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一种新的含苯侧基结构单元的光敏性聚酰亚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类主链上带有苯侧基的光敏性聚酰亚胺.其合成过程是首先制备酰胺酸预聚体,然后进行化学亚胺化.通过IR、DSC、元素分析、UV、介电分析方法对聚酰亚胺的结构、感光特性、热性能、电性能、吸湿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对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侧链含偶氮非线性光学活性基团的聚酰亚胺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提高材料的非线性光学性能和偶氮染料发色团的稳定性能,通过对—硝基苯基重氮氟硼酸盐的重氮偶合反应,合成了侧链含偶氮非线性光学活性基团的聚酰亚胺材料(NLOPI),并用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发现,在330nm和490nm处出现侧链偶氮苯发色团的特征吸收.X射线衍射图谱中的宽阔非晶包和透射电镜(TEM)非晶衍射环表明,NLOPI为非晶结构.TEM照片证明了聚合产物是均相体系.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研究表明,NLOPI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达297℃.热质量损失分析表明,400℃时材料只有5%的质量损失.实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聚酰亚胺具有良好的取向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3.
共缩聚聚酰胺酸和聚酰亚胺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4′-二氨基二苯甲烷(MDA)为二胺单体,均苯四甲酸酐(PMDA)和3,3′,4,4′-二苯酮四羧酸二酐(BTDA)为二酐单体,低温溶液聚合生成一种共缩聚聚酰胺酸(PAA).然后亚胺化脱水环化生成共缩聚聚酰亚胺.通过特性粘度([η])、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和X衍射分析(XRD)等对聚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FT-IR表明,在1777 cm~(-1)和1723 cm~(-1)处观察到聚酰亚胺特征峰;TG表明.PI的10%热失重温度为568℃;XRD表明,PI的结晶度较低且分子链间距d为0.5069 nm.  相似文献   

4.
以CBTDA为单体的脂环族聚酰亚胺的合成及其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朝霞  印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39(11):1821-1823,1832
通过Diels—Alder及[2+2]环加成反应,合成了1,2;3,4-环丁烷-对称(3,6-氧桥-1,2,3,6-四氢苯-1,2-二甲基甲酸酐)(CBTDA),然后与4,4’-二氨基-3,3’-二甲基二苯基甲烷(DADMDPM)、4,4’-二氨基二苯基醚(DADPE),通过化学亚胺化和热亚胺化法合成了两种脂环族聚酰亚胺.所合成的聚酰亚胺具有较好的溶解性,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a〉290℃)及热稳定性(分解温度Td〉490℃),所合成的聚酰亚胺薄膜在可见光区域具有较高的透明性,介电系数在2.8~2.9.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通过基础原料苯肼和1,4-环己二酮合成了1,4-环己二酮单苯腙(1),(1)在乙醇和二氯亚砜作用下三聚芳构化得到了1,2,3,4,5,6-三(4-偶氮苯基)苯(2),从而通过重氮化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偶氮化合物.该法操作简单,对环境友好,为生产偶氮化合物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通过水杨醛、香草醛分别与2-氨基-5-偶氮苯吡啶缩合而成新的双齿(N,O或N,N′)杂环息夫碱。将这两种息夫碱作为配体分别与过渡金属盐作用合成了两个系列10种杂环息夫碱配合物M(L_Ⅰ)_2,M(L_Ⅱ)_2Cl_2[其中L_Ⅰ=2-(2′-羟基)苯甲亚胺-5-偶氮苯吡啶;L_Ⅱ=2-(4′-羟基-3’-甲氧基)苯甲亚胺-5-偶氮苯吡啶],并利用元素分析、电导、熔点、磁化率法测定,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热分析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基于以上研究推测出配合物可能的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聚噻吩甲烯的非线性光学性能,通过4-醛基-4'-二甲胺基偶氮苯和噻吩的缩聚反应,合成了聚噻吩对二甲氨基偶氮苯甲烷(PTDMAAB),再用PTDMAAB与四氯苯醌发生脱氢反应合成了侧链含偶氮的聚噻吩甲烯(PTDMAABQ).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PTDMAABQ进行了结构表征.与PTDMAAB相比,PTDMAABQ的红外谱图在波数为1650cm-1附近出现肩峰,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上π→π 吸收峰红移35nm,都说明了醌化反应的发生和共轭结构的形成.X衍射表明,PTDMAABQ主要呈非晶态,但存在有微小晶区;热重分析显示,PTDMAABQ的热分解温度在275℃以上;用Z scan系统研究表明,PT DMAABQ薄膜具有大的非线性折射率和三阶非线性系数,分别为4 926×10-6和3 644×10-9esu.  相似文献   

