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超导铌微桥结构,利用简单的工艺作出了桥区小于1μ的超短铌微桥、在4.2K下观测到极好的超短桥电特性。  相似文献   

2.
建立规则溶液亚点阵模型计算了不同温度(1073~1523 K)下低碳Nb--Ti二元微合金钢(Nb质量分数为0.023%,Ti质量分数为0.012%)中碳氮化物析出相的平衡摩尔分数、化学驱动力和各组元摩尔分数,对微合金钢中析出粒子演变规律进行研究,并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及能谱分析验证这种析出模式.计算结果表明,1523 K下析出粒子化学式组成为(Nb0.15Ti0.85)(C0.16N0.84),由富Ti的析出物逐渐过渡至Nb--Ti均匀析出,析出粒子演变顺序为(Nb0.15Ti0.85)(C0.16N0.84)、(NbxTi1-x)(CyN1-y)和(Nb0.5Ti0.5)(C0.56N0.44),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随着温度降低,Ti/Nb质量比逐渐减小,得到的TiC比NbC更难溶.对均匀形核及位错处形核的临界核心尺寸和相对形核速率进行计算,得到最大形核率即可获得最细小第二相尺寸的温度.  相似文献   

3.
引言设 S′是缓增的广义函数空间,K 是缓增的权函数,A(t)与 B(t)表示互补的N——函数,A 满足全局△_2——条件·S′中所有使得是■函数,且  相似文献   

4.
以间—硝基苯甲酸甲酯为底物 ,三乙胺为助催化剂 ,少量水为引发剂 ,经硒催化还原羰基化合成N ,N′—双(3—羰甲氧苯基 )脲 ,并对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及一氧化碳压力做了详细研究。所得N ,N′—双 (3—羰甲氧苯基 )脲的产率达 79%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新型萃取剂四诹代双酰胺:N,N,N′,N′—四丁基戊二酰胺(TBGA)。研究了其萃取铈(Ⅲ)、镨(Ⅲ)、铽(Ⅲ)的性能,详细考察了硝酸浓度、萃取剂浓度、硝酸锂浓度以及温度等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得到了TBGA以甲苯为稀释剂时萃取反应的表观平衡常数及298K时的热力学函数。  相似文献   

6.
CO—CO_2混合气与Fe—Nb—C熔体和NbO_2(s)的平衡实验是在Al_2O_3或ZrO_2坩埚中进行的。实验表明,在1073~1273K间的低温下产生碳沉积是不可避免的。熔体上方的气相氧分压用固体电解质电池测定。与熔体中Nb成平衡的氧化物被确定为NbO_2(s)。测得1823K时反应[Nb]+O_2=NbO_2(s)的平衡常数K=6.31×10~(10),因此,可得反应的标准自由能: ΔG°=-377150(J/mol)求出了碳对Nb和Nb对碳的活度相互作用系数为: e~C_(Nb)=-0.74;e~(Nb)_C=-0.092  相似文献   

7.
我们用对苯磺酸钠偶氮β-萘胺和间氨基苯磺酸钠分别和烯丙基芥子油作用合成了两种新的硫脲化合物N—烯丙基—N′—(1—对苯磺酸钠偶氮萘—2)硫脲及N—烯丙基—N′—(间苯磺酸钠)硫脲,并对它们的一些性质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在国产JS—450A装置上,用射频磁控溅射制作高质量Nb膜的方法,所得Nb膜的Tc可达9.2K。在CS—308闭合循环制冷机上对于用这种Nb膜制成的超导微桥进行了低温测试,得到了Ic~T的变化关系和在微波辐照下的交流I—V特性。比外,本文还介绍了Nb膜阳极化研究的实验结果,以及Nb桥弱化处理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1S,2S) 1,2 二苯基乙二胺和2,4,6 三甲基苯甲醛经缩合和还原两步反应,以85%的产率合成了N,N′ 二 2′,4′,6′ 三甲基苄基 (1S,2S) 1,2 二苯基乙二胺,再以其为催化剂催化6′ 甲氧基 2 萘丙烯的不对称双羟基化反应,手性二醇经过还原和氧化获得了较高光学纯度的(S) 萘普生.  相似文献   

10.
13′—cis Spheroidene在己烷中(浓度3.00×10~(-5)mol/l),在170K的温度下,测定吸收光谱、荧光发射谱和荧光激发谱。确定了分子的能级S_3、S_4和cis峰能级,分别为20600、26900和28700cm~(-1)(示出数据为基态和各能级间的(0←0)跃迁)。13′—cis分子的光谱特征和它的异构体all—trans S pheroidene的相应谱线比较,给出了一些有益的提示。  相似文献   

11.
就负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来说,若以横轴表示电压,纵轴表示电流,可以分为S型负阻和N型负阻两种。它们都有一段微变电阻是负值,(dU/dI<0)。见图1—(a)和(b)。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淀粉接枝聚丙烯酰胺(S—g—PAM)与甲醛、二甲胺反应,合成了淀粉—胺甲基化聚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S—g—APAM)。研究了各种因素对胺甲基化反应的影响。对钠型膨润土的絮凝性能研究表明:S—g—APAM与S—g—PAM及聚丙烯酰胺(PAM)相比,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并研究了该胺甲基化的阳离子絮凝剂水溶液的流变学性质。  相似文献   

