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通过对甘氨酸浓度、酶解温度、酶浓度、酶解时间等影响因素考察,及正交试验优化,确定了刺孢吸水链霉菌和淡紫灰链霉菌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刺孢吸水链霉菌最佳原生质体制备条件是:甘氨酸浓度为0.5%,酶解温度28 ℃,溶菌酶浓度为3×10-3 g/mL,酶作用时间60 min;淡紫灰链霉菌:甘氨酸浓度为1.0%,酶解温度32 ℃,溶菌酶浓度4×10-3 g/mL,酶作用时间60min.有效的原生质体保存条件是:-20 ℃,在5 d内,原生质体再生率在15%以上.  相似文献   

2.
为了确定链霉菌702菌株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较优组合条件,以链霉菌702菌株为试验材料,试验设计以单因素和多因素多水平的正交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结果中探索该菌的对数生长期为35 h~50 h,在菌丝体培养基中添加1.0%甘氨酸有利于该菌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正交试验分别以影响该菌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菌丝体培养时间、溶菌酶使用浓度、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的四因素三水平的L9(34)正交试验,试验表明:链霉菌702菌株原生质制备和再生较优组合为A2B2C3D1,即菌丝体培养时间为43 h,溶菌酶浓度为2.0 mg/mL,酶解温度为37℃,酶解时间60 m in,原生质体的制备率和再生率分别达到96.5%和27.8%。本试验为该菌进一步进行原生质体诱变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金色链霉菌原生质体的制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金色链霉菌原生质体制备的具体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 .发酵培养基中采用蔗糖浓度 12 %、甘氨酸浓度 0 .5 %、酶解条件采用菌龄为 48h的菌丝、溶菌酶浓度 6mg/mL、酶解时间为 1h制备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制备率可高达 6 0 %以上 .  相似文献   

4.
黑暗链霉菌与卡那链霉菌原生质体融合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进行了黑暗链霉菌与卡那链霉菌原生质体融合实验 .结果表明 ,将孢子悬浮液接种于种子培养基 ,然后转移到含 0 .5 %Gly的菌丝体培养基收获的菌丝体对形成原生质体最有利 .分别采用 10mg mL、6 0min及 5mg mL、75min的溶菌酶浓度与酶解时间制备黑暗链霉菌与卡那链霉菌原生质体能达到较高的形成率和再生率 .采用单亲灭活卡那链霉菌原生质体的种间融合法 ,得到与亲株形态明显不同的杂合体菌落 ,并筛选到44株妥布霉素产率提高的菌株 ,幅度最高达到 39% .  相似文献   

5.
利用紫外线诱变原生质体筛选四环素高产菌株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金色链霉菌为出发菌株,经溶菌酶作用制备原生质体,然后以紫外线对原生质体进行诱变处理,在再生培养基上再生培养,获得再生突变株,将其中的单菌落以琼脂挖块法进行初筛获得第20号菌株,其相对效价为1.284。  相似文献   

6.
《河南科学》2017,(7):1079-1082
为进一步改善绣球菌栽培特性、提高栽培产量,对绣球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进行了初步探索.以绣球菌原生质体再生量为指标,对等渗剂、酶反应温度、pH和反应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2%的溶壁酶溶解绣球菌菌丝细胞壁,制备原生质体的最佳条件是,以0.6 mol/L蔗糖为等渗剂,在30℃、pH值6.0环境下反应3 h.在此条件下,原生质体的再生量为11 850个/mL.  相似文献   

7.
溶菌酶及其应用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叶丹  连宾 《贵州科学》2003,21(3):67-70
溶菌酶又称胞壁质酶。是一种无毒、无害、安全性很高的高盐基水解蛋白酶,且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作为天然防腐剂的溶菌酶能选择性地分解微生物及植物细胞壁。而对没有细胞壁的人体细胞不会产生降解作用。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等行业。本文从溶菌酶的组成、结构、性质出发,从食品、医药和科研几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溶菌酶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洁霉素产生菌不论生长在含有甘氨酸的S培养基或不含甘氨酸的S培养基的菌丝中,其细胞壁均可被溶菌酶溶解而释放出原生质体。甘氨酸浓度为1.0%破壁效果最好,溶菌酶的作用浓度以2.5mg/ml为最佳。原生质体在Hb培养基上能够很好地再生。用P培养基配制的40%(w/v)PEG1000溶液,能有效地诱导洁霉素产生菌原生质体融合。融合重组频率达6.7%。  相似文献   

