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8 毫秒
1.
喜树碱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喜树碱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具有抗癌活性的生物碱 .综述了喜树碱的性质、作用机理、提取制备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中提取的生物碱是一类活性较强的化合物,目前已应用到临床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为了更充分的利用生物碱这一高效、低毒的天然产物,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药用植物中生物碱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归纳并得出结论,旨在表明生物碱具有极大的利用价值,为新生物碱的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钩藤不同溶剂提取物及总生物碱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对钩藤石油醚提取物(PE)、氯仿提取物(CE)、乙酸乙酯提取物(AE)和乙醇提取物(EE)及总生物碱(Alk)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并与Vc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钩藤4种溶剂提取物及总生物碱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抗氧化活性强弱顺序为:EEVcAECEAlkPE。  相似文献   

4.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提取大叶钩藤总生物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6种大孔吸附树脂(AB-8,NKA-9,NKA-Ⅱ,DA-201,D-101,D 001)分离提取大叶钩藤(Uncar iam acrophy llaW all.)中的总生物碱,考察大孔吸附树脂对大叶钩藤总生物碱的吸附能力。结果筛选出D-101的吸附效果最好,静态吸附容量为112.5m g/m l,动态吸附容量为82.7 m g/m l,选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能很好地提取分离大叶钩藤总生物碱。提取大叶钩藤总生物碱时,用8倍树脂体积的0.08m ol/L盐酸作洗脱剂,成本低、总生物碱洗脱完全,工艺稳定性试验产品含量达36.7%。  相似文献   

5.
钩藤     
又名双钩藤、鹰爪风、金钩草、大钩丁。化学成分主含钩藤碱、异钩藤碱、去氢钩藤碱等吲哚类生物碱。性味归经性凉,味甘;归肝、心包经。用法用量水煎内服,常用量10-15克。入汤剂宜后下(即水煮沸时间20分钟)。中药基源本品为茜草科钩藤属植物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或无柄果钩藤的干燥带钩茎枝。秋、冬二季采收,去叶,切段,晒干。  相似文献   

6.
猪殃殃是一种具有多种功效的传统药用植物,国内外学者采用新技术和方法从识别、提取、分析、生物活性成分和药效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根据近年来有关其形态特征、资源分布、营养及生物活性成分、药效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猪殃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应用表面增强技术将薄层色谱(TLC)与傅立叶变换拉曼光谱(FT-Raman)联用,获得了中草药钩藤中的钩藤碱光谱研究的新方法。研究表明,在薄层原位2.5ug多心藤总碱,即可很好的分离出多心藤碱等多种钩藤生物碱。应用薄层原位表面增强(TLC-FT-SERS)技术,获得钩藤碱分子的特征振动谱带,进而阐述了样品分子在表面增强基底银胶表面的吸附模式,钩藤碱以分子中甲氧基O原子的孤电子对吸附于银晶  相似文献   

8.
生物碱是一类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含氮有机化合物,是许多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利用现代技术对天然产物中的生物碱进行提取分离,对于开发其药用价值,阐明药效物质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生物碱的提取分离方法备受人们关注,本文对近年来生物碱提取分离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生物碱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天然植物中的碱性含氮有机化合物。大多数生物碱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是许多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生物碱的分类与鉴别方法及其应用与进展。  相似文献   