8.
聚酰亚胺薄膜拉伸强度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二步法制备了均苯型聚酰亚胺薄膜,研究了提高聚酰亚胺薄膜力学性能的方法.结果表明.添加了磷酸三苯酯后,聚酰亚胺薄膜的拉伸强度得到显提高;当磷酸三苯酯的添加量为聚酰亚胺质量的3%时,聚酰亚胺薄膜的拉伸强度可提高1.8倍;经红外光谱测试.添加磷酸三苯酯后不会改变原来聚酰亚胺分子的结构.不同的去溶剂温度和热亚胺化的升温方式对聚酰亚胺薄膜拉伸强度也有较大的影响.去溶剂温度为90℃,以8℃/min的升温速率进行热亚胺化,热亚胺化的最高温度设定为375℃,采用分两段的阶梯式升温方式.均有利于提高聚酰亚胺薄膜的拉伸强度.  相似文献   

9.
刘晓丽 《甘肃科技》2012,(23):67-70
为合成含偶氮基希夫碱,并明确合成产物的物理常数,以芳胺和水杨醛为原料,实验采用新方法合成了5-(4’-取代苯偶氮)水杨醛,再和氨基硫脲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含偶氮基希夫碱。对偶氮化合物的合成条件进行了探索,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在0~5℃之间,pH值在5~6之间。通过红外光谱和理化分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本次实验成功地合成了含偶氮基希夫碱。  相似文献   

10.
从分子设计的角度出发,合成了1,3-双(4-氨基苯氧基)苯二胺单体,利用二步法溶液聚合制备了均苯四甲酸二酐/1,3-双(4-氨基苯氧基)苯聚酰亚胺,采用化学与梯度升温热亚胺化对聚酰胺酸脱水亚胺化。FTIR、DSC、HPLC、NMR为主要分析手段,研究了二胺单体的纯度与结构,聚酰胺酸亚胺化工艺。研究发现所制备的1,3-双(4-氨基苯氧基)苯纯度达99%以上,梯度升温提高聚酰胺酸亚胺化程度。  相似文献   

11.
合成具有独特结构的三蝶烯-2,3,6,7-四甲酸二酐,利用低温溶液缩聚-化学酰亚胺化法,分别与4,4'-二氨基二苯甲烷(DMA)、4,4’-二氨基二苯醚(ODA)合成两种结构新颖的聚酰亚胺.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失重分析(TGA)与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等手段对聚酰亚胺进行表征,研究其溶解性能、特性...  相似文献   

12.
以4,4’-二氨基二苯硫醚(SDA)和联苯四酸酐(BPDA)为原料,通过溶液缩聚-热酰亚胺化/化学酰亚胺化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含硫醚结构联苯型聚酰亚胺。利用高级旋转流变仪在线跟踪反应进程,采用热失重分析仪研究反应条件对热酰亚胺化及化学酰亚胺化法的影响,为进一步制备高性能的聚酰亚胺建立有效的实验手段和方法。采用小角激光光散射法、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接触角仪、DSC等方法对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结果显示,硫醚结构的引入使聚合物的表面张力与铜箔相当,可有效改善聚合物薄膜的表面性能,其与铜箔之间的黏附功明显大于传统聚酰亚胺,在无胶挠性线路板应用方面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所获聚合物的绝对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8±1.1)×104g/mol,分解温度均高于560℃;DSC的结果显示所制备的两种酰亚胺化聚合物均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相比之下,化学酰亚胺化更有利于获得高酰亚胺化程度的聚合物,产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也更高。  相似文献   

13.
以4,4'-对苯二甲酰二邻苯二甲酸酐(TDPA)和间苯二胺(MPD)为单体,以邻苯二甲酸酐(PA)为封端剂,采用2步法经低温溶液缩聚合成了系列结构新颖的双酮酐型聚酰亚胺(TDPA-PI).采用FT-IR、WAXD、DSC和TGA测试对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考查了封端剂用量及亚胺化方法对酮酐型聚酰亚胺性能的影响.FT-IR表明,2种方法均能使TDPA-PAA亚胺化.DSC和TGA分析表明封端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PI的热性能,化学亚胺化得到的树脂热性能优于热亚胺化.TDPA-PI属热塑性聚合物,Tg为280.6 ℃(高于Larc-I-TPI的259 ℃),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耐溶剂性能.  相似文献   