9.
溶菌酶在食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菌酶(Lysozyme),又称胞壁质酶,是一种专门作用于微生物细胞壁的水解酶,因其有溶菌作用,故命名为溶菌酶。溶菌酶是由129个氨基酸构成的单纯碱性球蛋白,化学性质非常稳定。由于细菌细胞壁对溶菌酶的敏感性这种作用,因而在食品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紫外差光谱是研究蛋白质在溶液中构象的有用工具,能揭示蛋白质中多种生色的氨基酸残基的存在和状态,并广泛用于多种酶类的必要基团、作用机理、过液态的存在等多方面的研究。前报I已证明,激活剂LIA能显著提高溶菌酶的活力,且是以无竞争的方式,随机地与溶菌酶结合的机理使其催化能力成倍地提高。显然,激活剂的加入使溶菌酶的结构,特别是在溶液中的空间构象发生了有利于催化作用的变化。为了弄清LIA诱导的溶菌酶构象的变化及在激活作用中所涉及的分子机理,我们进一步探索了溶菌酶与激活剂,底物相互作用的紫外差光谱。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商品混合酶酶解的方法,研究了黑曲霉、绿色木霉、桔青霉头孢霉、粗糙脉孢霉、紫色红曲霉、白地霉、凤尾菇、冬菇、平菇等10种13株丝状真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及再生,对这些真菌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进行了观察,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的观察证明所得到的制备物确实为没有细胞壁的原生质体.实验表明,用商品纤维素酶、蜗牛酶、溶菌酶等配制成的混合酶液,可成功地从上述分属于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半知菌纲的丝状真菌菌丝体制备出原生质体.实验还说明,巯基乙醇对多数丝状真菌原生质体的形成并不是必需的.在所有供试菌株中均观察到由原生质体直接长出菌丝及由原生质体先形成酵母芽链状再长出菌丝这两类再生方式.  相似文献   

12.
溶菌酶结构特点及其应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溶菌酶是一类对细菌细胞壁有水解作用的无毒、无害的蛋白质,通过对它的结构、性质、来源的研究,溶菌酶已广泛的应用于医药、生物工程和食品工业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他克莫司产生菌原生质体制备、再生与诱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筑波链霉菌的原生质体制备、再生条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筑波链霉菌的原生质体诱变筛选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原生质体的紫外诱变处理,筛选得到1株高产菌株,与出发菌株相比,该菌株的平均发酶单位提高51.4%.通过原生质体的紫外诱变来筛选他克莫司高产菌株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溶菌酶E.C.3.2.1.7.是一种糖苷水解酶,作用N-乙酰氨基葡萄糖和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β-1,4键,能使某些细菌细胞壁中的粘多糖成份分解,因而具有溶菌能力。在临床和食品工业上溶菌酶用于抗炎、消肿、增强抗菌素疗效以及防腐等。它的应用正在进一步开发,对它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细胞原生质体拆合技术是在细胞融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技术。本课题选择高产酒精的K氏酵母和具有淀粉糖化能力的黑曲霉进行拆合研究,以期形成核体/胞质体一原生质体,核体/胞质体—核体/胞质体等多种类型的融合子,实现远缘杂交。本文深入研究多种因素对K氏酵母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并添加了牛血清白蛋白,聚乙烯吡咯烷酮;酵母细胞壁合成前体物以提高原生质体再生能力,当原生质体形成率>95%时,再生率最高达58.6%。此外,本文初步研究了酵母原生质体的分部拆分。  相似文献   

16.
采用灭活龟裂链霉菌原生质体与金霉素链霉菌原生质体在聚乙二醇诱导下进行原生质体种间融合,利用金霉素链霉菌对链霉素的敏感性,建立选择培养基,提高了融合子的检出率。并采用同工酶谱分析及抗生素效价测定,对融合子进行了初步鉴定  相似文献   

17.
林肯链霉菌生长在0.5%甘氨酸的S培养基中,能较好地被溶菌酶破壁形成原生质体。原生质体能在RB培养基上再生,但不能在R_2培养基上再生,这和已报道过的其他链霉菌不同。78-11菌株的再生频率约为25.7%,S-3菌株的再生频率约为20.5%。PEG(聚乙二醇)1000对诱导融合的效果较好,重组频率最高可达10~(-2)。重组子和亲本在培养特性、孢子形态方面无特殊差异,但经C_O~(60)诱变后重组子的正变率超过亲本。  相似文献   

18.
植物细胞脱壁酶 Cellulase ZA-P研制成功植物细胞脱壁酶是一类高纯度的纤维素酶,属高技术产品。它主要用于制备植物原生质体、提取遗传物质DNA和植物病毒等方面。随着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工作的开展,国内对植物细胞脱壁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但由于它主要靠进口,不仅价格高,而且时  相似文献   

19.
溶菌酶是一种能溶解细菌细胞的酶。在酶学分类中,它属于水解酶类,作用于糖苷链。其学名为N—acetylmuramide glycanohydrolasce.系统分类编号是3、2、1、17。溶菌酶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组织及其分泌液中。在鸡蛋白中含量较多。自1922年被发现以来,于1937年、1945年先后自鸡蛋白得两种溶菌酶结晶。53年、54年又自兔脾得结晶。45年用皂土吸附再洗脱法得高纯度的溶菌酶。71年又自人的皮肤得到溶菌酶。这其间,提纯、测定的方法不断改进,化学性质的研究亦为数众多。为进一步研究溶菌酶的结构及功能提供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BF—7658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及其传代后的细胞的电镜观察;酶产量的变化;初步证明经原生质体再生所得到的α——淀粉酶高产菌株,同其细胞壁再生过程及细胞壁的渗透性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