10.
植物多酚降低吸烟烟气毒性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阐述了植物多酚的化学性质及其降低卷烟烟气毒性的作用机理.根据植物多酚与生物碱、含氮化舍物、多环芳烃的稳定分子复合能力及其抗氧化、抗癌变和抗突变等性质,提出了滤毒防癌烟嘴、解烟保健口服液的应用,其在降低烟毒、保障人体健康,减少烟民上囊性上将起到独特的功效,并且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福建闽北地区十县市的钩藤资源中钩藤碱与异钩藤碱的含量情况,为筛选闽北地区良好的钩藤种质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不同种质资源钩藤中钩藤碱与异钩藤碱的含量。结果不同种质资源的钩藤中钩藤碱与异钩藤碱的含量差异性较大,其中钩藤碱与异钩藤碱含量最高的是武夷山的钩藤,含量最低的是松溪县的钩藤。结论不同种质来源的钩藤中钩藤碱与异钩藤碱的含量差异较大,提示引种闽北各县市钩藤时应注意不同种质资源来源,同时为福建闽北本土的钩藤引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柴胡(Radix Bupleuri)是我国的传统中药材之一,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有着重要的开发价值。但目前仍不能对柴胡的作用机制有明确的定论。本文对近10年来柴胡的现代临床应用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柴胡药理作用及临床安全有效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刘布鸣  袁健童  苏华  柴玲  陈晓军 《广西科学》2023,30(6):1037-1051
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是广西道地药材之一,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的功效,其药用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广泛,可用于治疗肿瘤、血栓、消化不良和闭经等多种疾病。本文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分析方法和临床应用4个方面对广西莪术现有研究进行归纳和阐述,旨在为广西莪术的深入开发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黄花倒水莲(Polygala fallax Hemsl.)是中国特有的远志科(Polygalaceae)远志属(Polygala)植物,是壮、瑶、苗等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药材和食材。全株可入药,其根、茎、叶和花中都含有多种药用成分,主要药用成分有皂苷类、酮类、糖类和酚类等,具有调血脂、抗衰老、抗损伤、抑制细胞增殖、缓解梅尼埃病(MD)、保护胃黏膜、抗炎、抗病毒、增强免疫等作用,可治病后体虚、腰膝酸痛、子宫下垂、月经不调、急/慢性肝炎及创伤性损伤等症。本文从黄花倒水莲的野生资源分布、人工栽培、化学成分、药理功效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系统分析,为今后保护与利用黄花倒水莲资源提供便利。黄花倒水莲目前处于濒危状态,但其利用价值尚未得到充分挖掘。未来应采取多项措施保护黄花倒水莲野生资源,发掘更多关于黄花倒水莲应用的研究,重点关注确定其有效成分、药理功效及观赏价值,为合理保护与利用黄花倒水莲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5.
山豆根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其内生菌具有重大的研究和开发价值。然而至今尚未有文献对山豆根内生菌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为了详细了解山豆根内生菌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文从山豆根内生菌多样性、次生代谢产物、抗菌活性及其与宿主互作等方面详述了近期研究进展,并对现阶段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山豆根内生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均有以海洋生物废弃物作中药应用的记载,用药历史悠久,现代研究同样证实海洋生物废弃物中药营养价值丰富,有巨大的药用潜力。加之我国海洋生物物种繁多,每年产生的海洋生物废弃物数量庞大,不利于海洋环境保护,因此,可采用现代科技有效利用海洋生物废弃物,发挥其药用价值。本文综述《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中记载的海洋生物废弃物中药的药理活性、化学成分及开发应用情况,为更深入研究海洋生物废弃物药用价值及开发新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地枫皮(Illicium difengpi K.I.B.et K.I.M)是广西喀斯特地区特有珍稀药用植物,属八角科八角属,在治疗跌打损伤和风湿关节痛等方面疗效显著。本文从地枫皮野生资源分布和遗传多样性,真伪鉴别和质量控制,化学成分和药理药效,生态适应性和人工繁育技术,以及在喀斯特石漠化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并针对地枫皮野生资源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行探讨,为地枫皮的保护以及进一步研究和综合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青蒿配伍规律及应用特点,为临床使用中药青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收录的含青蒿中药方剂为数据来源建立青蒿方剂数据库,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21、IBM SPSS Modeler 18.0、IBM SPSS Statistics 23.0等软件对纳入方剂进行分析,使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网络可视图。结果 最终纳入含青蒿的中药方剂50首,主治疾病为发热。涉及的189味中药累计使用564次,性多寒、温,味辛、苦,归肝经、肺经为主,功效分类上以清热药、补虚药、解表药最为常见。高频中药关联规则分析显示,药对组合中青蒿-柴胡,青蒿-黄芩的支持度较高;三味药组中青蒿-黄芩-柴胡的支持度最高。治疗发热时,青蒿常与柴胡、黄芩、金银花等中药配伍,高频中药关联规则45项,聚类分析得到5类治疗发热的基本药物组合。结论 本研究分析总结了含青蒿中药方剂的主治病证、配伍规律及应用特点,为临床科学规范使用青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Clematis is a botanical source for various pharmaceutically active components,which has long been used in conventional medicine since the beginning of Chinese civilization.Increasing interest in Clematis medicinal resources has led to additional discoveries of triterpenoid saponins,flavonoids,coumarins,alkaloids and many other compounds in various Clematis species,and to investigations on their chemotaxonomy,molecular phylogeny and pharmacology.In continuation with our studies on Clematis chemistry and biology,we review the chemistry,chemotaxonomy,molecular biology and phylogeny of Clematis and their relevance to drug efficacy and drug development.Various databases and technology have been used in literature search in order to characterize the global scientific effort.It is essential to study more species for both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Clematis medicinal resources and finding novel compounds with potential clinical utility.Systems biology and omics technologies will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future medicinal research involving bioactive compounds of Clematis.  相似文献   

20.
复方金钱草颗粒是由广金钱草、车前草、光石韦、玉米须4味中药材组成的中成药制剂,具有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的功效,临床广泛用于治疗泌尿系统结石和尿路感染。本文对复方金钱草颗粒的主要成分、质量控制方法、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中成药的深入开发及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