14.
合成一种含哌嗪的芳香族二胺单体,将其用于聚酰亚胺的三元共聚中,并制成改性聚酰亚胺膜。表征此三元共聚产物。通过与不含此二胺单体的二元聚酰亚胺相比较,发现此三元共聚产物热性能优异,溶解性也有较大的提高,Tg有所下降,亚胺化温度也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5.
以微电子业所急需的聚酰亚胺薄膜为背景,采用一种热塑性聚酰亚胺树脂(TPI),实验测定了聚合物溶液特性、干燥工艺及热拉伸性能。在化学环化过程中聚合物溶液粘度随时间逐步增大;15 h后粘度和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布趋于稳定。薄膜溶剂舍量在干燥初期急剧下降,干燥速率随干燥温度升高而增大。TPI树脂表现出良好的热塑拉伸性能,当温度高于其玻璃化温度时,最大拉伸比随升温速率降低而增大,而随拉伸栽荷增加呈现出先增后降。TPI薄膜经拉伸处理后其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提高,综合性能与日本钟渊TP-E薄膜相当。  相似文献   

16.
1 Introduction In recent years, polyimide hybrid materials have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due to the dramatic improvements over their pristine state in thermal stabilities,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other special features by introducing only small fraction inorganic additives~([1]).Polyimide/silica hybrid materials were studied mostly by sol-gel route~([2]).However the storage stability of the sol resin is a practical problem and has not researched on it so far. On the other hand, nano-s…  相似文献   

17.
以4,4’-对苯二甲酰二邻苯二甲酸酐(TDPA)和1,3-双(4-氨基苯氧基)苯(BAPB)为单体,采用2步溶液缩聚法,制得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酰胺酸(PAA)溶液,经4种亚胺化工艺合成了TDPA/BAPB型聚酰亚胺(PI)树脂.通过FT-IR、WAXD、DSC、TGA、溶解性能等对PI树脂进行测试和表征.FT-IR表明4种方法均形成了酰亚胺结构,WAXD及DSC分析表明TDPA/BAPB型PI为部分结晶型结构,熔融温度(Tm)为363~370 ℃,TGA测试揭示乙酸酐/吡啶化学亚胺化PI耐热性能最佳,且较其它3种方法溶解性也更好,可溶于DMSO、NMP、间甲酚等强极性溶剂中.PAA溶液流延成膜性能良好,热亚胺化PI薄膜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为118.3 MPa,弹性模量为2.5 GPa.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电纺及热亚胺化技术制备了聚酰亚胺/Ag纳米纤维复合材料, 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纤维表面形貌及结构进行了表征, 并研究其电学性能及力学性能. 结果显示, 随着Ag含量的增加, 复合纳米纤维膜的电导率逐渐提高. 当Ag的质量分数为35%时, 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导电率为2.8 μs/cm, 同时其拉伸强度高达240 MPa.  相似文献   

19.
Atomic oxygen (AO) found in low earth orbit can cause serious erosion to polyimide (PI) materials, which greatly limits their lifetime. 8-phenyl silsesquioxane (OPPOSS) was synthesized, and OPPOSS/PI 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by physical blending, followed by thermal imidization to enhance the AO erosion resistance of PI materials. The morphology,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composites were analyzed before and after AO exposure in a ground simulated facility of atomic oxygen. After 16 h AO exposure, the OPPOSS/PI composite with 5wt% OPPOSS addition shows an erosion rate of about 1.4×10?24 cm3/atom with only 48% mass loss of that of PI without OPPOSS addition. The mixture of OPPOSS nano molecules is assembled into a kind of regular square structure and distributed evenly in OPPOSS/PI composites. Some SiO2 particles are formed in the composites during AO exposure, which can act as “inert points” to reduce the AO erosion rate of OPPOSS/PI composites.  相似文献   

20.
以9,9-双(3-氟-4-氨基苯基)芴和4,4 (六氟异丙烯)二酞酸酐为单体合成含芴聚酰亚胺(FFDA-6FDA), 并采用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实验结果表明: FFDA-6FDA的结构与预期结果相同, 单体间酰亚胺化反应完全; 室温下FFDA-6FDA在多种常规有机溶剂中溶解性良好; FFDA-6FDA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能, 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70 ℃, 氮气中10%热失重温度为582 ℃, 800 ℃的热残留率大于61%; FFDA-6FDA薄膜具有较好的光学透明性, 截断波长为294 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