文献   

15.
以栝楼皮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黄色素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栝楼皮中黄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按料液比1∶30(质量g∶体积mL)加入体积分数40%的乙醇,在60℃用175 W超声辅助提取39 min.在此条件理,栝楼皮中黄色素提取率达到0.323,与预测值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6.
以去除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中的CODCr和腐殖酸相对含量(UV254)为研究内容,对Fenton技术应用及其工艺技术条件优化进行了实验室条件下的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快速Fenton工艺优化条件为:初始pH值为4.0,H2O2投加量为1500 mg/L,Fe2+投加量为500 mg/L,静置时间120 min,CODCr由处理前的652 mg/L降到处理后的300.06 mg/L,去除率达53.99%;2)光催化Fenton氧化优化条件为:初始pH值为4.0,H2O2投加量为1000 mg/L,紫外灯功率为72 W,反应时间为120 min,CODCr由处理前的300.06 mg/L降到处理后的86.4mg/L,去除率达71.18%。说明,该工艺对处理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是有效的,可进行大规模的中试研究。  相似文献   

17.
溶胶-凝胶法制备掺铝氧化锌透明导电膜的正交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铝氧化锌(ZnO:Al,ZAO)透明导电膜。对薄膜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四探针仪及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分析测试手段进行了表征;通过正交实验探讨了溶胶浓度、铝离子的摩尔掺杂量以及退火温度等因素对其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薄膜电阻率随溶胶浓度、铝离子掺杂量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并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从而确定了制备ZAO透明导电膜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溶胶浓度0.8mol/L,铝离子的掺杂量1.0%(摩尔分数),退火温度550℃。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得的ZAO透明导电薄膜具有标准的ZnO纤锌矿结构,其电阻率为1.275×10-3Ω·cm,平均透光率达84%。  相似文献   

18.
针对智能天线系统,在分析了基于载干比的信道分配模型后提出同道干扰量化的概念,以及同道干扰位置加权因子的计算实现,最后分析了动态最佳可分配信道的算法实现以及再分配条件分析.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超声波辅助前处理对花生分离蛋白复合酶解的影响,比较了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等六种蛋白酶解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效果,确定碱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较佳的复合比例为8∶2.在此基础上,开展响应面优化试验,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水解度为指标,探讨复合酶与风味蛋白酶酶解的较佳工艺参数,并分析DPPH清除率和水解度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复合蛋白酶制备花生分离蛋白抗氧化肽的较佳酶解工艺为pH 8.5,温度49.36℃,酶添加量(E/S,质量分数m/m)3.40%,酶解时间203.59 min.  相似文献   

20.
线性广义系统的最优控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研究线性广义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引入线性广义系统的Riccati方程,给出了该系统在二次性能指标下存在线性最优控制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