13.
2,2′—联喹啉—N,N′—二氧化物波谱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2,2′—联喹啉—N,N′—二氧化物(以下简写为 BiqO_2)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H核磁共振谱和质谱,并相应地进行了一些研究,获得了 BiqO_2的一些波谱数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了一项新技术成果——多功能GC—J1型光纤传输系统的设计原理、制作、结果和分析讨论。这是利用一根单芯光缆同时传输彩色图像和音频信号的通信系统,其信噪比S/N≥150dB。经实用表明:工作性能稳定、可靠。文中论述了光调制特性、微分增益(DG)、微分相位(DP)、信噪比(S/N)等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工作应用放射性同位素~(90)Y,通过将试样在低温有机电解液中电解的方法分离稀土夹杂物,测定了铁液中溶解态的稀土含量。用ZrO_2(MgO)固体电解质组成的定氧测头测定了铁液中氧的活度。用硫化氢气体发生法测定并计算了铁液中溶解态的硫含量。由此得出1560~1660℃范围内Y—O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式以及1600℃下Y—S平衡常数值,并测定了Y对O,Y对S的活度相互作用系数e_O~Y、e_S~Y及其它有关热力学数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双酚-s型环氧树脂的合成。该反应是以双酚-s、环氧氯丙烷为原料,用乙醇作溶剂、在碱及相转移催化剂聚乙二醇存在下完成的。产物为白色粉沫状,其特性粘度为4—10(ml/g)。  相似文献   

17.
针对燕山山麓高产粮区特殊的生态条件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996~ 1999年在河北省遵化市团瓢庄乡进行了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条件下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与排列序谱及高产、高效施肥指标的试验。结果表明 ,在燕山山麓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条件下 ,冬小麦的养分因子排序为 :N >P >K >S >Mn >Cu >B >Zn ,限制因子为N、P、K、S ,而Zn、Mn、B、Cu则为非限制因子。夏玉米的养分因子排序为 :N >K >P >Zn >Mn >Cu>B >S ,限制因子是N、K、P、Zn、Mn ,非限制因子是S和B。最佳效益施肥量为 :N 45 0kg hm2 ;P2 O5 90~ 12 0kg hm2 ;K2 O 15 0kg hm2 。  相似文献   

18.
以首钢生产的某X70管线钢成分为基础,利用Thermo--Calc软件计算了不同温度下钢中析出相的组成、相的析出温度及Nb元素的析出规律,研究了钢中Nb和C含量对Nb析出规律的影响,利用热模拟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分析了钢中Nb合金相的析出温度.结果表明,平衡态下该X70管线钢中的析出相主要为Ti、Nb的碳氮化物、合金渗碳体、Ti4C2S2、MnS、AlN、M7C3和Mo碳化物.Nb析出相主要以Nb和C元素为主,其中固溶Ti和N元素.随Nb和C含量的增加,Nb合金相的析出温度升高,在同一温度下Nb的析出量增加.  相似文献   

19.
含Hf和Ta新型镍基高温合金粉末中碳化物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含Hf和Ta新型镍基高温合金FGH98Ⅰ等离子旋转电极(PREP)雾化原始和不同温度下预热处理粉末中的碳化物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始粉末中MC′型碳化物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富Ti、Ta和Nb,另一类为含Ta、Hf和Zr.两类碳化物均含有一定量非碳化物形成元素Co和Ni及中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Cr和Mo,并以块状、粒状分布于枝晶或胞晶间;随着预热处理温度升高,粉末中富Ti、Ta和Nb的MC′型碳化物转变为MC型碳化物,且其所含Ti、Ta和Nb的总量增大;含Ta、Hf和Zr的MC′型碳化物发生分解和转变,析出稳定的M23C6、M6C和MC型碳化物,M23C6碳化物的析出和溶解温度为950℃和1150℃,M23C6和M6C碳化物共存温度为1000~1100℃.另外,粉末中微量元素Hf和Ta主要以碳化物和γ′相参与碳化物反应.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给出了S—闭空间的另一等价定义,建立了刻划S—闭空间的特征定理1,在应用上比[1]中的特征定理2方便得多。以此为依据我们证明了:(1)为使Hausdorff空间X是S—闭空间,必须且只须X是极不连通的H—闭空间;(2)为使正则空间X是S—闭空间,必须且只须X是极不连通的紧空间;(3)为使拓扑空间X足S—闭空间,必须且只须它的半正则化是S—闭空间;(4)S—闭的极小Hausdorff空间是紧空间;(5)满足第一可数公理的S—闭的Hausdorff空间是有限的。此外,作者认为[2]的主要结论的证明是错误的,本文在§7中对此问题作了初步的分析。由于水平所限,我们的看法可能有许多不妥之处,希望同志们能提出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